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圣佳四季拍再度袭来,多个专题,超多无
▲圣佳四季·26期 艺术自媒体/同古堂、撰稿人/林妹妹、图/中贸圣佳 「薛侯多艺兼词华,世人载酒竟相倾」清风明月齐和词,红梅寒香共话诗在全球疫情蔓延大环境下,作为老牌拍卖行之一的中贸圣佳春拍仍取得耀眼战绩,其中3个专场成交过亿,6件千万拍品,总成交额逾12亿。时隔短短三月,是次,其“圣佳四季26期拍卖会”又将呈现颇多质素甚佳拍品,知其征集能力之不俗,亦犹如清风明月,一消秋热,桂花黄香,顿涤心尘。 其中,中国书画专场共计七百余件作品,包揽多个特色专题,如名人故家旧藏、同一上款、中国书画古代材料等,可谓涵盖古代及近现代书画艺术多个时期及流派、材质工艺,且不乏名家经典风格作品。 以名人故家旧藏为例,即有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丹桂堂旧藏名人手札等,近现代书画,则如北京工艺懋隆、采芝楼、识味斋等旧藏。另有“渡海薪传”专题,再现溥心畬与女弟子高畹云的画缘,当中名人题跋之作,亦是甚多,文人相惜相和,诚然佳话。 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 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拨云轩的收藏富有文气,其主人姜玉君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吴冠中为数不多的早年学生之一。其亦深受吴先生喜爱,得师耳提面授八载有余,获益颇多。 左三吴冠中,左五阿老,右二姜玉君 姜玉君之绘事,亦求教于吴作人、李苦禅、张正宇、启功、许麟庐等,同时因其长年海外阅历,画作有“中西合璧”之观感,既有西方之艺术张力,精神中却仍然透着“中国气”。 其曾出版过三本收藏著作:《案头》,以家具文房多角度收藏,展现明代、清代文人的生活趣味;《投壶礼赞》,以宋代、明代的投壶收藏,阐释一段被忘却的礼学;《城市山林》,中国古代赏石收藏,着重介绍了山东地区的鲁座赏石。(参阅:中贸圣佳: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 由此足可见,拨云轩主人之文人雅致,审美意识亦是远较常人丰富。 Lot.6启功(-)行书李白诗 立轴水墨纸本 68×34cm 无底价 款识:玉军同志正书,一九七六,启功。钤印:启功(白)、元白(朱) 说明: 1.Lot.1-Lot.28为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 2.上款人“玉军”为姜玉君(军)。 此作为启功先生赠予“拨云轩主人”姜玉君。上款人“玉军”即“姜玉君”。此诗内容为李白《望庐山五老峰》,诗中以熨贴比喻,洗炼文字,描绘庐山名胜之峻拔秀丽,宛如青天削出金芙蓉,可谓语工形俏,烁光溢彩。是诗,无底价起。行楷书之,笔法严谨,笔力劲健。是年,北师大恢复招生,启功先生重登讲坛,意义特殊。 Lot.7刘海粟(-)汉柏图 立轴水墨纸本 89×96cm 无底价 诗堂:海粟大师汉柏图。戊寅秋,天月题并识。钤印:陶天月印(白)、凌波仙子(朱)题识:汉柏。一九七六年八月,刘海粟。钤印:海翁(白) 说明: 1.Lot.1-Lot.28为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 2.本拍品由陶天月题诗堂。 刘海粟画风大胆,笔飞墨舞,有鲜明个人特色。如是作《汉柏图》线条看似随意,却有苍虬之力,柏叶泼墨而成,元气淋漓。所绘或应是岱庙汉代柏树历经千年所独有之历史沧桑,亦彰显了铁骨精神。岱庙汉柏院中,有其手书“汉柏”,书法厚重雄肆。 刘海粟手书“汉柏”(岱庙汉柏院) 诗堂为年,当代画家陶天月所题,其工花鸟、山水,书法擅行草,版画被誉为“新徽派版画”的开拓者。 此外,姜玉君富于赏石收藏,如太湖石、英石、灵璧石、崂山石、青州石等。文人赏石源远流长,无论是几案上“山子清供”,亦或园林中“奇峰怪石”,皆得自然万千造化。其赏石题材画作收藏,亦是不乏。 Lot.11贺天健、唐云、吴茀之、汪声远、王个簃奇石图 镜心设色纸本 31×43cm 无底价 题识:1.唐云。2.鹤然写石。3.贺天健。4.茀之。5.个簃。6.戊寅六月,声远补绿石并记。钤印:贺天健(白)、吴茀之(白)、贤(朱)、汪氏声远(朱) 说明:Lot.1-Lot.28为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 是作为贺天健、唐云、吴茀之、汪声远、王个簃等合作《奇石图》,其中“鹤然写石”应为李健(~年),字仲乾,号鹤然居士,别署鹤道人、老鹤。为清道人李瑞清犹子,亦其得意弟子也。 此数人皆彼时海上名画家,且同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席,彼时交谊甚深。画中,奇石嶙峋,或如高耸峭障,或似陡悬坠石,或呈伏地独石,汪声远年六月补绘“绿石”,又题自作诗,使得画面更为鲜活、构图愈为饱满。诸文人雅事,齐绘一纸,心游万仞,坐看山水,诚逸事也。 Lot.15王冶梅(清)奇石图册 册页(十二开)水墨纸本 D:14cm×12 无底价 题识:1.冶梅王寅写。2.冶梅王寅。3.冶梅王寅作。钤印:王寅(白) 说明:Lot.1-Lot.28为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 王冶梅名寅,字冶梅,有画坛全才之称,其为王静夫弟。工人物,山水,木石,禽鱼,兰竹,与胡铁梅并以画梅花闻。《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冶梅画梅“冶梅善瘦,铁梅能腴,并有巢林(汪士慎)遗派。”其壮年流寓海上,鬻画为生。 Lot.15王冶梅(清)奇石图册,外观图 是《奇石图册》计十二开,犹若“千石百状”,各自不同。其题辞“云烟过眼”,又以宋元诸大家各有树石传于后,初无定渚,兴会所触,机到笔随,非法之法,乃得其法妙处。故册中诸奇石,信笔挥洒,似巉崖倒悬,若飞瀑直下,非方非圆,浑朴天成,自有天地。 “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专题中,“古代赏石”状则峰峦叠起,天成山水云烟,极是雅致,霭霭然可堪清玩。