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西花展线上展二治愈系园林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350710.html 切尔西花展,总令我想起安徒生童话里的一篇:《小意达的花儿》。第一次参观切尔西花展,我就想:那个中央大花棚里,在有月光的晚上,会不会也上演一部小意达梦境中花的舞会呢? “这时客厅的门忽然开了。一大群美丽的花儿跳着舞走进来。小意达想不出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一定是国王宫殿里的那些花儿。最先进来的是两朵鲜艳的玫瑰花。他们都戴着一顶金皇冠,原来他们就是花王和花后。随后跟进来了一群美丽的紫兰花和荷兰石竹花。他们向大家致敬。他们还带来了一个乐队。大朵的罂粟花和牡丹花使劲地吹着豆荚,把脸都吹红了。蓝色的风信子和小小的白色雪形花发出丁当丁当的响声,好象它们身上戴有铃似的。这音乐真有些滑稽!不一会儿,许多别的花儿也来了,它们一起跳着舞。蓝色的堇菜花、粉红的樱草花、雏菊花、铃兰花都来了。这些花儿互相拥抱,看起来真是美极了!” 安徒生笔下纯净与芬芳的场景,是不是每年都在切尔西花展上演呢?我想每一位参观者,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小意达的花儿》看似梦幻的叙事里,对生命真谛的严肃思考,我们稍后再加以探讨。 《小意达的花儿》-花的圆舞曲 切尔西花展大棚内一景-年切尔西花展 年切尔西花展线上展,园艺大师们回顾了过去十年的一些花园设计,除了评选出过去十年里获最佳花园设计奖中的冠中之冠,还回顾了许多花园设计的亮点。在设计回顾中,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就是"healing"即“治愈”。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座独具匠心的香草花园,花园命名为: 现代药剂师花园(AModernApothecaryGarden)。这座花园的设计师杰卡(Jekka)引用了西方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思想:“食物即是药物,药物即是食物。”("Letfoodbethymedicineandmedicinebethyfood.")。这一思想,也同我们中医传统的食疗理念不约而同。这座小花园设计的主题为“治愈”。 现代药剂师花园 花园由园形和柔和的曲线组合而成,每个区域都有绿草环绕带,营造出一种莺飞草长,浑然天成的氛围。在绿草环绕带中也混合种植了多种香草,这是根据生态农业学里的“香草地”(herballey)理念来营造的,经过挑选而混合的多种香草会共存共荣。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香草是侵略性的,总是独霸一方。这种香草在种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后我也会介绍这类香草的识别,种植和管理。植物的多样化是现代园艺和环保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不但能改善土壤的质量,也给园林野生生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空间,促进整个生态圈的生物多样化。 除绿草之外,“香草地”绿草环绕带种植的香草(括号内是拉丁学名)有:野生牛至(Origanumvulgare)、蓍草(Achilleamillefolium)、车前草(Plantago)、小地榆(Sanguisorbaminor)、酢浆草(Oxallisarticulata)、圣约翰草(Hypericumperforatum)和珍珠花(Fillipendulaulmaria)。设计师杰卡说,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割草机来整理这个绿草带。而在莺飞草长的季节,香草开花又会吸引更多的昆虫。 绿草环绕带内的香草,更是名目繁多,包括(括号内是拉丁学名):黄花蒿(ArtemisiaannuaL.)、柠檬香蜂草(Melissaofficianalis)、两种类型的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analissudburyblue蓝紫色,Rosmarinusofficianalis“ladyinwhite"白色)、玻璃苣(Boragooffcianalis)、紫苏(Perillafrutescensvar.purpurascens)、三种百里香(ThymusIden,ThymusPeterDavis,ThymusPorlock)、欧白芷(Angelicaarchangelica)、宿根亚麻(Linumperenne)、法国薰衣草(Lanbandularstoechas)等几十种香草。 法国薰衣草,宿根亚麻,紫花迷迭香,黄花蒿,柠檬香蜂草,欧白芷,玻璃苣,紫苏,玻璃苣,百里香 今年切尔西线上展中,有专门对设计师杰卡进行的采访。她开门见山,先介绍了她在花园中使用的两种树木,一种是山楂树,一种是柳树。她说她童年时代生长在英格兰西部,那时候他们把山楂树也称为“面包和奶酪”树,为什么呢?因为春天小孩子们都吃山楂树的新叶子,是一种春天的天然食材,据说对心脏有好处。山楂树对于她来说,是一种童真烂漫的美好回忆。 这让我想到,山楂树在英格兰又被亲切地称为“五月花树”。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里,他所赞美的“五月的娇花”(thedarlingbudsofMay),就是指的山楂花。诗中说:“......狂风会吹乱五月的娇花嫩瓣......但是你永久的夏天,绝不会凋枯......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的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莎士比亚的这首诗,封存了友人的美好青春;同时,也将一枝五月花,封存在了永恒的诗境里。 让我们来听听这首诗。中文版朗诵: 英文版朗诵: 当年载着大批英国清教徒流亡去美国,波士顿倾茶事件里的轮船,就是以此花命名的”五月花号“。五月花的英格兰情愫,有点象”海棠红和腊梅香“的中国情愫,都是两个民族园林里各自不可或缺的元素。客居英伦的我,早已经在园中种了腊梅和海棠。