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出自何处?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就再熟悉不过的话,倒是是谁最早说的,这句话到底出自何处?有一天我突然产生了这么一个疑问,决定一探究竟。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通过检索文献,发现有同样疑问的不只是我,也并非现在,早在50年前就有人在探索,而且答案扑朔迷离。

01

都在什么地方有这段话

在位于巴黎的成立于年的法国国家医学院(AcadémieNationaledeMédicine)的圆形剧场的装饰上,可见这段话[1]。在美国,写有这段话的地方比较多。在纽约医学院的一个窗户有,它们是吉尔福德大教堂护士之窗的一部分。在梅奥诊所关于医学史的彩色玻璃窗口中写有这段话,它们构成了李斯特窗口(Listerwindow)的一部分[2]。传说中在美国纽约东北的萨拉纳克湖畔,美国医学博士、著名的呼吸科医师特鲁多的墓的石碑上镌刻这段话。但事实上,既不是刻在特鲁多的墓碑上,也不是写在特鲁多的雕像上,而是写在特鲁多研究所内图书馆的墙壁上,并且是用法文书写的[3]。

特鲁多的墓地,荒野教堂的圣约翰

现在,这段话在世界各国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都随处可见,已经被医疗界认为是医疗执业人员的座右铭,是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活动的基本信仰和理念。

02

是否为安布鲁瓦兹·帕雷所说

关于这段话与特鲁多的关系,在西方国家医疗界基本上认为是特鲁多的格言。在其去世之后在特鲁多研究所矗立的特鲁多纪念雕像上和图书馆墙上都出现了这段文字。鉴于特鲁多先生的医学贡献,鉴于特鲁多先生的人格魅力,这段话得以发扬光大,家户喻晓。最早被认为是特鲁多先生所写,是年1月在纪念特鲁多的会议上詹姆斯(W.B.James)讲述了他第一次从特鲁多先生那里听到的一句话,他们过去都同意这句话,简短而全面地描述了医生的理想目标——“Guerirquelquefois,soulagersouvent,consolertoujours”。也可能是因为在萨拉纳克湖,这些文字出现在特鲁多研究所场地的特鲁多纪念雕像上和图书馆油画下方。PayneLM的文章还配发了两张照片[4]。自年8月雕像落成以来,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与世界各地的许多其他图书管理员一样,一直徒劳地四处寻找这段引文的来源。

位于纽约萨拉纳克湖特鲁多研究所的特鲁多铜像

位于纽约萨拉纳克湖特鲁多研究所图书馆

更多的人则认为这段话是帕雷所言,但原文已经丢失,现在都是后人转述[1]。安布鲁瓦兹·帕雷(AmbroisePar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外科医生和产科医生,被称为“现代外科之父”。其实,加拿大医学家、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之父的威廉·奥斯勒(SirWilliamOsler,-)生前也经常重复这段话,[5,6]但学界也只是说奥斯勒先生生前经常说起这段话,没有人说这段话最早出自奥斯勒的著作。