年,美国已故著名藏石家RichardRosenblum(理查德·罗森布鲁姆)特意至姜玉君北京家中拜访,欲重金求购其赏石,然皆因姜玉君钟爱难舍,而被婉言谢绝。 姜玉君、理查德·罗森布鲁姆及其女儿 此次,圣佳四季26期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即囊有彼时罗氏珍爱之物,其一为明代灵璧石“仙山”供石,另一为清代菊花石巧作砚屏清供,皆文人案上清供,体量可爱,殊为难得。 Lot.19明灵璧石“仙山”供石 H:36cm(带座) 无底价 说明: 1.Lot.1-Lot.28为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 2.灵璧石在古代既是造园奇石,更是案上雅物,文人书斋赏石,不可无灵璧。文震亨《长物志》卷三·水石中即载:“(灵璧)出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在深山沙土中,掘之乃见,有细白纹如玉。不起岩岫。佳者如卧牛、蟠螭,种种异状,真奇品也。”且有“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然二种品甚贵,购之颇艰……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此件灵璧石峰,色泽青黑,表面皴皱密布,莹泽水润处又如沐清泉,扣之声若金玉,实为妙品。其形上方下收,上出数处尖峰,似海中珊瑚,又若云中仙山,有天然妙趣。原配荷叶形木座更衬其挺拔秀丽,实为案前雅设。 吴彬《十面灵璧图》中,李维桢跋言:“杜季(杜绾)《云林石谱》以灵壁为第一,盖《夏书》所谓“泗滨浮磐”乐石也,非荆梁之砥砺,青州之怪石可拟。……仲诏石实灵壁产,……”,可见宋代时,杜绾所著《云林石谱》,已以灵璧石为第一,而“仲诏石”(即“非非石”)其材亦是灵璧所产。 是件灵璧石,皮壳浑厚,质地细腻温润,滑如凝脂,石纹褶皱缠结,肌理缜密,色泽青黑,几不见白脉,沟壑交错,宛若“青天削出金芙蓉”,又形如“云中仙山”,尖峰耸峙,主峰天然一“孔洞”,其周若环,隐于石间,有“锁云”之妙。附有原配荷叶形木座,更为难得。 Lot.22清菊花石巧作砚屏清供 H:29.9cm 无底价 说明: 1.Lot.1-Lot.28为拨云轩藏中国书画及古代赏石。 2.90年代购自于毕道源后人。 3.菊花石多产自湖南浏阳或北京大招山,石灰岩石质中夹有白色方解石结晶,晶体多天然生长为菊花状纹理。因其特别的纹理结构,菊花石成为文人赏石中备受欢迎的石材。此件菊花石巧作砚屏即取天然菊花石为材,随形巧雕为镂空山石状,留石上白色菊花纹理,附于山子之上,远观如簇簇秋菊生于洞石间。此方菊花石小山子因天然石质,巧雕作秋日园林一景,颇有秋趣,置之于案上,可作砚屏之用,更添文人雅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其性高洁淡泊,历来为文士所钟。而“菊花石”其花型酷似异彩纷呈的秋菊,花呈乳白、淡黄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奇妙也。 此清代菊花石砚屏,随形巧雕,又存其天然趣味,作山石状,石上“菊花”形态自然,栩栩如生,层次丰富,其中,大花粗犷豪放,小花秀气可爱,又蕊处色泽较深,宛若名家点之,堪称“石上作画”,秋趣浓郁。以之作砚屏,清新别致,格调俱足。 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渡海三家”中,溥儒作为“诗文书画”俱佳的“旧王孙”,有“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美誉。其一生学生众多,且不说先后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国立杭州艺专,仅是渡海后,在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聆听其授课的学生,亦不在少数。 不过其虽授业客徒甚多,然行拜师礼而进入“寒玉堂”的入室弟子却是寥寥。一则其收徒规矩谨严,须人品端正,行叩拜礼,且不因弟子“身份显赫”而另设专室;二来列入门墙之弟子须习四书五经、书法、作诗等,而后有深厚文学积淀,乃以“绘事”为“余事”,画艺自成。 溥儒与女弟子画展合影 溥儒授课场景 其曾致信弟子,一再恳切叮嘱“汝既习画,作诗固然重要,作文尤为重要,文笔不通则一切不能有成。”其所撰《自述》中,亦尝言“然不及习书法用功之专,以书法作画,画自易工,以其馀事故工拙亦不自计。”亦可窥其将诗文、书法融于画作,故其画风格调高雅,富有文气。 溥儒弟子如启功、毓崟,为其晚辈亲属,而女弟子则如高畹云(文瑗)、沈文琭、曾其、萧一苇、汪佩芬、伊藤启子(文瑾)等人。 高畹云像 高畹云,原名高佩兰,其父为贵州县县长。其自幼聪慧,抗战时期获奖学金入学国立东北大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年随夫君陶振誉教授及子女迁居台湾。年代跟随溥儒学习绘画,绘事大进,为溥氏得意门生。溥儒为其取“高文瑗”的艺名。年,高畹云离台移居美国印地安那州省会印地那泊里斯。 年,经其女陶珠珠介绍,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的东方艺术部主任保罗·史飞尔得见高畹云画作,极是欣赏,故精选50件,并为之在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为其举办个展,这是该美术馆首次举办中国画家的作品展。(参阅:中贸圣佳: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此次,“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专题,即计有溥儒画作及课徒稿与高畹云画作共72件。 其中,是批溥儒课徒稿包含花鸟、山水、人物,呈现了“一代宗师”不同题材、不同笔墨的精湛造诣,均为其晚岁课徒的珍贵资料。而高畹云作品分别有溥儒、董作宾、贾景德、陈雪屏多人题跋,亦足可知其是寒玉堂中名手,对于深入研究并了解溥儒之画风、画艺及画学传承,皆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Lot.29溥儒(-)?幽篁梅雀 镜心水墨纸本 56.5×28cm. 