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文字的力量
没有记忆就没有智慧,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大部分都是靠记忆得来的。——坤鹏论 坤鹏论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信息熵会让自己写出如此多的学习分享。 更没有想到,它令我学到了太多太多,也思考了太多太多。 在这众多的学习和思考中,有一个关键问题——文字! 我们总是对习以为常的当成理所当然。 可是,往往这些才是最根本、最难懂的知识。 文字亦如此。 今天的分享主要源于坤鹏论阅读的几本书中关于文字的知识,以及自己的思考。 一、语言开启人类进化的历史飞跃 年12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英国剑桥大学史前以及人类进化学教授保尔·梅乐斯的研究报告。 他通过研究发现,语言能力是现代人成为地球文明主宰的最强武器。 正是现代人的语言技能,使其在3.5万年前取代了强大的竞争对手——浑身长毛、体型壮硕的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还记得之前那部动画片《疯狂原始人》吗? 那蠢萌的咕噜一家就是尼人,而那个与尼人美女谈恋爱的Guy,就是智人(又称晚期智人,是现代人类的祖先)。 梅乐斯认为,从考古遗迹中可以发现,后旧石器文化凸显了“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比如:精雕细琢的骨器、石珠、个人装饰物以及抽象和具象的原始岩洞壁画。 这些无不表明着智人拥有更发达的交流技巧。 如果没有这种复杂的语言能力,以及相应发达的大脑结构,是不可能创造出那些器物的。 而且,对现存于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他们同样掌握了此类复杂的语言技巧。 也就是,无论是澳洲土著,还是北极的爱斯基摩人,都拥有同等水平的语法。 纽约大学考古学家兰德尔·怀特通过研究也证明,早期人类长达20万年没有在工具制造上有过明显进步,一直到了3.5万年前,人类才开始掌握现在已知的语言和文化,并由此开始了历史性的进化飞跃。 智人大约在3.5万~4万年前抵达并遍布整个欧洲。 此前,欧洲的霸主是尼人,他们已经进化了20万年,并成功地适应了寒冷的冰河气候。 但是,就在智人到达后,他们却出乎意料地退出了历史。 科学家推断,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尼人由于喉管不够长,无法发出多样的元音。 这造成他们只拥有一些基本的语言形式,例如没有时态和虚拟从句,甚至可能没有复杂句等。 结果,尼人虽然是优秀的猎手,工具制造也很熟练。 但是,他们却无法制造艺术品以及个人装饰物。 因为,这些物品依赖于表象能力,而语言沟通是激发创造性想象力的源泉。 梅乐斯的结论是:正是语言障碍阻止了尼人完成自我进化的飞跃,最终倒在了进化之路上,被造物主淘汰出局。 与尼人鲜明对比的是,智人拥有语言,所以具有互相沟通的能力,可以分享食物源的信息,并能更有效地从事狩猎、采集和打制石器等合作活动。 特别是当时的气候环境极为恶劣,地球正处于第四纪冰期中期,欧洲就是个不毛之地。 而尼人消失的时间,恰逢这个欧洲气温的剧烈变化的阶段,当时的气温变化平均下来是在8℃上下剧烈摆动。 想想看,这是平均而言,里面有着大量的极端温差。 智人的语言优势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不仅能更好地协作,还可以发展出针对性的新技术和新发明。 回忆一下《疯狂原始人》中那个小伙Guy,他有着超凡的创造力和革新思想,帮助咕噜一家躲过了重重困难,途中他还发明了很多“高科技”产品,并让他们知道了原来生活需要“用脑子”,走路需要“鞋子”…… 正是基于新技术、发明能力以及复杂的语言,智人比尼人更迅速地适应了气候的严峻挑战,渡过了漫长的严冬。 那么,人类的语言到底诞生在什么时候? 遗传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证据显示,语言出现于中石器时代智人诞生的时刻,地点就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某处。 而语言学家有着不同的答案,并更具说服力。 比如: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语言学家约翰娜·尼科尔斯,通过统计学方法估算现代语言演进所需要的时间。 她认为有声语言的出现,至少应在10万年以前。 二、文字的力量之大,无法估量! “我为他们发明了最精深的科学数学, 为他们发明了排列字母的技术,这是缪斯诸艺的创造之母, 各种事情的记忆基础,各种艺术的孕育和庇护。” 这是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所作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的一段。 提到普罗米修斯,人们都认为他赠送给人类最宝贵的礼物是火种。 但是,与字母表相比,到底谁更宝贵,真的很难定论。 毋庸置疑的是,字母表是所有信息技术中的奠基性技术。 在前面坤鹏论讨论了很多关于文字的事情。 可是,仔细一想,其实我们对于更重要的文字却知之甚少。 人的知识是怎么来呢? 埃斯库罗斯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写道: “记忆是一切智慧之母!”(Memoryisthemotherofallwisdom.) 确实,没有记忆就没有智慧。 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大部分都是靠记忆得来的。 我们用符号存储记忆,借后人追寻。 让他们可以站在我们的记忆上继续攀登新的高度。 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才有了复用和回忆的可能。 正因为有了文字,所谓的历史才成其为历史。 