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黄体酮和安宫黄体酮在妇科常用药,两者都有“黄体酮”三个字,他们最大区别是黄体酮可用于妊娠早期,而安宫黄体酮(又称甲羟孕酮)不能,这是因为甲羟孕酮具有一定的雄激素样作用和糖皮质激样作用,在早期的药物毒理学研究中发现,受试的妊娠雌性猴子在被注射不同剂量的甲羟孕酮后,随后出生的幼猴均出现了外部生殖器畸形和肾上腺发育不全,且剂量越大,影响越明显[9]。因此妊娠的任何阶段都应避免使用安宫黄体酮。除了这点之外,两者的区别具体,今天通过8张图表,和大家分分8点需要掌握的区别。一、来源这两者都属于孕激素。黄体酮安宫黄体酮又称孕酮,是卵巢、胎盘和肾上腺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1]又称醋酸甲羟孕酮,是17α-羟孕酮类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是孕酮的衍生物[2]二、制剂规格黄体酮安宫黄体酮黄体酮注射液10mg:1ml、20mg:1ml;黄体酮胶囊50mg/粒、mg/粒;黄体酮软胶囊mg/粒;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mg。醋酸甲羟孕酮片2mg/片、mg/片、mg/片、mg/片;醋酸甲羟孕酮注射液mg:3ml三、药理作用黄体酮安宫黄体酮与雌激素共同作用,使子宫内膜迅速进入分泌期,促进子宫内膜快速成熟,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保持子宫肌层静止,减少子宫收缩,为胎儿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还可加速乳房发育,为哺乳做好准备。并可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调节,抑制卵巢排卵,还具有抑制醛固酮分泌和轻度升高体温等作用。具有孕激素样作用及抗雌激素和抗促性腺激素作用。皮下注射时孕激素活性为黄体酮的20~30倍。在一定剂量下,醋酸甲羟孕酮能同时在内分泌系统及细胞水平上发挥作用。四、临床应用适应症及用量黄体酮在临床的主要适应症是维持早期妊娠和防止流产,而安宫黄体酮是用于避孕、调经以及内分泌相关性肿瘤。项目\药品黄体酮安宫黄体酮孕激素撤退实验黄体酮注射液20mg/d,肌内注射,连用3~5天甲羟孕酮10mg/d,口服,连用7-10天功血止血(激素使雌激素作用下持续增殖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达到暂时止血作用,停药后撤药性出血使子宫内膜脱落较完全,又称“药物性刮宫”或内膜脱落法止血。要求患者血红蛋白不低于80-90g/L方可使用。)黄体酮注射液20mg/d,肌内注射,连用3-5天;微粉化黄体酮胶囊-mg/d,口服或阴道置药,连用5-7天;甲羟孕酮片8-12mg/d,口服,连用5-7天。闭经无排卵性功血:对内源性雌激素充足而孕激素缺乏所致的无排卵性功血:黄体酮20mg/d,肌内注射,连用5-10天,或微粉化黄体酮-mg/d,口服或阴道置药,连用10天。有排卵性功血。黄体功能不足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排卵后每日肌内注射黄体酮10mg,连用10-14天20mg/d,肌内注射,连用5-10天[2];无排卵性功血:甲羟孕酮8~12mg/d,口服,连用10天,从撤药性出血第12-15天起使用[2];口服,一日4~8mg(2~4片),连服5~10天[10]。预防子宫内膜增生对于绝经后保留有子宫且每日接受结合雌激素治疗的妇女,于睡前mg口服,连用12天,每28天为一个疗程。辅助生殖(黄体功能支持、子宫内膜转化)①可于胚胎移植日开始至孕12周。黄体酮注射液:20-60mg/d,或口服(也可以阴道应用)微粉化黄体酮软胶囊mg/d;②黄体酮阴道凝胶90mg(80%凝胶)经阴道给药,每日1-2次。如果妊娠,则维持治疗直至胎盘能自主存活,疗程长达10-12周。\黄体功能不足所致先兆流产者、习惯性流产黄体酮注射液:10-20mg/d,每天或者隔天肌注;或口服(也可以阴道应用)黄体酮软胶囊-mg/d,或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mg/d,连续用至孕10-12周。\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每日mg-mg(4粒-6粒),1次或2次服用。每次剂量不得超过mg(4粒),子宫内膜异位症\30mg/d,连用3-6个月;子宫内膜增生\-mg/d(二线方案)[4];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mg/次,肌注,每月一次,连用6个月[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轻度:10-30mg/d,于经前10天周期性用药;中重度:—mg/d,连用3个月[2]。子宫内膜癌\轻度:mg/d,连续1-2年以上[2]。中重度:-mg/d[5]食欲减退/恶病质\-mg/d[6]乳腺癌\mg/d,2-3次/d五、肝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项目\药品黄体酮安宫黄体酮肝功能不全肝损害患者禁用严重损伤者禁用。如果出现黄疸或肝功能障碍,请停止使用。轻度至中度损伤时考虑降低剂量或降低给药频率。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无需调整六、相互作用黄体酮甲羟孕酮1、抗凝剂:孕激素可能会降低抗凝剂的治疗效果。更具体地说,一些孕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组合的潜在促血栓形成作用可能会抵消抗凝作用。可考虑治疗调整;2、降糖药物:孕激素可引起血糖升高,降低降糖药物作用,严密监测血糖。