估价:RMB10, 题识:幽篁才舞叶,梅雀报春来。癸巳夏夜,心畬。钤印:溥儒(白)、玉壶(朱) 展览:《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题识中“癸巳夏夜”知为溥儒年夏夜所作。 是作,笔墨清新,线条雅健,画面极是高逸脱俗,不见丝毫习气,饶有意趣。其中一枝“幽篁”随风摇曳,寥寥数笔,自成经冬不凋之景,又竹叶不施设色,亦自得春风欲来,青翠欲滴之清爽。一枝冷梅斜出,枝干“银钩铁划”,枝头梅花朵朵,清淡雅致,傲骨迎风。另绘一喜鹊,造型生动,取“喜鹊登梅、寒梅报春、喜上眉梢”之寓意,甚是吉祥,好运福报齐至。 Lot.30溥儒(-)?梅花课徒稿 镜心设色纸本 49×30.5cm. 估价:RMB10, 钤印:溥儒(白)、旧王孙(白) 展览:《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此溥儒笔下的梅花,设色清雅,画面晕染干净,没骨法成之,花朵富有浓淡、冷暖变化,笔意空灵,有富贵之气,更有清逸之气,梅干则以浓墨渴笔点画而出,老枝苍劲,小枝斜出。观之“课徒稿”整作,梅花兼工带写,可称逸品。 Lot.34溥儒(-)?兰花课徒稿 镜心设色纸本 57.5×30.5cm. 估价:RMB10, 钤印:溥儒(白)、旧王孙(白) 展览:《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溥儒所绘兰花,清秀文雅,设色则清丽温和,高士恬淡、独立之趣,跃然于纸。画作中,坡石上一株幽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其后又绘有杂草,增加画面层次及构图。其友人陈含光曾有诗赠,诗云“云林山水不著人,所南兰花不带根,试凭九畹春风影,唤起三闾旧日魂。”可知溥儒的兰花常有“画外之音”,即其传统文人以及“旧王孙”的故国情怀。 Lot.39溥儒(-)?山水课徒稿 镜心设色纸本 87×19cm. 估价:RMB10, 钤印:溥儒(白)、旧王孙(白) 展览:《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溥儒的山水,摹古然并不拘泥于古,观其山水画,或高岩深壑,巨木长松;或雪景寒林,烟云迷漫。 如其所言“时山居与世若隔,故无师承,亦无画友,习之甚久,进境极迟。渐通其道,悟其理蕴,遂觉信笔所及,无往不可。初学四王,后知四王少含蓄,笔多偏锋,遂学董、巨、刘松年、马、夏,用篆籀之笔,始学南宋,后习北宗,然后始画人物鞍马翎毛花竹之类。” 知其得益于宋人山水,更求笔墨精神,用笔挺健劲秀,铁划银钩,斧劈皴的刚强笔法特质可谓展露无遗。同时,难得的是,溥儒的山水兼备文人典雅的气息,故可称是南北兼得,无怪乎时人誉其为“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 是作“山水课图稿”古树依石而生,处处转折顿挫而下,或用逆锋,以蹙其节。董文敏曾有言绘“枝干之法”,即“一尺之树,不可有一寸之直。”溥儒可谓深谙此意。山石描绘则坚顽凝重,轮廓方硬,筋骨外露,富有体积感。 Lot.47溥儒(-)?山水课徒稿 镜心设色纸本 66×28cm. 估价:RMB10, 钤印:溥儒(白)、旧王孙(白) 展览:《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其设色山水则深山空谷,有清净之幽。是作中,近景处,亭台茅屋掩于林间,高士倚栏而作,似有所思。古树繁茂,枝干刻画如篆隶法,弥见奇古,枝桠亦是劲利。大面积留白,以营造云雾缭绕,峰峦耸立之感。山石描绘,分阴阳晦明,深有古意,亦是别具一格。 关于山石描绘,溥儒曾言:“画山先轮廓而后皴皱,此常法也。至于崎岖荦确,突兀峥嵘,熊罴升降,龙跳虎卧之形,笔必变化奔腾,横飞直下,先于一笔之中,有起伏轻重,定为阴阳,辨其明晦。若但累圆石,列为雁行,此拙笔也。易曰:介于石。石坚物也,故以为象;石有锋棱,用笔亦必有锋棱,然后乃见石之坚刚,则刚柔之笔互用。若但勒染,皴法不明,是谓有墨无笔,笔谓石之锋棱,墨谓深浅之色。有墨无笔,如对石屏,但有山河之影;有笔无墨,如石刻峰峦,不见晦明之妙。与其无笔,不如无墨。” 专题中,溥儒山水、人物课徒稿等,计有十余件,不一而足。 Lot.48溥儒(-)?山水江帆课徒稿 镜心设色纸本 70×28.5cm. 估价:RMB10, 钤印:溥儒(白)、旧王孙(白) 展览:《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Lot.49溥儒(-)?山水课徒稿 镜心设色纸本 57×30cm. 估价:RMB10, 钤印:溥儒(白)、旧王孙(白) 展览:《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启功先生曾言“心畬先生的书法功力,平心而论,比他画法功力要深许多”,其骨气十足的书风,从南渡台湾后,被誉为“台湾第一帖学大师”,亦可窥知。 Lot.50溥儒(-)?行书《题高畹云制冰李云浆》 镜心水墨纸本 27.5×57.5cm. 估价:RMB10, 款识:题高畹云所制冰李云浆。心畬。钤印:溥儒(白)、旧王孙(朱)、明夷(朱) 展览:《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溥儒诗书画皆绝,是作应为其自作诗,诗云“秾华落实尚含香,饮罢能生夏夜凉。琥珀盘添琼玉匣,水晶冰泛火珠光。锦箧只合萦朱绂,青李何须盛绛囊。疑是莲壶邻弱水,群仙献寿上霞觞。” 此书法潇洒秀逸,线条清健,结体亦是遒美,笔法则有起伏跌宕之势,用笔也是果断爽快,流畅而无滞凝之感,近于米意,整体气息一以贯之,书卷气浓厚,可见其书艺精湛,盖为画名所掩也。 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所藏中国艺术品多是珍品,其能为高畹云举办个展,亦可见高氏绘事得师神韵,亦俱文人雅气。 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东方艺术部主任保罗?史飞尔和高畹云 是专题中,高畹云所作囊有花卉、山水、人物等题材,一望可知“名师出高徒”也。其中,花卉清幽袭人,山水法度谨严,用笔工细,人物则形象高古,神韵兼得。溥儒为其题跋数幅,跋言间尽流露欣慰之意,而贾景德、陈雪屏、董作宾等题跋画作,亦是精彩纷呈,颇是难得。 