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千年老字号与佛寺经济学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罗马的行政长官与犹太教的长老们一定没有料到,出于维稳的目的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并不是整个故事的结局。 正相反,基督教的星星之火就以此为契机,由剩下的门徒们传承下来了。接受了圣灵的门徒从耶路撒冷一路传福音直到极地,教会便像雨后春笋般地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建立起来。 但是今天这篇跟精神世界没什么关系,想要聊一聊教会这个庞大的组织在俗世的产业,或者更精确地说,是每个女生应该都会喜欢的——他们自产自销的美容产品。 在自然界找寻灵感,用药草治疗身体的不适,是从古代部落就传承下来的传统,在古代希腊和古罗马,医学终于跳出了宗教与巫术的框架,把疾病视为一种自然现象,加以观察及治疗;自中世纪始,熟读了各类经典古籍的修士们继承了古代名医的理论,在修道院内设立药草园,制成疗愈的油膏分发给饱受疾病困扰的农民;在黑死病大肆传播之时,借鉴希波克拉底的焚烧大量香柏木,以驱散罗马城内疫病传染源的做法,修士们大量焚烧迷迭香,薰衣草及百里香等药草,净化了疫区空气,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鼠疫病菌的扩散;在史诗级大制作《权利的游戏》里,小胖子山姆给莫尔蒙治疗灰鳞病,也是不顾图书馆领导的反对,采用了古书中记载的操作手法和油膏配方。 千百年来,剃掉头发身披麻衣的修士们,宣誓将自己的一生献给贫穷,贞洁与服从,修道院作为为数不多的拥有图书馆,拥有抄书室,拥有学识(尽管有些并不科学)的场所,在蒙昧的黑暗时代,不仅产生了经院哲学这一类不可忽视的早期哲学启蒙分支,也因遵循耶稣为穷苦百姓治病的理念,为广大农民阶层提供了治疗疾病安心休养的场所,医院的雏形,积累了好几千年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的好名声。由僧侣们制作的有机植物精华水与乳霜油膏,滋润了门槛外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皴裂的皮肤,直到现代,还能在为保持青春,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各国女性的浴室陈列柜里留有一席之地,足以证明,天然且有效这个教会的老字号招牌,千年不倒。 MariaClementineMartin是17世纪的一名德国修女,她发明了一种由12种植物精华组成的配方药水,用以平衡身体各项机能。年的滑铁卢战役中,她成为战地护理人员,由于该药水的出色治愈能力,德国皇帝特别准许她在科隆大教堂的药草园里开发新产品,并且授予她在产品上印刷王室认证标志的殊荣。如今这个有着多年的历史品牌,拳头产品依然是当年那款由12种植物组成的药水,叫做Klosterfrau’sMelisana,在现今德国任何一家药房里都可以买到。它是一种草药酊剂,享有德国万金油的美誉,含有75%的酒精成分,主治失眠,各种头痛,安抚神经,缓解感冒症状,缓解消化不良及肌肉酸痛,总之就是身体出现的各种小不适,只要每天服用不超过25ml,都包治好。 标志性的蓝白色,三位修女站在一个哥特式尖拱底下的包装,几百年来都没有变过。 这一小瓶酒精含量超高的产品,我从来不敢内服,摆着看的时候比用它的时候多得多,也就在不舒服的时候,用它擦擦身上酸痛的部位。配方的主料为柠檬香蜂草(melissa,也是产品名字的由来),是一种非常好种植,味道也很好闻的薄荷属植物,柠檬香蜂草在北京各大花卉市场都有卖,我几年前曾经买过一盆,揉搓叶片有很清新的柠檬味,后来它不幸染上了红蜘蛛,没几个月就死给我看了。药用植物史上,对香蜂草的记录也有很多:古代威尔士的一位王子,每天早晨一杯香蜂草茶佐蜂蜜,活到岁;古希腊的植物学家老普林尼(就是那个非要近距离观察火山喷发,结果被火山灰给呛死的老顽固)也盛赞过香蜂草的药用效果;中世纪的名医兼炼金术士巴拉塞尔士,甚至研究出一种以香蜂草为主料的,使人永葆青春的复方植物饮品,直至今日,一些现代巫医和现代炼金术爱好者还在定期自制服用。 