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牧师董健吾二三事(上)

钟惠娟/文

(中年董健吾)

前言

董健吾,曾以牧师的身份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为党在隐蔽战线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十年内战后期,他是最早沟通中国近代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对话。接触过两党的最高层人物(与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蒋介石、宋子文、冯玉祥、张学良、周佛海等有密切关系);又与陈赓、潘汉年有着上下级单线联系,与杨度是师生关系,曾住在上海滩流氓头子杜月笙家里避风险;还帮斯诺、马德海送到苏区,斯诺的《西行漫记》由此诞生;还参与建立了红色革命家的摇篮“大同幼稚园”,并任园长;抚养了毛泽东的三个孩子,其间毛岸龙得痢疾夭折,与毛岸英、毛岸青生活了五年;并通过张学良的私人友情,把毛岸英、毛岸青送往苏联学习……又参与建立多家学校,曾任校长一职……

笔者初步了解这位红色牧师鲜为人知的惊险、传奇、凄婉的人生。

董家大院出才子

(青年董健吾)

董健吾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五)出生在青浦县一世族之家。祖父清朝道光年间曾几任县官,颇有学识,去世后由董沈氏掌管。祖母董沈氏出生书香门第,知书达理,思想开明。其弟弟早年为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创始人沈叔逵。(邹韬奋有文写道:“校长沈叔逵先生,他是一位很精明干练的教育家……”)坊间流传,这天是“迎财神”的日子,城里还搭着戏台唱着戏。董家大院在县城东门外,正有一支龙灯队在表演,祖母非常疼爱这个孙子,起名“守青”,小名“梅生”,学名“选青”,对其寄予厚望。

祖母董沈氏是忠实的基督教。与教堂神职人员相熟,就让董健吾自小接受洗礼。美国女传教士“包小姐”租房于董家大院内,与祖母关系甚好,年轻的包小姐会说简单的中国话,善解人意,两人情同母女。包小姐见小选青天性聪慧,又也是自小随祖母去教堂做礼拜,包小姐尤为喜爱。一有空闲,除了灌输教义外,还教英语。如此持续两年,小选青可以熟练地与包小姐英语对话。年小选青在青浦镇上的小学毕业,包小姐就推荐小选青到苏州一家教会办的桃坞中学上学,进入这家学校读书需考试及格方可入学,小选青虽英语优秀,可语文不及格,没有被录用。包小姐打这个是读外语的学校,中文不及格应该没有问题。那边就问:他是你谁?包小姐就说:他是我干儿子。于是录取了①。

小选青在桃坞中学好学上进,注重锻炼身体,已有志者必备健壮的体魄的理念。“健吾”这个名字也是由此缘由而为自己取得。年,董健吾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高中部,3年后,又考入圣约翰大学的数理专业,在包小姐的鼎力资助下,董健吾获得了圣约翰大学数学额有限的减费生待遇,得以深造。②

小选青自小生活在青浦,时常会看到乡间百姓的疾苦,他对穷苦的农民怀有深切的同情心。后来到圣约翰学院读书几年,乡间生活与当时上海的都市生活对比,再加基督教、还有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汇,各种思想的冲撞,使得年轻的董健吾视野开阔,求知欲望更加强烈。其虽然学的是理科,但对文史、哲学很感兴趣。空闲时间跟一位会魔术的美籍教授学习了魔术技艺。(这些知识、本领到后来游刃有余地用在地下工作中去了。)年,董健吾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圣约翰大学的毕业文凭。美籍校长卜舫济还特意指定董健吾进修圣约翰大学神学院的课程。两年后,董健吾获得了神学院的结业证书,具备了当牧师的资格。

同年,董健吾与青浦同乡女子黄慧光成亲结婚,后得二女二子,即董惠芬、董载元、董惠芳、董寿琪。

吾爱吾师,吾犹爱真理

(华东政法学院碑文)

