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康桥睁开眼睛看英爱
第二天一早,我郑重其事地问吕导游:大巴车司机叫啥?导游瞪着怪异的眼睛看着我,呐呐道:“泰瑞。” 昨晚,我在酒店的楼下等到十点,看到大巴缓缓开进停车场,急急冲了上去。我用肢体语言告知泰瑞,手机掉车上了。泰瑞打开车灯,我走到我的座位前,摸摸车座,弯下腰看看车座下面,手机无踪无影?我直起腰,愣愣地陷入沉思。泰瑞走过来,将他的手机打开,温和地笑着示意我拨打手机。我心慌意乱,手足无措,没理会泰瑞,再次俯下身子寻找。泰瑞笑着摇摇头,弯下他那高大的身躯。“哇!”泰瑞从地上抓起我的手机,尖叫起来。我兴奋地握着失而复得的手机,很想将泰瑞抱起来。 泰瑞虽表面冰雪冷酷,但却有颗善良的心、热情开朗的好性格。上大巴车时,我竖起拇指,感谢他昨天的帮忙。泰瑞莞尔一笑,极其理智地坐在司机座上,待人上齐,便拉着我们离开伦敦,向剑桥驶去。 剑桥是英国剑桥郡的首府,剑桥大学所在地。这里有一条河,从西门入,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注入乌斯河。这条河叫剑河,也称康河。剑桥与牛津一样,是一座令人神往的传统大学城,也是一座的十分美丽小城。 艳阳蓝天,春风暖暖,车行缓缓。吕导游在大巴车中罕见地站起来,抑扬顿挫地为我们朗诵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徐先生年轻时就读于剑桥大学,一首《再别康桥》悠哉悠哉地蜚声海内外百十年。今天,我们要去徐先生用尽心思和情感讴歌的剑桥,寻觅金柳、寻觅柔波、寻觅西天的彩云,寻觅令人如醉的康桥。 (年,静静而又美丽的康河。) 下了大巴车,导游将我们领到康河边上的一个小码头。小码头边停靠着许多头尖身窄的小木船,我们分别踏上两只小木船,站在木船尾端的英国青年将手中的撑杆扎入河底,用力一撑,小木船晃晃悠悠地飘进了康河。 康河十多米宽,清水碧透,无波无皱,平平的水面仿佛一条晶亮晶亮的天镜,镶嵌在绿柳红墙中。康河弯弯绕绕,以势宽放窄束,温情脉脉而流,柔弱无骨而淌,若古典之美女,姿色楚楚,风韵翩翩,含情噙羞,妩媚依依。 船儿过了一黑黑的铁桥,就进入了校区。刹那间,繁华退尽,喧嚣顿失,静谧恬淡的校园风光一晃一晃地跃入眼帘。 (年,康河岸边的柳绿花红。) 船儿划开平平的水面,摇晃着令人心怡的船身,缓缓前行。康河两岸不高,陈旧的、古色古香的房屋之墙,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红青相间,花花绿绿,渗透着已逝岁月的浓浓气息,挽手并肩而立。墙边间或有垂柳,垂柳躯干歪斜,华盖蓬松,千枝万条迎风倒挂,绿芽满枝生机盎然。阳光漫撒,金辉普照,披金流辉,依河飞舞,难怪徐先生称之为“金柳”了。墙边间或有樱花,樱花枝丫纵横交叉,层层叠叠,四周狂张,高低蔓延,粉白色的花儿朵朵破苞怒放,密密麻麻,严覆厚盖,遮墙探水,芳香溢荡。康河仿佛一条水巷,在古楼、房舍间绵绵缠绕,将青波碧水和清新秀丽画满了校园。 船行不远,便见河边两个楼宇间横跨着一座美丽的小桥。桥儿如月一弯,康河上一横,直插岸边的楼宇。桥儿青石垒砌,两端各有五个高高而立的窗廊,窗廊顶是一排凸凹起伏的城牒,城牒中间有四个不高的柱儿。这桥儿与两岸的楼宇似乎天成,像是连接的走廊,缺不可,少不美,只有有了桥儿,才显得完整、协调、端庄与美丽。 (年,康河上的叹息桥。) 导游说,这桥儿叫叹息桥。叹息桥?能走进这等学府不是才高八斗,也是学富五车,正是踌躇满志时,何谈叹息。但细想想也是,人非圣贤,谁没苦恼烦愁?学习成绩不理想,爱情受挫,家事繁琐,你总得让人找个地方叹息几声吧。也许这桥临河偏僻,瞧着流逝的水会让人消愁去烦,所以学子们才命名它为“叹息桥”。 (年,在康河的小船上。) 过了叹息桥,不远处又有一座三孔石桥。桥儿连着桥儿,哪座才是康桥?其实,康河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小桥,每座小桥原本是没有名字的,都被泛称为康桥。徐先生的《再别康桥》一亮世,他曾站立过的那座小桥便“专利”了康桥。如今,寻康桥,瞧康桥,或到康桥上站立观景,都要来这里寻那座“真命康桥”。 船儿划出了狭窄的楼宇区,河面顿宽,眼界顿开。