AbbeyChantelle坐落在法国中部阿列省的山顶上,教会的建筑曾经是波本公爵城堡的一部分,年一众来自本笃派的僧侣在此定居下来,创建了现在的教会。该修院早八点敲钟进行早课,傍晚再敲钟进行晚祷唱诗仪式,在一天的闲暇时刻,修女制作一种混合了甜杏仁油,圣约翰草和野玫瑰精华的晚霜,使得她们日后声名大噪。值得一提的是,圣约翰草这种植物的提取物,在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的试验中,有着出色的临床表现,有安抚神经,平和心情的功效,DHC还出过一个圣约翰草的安神精华,不过我体内的民族主义作祟,POLA和DHC都不会再用了。 (不论是读书,看画还是看电影,基督教各个分支下的托钵修会一直是我在理解各种文学美术作品时的一个难点,前一阵花了一点时间做了总结和比较,现列表如下,供大家参考用: 14世纪,阿维尼翁之囚的时期,因为教皇的权威下降,僧侣组织与宗教团体的重要性有所提升,所以萌生出很多托钵僧会。 托钵僧坚持不拥有任何产业,靠行乞为生,并将财产分给穷人。 本笃会(Benedictine),修院叫做monastry或者abbey,成员叫做monk,着黑衣,特点是着重祈祷和灵修,不与外界接触,有学识的修士把学本研究当工作,所以出了一大批文学艺术人士,他们比较富裕,建筑规模较大,比如英国的西敏寺。宗教改革时期,小一点的修道院被有产者买下或者被国王赏赐,变成私人住宅,比如《唐顿庄园》(DowntownAbbey)。 多明我会(Dominican)与方济各会(Franciscan),成员叫做Friar,前者因反抗异端而生,着黑衣,精研教义与演说辩论术,以此与异端斗争,宗教裁判所大多是由多明我修士执掌。方济各会成员着灰衣,通过行乞周游世界说教,主张温和的游说。) 所以你看AbbeyChantelle的精油皂上印有LesBenedictine,就知道它是本笃会旗下的了。举一反三,我常喝的一个无咖啡因果粒茶的牌子就叫做Benediktus,想来也是一个有着天主教背景的德国牌子。喝水教众看过来,上次有人说喝不了白开水的,试试果粒茶吧,有时候在人在旅途,喝火车上,机场里,图书馆里烧开的水会有怪味,比较便捷的方式是随身携带一个独立包装的果粒茶包或者洋甘菊茶包,随喝随泡。 如果有机会去佛罗伦萨旅游,第一个想去看的应该是SantaMariaNovella的大教堂,倒不是因为它那久负盛名的商店,而是去看看建筑风格。《大教堂的风采》里说过,在意大利,哥特式并不成功,那些城垛上的高高尖尖的塔,教堂外像动物骨架般的飞扶拱,意大利人并不喜欢,他们认为那是野蛮的哥特装饰。SMN的内部阴暗低矮,并没有转移重量的尖拱和细柱,也从未在隔墙上开窗采光。一般来说,一个历史阶段的技术风格决定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同时代的法国和德国的大教堂都在为冲破天际做努力,可是这套理论在意大利就是行不通,意大利人更注重对称,比例和次序,他们将美观置于首位,不允许有夸张的手法,而是翻过头去在古代罗马遗存的建筑里找灵感,因此,后来的圆顶,半圆拱等文艺复兴的开端才在此地闪现。教堂现存的外立面就是文艺复兴审美的体现,由下自上引入透视的概念,三层楼高的外立面,每一层的高度都在递减,而左中右三个区域则是等分的,两侧的涡卷则是对古希腊罗马风格的复兴,墙壁上的黑白几何纹路跟佛罗伦萨的标志建筑——圣母百花大教堂如出一辙。 SMN的药草园久负盛名,除了热销的香水和护肤品之外,一种叫做potpourri的精油浸泡的干花,也是现在很多人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室内香,把从药草园采回的月桂叶,玫瑰花蕾和玫瑰果还有金银花放在陶土罐子里,埋入地下发酵至少半年,再撬开罐子,取出已经被精油包裹住的湿润干花,装袋密封。这个被广大群众亲切地叫做“扑扑莉”的干花产品,初闻有一丝直冲鼻腔的辛辣感,像是橙皮烟草丁香混合在一起的刺激味道,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的香味。