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处理
第一步:看真假 虽然,都叫“胆囊息肉”,但它们还分做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局灶性腺肌症和炎性假性息肉(70%都是假性息肉); 真性息肉:腺瘤、腺癌…… 一般B超就能分出来,主要看回声强度,假性的胆固醇结晶回声强。 如果,B超分不出来,可以用增强核磁共振等检查 哪些息肉容易变癌? 真性息肉易癌变 如果可能或者确定是真性息肉,那怎么办? 第二步:看大小 息肉越大,癌变的风险越高。 息肉的大小怎么看? 息肉≥1厘米,风险高; 息肉<1厘米,那就看看第3步 第三步:看症状 小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本身一般不太可能让你不舒服。 但胆囊息肉可能预示着存在B超没有发现的炎症或结石。 所以,你有了胆囊息肉,你可能有不舒服。但这个不舒服,一般不是息肉引起来的,而是:没有发现的炎症或者胆结石; 第四步:看风险 什么人容易得胆囊癌? 年龄大于50岁;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无蒂息肉(包括胆囊壁增厚>4毫米); 印第安族裔 如果,你的不到1厘米的息肉没有不舒服: 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可以手术的话就把胆囊切了; 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定期复查B超; 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定期复查B超。 多久复查一次B超呢? <6毫米,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6毫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1年、3年、5年; ≥6毫米,<1厘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dt/9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喜欢这玩得来潮流动得了真格的凯迪拉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