Lot.51高畹云(-)画、溥儒(-)题?仕女揽照图 镜心设色纸本 83.5×28.5cm. 估价:RMB10, 题跋:莫愁堂下新飞燕,金谷园中初落花。鸾镜不堪重照影,双眉减黛鬓环斜。高畹云画,心畬题。钤印:心畬(朱) 展览: 1.《高畹云绘画展》,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美国),年。 2.《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仕女画源远流长。此高畹云作《仕女揽照图》,设色清雅,人物表情未见悲伤或柔弱,而是呈现一种恬静自然之美,用笔亦是谨严,线条流畅,符合文人审美。溥儒题跋自作诗,为之增色不少。 Lot.54高畹云(-)画、溥儒(-)题?振衣濯足 镜心设色纸本 70.5×30cm. 估价:RMB10, 题跋: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心畬题高畹云画。钤印:溥儒(白) 展览: 1.《高畹云绘画展》,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美国),年。 2.《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此作高士身着白衣,倚树静坐于峭壁脚下之顽石上,竹笠置于其旁,振衣濯足,山石青苔点点,古树苍虬,意境幽远。溥儒题跋,诗出左思《咏史八首》。 Lot.55高畹云(-)画、溥儒(-)题?秋水柴门 镜心设色纸本 89×31.5cm. 估价:RMB10, 题跋:乱鸦斜照里,秋水涨柴门。高畹云画,心畬题。钤印:溥儒(白) 展览: 1.《高畹云绘画展》,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美国),年。 2.《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是作所绘为一副“寂寂柴门秋水阔,乱鸦揉碎夕阳天”世外之深山秋景。其中柴扉为墙,秋水粼粼,小桥横立水岸,枝桠劲利,似南宋马远“拖枝法”。远处群鸦飞舞,构图饱满。溥儒题诗,使得是作“诗书画”皆俱文气。 Lot.56高畹云(-)画、溥儒(-)题?折枝芙蓉 镜心设色纸本 73×37cm. 估价:RMB10, 题跋:江上秋烟合,清波映晚空。扁舟何处去,愁绝采芙蓉。高畹云画,心畬题。钤印:溥儒(白) 展览: 1.《高畹云绘画展》,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美国),年。 2.《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是作“折枝芙蓉”如美人盈盈,毫无烟火俗气,用笔方斫、明确,笔笔清晰,起笔、收笔交代得一丝不苟,芙蓉花雍容华贵,敷色则清淡洁净,绿叶爽利,散发凛冽嶙峋的清刚之气。溥儒题诗,堪称点睛之笔,令人萌生“余香绕翠空”之情。 Lot.59高畹云(-)画、董作宾(-)题?山中高士图 镜心设色纸本 87.5×28.5cm. 估价:RMB10, 钤印:高文瑗畹云章(白)题跋:川上望,风物十分幽。花舞犹疑千片云,虫鸣又见一林秋,水月自悠悠。写集契集《江南好》词,奉题畹云女史法绘,甲午初冬月吉,董作宾。钤印:作宾(朱) 展览: 1.《高畹云绘画展》,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美国),年。 2.《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董作宾为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其甲骨文书法开辟书法审美新领域,知其深厚殷商文化底蕴,亦与此《山中高士图》相得益彰,画面立意更为高远。同时,也可见其对晚辈绘事之肯定。 此外,渡海后,溥儒与董作宾交情益厚。年,其偕同朱家骅、董作宾赴韩国讲学,受汉城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是作,即董作宾题于赴韩国之前未久。 另有高畹云作花卉、山水等,篇幅所限,不一而足。 Lot69高畹云(-)百花竞艳 镜心设色纸本 91×49.5cm 估价:RMB10, 题识:高畹云写。钤印:畹云(朱) 展览: 1.《高畹云绘画展》,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美国),年。 2.《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Lot74高畹云(-)?山水 镜心设色纸本 89.5×39.5cm. 估价:RMB10, 题识:曾来石山枕寒流,满地云烟散不收。醉卧岂知松影暮,醒来天地已清秋。庚戌春日,高畹云。钤印:畹云(朱)、吟香馆(白) 展览: 1.《高畹云绘画展》,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美国),年。 2.《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Lot高畹云(-)寿 镜心设色纸本 96×59cm 估价:RMB10, 展览: 1.《高畹云绘画展》,印地那泊里斯美术馆(美国),年。 2.《渡海薪传─溥心畬传承展》,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年。 说明:Lot.29-Lot.为“渡海薪传”—溥儒与女弟高畹云的画缘 此幅“百花献寿”,可谓巧思。诸花卉争先齐放,春浓绿肥,春满人间,情景画面吉祥,犹似众花神在御园载歌载舞,为花王牡丹花神上寿。其中,以红石榴作为“寿”字中“点”部结构,亦是令人拍案叫绝。 晚年高畹云与作品留影 北京工艺懋隆旧藏 北京工艺懋隆旧藏 北京懋隆,取东西方友好使者马可·波罗(MarcoPolo)的名字谐音而来,兼取中国传统商业祝词“懋盛隆昌”之意。其始创于19世纪初,是北京外贸知名老字号,中国十大最具历史文化价值品牌,秉持“懋盛依诚信,隆昌仰宾朋”宗旨,历经百年,始终熠熠生辉。 因其位置位于朝阳区三间房东路,故业内人称“三间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懋隆由东交民巷迁至西交民巷。