03

这段话出处的比较靠谱的考证

有人考证,最早认定为特鲁多所说的,是在西奥多·福克斯爵士(SirTheodoreFox)在他的哈维式演讲中使用这句话作为“医生职业的经典总结”时,他避免将其归因于任何作家。唐纳森(A.L.Donaldson)说,特鲁多博士充分体现了一位伟大的法国医生的格言,他非常喜欢引用这句格言。因为唐纳森说的是法国医生,这可能是指阿尔芒·特鲁索(ArmandTrousseau);但是一位图书管理员对他的作品的搜索“没有产生比这更接近的结果”。一个重病患者,他不能被期望去战斗,但总能得到解脱”(医院,第2版,第3卷,第3页。巴黎号,年)。有人对帕雷的作品LesOeuvres中发现有类似的说法:“好医生的职责是治愈疾病,除非它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的,否则它至少应该得到治疗。”维特考斯基(Witkowski)单独或与卡巴内斯(Cabanès)合作的文章中,写了许多包含医学轶事和引文的著作。在其中一本书中,他转载了阿斯克莱皮亚斯(Asclepiades)的话:“医生的职责是安全、快速、愉快地治疗疾病。”直到年,维特科夫斯基和卡巴内斯才出版了一本书,书中有一章标题为“医学院的箴言和格言”,其中有斜体的原始引文和罗马体的注释。在引语“LaprésencedunMedecinprofitebeaucoup”后面加上“AuXVesicle,ondisait”一词之后,罗马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角色是有时猜测,经常缓解,总是安慰。”[4]特鲁多有鉴于此,认为这种形式的引用不早于年,也不早于维特科夫斯基和卡巴内斯为他们的书收集材料的日期,这仅仅是一种猜测。然而,很明显,对这本书的误读可以解释这段被认为是十五世纪或更早的引用。可以说,这也许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谚语之一。阿克尔克内希特(Ackerknecht)教授的考证为澄清Pare来源的说法提供了参考,他认为这是众所周知的(医学俗语)。在约翰逊(T.Johnson)译注的在帕雷经典的拉丁和英语版本作品Workes中,与法语原版相比,有一些重新安排,结果是现在有两个相当接近的版本,体现了治愈、解脱和舒适的情感:……(6)良好的体质的一部分是治愈疾病,或者一定是使疾病更好地过去,因为大自然会给予许可;……(10)即使有死亡的危险,你也应以康复的希望安慰病人。[4]通过对维特考斯基等已发表参考文献或者更早的文献的考证,即使找不到实际来源,也可能会对其来源有所了解。[4]

04

结论

所以,现在更多人认为,在医学历史上有多位医学伟人都有过类似含义的表述,然后逐渐演变,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前后一段时间,逐渐被归纳总结而形成。

附:有关人物介绍

安布鲁瓦兹·帕雷(AmbroiseParé,-),文艺复兴时期的外科医生和产科医生,被称为“现代外科之父”。他于年在巴黎成为外科师傅(ma?trechirurgien),然后成为军医。他就要有机会参与多场战役、面对热兵器造成那些可怕创伤了。这些经验使他得以打破惯用做法,在年推出了他的《处理火枪伤方法》等书。他推荐用浸以不同煎制药剂以促迅速愈合的敷料包扎,以代替残忍的滚油烧灼治疗术。他还制订了一套取出子弹的方法。他参加了年战役,开创了截肢后动脉结扎术,以代替用烧红的铁来烙烫(创面)。亨利二世聘用他为常任外科医师,并介入助他在年12月8日终于获得外科博士学位。年查理四世还是在任命他为“首席外科医师”。在宗教战争期间,尽管同情宗教改革运动(或称新教改革),他还是(同时)治疗着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们。他对眼科学、泌尿学、儿科学感兴趣,并出版了一本解剖学和助产术概要。他还编写了一本关于鼠疫、天花和麻疹的专著,在书中他着重强调了“传染病”这一概念。安布鲁瓦兹?帕雷的伟大功绩是成功将外科从古代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年12月20日,于巴黎辞世。[7]

AmbroiseParé

威廉·奥斯勒(SirWilliamOsler,-),加拿大医学家、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之父。年7月12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邦德海德镇,年12月29日卒于英国牛津大学。年毕业于麦吉尔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年赴伦敦大学生理实验室进修。先后任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生理学讲师、内科教授,并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内科学教授。年任费城临床医学会主席,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年获颁男爵爵位。他改革了临床医学教育,著有《临床内科原理》。此书是内科标准教科书,曾多次再版并被译成多国文字。他是《内科学季刊》的创办人之一,主要著作还有《近代医学之进展》。他还收藏有大量古代医学书籍,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奥斯勒图书馆。[8]

SirWilliamOsler

爱德华·特鲁多(EdwardLivingstonTrudeau),因其那句非常简洁、温情而富有哲理的墓志铭而闻名于世:“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yy/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