正因为有了文字,过去才能够称为过去,全靠文字来记录轨迹。 正因为有了文字,从文字和讲故事中诞生了文学,可以说,文字的历史就是文学的历史。 如果文字从来不曾存在,如果故事只能口头传颂而从未以文字记载,我们将会失去什么? ——我们对历史浮浮沉沉的理解,将会混乱不堪,截然不同。甚至历史会成为某些人手中的玩具,随他们的利益而被捏来捏去。 ——大部分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将根本不会来到这个世界,因为不会有促使它们诞生的作品。 ——几乎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将连同它们赖以表达的经文手稿一同消失。 “文字并不只是为了爱书者而存在的,从它几千年前与世界打了第一个照面开始,文字一直在塑造和影响地球上大部分人的生活。” 客观讲,文字是一门技术,是将语言表达成符号系统的技术。 而且,它是一个一旦掌握就无法去除的技术,完全会被内化,成为我们的一个本能。 这种本能就是看到一个词,就会产生关于这个词的感受。 文字的出现, 一个人可以向众多人说话; 不仅可以穿越地域; 还能够穿越时空; 死者可以向生者说话; 生者可以向未生者说话。 小说家塞缪尔·巴特勒说过:“书写符号的作用范围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续,在其作用范围内,人们可以相互沟通思想;它赋予写作者的思想以生命,这种生命仅受墨水、纸张和读者的存续时间的限制,而免于写作者是肉体存续时间的限制。” 文字是人工记忆的工具,力量之大无法估量。 如果说语言开启人类进化的历史飞跃,文字的诞生以及产生的力量,更难以估量。 记忆产生知识。 文字存储记忆。 知识带来力量。 那么,文字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力量。 用文字传播知识可以做到更准确、更大量和更详尽。 在地域上可以做到传播得更远,在时间上可以做到传播得更久。 就像《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写到的:“文字和武器、病菌和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并驾齐驱,成为一种现代征服手段。” “虽然在统一文字之前也可以用其他手段来传播,但文字使传播变得更容易、更详尽、更准确、更能取信于人。” 坤鹏论之前介绍过,人类的口语中所需要的词汇量,基本都只要几千字,但是换到书面词汇,其数量将远远超出。 以最广泛使用的英语为例,权威的说法是它的书面词汇量是70多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几千个的速度持续增长。 这些不断新增的词汇,大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新知、新觉、新悟。 三、谁发明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但是,到底是谁发明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有人这样说道:从来“没有人能够坐下来然后宣布:‘现在,我即将成为能够书写的第一人。’” 文字既然具有如此压倒一切的价值,为什么只有某些民族产生了文字,其他民族则没有产生文字呢? 这些问题虽然各有说法,但没有谁能压倒一切地成为权威解释。 历史上,只有几次是人们完全靠自己发明出书写系统的。 国际学者一般认为人类文字的源头是“2+2”: 两个确定的独立发明文字的案例是: 公元前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公元前年的墨西哥印第安人——玛雅文字。 两个基本确定但仍存疑的独立发明文字的案例是: 公元前年前的埃及文字(现代学者认为,它是思想传播的结果,源于苏美尔); 不迟于公元前年的中国文字(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独立发明的)。 除此之外,所有其他民族都可能是通过借用和改造其他文字,或至少受到现有书写系统的启发才发明出了自己的文字。 请闭目思索,让你不借鉴、不参考地独立创造出一种文字,你一定会发现,从头开始发明一套书写系统,其困难程度巨大到难以想象。 最早的文字创造者必须拟定一些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基本规则,比如: 从一连串的声音中分解出语言单位; 从不同人不同的音量、高音、语速、强调、词语组合、个人发音习惯中发现相同的音或言语单位; 决定哪些变化是需要理会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设计出用符号来代表语音的方法…… 实话说,即使是现在,科学家们也很难理解,最早的文字创造者是如何在没有任何样板作为指导,甚至是参考的情况下,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 也因为无法考证,难以复现,人类才有了普罗米修斯发明字母表,仓颉造字等神话传说。 而且,从古人的记载中,祖先早早就意识到文字的重要性。 《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解释说: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他们都说,仓颉造字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 这就是仓颉造字成功惊天地泣鬼神的传说,因为汉字的出现,泄露了大自然的许多“天机”。 四、字母表的诞生 1.汉字 现在所有文字中,汉字是人类历史演化出来的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文字系统。 它符号集最庞大,单个符号的信息熵高,含义也最丰富。 