两岸都是开阔地,开阔地上绿草青青,岸柳依依,远处的国王学院大楼、三一学院大楼挺立在蓝天下,耸立在绿草间。倏然,河中钻出些许彩色鸭子,鸭子昂首划水,“闲庭信步”地游弋在小船之间;乘船游康河的并不止我们,剑桥大学的学子们也自己划着船儿在游玩。他们的划船技术并不专业,不是将船儿划横了,原地不动,就是将船儿撞向岸边,但学子们并不在意划船技艺愚笨,仍嘻嘻哈哈地将青春的笑声洒满了康河。 (年,学子们在康河上游玩。) (年,康河岸边的国王学院大楼。) (年,康河里的小鸭。) 蓝蓝的天儿满眼碧透,白白的云儿潇洒飘逸,小小的船儿在清清的康河里慢慢云游。看了青草地,看了岸柳绿,看了楼房古,看了樱花秀,领略了康河的柔情,感悟了剑桥(大学)的优秀。桥儿过了一座座,但康桥仍在诗意中。 船儿游了许久,过了不少“康桥”,方才听到导游呼叫:“前面那桥便是徐志摩诗中的康桥。” (年,徐志摩先生曾伫立过的康桥。) 直起身,抬眼望去,只见河水的前方横跨着一座朴实无华的桥。桥儿青石砌就,平平展展,栏杆半腰,无孔无饰,桥身无雕像、无修饰,弯弯的像一张弓自然天成地横亘在两端的草地上。桥儿的上面是一条路,路的两边是青青的草坪,桥边有几棵柳树,桥上站着些许青年。绿柳迎煦风摇曳,青年在桥上指指点点。若无导游提醒,还真的瞧不出这平淡无奇的桥儿竟是我们诗境里憧憬的浪漫康桥。 船儿荡漾,桥儿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桥上青年叽叽咋咋之声也清晰地飞入耳畔…… (年,在康河的小船上。) 遥想当年,先生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站在这桥上,挺胸伫立,背手吟哦,睹春色美景,忆往昔峥嵘,耐不住心灵的汹涌彭拜,束不住灵感的排山倒海,咀文嚼字,孕育佳句,终让一首诗飞神州,传后代,绵延至今。诗以桥命名,桥也自然以诗蜚声,这康桥也自然而然地“天下无人不识君”了。 我很想让船儿靠岸,移步康桥,走一走桥上的路,看一看桥上的景,吟一吟《再别康桥》。彩云在天,金柳在岸,柔波在河,康桥就在脚下……可惜,划船的英国青年并非文艺青年,卖着傻力气,用力地撑着船儿,钻桥而去。 别了康桥,前行不远,河上有一座木条架起的小桥。木条颜色黢黑,横横竖竖,斜拉外拽,组成了一座毫无艺术魅力的桥。据说这桥原本是美丽的,后因维修,将桥拆了,但建桥时却怎么也恢复不了原貌,这时人们才惊叹原桥建造者的缜密计算能力和高超的工艺。后来,这桥被称作数学桥。 (年,康河上的数学桥。) 康河蜿蜒绵绵,康河上布满了许许多多的小桥。瞧完了数学桥,英国青年便掉头而返。船儿在柔柔的河水里飘荡,人在船儿里微醉轻摇,来时的美丽画卷再次一一展现,再次美不胜收地一一跳入眼帘……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游完康河,登岸穿街走巷,先后看国王学院、三一学院。据说,剑桥大学现有国王学院、三一学院、圣约翰学院、基督学院、丘吉尔学院、耶稣学院、麦格达伦学院、圣凯瑟琳学院、伊曼纽尔学院、唐宁学院、彼得学院、卡莱尔学院、彭布罗克学院等三十多个学院,我们只是象征性地走马观花。 来到三一学院,只见大门的左侧有一片青草地,草地中有一棵苹果树。导游说,这苹果树是从牛顿的家乡移栽来的,以纪念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年,在国王学院大门前。) (年,在三一学院大门前。) (年,三一学院大门边的苹果树。) 在剑桥大学八百多年的校史中,汇聚了牛顿、开尔文、麦克斯韦、波尔、波恩、狄拉克、奥本海默、霍金、达尔文、沃森、克里克、马尔萨斯、马歇尔、凯恩斯、图灵、怀尔斯、华罗庚等科学巨匠,弥尔顿、拜伦、丁尼生、培根、罗素、维特根斯坦等文哲大师,克伦威尔、倪赫鲁、李光耀等政治人物。剑桥大学的光环至今仍熠熠生辉,光芒万丈,令人向往。 我来到了剑桥城,走进了剑桥大学,并坐着船儿游了康河,看到了康桥,且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dt/12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东和美西留学差异对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