3、抗真菌剂(阴道):可能会降低黄体酮的治疗效果。避免合用;4、皮质类固醇(全身性):孕激素可能会增加皮质类固醇(全身性)的血清浓度。在监测下治疗;5、与利福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强肝酶诱导剂可能会增加黄体酮的代谢(诱导剂的高风险)。可考虑治疗调整,避免合用。6、强酶抑制剂如克拉霉素、红霉素、伏立康唑等可增强药物浓度。1、氨鲁米特与醋酸甲羟孕酮同时使用时,可以显著地抑制醋酸甲羟孕酮的生物利用度。与氨鲁米特合用情况下,应警告使用者其高剂量本品的疗效可能降低。2、孕激素能抑制环孢霉素代谢,从而增加血浆环孢霉素浓度,因此增加其毒性作用。3、在某些患者中观察到应用孕激素时会出现糖耐量减低。其机制不明。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孕激素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在应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时或治疗后,有必要调整降糖治疗方案。4、在体外,醋酸甲羟孕酮主要是通过CYP3A4的羟基化作用进行代谢。评估CYP3A4诱导剂或抑制剂针对醋酸甲羟孕酮临床效果的专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尚未进行,因此CYP3A4诱导剂或抑制剂的临床效果未知,建议避免中度CYP3A诱导剂(波生坦、依非韦伦、依他韦林和莫达非尼)、强CYP3A诱导剂(利福平、卡马西平、苯妥因、苯巴比妥、米托坦和圣约翰草(圣约翰草的CYP3A4诱导作用差异很大,与制剂有关))合用。七、不良反应两者都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长期大剂量(甲羟孕酮≥mg/天[8])使用可引起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黄体酮甲羟孕酮(1)突破性出血、阴道点状出血、体重增加或减少、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乳房肿胀。(2)恶心、头晕、头痛、倦息感、发热、失眠。(3)过敏伴或不伴瘙痒的皮疹、黑斑病、黄褐斑。(4)阻塞性黄疸、肝功能异常。(5)长期连续应用可月经减少或闭经。(1)乳房痛、溢乳、闭经、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或子宫颈分泌物改变及男性乳房女性化。(2)神经质、失眠、嗜睡、疲乏、头晕。(3)皮肤瘙痒、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至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痤疮、秃头或多毛。(4)恶心、消化不良、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及高血钙反应及阻塞性黄疸。(5)降低骨密度,骨质流失随用药时间延长增加八、注意事项黄体酮甲羟孕酮1.禁忌证①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②肝、肾功能损害;③糖尿病;④哮喘病;⑤癫痫;⑥偏头痛;⑦未明确诊断的阴道出血;⑧有血栓病史(晚期癌瘤治疗除外);⑨胆囊疾病。2.慎用①本品在动物实验中未发现对胎儿不良影响,但孕妇只有在医生同意下才可使用本品。不宜用作早孕试验;②有精神抑郁史者;③水肿患者。3.长期用药需注意检查肝功能,特别注意乳房检查。2.口服胶囊剂时,最好远隔进餐时间。1.禁忌证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栓塞疾病、脑卒中、肝肾功能不全、已知或怀疑乳房或生殖器恶性肿瘤、过期流产、妊娠、有高钙血症倾向的患者。2.精神抑郁者慎用,肝、肾病患者慎用。3.长期应用本品需注意检查肝功能,特别注意乳房检查。4.在应用过程中有血栓形成的征象,如突发视力障碍、复视、偏头痛,应立即检查。如有视乳头水肿或视网膜血管病变,应立即停药。5.长期服用,应按28日周期计算本品的用药日期。6.长期使用本品妇女不宜吸烟。7.大剂量(mg以上)服用时,应取坐位或立位,饮足量水。必要时,可将片剂分为两半服用。8.注射剂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使用,用前摇匀。参考资料:[1]孙赟,刘平,叶虹,等.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J].生殖与避孕,(01):5-12.[2]李扬志,谢梅青.孕激素制剂分类及临床应用特点[J].实用妇产科杂志,(01):5-8.[3]O’BrienJM,LewisDF.Preventionofpretermbirthwithvaginalprogesteroneor17-alpha-hydroxyprogesteronecaproate:acriticalexaminationofefficacyandsafety.AmJObstetGynecol;:45–56.[4]RCOG/BSGE指南:子宫内膜增生的管理[5]周琦,吴小华,刘继红,等.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v.34(08):52-58.[6]版NCCN指南palliativecare[7]醋酸甲羟孕酮片说明书(法禄达)(年6月24日)[8]黄体酮胶囊说明书[9]JordanA.Toxicologyofdepotmedroxyprogesteroneacetate[J].Contraception,,49(3):-.[10]醋酸甲羟孕酮片说明书(安宫黄体酮)浙江仙琚制药;蔡泽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