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徐莉莎蒋君芳听科技大咖演讲、逛科普主题大展、看博士做实验、上趣味课堂、参观科普馆……9月19日是全国科普日,围绕“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武侯科普为民·打造科普之翼”为主题的科普日活动,在成都市武侯区举办。这场为期两天的互动体验式科普活动,将为市民们奉上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知识盛宴。活动上,医院的骨科医师卢敏勋用深入浅出的故事,给小朋友们讲解了什么是3D打印,它的发展历史和前景。3D打印技术如何应用到医疗领域?据卢敏勋医生介绍,目前3D打印通过不断地研究,拓展了医学领域的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是打印金属或其他生物材料来治疗病人。同时,生物3D打印领域得到较好的发展。目前,国外研究团队尝试采用细胞组织3D打印技术,成功打印出人工耳朵、肺、以及心脏等多种器官,让儿童先天性疾病的治疗看到了巨大的希望。在剑桥圣约翰学院中国文化研讨协会主席蒋煜东的操作下,小朋友们欣赏了逼真的“火山喷发”,蒋煜东博士解释道,这是液氮倒入热水,瞬间蒸发的效果。他还带领大家一起做了磁悬浮实验,用纸做的列车模拟真实列车,用超导原理让模型悬空前进。在“分子料理创意厨房”展区,西式烹饪高级技师、西式烹饪国家级高级考评员张振宇,带来藏在美食中的创意。当一个个鲜嫩可口的荷包蛋摆在面前,一口咬下去,竟然是橙汁的果香。张振宇介绍,所谓的分子料理,就是把化学(或物理)理论运用于煮食之上,把食物的微观结构重组。食物的微观结构变化了,其外形、性状、质地、口感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给人意想不到的感觉。比如这颗蛋黄,是将液态橙汁制作成固体“鸡蛋黄”,用嘴轻微挤压蛋黄,橙汁在口腔爆裂,惊人的美味瞬间释放。活动现场一共设立了六个展区,分别是高分子材料3D打印实验室、八光分文化展示、分子料理创意厨房、科普DIY空间、武侯区社区太空科普馆、VR技术展。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科幻迷熟知的八光分文化展示区。成立于年的八光分文化坐落于武侯区西部智谷工业园区,由科幻界资深优秀编辑和年轻科幻迷组成核心团队,业务涵盖图书出版、影视改编、版权运营、活动策划等,目前已成为中国领先科幻品牌、创新科幻文学出版基地,运营项目包括中国科幻口述史、《三体》漫画等。旗下推出的中文原创科幻长篇小说《群星》《火星孤儿》均已进入影视开发阶段。在本次科普活动日,八光分推出的是《神秘博士》主题展。《神秘博士》是英国BBC打造的一档以“科学教育”为目的的合家欢电视剧,它被誉为英国的国剧,同时也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兴趣启蒙经典。八光分结合本次展览的观众主要是小学生的特点,特别推出图书试读、怪物面具、趣味剪纸、人物手办以及神秘博士精彩剧集展播。在科普DIY空间的展区内,15组家庭共同比赛,制作风力越野车,同时科普风力变动力的知识。现场的小朋友跃跃欲试,在家长帮助下迫不及待开始拿起材料拼接。为期两天的科普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不光有科普知识小课堂,还有好玩的亲子互动。9月20日,小朋友们还将参观武侯区西部智谷成都小步创想科技有限公司、机投桥街道潮音社区的太空科普体验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dt/1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