哈佛大学的校长福斯特说过:“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了他的优秀程度。”在圣约翰大学深造以及家庭环境还有桃花坞的学习生涯,逐步形成了他气宇、眼光、见识,甚至到后来视金钱如粪土。

圣约翰大学着重教学质量,不少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名人,毕业于此校。文学界有林语堂;建筑界有贝聿铭;医学界有颜福庆;政界有顾维钧、宋子文。宋子文比董健吾小三岁,个头略矮,平时说话有点口吃,但英语演讲相当流利,与身材高大、热爱体育的董健吾是好友,有时到宋子文家中听其父宋嘉树讲述推翻清王进行革命的道理。

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从海外归来,宋子文与董健吾专门到上海码头迎接,董健吾第一次看到了孙中山,还有胡汉民、汪精卫等风云人物。宋子文大学毕业后有意向要求董健吾同去美国继续深造,他读哈佛大学,让董健吾读麻省理工学院,董健吾没有听从。老校长卜舫济意有培养其,从神学院毕业后,便指令其去扬州圣公会办的友基小学任校长,并在美汉中学当教员。自年到年,董健吾在扬州教会工作了3年多,年,卜校长指派董健吾到西安中学担任校长。

在西安,董健吾教学有方,传道得力,左右通达,其才华初露锋芒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其中有一位美国人叫司徒雷登;还遇到了比他小四岁的留学英国或硕士学位的安徽茂林人士——吴筱朋,两人相见恨晚,吴君受国际工人运动影响,很早就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其在武汉时与董必武、李汉俊关系密切。他们两人在年合影留念,以摄影记录了这段友情。

当年秋天,一心想让董健吾为自己接班人的圣约翰大学卜舫济校长召其回圣约翰学院里任教,当助手。

在董健吾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到任教期间,先后发生了两次的爱国反帝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与“五卅”反帝运动。尤其是在“五卅”运动中,约大师生发动了一次革命的“六三”壮举(原圣约翰大学校址现为华东政法学院,该院为纪念“六三”,建立了“六三”纪念堂,书刻了碑文记录此事),降下校园里的美国国旗,撕成碎片,升起了中国国旗。看好董健吾的卜舫济校长与董健吾决裂,董健吾辞去圣约翰大学教职,到上海的圣彼得教堂任牧师。其继续主持各种“圣事”,传经布道声音洪亮、条例清晰、寓意深刻、有情有理,受到教友们的欢迎。十多年的约大生活,其不仅学到了理工科知识,而且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意识,同时,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演讲口才。之后,爱才的卜舫济校长委托夫人黄素娥前来和解,并希望董健吾与其一起去美国,均被董健吾婉言谢绝。

卜舫济问:“难道你不念多年来的师生之情吗?”董健吾答:“吾爱吾师,吾犹爱真理。”

年9月,董健吾到爱文路(今北京路)的圣彼得教堂聘为第5任牧师。

年,在南京教育部任秘书的同乡兼同学戴志骞推荐他为出任青浦县中学第二任校长。董健吾乐意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一把力,在征得圣彼得教堂的同意后赴家乡。③

(青浦县立初级中学校舍落成典礼合影(年)

在担任青浦县初级中学校长期间。他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要求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具有优良的品行;那时学校校舍破旧不堪,他就向省教育厅请款,拟建新校舍。

期间,他结识了高尔松、高尔伯等七位共产党员,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即在东南各地部署“清党”。青浦县的反动势力要秘令缉拿七位共产党人,董健吾当时是青浦县党部委员会主任委员,得知消息,其先是大吃一惊,想这些共产党员都是为人正直、群众有口皆碑的人,况且都是挚友,如何是好?后来他想到了“三十六计”中的缓兵之计。用他以布道、讲课、演说的口才,一边提出用“鸿门宴”设宴请高尔松等人,一边放风出去。后来,无人过来赴宴,青浦县国民党怀疑董所泄露。为防生变,董健吾携家回上海圣彼得教堂。