我最早是在ArtsSciences买到的,因为他们一共5家店面全是这个味道,买回后,只要来过我家的人,就再也忘不了这个味道了,多年以后,有些一面之缘的朋友,还会提起,Aesop的经典护手霜有“你家的干花”味儿。 SMN不仅有全套洗护产品线,食品线也很丰富,我尝试过葡萄汁,加味红茶和花草茶。上一篇劝大家不要喝酒,这一篇要劝大家多吃葡萄产品,葡萄籽油有缓解过敏症状的作用,葡萄皮上有天然酵素,葡萄果肉里有白藜芦醇,葡萄的全身都是宝,冰镇葡萄汁是我夏天喝的唯一的含糖饮料,新鲜葡萄是我夏天最爱的水果,冬天有条件的时候,也是首选水果,我简直尝遍了所有国产和进口的葡萄品种,坐地铁时也会揣一小盒葡萄干,没事往嘴里放一颗。对了,吃葡萄最好连皮带籽一起吃掉。 不同于一般茶牌的水果系红茶,SMN的杏仁红茶非常适合冬季,不过前提你要能接受杏仁的味道,我小时候一闻露露就会头晕,但是长大后却喜欢上了热杏仁饮品。SMN的无咖啡因花草茶据说就采自自家的药草园,玫瑰果,洛神花,矢车菊,甘草,各种浆果有很多种选择,甘草的添加丰富了口感,在你咽下一口热茶的时候,喉咙会有一点回甘的感觉。 LucaTurin与TaniaSanchez合著的香水圣经《Perfumes--theGuide》,在薰衣草这一栏里,有个遗世独立,低调到几乎要被忽视的推荐,来自CaldeyIsland小岛修道院的薰衣草香水,评语是:最简单纯粹的薰衣草,还是得教士来做。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希望得到的一瓶香水,只是不那么容易购买到。该修道院商店有两样拳头产品,一个是薰衣草香水,一个是白巧克力,挺有意思的。 说完了欧洲修道院,说一说我国佛寺道观的相似处。 在孟晖的《妆粉记》里,看到了有意思的记录,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常百姓,往脸上擦铅粉是从古至封建王朝覆灭一直都有的传统,两宋时期,桂林出产质量特别好的铅矿,又有天赐的好地利:桂水特别清澄,所以桂粉是闻名遐迩的知名品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桂粉这一拥有全国市场甚至是异域市场的赚钱物件,居然大部分是由当地的佛寺僧人所制造的,女性化妆粉的产销两旺居然导致了很多和尚富翁的出现。不止这一个案例,清末,苏州的花露产销业中,也有佛寺僧人制造的花露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想想《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时,害了柳五儿的玫瑰清露和木樨清露,就有可能是江苏省内的某个佛寺制造,纳贡给皇上的。无独有偶,道观佛寺出产的保健品也是普通老百姓抢购的热点,宋代大慈寺的解毒丸有特效,成为该寺的专卖品;抚州莲花寺出产的细纱特别有名,冠名做:莲花纱;浦城天庆观的道童所制的雕花蜜煎品(就是蜜饯)号称天下第一。 花露与雕花蜜煎品在现代生活中也有一席之地哦。夏天时候推荐的雅琪朵的茉莉花水,其实就是我国古代所谓的花露,蒸馏技术是古代阿拉伯人发明的,花露则是他们提取花朵香精后的副产品,我国古代人民用它来调和铅粉,做成粉底乳来用,不过我们现代人还是用来当作保湿喷雾或者醒神喷雾就好了;雕花蜜煎品,现在最常见的应该就属广东煲汤用的蜜枣了吧,把大枣划多个口子,泡在蜂蜜里,再风干,煮汤时候三颗蜜枣,一块猪脊骨,一把西洋菜,10粒南杏仁,就能煲出一锅香喷喷的滋补好汤来。 无论是修道院还是佛寺抑或是道观,因其自带的“养生”属性,即使隐藏在白云深处,都能让自家的产品名扬海外,实在是一个有趣的,值得再深究的课题。 教会的千年老字号,你买不买单? *本文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本公号属于个人账号,宗旨是: 不!装!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c/5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还naive的以为达利画的只是梦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