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理

尖叫童年作者团艾若

一夜醒来,打开手机,

就看到无数的群都在转发一个消息:

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

屋顶70%被摧毁,尖塔“倒下”

当看到这张尖塔倒下的动图时,

我的第一反应,

除了震惊就是心痛了。

在娃还是6岁大的时候,

我们一家三口在欧洲旅程第一站

就是巴黎圣母院。

那一天,不经意从塞纳河边一路漫步时,

这座辉煌壮丽的建筑物,赫然映入眼帘。

我们曾在巴黎圣母院高大的教堂内,

仰望过透射着光芒的巨大玫瑰玻璃窗,

也曾在两旁一排排如满天星的烛台中,

点亮过其中一盏以祈福。

曾经留存过我们美好回忆的地方,

这座拥有着多年历史,

出现在数不清的书籍、诗歌和电影里,

作为巴黎象征、文明象征的人类建筑瑰宝,

如今却几乎瞬间被火焰吞灭。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

目前火势已被控制住。

双塔和教堂整体结构保住了

可以想象,今天娃放学回家,

听到这个消息,

肯定会冲口问出个十万个为什么。

我也借机在这里梳理一下,

和他聊聊巴黎圣母院的今日和往昔。

●●

巴黎圣母院什么时候起火的?

报道说,大教堂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火灾最早是在当地时间下午18点50分被发现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随后周围人群很快被疏散。

北京和巴黎的时差有6个小时,这样,和娃可以推算出,巴黎圣母院火灾大致是在我们北京时间凌晨0点50分时发生的,那个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睡下。所以我们基本都是在早上醒来之后,才惊悉这个噩耗。

●●

巴黎圣母院为什么会起火?

在城市里救火不是应该容易很多吗?

现在火灾的真正事由还没查清,网上各种传闻都有。但从法国警方的消息,火灾可能与教堂的修复工作有关,因为教堂的屋顶正在修缮,花费就高达万欧元。

据说有可能是修复工程的脚手架着火,就在屋脊上开烧。建筑的木质结构可能已经难逃此劫,目前仅剩四壁的石质结构坚持屹立。最值得庆幸的是,之前4月11日刚把年摆上去再没动过的十六尊青铜像——十二使徒像和四福音像——撤下来,因而得以幸免于难,实在是不幸中的大幸。

一位旅居巴黎的作家---张佳玮第一时间分享了他在同城了解到的这场大火,他的讲解也特别适合转述给好奇的孩子:

问:现在怎么样了?

答:截止到巴黎时间年4月15日3点半,你可以从侧面看到的93米尖顶塔塌了。

用我那位住西岱岛朋友的说法:千来根几百年的木质房顶烧了,掉在下一层的石头顶上;圣母院像个巨型烤箱,上面是一层炭。

里头的宝物,比如荆棘的冠冕和圣路易斯的长袍,已被抢救出来了。

火一度蔓延到了北塔,但到3点,内政部长说,火势小一点了。正面保住了。

教堂的结构骨架也算保持完整。就是天花板被烧了/3。里头估计也不堪提了。框架、窗、拱顶之类还没有消息。

我自己打个比方的话:

一辆集装箱大卡车,烧到还留下车头和残破不堪的车身,就是车顶基本没了,集装箱里头也燎了一遍。

起火的巴黎圣母院图/网络

问:为什么不用空中喷水救火?那样灭火效率不是更高么?

答:川普也在推特上这么建议了。但他明显不懂行。《世界报》援引现场人说了:

空中喷水,6吨水砸下来,威力好比一颗炮弹。不但会伤及群众,还会把建筑直接摧毁。

因为如上所述,哥特式很轻盈,是靠整个骨架在受力。

建筑的受力结构一旦被打破,就很危险。

巴黎圣母院的高挑、轻盈和年纪,恰好让它起火难救、极其脆弱。93米高塔,没有灭火设备能搞定。

当地时间晚上1点30分,大教堂里无价的彩色玻璃“玫瑰”窗户因高温炙烤而碎裂。

●●

着火时巴黎人在做些什么呢?

报导说,近名消防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下了北钟楼在内的建筑整体结构。

现场无人伤亡:巴黎圣母院18点关门,火是接近19点报出来的,当时那里没有人。

随着夜幕降临,圣母院附近万人空巷,不少人留下了悲痛的热泪、下跪祈祷。据在现场的人说:“有人喊它是我们的遗产,我们不能只看着它这样烧,我们起码为它唱点什么。”人们自发唱起的圣歌,自此在圣母院周围回荡。

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民众跪地祈祷。

图片来源:东方IC

一些焚烧灰烬甚至掉落到市民手中。

而与此同时,全球通过互联网,同步目睹了这一堪比事件的悲剧。

全世界的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震惊和痛心:

“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这是全人类的灾难”

中国微博网友也感慨万分:

“真正的悲剧

就是把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毁灭给人看”

●●

巴黎圣母院能不能重修回来?

火灾扑灭之后,总统马克龙说,“我们将重建巴黎圣母院。”他们将向全世界招募最优秀的人才来修复。

还有法国亿万富翁承诺,将投资1亿欧元用于重建巴黎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我们将重建巴黎圣母院。”

图片来源:东方IC

旅居巴黎作家张佳玮认为,以法国的技术水平和文物复原能力,要重建圣母院,理论上是有能力的——不过,具体还得问建筑方面的前辈了。毕竟19世纪那一趟其实算是半重建。

但花费势必海了去了,这是个极其浩大的工程。以法国人的做法,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其实,不仅是法国人,印象中欧洲人在修建、修缮工期,都是极其漫长的。)

总之,我们应该很长很长时间,看不到圣母院了。曾经去过巴黎圣母院的爸爸妈妈,可以翻阅曾经的照片,和孩子缅怀一下曾经的这座建筑物;当然,不管去没去过,我们还可以搜索到不少巴黎圣母院的高清纪录片,和孩子一起观看。

●●

巴黎圣母院有多美?