朱德、彭真、谷牧、邓拓等多次到懋隆视察指导,文化名人、文人墨客也时常在此流连忘返。年郭沫若偕夫人在懋隆浏览一圈后,主动为懋隆题字“北京工艺品懋隆”。后来,同是懋隆常客的赵朴初先生又重题匾额并一直沿用至今。 Lot.齐良迟(-)红梅 立轴设色纸本 89×32cm 估价:RMB28, 题识:晨兴画此并篆“凌寒老干多奇态”七字,白石四子良迟。钤印:齐良迟(白) 说明:Lot.-Lot.为北京工艺懋隆旧藏。 得益于家学渊源,自幼受父亲耳濡目染的齐良迟亦擅“齐派”花鸟画,笔墨生动,富有情趣。是作“红梅”写意绘之,枝干以金石笔法,柔韧富于生意,而非刻意追求欹侧虬曲,寓人以亲近自然之感,艳红梅花,则增加梅之世俗意趣。 整作所营造的不是超然世外的山野之梅,更似一株庭中梅树,无文人酸腐气。 Lot.吴镜汀(-)黄山百丈泉 立轴设色纸本 78.5×.5cm 估价:RMB, 题识:一九五四年冬,镜汀写。钤印:吴熙曾(白) 说明:Lot.-Lot.为北京工艺懋隆旧藏。 吴镜汀早年学王翚,并涉猎明清诸家,后又得金北楼指点,绘画技艺愈为深厚,技法多变,风格隽秀。后期画风则更为注重场景氛围刻画,笔墨着色上绚丽悦目,金碧罩染,别有一种韵致。 此作兼具南北宗绘画特点,笔墨苍润,构图饱满,层次分明,意境恢宏大气。黄山百丈泉,为山水绘画天然粉本,阳日,涓涓细流,如轻纱薄雾;雨后,急流直下,如白练长垂。画中,吴镜汀将“百丈泉”拟以巨幅白绢一般,从悬崖披挂而下,美妙多姿。近景处,则峰峦叠嶂,施以笔锋劲力的斧皴,树木郁郁葱葱,设色浓丽,却不落俗套,犹如绿烟朦胧其境。 Lot.秦仲文(-)竹石图 立轴水墨纸本 ×67cm 估价:RMB80, 题识:一九五三年癸巳十月,河北秦裕写。钤印:河北秦裕(白) 说明:Lot.-Lot.为北京工艺懋隆旧藏。 秦仲文,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其山水画宗法清初“四王”,上溯元代四家,兼擅墨竹,亦精书法。其亦能诗文,长于美术史研究,年编著有《中国绘画学史》,是20世纪前半叶重要的美术史著之一。 事实上,秦仲文画作古意盎然,笔墨功力深厚,其慕古,然又努力冲破古人藩篱,自成面貌,如是作以行楷绘墨竹,风格简括宁静,清劲厚朴。其成名更早于齐白石、徐悲鸿,一直坚持传统笔墨,为彼时“主流”所冷落,是当年唯一受迫害致死的“黑画家”,令人唏嘘。 Lot.赵叔孺(-)白鸽 立轴设色纸本 ×67cm 估价:RMB50, 题识:壬午冬月赵叔孺。钤印:鄞赵时棢字叔孺之印(白) 说明:Lot.-Lot.为北京工艺懋隆旧藏。 赵叔孺,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其亦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一起并称"海上四大家"。 是作《白鸽》,无论动物或花卉,皆注重形态,饶有情趣,不落窠臼。其中,白鸽立于园石之上,红笔点睛,造型准确,繁花杂草,敷色淡雅,园石嶙峋,则有浑厚之气。整作宁静平和,细致艳丽,富有文人雅致情趣。 Lot.郑午昌(-)残荷 立轴设色纸本 ×33cm 估价:RMB80, 题识:戊寅十月午昌戏墨。 钤印:午昌(朱)、郑昶之印(白) 说明:Lot.-Lot.为北京工艺懋隆旧藏。 郑午昌,名昶,号弱龛。其早年毕业于杭州府学堂,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首创汉文正楷字模。组织或参与蜜蜂画社、中国画会、寒之友社等艺术团体,十馀年如一日。后与画友汤定之、张善子、符铁年、谢公展、王师子、谢玉岑(谢逝世后由王启之补)、张大千、陆丹林等,结为九社。 其亦致力画史画理,著作有中国画学全史(书成于)、中国美术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壁画历史研究、画馀百绝等。 是作《残荷》,荷叶硕大如华盖,秃茎出于汪泥中,池草枯败,看似“寒水映残荷,冷风摇残枝”,然生命力之不屈不挠,依旧以最大限度展现风骨及坚韧,积淀着重新绽放的力量,有别样意境及哲思。 Lot.戈湘岚(-)双马图 立轴设色纸本 85×33cm 估价:RMB80, 题识:湘岚写。钤印:戈荃(白) 说明:Lot.-Lot.为北京工艺懋隆旧藏。 戈湘岚是中国的画马大师,曾赢得郭沫若“今之曹霸”的美誉,有行家将其与徐悲鸿并称为“北徐南戈”,代表作有《春耕》、《白马图》、《马》、《斑马》等。 是作《双马图》,中西结合,以传统的笔法融入西洋绘画的光影渲染,双马刻画亦是写实,色彩对比分明,用笔细劲浑穆,勾勒细腻,其一平视远方,鬃发飘扬,另一侧首舔舐,作休憩状,二骏皆体态神骏,布景亦清幽,有自然和谐之意。 Lot.赵云壑(-)博古图 立轴设色纸本 ×68cm 估价:RMB, 题识:壬午重九前三日,时秋高气爽,兴到作此。六十九叟赵云壑书。钤印:赵起印(白)、壑山樵子(白) 说明:Lot.-Lot.为北京工艺懋隆旧藏。 是作为赵云壑年重九前三日所作。彼时秋高气爽,秋菊盛放,或娇艳,或雅致,或冷峻,各有其幽独淡雅、冷逸傲世之姿。 是作《博古图》,笔意潇洒舒放,毫纵不羁,竹篮中诸菊,呈艳红、淡黄、粉白三色,兼工带写,明净淡雅,成天然之趣。赏石盆中,三朵秋菊展容,浓墨点叶,一派高洁之象。事物的布置上,也似丝毫不可移易。此外,竹篮及赏石,包括花卉之茎干、筋脉等,以篆籀之法入画,淋漓尽致写出景物的自然状态,无怪乎其有“缶庐第二”美誉。 丹桂堂旧藏名人手札及中国书画 丹桂堂旧藏名人手札及中国书画 丹桂堂主人早年醉心收藏,藏品中的信札部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购自于广州集雅斋。集雅斋与广东省文物总店、广州市文物总店是广州“国字号”文物商店之一,故集雅斋也常常能收获很多故家旧藏。 丹桂堂主人所蓄藏的信札部分,从装裱的制式和保存状况来看,干净整洁,如中有江蔚云所藏《钱香树先生诗册》,内录钱陈群自作诗数首。手札作者及上款人不乏清代著名军事将领、教育家、学者以及收藏家,信件内容或为汇报辖地政务情况,或为讨教诗文楹联创作,或为交流所藏珍品,或为庆贺科举高中、生辰寿诞等喜事等等,蕴含着甚多的史料价值,可待挖掘。 Lot.祁世长、张锡庚、张兆兰、李经方等致苇白、怡庄等信札册 册页(二十四开)?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说明: 1.Lot.-Lot.为丹桂堂主人旧藏。