学者们认为,汉字形成系统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 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 传说仓颉造字秉承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其特征,抓住特征,画出图像,大家都能认识,这就是字。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一系列很牛的事,其中之一就是“书同文”。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让李斯创制出秦书小篆,统一了文字字形。 接着,程邈删繁就简,继续简化出了隶书。 隶书是汉字字体的分水岭,完全去除了汉字中图画的影子,是汉字方块字形的确立者。 汉字的相关故事,大家最少也能知其一二,坤鹏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字母表的历史 和汉字相对的另一个极端是字母文字,使用一个符号代表一种最基础的声音。 字母文字是所有文字系统中最简化、最具颠覆性的东西。 今天大部分民族使用的书写系统是字母表。 字母表在历史上只被发明过一次。 所有已知的字母表,无论是今天在使用的,还是被考古发掘出来的泥板和石块上的,历史上的和现行的几百种字母,追根溯源,它们全都来自同一个祖先——现代叙利亚到西奈半岛这个地区内说闪语(闪米特人的语言)的人。 年,德国人种学家、民族学家奥古斯特·路德维希·冯·施洛泽,提出了闪米特人(即闪族人)这一概念。 《圣经》中先知诺亚的长子闪一般被认为是闪族命名的来源。 《古兰经》中也认为,闪族人与阿拉伯人同源同支。 闪米特人是一个民族集合的概念,包括了无数分支和地方语言,语言被合称为闪语。 在当今世界,阿拉伯人、犹太人及叙利亚人都是闪米特人。 西亚北非的大多数原住民,多数具备闪族血统。 闪米特人还有个特点,就是人类的宗教之祖,先是犹太教,公元前后又从中诞生基督教,到了公元七世纪吸收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并结合地方的一神教,建立伊斯兰教。 闪米特族系的宗教特征,主要是先知预言,他们的特点就是信仰。 大约出现在公元前至年间,闪米特人创造了一种精简版本的符号系统,由22个符号组成。 最早的字母,是东闪米特人(现代分类称之为闪米特北支)使用的一种早期的象形文字的组合。 这种字母文字在闪米特民族中的一支——腓尼基人(Phoenicians)那里发展成熟并得以发扬光大。 公元前年左右又有其它四种字母,由腓尼基字母发展而来: 西闪米特人南支(现代分类称之为闪米特南支)所使用的字母; 迦南字母; 阿拉米字母; 希腊字母。 而罗马字母(拉丁字母),大约在公元前年从希腊字母中衍生出来。 截止到年,所有的西欧语言(包括爱尔兰语,荷兰语,法语,德语等)都使用该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字母体系。 希腊字母的另一支则演变出西里尔字母,并广泛被斯拉夫民族所使用,比如俄罗斯语、乌克兰语、保加利亚语就使用这种字母书写。 另外,阿拉米文也非常值得说一说,因为它对世界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相当重要。 该文大约诞生于公元前年。 当时世界文明中心之一是西亚,所以阿拉米文字就像如今的英语一样,全球通用。 印度和波斯都曾使用过阿拉米字母,并在某些阶段将之定为官方语言。 大概年后,也就是公元前后,希腊、罗马帝国崛起,阿拉米文字和语言开始势微。 如今的阿拉伯文的前身就是阿拉米文,并取而代之,它的兴盛与伊斯兰教联系在一起。 就像坤鹏论在《看懂今天的科学要从亚里士多德说起……》提到过的,公元7世纪,西亚文明随着伊斯兰教再次辉煌。 阿拉伯知识分子大量翻译了古典希腊著作,为保留传承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的中世纪时期,欧洲又从阿拉伯文明中翻拣出昨日辉煌,然后有所谓“文艺复兴”,其威直达现代文明。 欧洲文明两次崛起都接受了来自西亚文明的哺育,而且都是通过文字来实现的这一目的。 除阿拉伯文之外,蒙古语、维吾尔语等语言所使用的字母体系皆源出于阿拉米字母。 字母表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本来它最好要能为语言的每一个基本的音(音素)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符号(称为字母)。 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字母表只有20或30个左右的字母,而大多数语言的音素又多于它们的字母表中的字母。 因此,大多数用字母书写的语言,包括英语,不得不给同一个字母规定几个不同的音素,并把字母组合来代表某些音素,比如:英语中两个字母的组合sh和th等。 五、写在最后 前面,坤鹏论提到了“记忆是一切智慧之母!” 计算机中的内存叫Memory,内存用来存储数据。 那么,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这句名言应该为: “数据是一切智慧之母!” 计算机比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的“记忆”(收集数据的过程)需要的时间很短,远远比人需要的时间短。 人工智能的连接主义派也由此坚信着,如果计算机能够复刻人类的学习过程,那么机器学习比人更强大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可是,我们连文字是如何诞生的都还没搞明白呢!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请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10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阅读积累夏洛的网故事梗概好词句段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