巴黎圣母院年开工,那年辛弃疾刚开始为南宋做官;年竣工,那年朱元璋刚开始当和尚。整座教堂在年全部建成,历时多年。

整座正面双塔高约69米,后塔尖约90米。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除了雨果的同名文学作品之外,还因为它是哥特式教堂的鼻祖。

什么是哥特式教堂呢?我们先来看看教堂模型:它是一个十字架结构,十字交叉的下方就是圣坛所在。

十字架交叉的上方竖着一座又尖又细的塔,这就是哥特式教堂很明显的一个标志:人们希望通过那高耸入云的尖塔来拉近和上帝的距离。

在十字架主体教堂的四周,有非常多的弯弯的横条,叫飞扶壁,这也是哥特式教堂所独有的。

整个巴黎圣母院几乎没有墙体,都是靠这些飞扶壁和肋拱承重,所以结构很轻盈,教堂主体可以造得很高,内部也非常有空间感。

哥特式建筑的一个特色就是高挑,巴黎圣母院高尖塔有93米。但也因为高挑,所以两边要用飞翼来帮衬。

张佳玮的比喻很形象:

“你可以把巴黎圣母院看做一个正面双楼、又高又空、骨架通透、四周连着翅膀的大空心盒子。”

巴黎圣母院有左右两个钟楼,其中左边那个开放给游客爬的,虽然多级螺旋台阶会让人爬到腿软,但顶上的怪兽走廊绝对值得你拼命一把!

这些可爱的小怪兽们,俯视着巴黎。

最有名的我要静静版小怪兽:

其实这些小怪兽在中世纪是不存在的,是后来的法国建筑家Viollet-le-Duc整修圣母院的时候奇思妙想加上去的。

我们现在来看教堂的正面。正当中的玫瑰花窗前有一个雕塑:是圣母抱着耶稣宝宝,旁边跪着两位天使。

最左和最右的拱门前也有两个雕塑,是亚当和夏娃,提醒着大家人类的原罪,还是那个梗:夏娃偷吃了苹果。

巴黎圣母院的3扇大门是最华丽的篇章,整个门楣一共分3层:

最上层:耶稣举着双手,向众人展示他被钉在十字架上而留在手心的洞。旁边两个小天使拿着耶稣受难的器件,左边拿着钉子,右边拿着十字架。

两边跪着分别是圣母和施洗者圣约翰。

中间那层,大天使长Michel正在用天平称人类的罪孽和道德。左边是道德占上风的,准备升入天堂,右边是罪孽重的,正被小魔鬼拖着入地狱。

仔细看小魔鬼的古怪表情,还有那些被押入地狱的人类脸上悲伤,绝望的表情,刻画得非常棒!

最后一层,天使吹着号角,死去的人类慢慢从墓地里爬出来,准备接受最后的审判。

门楣上那一条条拱形曲线上分布的密密麻麻的小雕塑,是各路天使,先知,圣人,主教和殉教者们的集合体。

门楣下方,左右两边分别站着耶稣的1门徒。

圣母院也不止是一味古建筑而已。去年秋天,还有过灯光秀,如下:

当时里面是这样的——如今这一切,也当然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

巴黎圣母院为什么那么有名?

巴黎圣母院很美,但它能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知名度的地标,还是得益于浪漫主义文豪雨果在年创作的《巴黎圣母院》。

加西莫多的故事让它变成了全人类的瑰宝。无数游人去欧洲就要去巴黎,到了巴黎除了看铁塔就要去巴黎圣母院。有机会给孩子讲讲《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吧,和他们一起感受文学当中的人性之美。

事实上,连没听过雨果的孩子,也在游戏中知道钟楼怪人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年的《精疲力尽》,年的《钟楼怪人》,年的《天使爱美丽》,年的《料理鼠王》,年的《午夜巴黎》等等等等。

发生火灾后,不少文艺青年就截图了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中,男女主人公在塞纳河上,遥望巴黎圣母院感叹的一幕--

●●

巴黎圣母院的火灾,给我们带来什么损失?

其实,每一个文化遗产的灭失,都无分国界,因为它都意味着人类历史灭亡了一部分.

去年,熊熊大火残忍地摧毁了巴西博物馆,无情地带走了馆藏万文物的90%。

这场持续5个小时的「大火」一键清空了人类00年的「记忆」。

当时,博物馆一位名叫JoseUrutauGuajajara的学者痛心地说道:

“我们最大的损失就是我们的记忆被抹去了。”

那些被钉在抽屉里的昆虫

那些被放在罐子里的鱼

甚至是你可能在展柜里看到的羽毛披肩

都代表了我们作为一个民族

作为人类

作为更大世界的一部分的一小部分”

然而当这些丢失时

我们就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学者JoseUrutauGuajajara

相似的一场大火

同样的痛心结局

那些属于全人类的无价之宝

被顷刻毁灭

而他们都是保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气息的神圣所在。

短短几分钟

被炙烤的是整个人类的文明

——知乎答主

司空白

我们惋惜、哀伤、并为之哭泣的,是远远高于火光和教堂本身的东西,是比古老遗产的毁灭更令人痛惜的事物。正是在这种时候,人会回到对人类存在本身的思考上,会思考人存在本身的危机,人类对消失的文明和历史如此不依不舍。

时间和人使这些卓绝的艺术遭受了什么样的摧残?关于这一切,关于古老的高卢历史,关于整个哥特式艺术,现在还有什么存留给我们呢?

——雨果《巴黎圣母院》

-END-

?本文由尖叫童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