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昙华林仁济医院文华书院旧址记
在昙华林街与胭脂路的路口,医院,也是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兴建。他在昙华林修建礼拜堂之后,又办一诊所,医院。年,医院主体建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翻新,留下现在的建筑群。解放后这里成了湖北中医学院附院。医院的建筑基本上保持了原貌,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最完好的,医院建筑群在全国也不多见。医院的东边是文华书院旧址。这也是所教会大学,最早是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一所寄宿学校,取名文华书院,年文华书院创办大学部,逐步发展成文华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之一。年改名为华中大学。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撤销,合并成立华中高等师范学校,也就是现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华中师范学院后来迁至武昌桂子山,这处校园成为湖北中医学院。在校园里转完,我不由得感慨自己的孤陋寡闻,以前一提到教会大学,只知道北京的燕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却不知道在武汉还有规模这么大的一所教会大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以文华大学作校名的时间太短,年即改名华中大学,或者是培养的学生中知名者不多,反正文华大学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知名度实在太小了。但从其留存的建筑来看,学校规模并不小。翟雅各健身所,建于年,为纪念文华大学创始人、美国传教士翟雅各而命名。正在维修,外边搭了脚手架,看不到建筑的全貌。看到介绍说,这是栋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当时国内少有的按照西方体育馆功能设计的建筑。礼拜堂正面及两侧均有用圆柱顶起的外廊,具有古希腊围廊式神庙建筑风格。外廊与屋面均为坡顶,使教堂外观呈现重叠的三个三角形,使整个建筑显得严肃庄重,富有哲理。据说这种风格的建筑,在国内尚属少见。理学院,建于年前后,为砖木结构二层西式建筑,曾做过外国教师公寓。文学院,建造于年前后,为内天井回廊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最初为文华书院正馆,年为文华大学大学部,年改名华中大学后为文学院。建筑风格很别致,从正面看是西式风格,砖石结构,拱形门窗,但从背面看,却有着中式的木廊和天井,但木廊上的窗户又镶嵌着彩色玻璃,十分绚丽。据说,年陈独秀到武昌传播马列主义,就在此住宿。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了,大家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可以在下面留言给小编,喜欢文章的请点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11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正在搜救泰坦尼克观光潜艇失踪,亿万
- 下一篇文章: 武汉昙华林仁济医院文华书院旧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