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的反面
白癜风传染人吗 http://m.39.net/pf/a_4722919.html 「本文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昆廷·斯金纳(QuentinSkinner)教授介绍,我与李石博士在英格兰剑桥相遇,她告诉我她正在翻译托马斯·霍布斯最鲜为人知的著作《贝希摩斯》,并与我讨论了一些有关这本书的困惑。而我恰巧在数年前出版了《贝希摩斯》的历史考订版,这个版本的底本是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保存的原始手稿。由此,她邀请我为中国的读者写一篇简单的序,介绍《贝希摩斯》的写作缘由,以及此书与霍布斯的其他著作(尤其是《利维坦》)之间的关系。我欣然接受邀约,简介内容如下。 保罗·西沃德 年春于剑桥 霍布斯为何将之命名为 贝希摩斯? 霍布斯对于他为什么将这四部分对话*称作“贝希摩斯”讳莫如深。[实际上有些人甚至怀疑霍布斯是否自己使用了这一标题,但他的出版商威廉·克鲁克(WilliamCrooke)在霍布斯死后使用了这一标题,这可能是霍布斯想要用这一标题的最清晰证明。] 《旧约·约伯记》中提到“贝希摩斯”和“利维坦”这两只怪兽,将它们描述为已知的最强大有力的怪兽。“利维坦”后来被用来指鲸鱼;“贝希摩斯”是一种大型陆地动物,大概是河马或者大象。后世对霍布斯以“贝希摩斯”为标题的用意有许多解释,其中一些还是很有道理的。其中最可能的是,霍布斯试图将“贝希摩斯”当作“利维坦”的反面。如果“利维坦”意味着公民政体的强大权力,那么“贝希摩斯”指的就是它的敌人,处于暗处但并不缺乏权势的教会权威。 霍布斯在回应英格兰教会的批评者约翰·布拉姆霍尔(爱尔兰的大主教)时提到这一点:他指出,如果一名教士准备对《利维坦》进行回应,那将是“贝希摩斯对抗利维坦”。“贝希摩斯”的这一含义可以追溯到这一词的更早用法。在新教神学的宗教改革之初,马丁·路德(MartinLuther)以这一术语指教皇和主教制度以及其联盟和支持者,其后的新教作家则延续了这一用法。 在大部分现代版本所依据的手稿中,除了主标题“贝希摩斯”外还有一个副标题——“或长期议会”。长期议会通常指的是年选举产生的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到年才结束。它被称为长期议会,是因为在之前的英国历史上其他任何议会都没有这一届长。这是一届与国王抗争的议会;这届议会对国王进行了审判,并于年将其处决(即使当时许多议会成员被军队排除在外);年长期议会被克伦威尔解散;但在—年它又恢复了,直至最终由其自身通过投票解散并选出新一届的议会。 霍布斯如何写作 《贝希摩斯》? 我们并不清楚《贝希摩斯》这部书具体是如何写成的。但是在其拉丁语诗体自传中,霍布斯自己告诉我们这部书大概写于年。其写作基础是一个极为简洁的英国政治事件编年史,始于年导向内战的政治时代,终于年的查理二世复辟。 这一记述基于两个基本的叙述来源:第一个是爱德华·赫斯本兹(EdwardHusbands)发表于年的文件集。其中有国王和议会两方所颁布的官方公告、投票、命令和条例,时间从年双方关系破裂到内战期间。第二个是詹姆斯·希斯(JamesHeath)于年出版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三个王国的内战编年史》(AChronicleoftheLateIntestineWarintheThreeKingdomsofEngland,ScotlandandIreland,后简称《编年史》)。该书基于—年所出版的新闻报纸,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的政治事件。 霍布斯查阅了这些著作,对政治事件进行叙述和评论。其叙述大致是准确的;而其评论,正符合霍布斯的风格——犀利,有时甚至是讥讽。他惯常诋毁议会的行动,有时也诋毁国王的温和的支持者。对于霍布斯来说,后者在战前以及战争刚打响的头几年中寻求妥协解决方案的企图是对于国王权利的背叛。那些企图与查理二世的主管大臣克拉伦登伯爵有紧密的联系,而他在霍布斯写作本书之前不久被免职流放了。 然而,这本书带给我们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在四部分对话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霍布斯抨击了精神权力,特别谴责精神领袖的宗教权威,并基于古代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的记载,对古代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希腊祭司实践世俗权力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霍布斯还对大学以及它们如何被利用来增进教士的权力进行了批评。《贝希摩斯》最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霍布斯反对精神权力的辩论通常是针对教皇和罗马天主教教会,他在《利维坦》里便是这样做的;然而,在《贝希摩斯》第一部分对话的激辩之处,霍布斯却将矛头指向了英格兰教会。霍布斯论辩道,英格兰教会并不比罗马天主教教会或者长老会(这两者通常被保王派看作君主制和英格兰教会的主要敌人)好多少,英格兰教会的主教宣称能够决定其教义和祈祷仪式,从根本上挑战了国王的权力。这一结论是通过详细考察英格兰教会的教士理查德·阿莱斯特里最广为人知的著作之一《人的所有义务》(Thewholedutyofman)而得出的。该书是一部在信仰和神学理论上都非常保守的著作。霍布斯认为,该书在教士于特定情况下抵抗王权的问题上表达了一种模棱两可的观点,这将削弱政府的权力。 霍布斯为什么选择 对话形式? 《贝希摩斯》所采用的对话形式对于一部历史作品来说是不常见的。这是霍布斯在17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晚期作品中所青睐的一种形式。他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对话形式能够混淆视听,使读者不知道哪一个说话者表达的意见是自己真实的想法。但是,如果这是霍布斯的目的的话,这一做法并不是很有效,因为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清晰地了解到霍布斯自己的观点。霍布斯实际上想以一种对话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哲学,这也是解决国家政治争端的最好的方式。对话的形式,允许霍布斯以最简单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建议屠杀所有长老派,这被强有力地拒绝了),否则这些意见将很难得到呈现。 《贝希摩斯》 如何、于何时出版? 《贝希摩斯》在写好后许多年都没有出版,因为国王不愿改变他的政策。霍布斯的任何有意义的作品都不得出版,以防开罪于主教们。然而,霍布斯的出版商威廉·克鲁克使出版变得可能,当政府出版审查的权力由于议会更新立法的失败而被削弱时,《贝希摩斯》终于得以出版。 在霍布斯死后,此书于年出版。这并非由霍布斯授权,而是依据克鲁克从霍布斯那里得到的一个可靠版本。 主题图书 *四部分对话:《贝希摩斯》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直接导致内战的宗教和政治上的分歧;第二部分阐释国王和议会两阵营的书面论战;第三、四部分,勾勒出内战的历史梗概。可以说,《贝希摩斯》是霍布斯晚年应用自己成熟的政治理论,对英国—年这段战乱的分析,是他在《利维坦》中所建构的国家学说的应用。 *本文节选自《贝希摩斯》,[英]托马斯·霍布斯著,李石译。插图来自网络。 ▼ 阅读培文社科、历史、电影、艺术、人文是“培文图书”的焦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11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政协委员风采费云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
- 下一篇文章: 成都博物馆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