其中腊梅从种植到开花,花费了七年之功。但是我竟然从来没有注意到后园坡上的一树白花山楂。在听完杰卡介绍之后,我真的去尝了尝山楂树叶子,竟然有点微酸甜的坚果味道。真没想到,这还是满满一树的”面包和奶酪“呢!园林给人的治愈,有时候真的让人出其不意。 后园的山楂树 杰卡还介绍柳树时说,柳树皮里的天然水杨酸,正是阿司匹林的来源。其实在古埃及,古中国,以及中古的欧洲,人们都已经用柳树皮的提取物治病。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柳树的药用价值,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叶,枝都可入药。 然而在欧洲文艺复兴后的17、18世纪,随着化学科学,特别是有机化学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某些植物之所以有特殊的药用效果,是因为植物里含有特殊的有机分子,正是这些分子起到了药效。在年,法国药剂师HenriLeroux和意大利化学家RaffealePiria成功地从柳树皮里分离提纯出活性成分水洋苷(Salicin),因为它的酸味,人们称它为水杨酸,才从科学的角度,解开了这个为什么柳树皮能治病的千年之谜。 设计师杰卡的“治愈”理念,其实是深植于西方中古时代的草药传统。在最近一期皇家园艺学会的期刊里,园艺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金就写到:“园林对于医药,曾起着核心作用,不过那是很久以前了。但在疫情中,我们更加认识到园林对健康的作用,园林里蕴藏着无数大自然的秘密,也许药剂师园林不再是一个博物馆里的概念,恰恰相反,它对我们的未来十分有用。”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医学在文艺复兴之后抛弃了草药治疗的“原始理念”,而是力求认证每一种天然植物的分子式,走向了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证道路。西方医学在披荆斩棘中,发展到了高度工业化的今天。慕然回首中,我们许多人却发现自己离大自然越来越远。杰卡的园林设计中,把安全实用的香草,结合到了日常园林中,无疑在实用和精神层面,有双重治愈的作用。它让人们在园林中感觉到来自大自然的关爱,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医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扁鹊(前-前年),西方医学之父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前-前),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很接近的。但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发展道路,显然东西方的方向是不同的。现在值得疑问的是,用分子式来解释一切,是否是真正的智慧呢?《道德经》里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宇宙观,是不是值得我们重新审视?科学如果失去了应有的谦恭,把不能解释和无法量化的现象都定义为“反科学”,人类会不会因此而付出代价呢?毕竟,在浩瀚的宇宙中,科学也许只是一束微光:无论是天体物理还是微生物学,我们人类所不能理解的东西,还远远大于我们已经理解的东西。 在大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也许是人类开始自我治愈的真正开始。英国著名的园艺大师,切尔西花展线上展的主持人之一蒙蒂认为,园艺可以让人与大自然同步。他说:“当你播种下植物时,就是在这个杂乱无章,充满压力甚至恐惧的世界里,投资了一份美好的希望。” 用自种的百里香和迷迭香,制一份香草烤鱼,感受大自然的关怀。 值得说明的是,现代药剂师园林是杰卡为伦医院设计的花园,在年切尔西花展获得银奖后,原版医院的后花园。设计过程中,杰瑞曾和多名医学专家进行了交流,获取许多宝贵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融合在了设计之中,给临终病人和家属们,提供了一个幽雅的避难所。 在色彩组合上,她使用静怡的色彩搭配,渐变的绿色,紫色,白色,蓝色,银色,奶油色和少许的红色点缀,给病人和家属们,带来宁和的慰籍。围绕中心圆型喷泉的鹅暖石保健小径,在裸足行走时,可以起到脚底按摩的作用。 其实,园艺并不止于园林,很多香草,也都适合在阳台或者窗台上种植。我想,一个香草盛开的小阳台或小窗台,同样是一片大自然赋予的乐园。也可以改善居家环境和空气质量,达到愉悦身心的治愈作用。园艺的乐趣,也真的不在于花园的大小,甚至有没有花园。它的真趣在于,当呵护一粒种子发芽或开花时的怦然心跳。在童话里,一朵大麦花,竟然种出过一个拇指姑娘。园艺的乐趣,也在于那种物我同一的憧憬与盼望。 安徒生童话经常用最简单的话语,探讨最严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开篇说到的《小意达的花儿》。花儿们在开完跳舞会后,在第二天早上死去。它们让洋娃娃苏菲亚转告小意达:“但是请你告诉小意达,叫她把我们埋葬在花园里,金丝雀安息的地方。明年的夏天,我们就又可以醒转来,长得更美丽了。” 在理性思维的框架内,人类从未对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给出过满意的答案。然而安徒生通过一个有关大自然的寓言小故事,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来欣赏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一最自然而然的循环。这何尝不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治愈? 治愈系园林,也让我们认识到:莎士比亚曾经歌颂过的那枝“五月的娇花”,其实就是在某个初夏的清晨,我们在后院山坡上邂逅的那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c/9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个西药综合知识点背诵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