经近代怀玉堂、广州集雅斋旧藏,上世纪九十年代丹桂堂主人购自于集雅斋。 2.本册信札作者有祁世长、张兆兰、张锡庚、李经方等,上款人有苇白、怡庄、少华、端甫等。其中有苇白上款数通,信札包括祝贺其子秋闱中举,向其汇报工作、学业近况,呈近作诗稿求教等内容。 作者简介: 1.祁世长(-),字子禾、念慈,一字子和,号敏斋,山西寿阳人,祁寯藻之子,清朝官吏。咸丰庚申(年)进士,任工部尚书。著有《翰林书法要诀》和《祁文端公年谱》。 2.张锡庚(?-),字星白,江苏丹徒人。大学士张玉书裔孙。道光十六年(年)进士,官历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督浙江学政、擢刑部侍郎。 3.张兆兰(清),江苏仪征人。同治年间以兵部郎中身分在部候补,光绪九年()奉旨记名,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用,十八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他又加保奏,次年派充万寿庆典随员。 4.李经方(-),字伯行,号端甫,合肥东乡人(今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祠堂郢村人)。本为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之子,后过继给李鸿章为长子。府学廪生,候选郎中,年江南乡试第38名举人,分省补用知府。历任出使日本大臣、出使英国大臣、邮传部左侍郎等。著有《安徽全省铁路图说》一卷。 陆机《文赋》有言“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可见信札尺牍最表书者心迹,或匆忙两三句,或洋洒数千言,赏其势如潮涌、铁书银钩笔墨之余,亦有见字如面,家书万金之感,更有甚者,有迹可循,往事并不如烟,可为未载史实之补充。因此,名人手迹渐为收藏新宠,升温不止。 是册页信札作者有祁世长、张兆兰、张锡庚、李经方等,上款人有苇白、怡庄、少华、端甫等。其中有苇白上款数通,信札包括祝贺其子秋闱中举,向其汇报工作、学业近况,呈近作诗稿求教等内容。 Lot.钱陈群(-)?钱香树先生诗册 册页(十开)?水墨纸本 25×30cm.×11 无底价 题签:钱香树先生诗册。乙未二月初吉,蔚云藏并题。钤印:印□(朱)款识:雍正十年除夕,偶录拙诗数首,付师涛二侄玩赏,集斋钱陈群。钤印:钱陈群字主敬(朱)、橡村(朱)鉴藏印:印舸所藏(朱)题跋:钱香树先生小传。乙未春夜,蔚云江灿翦灯书。钤印:江氏蔚云(白)、落翠吟薖(朱) 说明: 1.Lot.-Lot.为丹桂堂主人旧藏。经近代怀玉堂、广州集雅斋旧藏,上世纪九十年代丹桂堂主人购自于集雅斋。 2.本拍品为江蔚云旧藏。 江蔚云(-2),原名禄灿,字印舸,号晚耘、怀云、桐城词客,浙江嘉善西塘人,江雪塍长子。词人、书法家、收藏家。少游学海上,拜王西神、陈彦通为师,习诗词、书法。复问学于乡前辈沈禹钟。曾与友朋结吟坛组艺社。家富金石书画收藏。书斋名“为阳波阁”。著有《阳波阁词》《苹吹诗词集》,注释《嘉善乡土风情诗》等。 作者简介:钱陈群(-),字主敬,号香树、集斋、柘南居士,浙江嘉兴人。康熙六十年进士。授编修。雍正时,他因赴陕西等地宣谕讲经,安抚百姓,被雍正夸奖为“安分读书人”,五升其官。乾隆时,任顺天府学政、刑部侍郎等职。工书法,善画松。 此诗册为钱陈群雍正十年除夕夜写赠“师涛二侄”,江蔚云旧藏,并作“钱香树先生小传”。钱陈群出身嘉兴望族,为清代大臣,历官康、雍、乾三朝,纪昀、刘墉等皆出自其门下。雍正皇帝曾谕奖其为“安分读书人”。五迁右通政,督顺天学政,雍正、乾隆时久直南书房,充经筵讲官,官至刑部左侍郎。其母陈书,字南楼,号上元弟子,晚号南楼老人,清代女画家。 是诗册行笔行云流水,点画矫健浑厚,得“二王”气韵。而诗文内容对于考据钱陈群文学成就,亦有直接参考意义,其诗学对于清代秀水诗派甚有影响,对清末同光体诗之影响,也不可忽视。其病老归乡之后,还常寄诗乾隆皇帝,相与唱和。与沈德潜并称东南二老。卒年89岁。谥文端。著《香树斋集》。 Lot.王欣夫、钱葆青、庄受祺、王景禧等?致卢木斋、李金藻等信札册 册页(十八开)?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说明: 1.Lot.-Lot.为丹桂堂主人旧藏。经近代怀玉堂、广州集雅斋旧藏,上世纪九十年代丹桂堂主人购自于集雅斋。 2.本册共集清末民国信札十五通,作者及上款人多为政教界人士。其中有多人致信教育家卢木斋,或为推荐有识之士在其处谋求一职,或请求照拂栽植后辈,另有钱葆青复卢木斋一信,说明回民学校地方拨款一事进展,并与之探讨回民学校的兴办对社会民风的影响。中国古典文献学家王欣夫复沈维钧,谈及某校教师任聘、课时、膳宿等相关事宜。曾逖致信志公司长,在日常问候、汇报近况之余,还谈到辛亥之年中国所经历的未有之大变局,正面表现出一名财政专员如何感知这一历史大事件,极具史料价值。此外,还有几件向尊长通音问的书信,人情往来均在其中。 上款人: 1.沈维钧(-),号勤庐。浙江顺兴人。早年肄业于震旦大学,后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曾执教于金陵女子大学、苏州美专。擅长考古金石学,曾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干事。年为考古学社社员。着有《寰宇贞石图目》《中国古器物学讲义》《汉画石刻研究》《中国明器》等。 2.卢木斋(-),又名靖,字勉之,沔阳(今仙桃市)仙桃镇人,生于贫寒书香家庭。光绪乙酉(年)中举,张之洞以“博学异才”奏荐,由直隶总督李鸿章委为天津武备学堂算学总教习。兴办学校数百所,先后多次为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捐献书籍、筹办研究所。年起先后任直隶省赞皇、南宫、定兴、丰润知县。所刊严复译《天演论》,为我国最早版本。 3.李金藻(-),字琴湘(芹香),号择庐。近世天津著名教育家。先后任直隶学务处视学、江西教育厅厅长、河北省第一图书馆馆长、天津教育局局长、河北省教育厅厅长等。 作者简介: 1.王欣夫(-),名大隆,字欣夫,号补安,后以字行。室名二十八宿砚斋、蛾术轩。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市),后其祖移居江苏吴县(今苏州市),遂为吴县人。曾随吴江著名文学家金松岑学习国学,后又到吴县曹元弼处学习经学。曾执教于苏州女师、上海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毕生从事于中国古代目录、版本、校勘之学。整理和编著有《许庼学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藏书纪事诗补正》等。 2.钱葆青(清末民国),字灵弢,一字仲仙,晚号看镜老人,湖北省襄阳府谷城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光绪乙酉(年)拔贡,己丑举人。历任湖南平江、清泉、衡阳等县知县,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会委员。著有《重熹堂全集》《戊辰销夏百一诗》等。 3.王景禧(-),字燕泉,号石荪,滋阳县(今兖州市)中御桥西人。幼年得其祖父王薪传(曾任河南襄城知县)、祖母牛氏(名进士牛运震玄孙女)教诲,学业大成。光绪十四年(年)中举,次年中恩科进士,光绪十八年()授翰林院编修。年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 4.庄受祺(-),武进人。字蕙生,一字卫生,编修庄令舆五世孙。道光二十年(年)进士,殿试二甲二名。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充起居注协修、本衙门撰文、国史馆协修、纂修、武英殿协修、功臣馆纂修、道光二十三年()山西副主考。历任湖北宜昌府知府、福建按察使、浙江布政使。赏戴花翎。以词林起家,工古文,善书法,精兵法,尤善识别将才。著作有《湖北兵事述略》《维摩室随笔》等。 5.吴鸿纶(-),字儒卿、儒钦,号知稼、无竞、昭文,浙江常熟人。诸生,工书画,与翁同龢相友善。其祖父吴尉光为清乾隆四十五年进士。 本册共集清末民国信札十五通,作者及上款人多为政教界人士。其中有多人致信教育家卢木斋,或为推荐有识之士在其处谋求一职,或请求照拂栽植后辈,另有钱葆青复卢木斋一信,说明回民学校地方拨款一事进展,并与之探讨回民学校的兴办对社会民风的影响。 中国古典文献学家王欣夫复沈维钧,谈及某校教师任聘、课时、膳宿等相关事宜。曾逖致信志公司长,在日常问候、汇报近况之余,还谈到辛亥之年中国所经历的未有之大变局,正面表现出一名财政专员如何感知这一历史大事件,极具史料价值。此外,还有几件向尊长通音问的书信,人情往来均在其中。 Lot.张一麐、李品镐、叶恭绰、黄霖等?致李金藻、志赓先生等信札册 册页(十七开)?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款识:1.翔启。七月卅一日,前来函早收到,钱君函亲自送交。2.请筱园仁兄大人午安,弟鼐顿首。3.弟一麐再拜,廿九。4.弟曾传谟鞠躬,九月十九。5.弟言□顿首,二月三日。6.董荣光鞠躬,二月廿五日。7.陈敬尧鞠躬,三十一号。8.品镐顿首。老伯、老伯母万福金安。廿五日卯刻。9.莲老弟台先生。品镐顿首。10.莲老大弟先生如面,仲弟先生统此,愚兄品镐顿首。冬月十日灯下。11.此上鹤丈如右。恭绰上。12.右杜牧之近体。乾隆丙寅嘉平,书于邗(上)寓舍。铁桥黄霖。钤印:镐顿首(白)、迟庵(白)、任真(白)、品镐(白)、黄霖印(白) 说明: 1.Lot.-Lot.为丹桂堂主人旧藏。经近代怀玉堂、广州集雅斋旧藏,上世纪九十年代丹桂堂主人购自于集雅斋。 2.本册内容繁复,信息颇多。有著名爱国人士、“吴中二老”张一麐同某致至芹香先生。董荣光、陈敬尧为志赓先生上款信札等等,又有乾隆年间铁桥黄霖诗笺一开。近代清末文人叶恭绰源于文化世家,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中国画院院长,有致“鹤丈”手札一通,谈及寻书一事。册中信札品相完好,纸墨精细,如用“部派留日学生监督处用笺”、“薛涛笺”、“文宝”花笺等等。 作者简介: 1.张一麐(-),著名爱国人士。字仲仁,号公绂、民佣,别署大圜居士、红梅阁主。苏州吴县人。清光绪间举人,曾入袁世凯幕府。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期间,历任总统府秘书长,机要局长和教育总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医院,救护伤兵,收容难民,并和李根源等倡议组织老子军。力促民国《吴县志》的出版,并为县志写了序言。 2.叶恭绰(-),字裕甫,又字誉虎,号遐庵,晚年别署矩园,室名"宣室"。祖籍浙江余姚,生于广东番禺书香门第,书画家、收藏家、政治活动家。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后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年出任北京大学国学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第二届中国政协常委。 本册内容繁复,信息颇多。有著名爱国人士、“吴中二老”张一麐致芹香先生。董荣光、陈敬尧为志赓先生上款信札等等,又有乾隆年间铁桥黄霖诗笺一开。近代清末文人叶恭绰源于文化世家,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中国画院院长,有致“鹤丈”手札一通,谈及寻书一事。 “鹤丈”应为冒广生,字鹤亭。卢冀野在《柴室小品》中谈到叶恭绰曾说:“对于文化事业非常热心,为著辑《全清词钞》费了不少精力;那印行的《广箧中词》四本,……只是不到扫叶楼,疚斋翁(案:冒鹤亭)告诉我……” 另有“筱园仁兄”应为任道镕,字筱沅,清代道光二十九年()拔贡,官至浙江巡抚。“弟鼐顿首”或为陈鼐,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同年进士有李鸿章、沈葆桢、郭嵩焘等。曾国藩言此人极善看地(坟地风水),曾国藩曾请他为家族看地。“曾传谟”或为清末保国会成员,曾任鹿县知县。“品镐”或为李品镐,嘉庆年间曾任绍兴某地知县。仅供参考。 册中信札品相完好,纸墨精细,如用“部派留日学生监督处用笺”、“薛涛笺”、“文宝”花笺等等。 Lot.张履、汪廷儒、王相、雷葆廉、吴清鹏、时庆莱等?致南樵等信札册? 册页(二十二开)?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题签钤印:怀玉堂印(朱)钤印:渊甫笔札(白)、惯迟作富爱书乘(白)、渊甫旧吏(朱)、玉箫生(朱)、澧阳(白)、黄小琴(朱)、吴清鹏印(朱白)、臣清鹏印(白) 说明: 1.Lot.-Lot.为丹桂堂主人旧藏。经近代怀玉堂、广州集雅斋旧藏,上世纪九十年代丹桂堂主人购自于集雅斋。 2.本册信札多涉及文人之间的诗联、收藏等交流。其中包括吴清鹏向南樵、冰署等尊长就新作诗联请教,张履将所抄录的国朝诗卷呈与南樵先生指教,黄小琴书诗词数篇,汪廷儒向南樵先生说明各诗文集新刻本进展。另有雷葆廉、香碧将所作诗稿呈南樵先生等指教。 作者简介: 1.张履(-),原名生洲,字渊甫,清代,江苏震泽(今属吴江)人。清代官吏、学者。嘉庆二十年举人。官句容县训导。为张海珊弟子,讲程朱之学,尤精《三礼》,善古文辞,著有《积石文稿》《积石诗存》等。 2.汪廷儒(4-),字醇卿,又字莼青,江苏仪徵人。道光二十四年(年)翰林官编修,二十六年(年)江西副主考。书法、山水,极得董其昌用笔、用墨之妙,皴减而有法。墨晕黠宕,尤长画册、扇。用笔沉着苍润,亦极似查士标。辑广陵思古内、外编。 3.雷葆廉(清),字约轩,又字良树,号砚农,江苏华亭人。诸生,工书能诗。尝筑一室,颜曰诗窠,四壁皆粘名人投赠之作,中间不设桌椅,客至则席地而坐,酣饮狂歌。曾与乡里文士结社于莲生庵。有《诗窠初稿》《莲社词》。 4.吴清鹏(清),字程九,浙江钱塘人,吴清皋之弟。能世其家学。嘉庆二十二年(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官至顺天府丞。著有《笏庵稿》二十卷。 本册信札多涉及文人之间的诗联、收藏等交流。其中包括吴清鹏向南樵、冰署等尊长就新作诗联请教,张履将所抄录的国朝诗卷呈与南樵先生指教,黄小琴书诗词数篇,汪廷儒向南樵先生说明各诗文集新刻本进展。另有雷葆廉、香碧将所作诗稿呈南樵先生等指教。 Lot.张集馨、黄鞠、吴云、王相、李经方等?致南樵等信札册 册页(十七开)?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题签钤印:怀玉堂印(朱) 说明: 1.Lot.-Lot.为丹桂堂主人旧藏。经近代怀玉堂、广州集雅斋旧藏,上世纪九十年代丹桂堂主人购自于集雅斋。 2.本册作者包括湖北总督聂光銮、李鸿章长子李经方、收藏家王相、朝廷重臣张集馨、完颜麟庆等人,其中数通上款人为南樵先生。信札内容涉及文人之间的诗联、收藏等交流。其中王相在信札中谈及《樾斋先生专集》《四农先生集》等收藏。 作者简介: 1.李经方(-),字伯行,号端甫,合肥东乡人(今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祠堂郢村人)。本为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之子,后过继给李鸿章为长子。府学廪生,候选郎中,年江南乡试第38名举人,分省补用知府。历任出使日本大臣、出使英国大臣、邮传部左侍郎等。著有《安徽全省铁路图说》一卷。 2.吴云(-),字少甫,号平斋、榆庭、愉庭、抱罍子,晚号退楼主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一作安徽歙县人。斋堂号有两罍轩、二百兰亭斋、敦罍斋、金石寿世之居。咸丰间总理江北大营营务及筹军饷,擢苏州知府。收藏鼎彝、碑帖、名画、古印、宋元书籍甚富,精鉴别与考据。工书法,得力於颜真卿、何绍基。亦能画,偶作山水、花鸟,随意点染,脱尽恒蹊。工刻印,泽古功深,用刀、布局均得古趣。编撰有《二罍轩所藏经籍》一册。 3.张集馨(0-),字椒云,别号时晴斋主,江苏仪征人。年中进士,在翰林院供职。年,受道光皇帝的“特简”,外放为山西朔平知府。此后三十年间,在山西、福建、陕西、四川、甘肃、河南、直隶、江西等省任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署理巡抚等职。有自叙年谱《道咸宦海见闻录》传世。 4.程祥栋(0-),字小松。江苏泰州人。祥芝弟。郡贡生。从军黔中,历著战功。由知县、同知荐升知府。历官四川新繁、乐山、江津知县。 5.王相(-),字其毅,号惜庵,祖上出自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名门望族,南迁至浙江钱塘后再迁秀水。王相50岁时,正式迁居宿迁县城富贵街,建园名“倦圃”,仿效江南园林,“池东书库”是规模可观的私家藏书馆,多宋元善本,名刻、珍本、绝版皆有所藏;唐、宋、元、明书画名迹存此甚多。其著作有诗集《乡程日记》1卷、《井窥》2卷、《春明图说》1卷等。 本册作者包括湖北总督聂光銮、李鸿章长子李经方、收藏家王相、朝廷重臣张集馨、完颜麟庆等人,其中数通上款人为南樵先生。信札内容涉及文人之间的诗联、收藏等交流。其中王相在信札中谈及《樾斋先生专集》《四农先生集》等收藏。另有吴云至“渔庄仁兄”等。 L、L部分上款人“南樵先生”,暂不可考。 查别号“南樵”者,分别为1、理昌凤(生卒不详),字南桥,一字南樵,清代人。江苏兴化人。本姓李氏,早年为僧,后蓄发入道,还俗后易姓理。他是郑燮弟子,善书画。2、梁无技(约年-约年),清广东番禺人,字王顾,号南樵。贡生。诗赋均工,而乡试屡不中。王士禛、朱彝尊至粤,皆称其才。禀性敦笃,狷介自持。杜门著书,主粤秀书院讲席。年八十而卒。有《南樵集》。梁无技与陶窳、陈恭尹及衡弟绛相砥砺,世称“北田五子”。3、符葆森(约公元一八六一年前后在世),清,近代诗人。原名灿,改名葆森,字南樵,江苏江都(今扬州)人。著有《寄鸥馆诗稿》、《寄鸥馆辛壬诗录》等名篇。 依生卒年,“南樵”或为符葆森。 结语 中贸圣佳“圣佳四季26期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计有七百余件,诸多专题呈现,生货不乏,质素亦是颇高,甚多为无底价起拍,知其盛意拳拳。好之者可莅往预展现场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dt/9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抗疫期间拍卖行业务的拓展蹊径私人洽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