为多数人服务,建立大同幼稚园

(年大同幼稚园全体师生合影,后排左一毛岸英、后排右一毛岸青、岸青身边是毛岸龙。)

董健吾的儿子董鹏飞回忆:对吾爷的事体,一般大家不大讲的。后来到吾爷年纪大了,我照顾在身边,我就问吾爷: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呢?当时你的日子蛮好过,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董健吾说:当时毕业的时候,浦化人问我,你毕业后,将来为什么样的人服务呢?我回:为多数人服务。浦又说:多数人是穷人。我回,是的,穷人。浦又说,共产党都是为穷人服务的。我回:所以我加入了共产党,为多数人服务。

不久,董健吾大学的同学,当时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的浦化人邀请他赴国民党革命军郑州冯玉祥部任随军牧师。董健吾与冯玉祥相处甚好,冯的夫人李德全是李家第三代基督教徒,冯玉祥已是皈依基督教,人称“基督将军”,冯将军看重这位通晓英语、学识渊博、豁达豪放的牧师。

在郑逸梅《艺林散叶》中写道:“.冯玉祥笑对人说:“卧薪尝胆”四字,现在的人,不懂得尝胆,只懂得卧薪。所谓卧薪,那就是困在床上,而领取干薪。”盖旧政权时,挂名领月奉者,成为风气,冯所以讥之也。”"布衣将军"的称谓名副其实。

冯玉祥部队开始清党后,有风声传出,董健吾也被列入清党名单。冯为了安全起见,建议他及早离开郑州,并设宴践行,还赠送钱粮,并言:“你是个怪牧师。”可见,冯玉祥对董健吾的赏识是由衷的。在此8月,浦化人和当时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张景曾作为介绍人,董健吾填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④

随后返沪,仍回圣彼得堡教堂供职。

自年开始,参加陈赓及其继任潘汉年领导下的中央特科二科(后改为三科)的工作。

根据陈赓的指示,他将圣彼得教堂建设成一个安全的秘密据点,并进行了巧妙的改造与布置。改造方案完成后,专门为陈赓和周恩来配制了进出的房门钥匙。此教堂成了上海地下党一处新的秘密活动点。同时在霞飞路与嵩山路路口开了一家古玩店“松柏斋古玩店”,一幢两层楼,楼下前面是三间门面,也是作为情报站与联络点。

年2月13日,鲁迅、夏衍、田汉、董健吾等51人发起的组织的中国自由大同盟在圣彼得教堂召开,安全结束。此消息报道通过在申报馆《新闻报》任主笔的张继斋登出,社会各界极为振奋。

圣彼得教堂当时时常出现鲁迅等盟友,宋庆龄、矛盾也多次参加有关活动。一有活动,董健吾与妻子和孩子们在各处望风,作警戒工作,此地一时成为红色教堂。另为了经营好古玩店,董健吾开始研究古董,拜访古文物专家,虚心请教,很快成立经营文物的行家把手。期间古玩店也是陈赓与宋子文的常客。

年在艰苦的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济难会革命团体。主要任务为营救被反动派逮捕的革命者,并筹款救济他们的家属。年12月改称中国革命互济会。在此有一批革命遗孤和其他种种原因而失去父母呵护的共产党人的子女,为收容和抚育这些革命后代,中共上海党组织决定创办一所幼稚院。年下半年,王弼代表党组织把这一重大任务托给董健吾。他深深感受到这是崇高的道义和责任心。选园址,筹资金。互济会为幼稚院拨款元,但这个数目远远不够用的。董健吾以教会的名义,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多方募集,经费还有很大的缺口。他便将祖母分到他的祖业田产转手出卖,所得现款,半数以上充作办园经费,剩下的偿还他历年所欠的债务。这件事引起家人的不理解,尤其是苦心经营家业的祖母,失声痛斥其为“败家子”。

年3月,大同幼稚园在戈登路号(现江宁路)挂牌开业,董健吾任园长、王弼任顾问。其“大同”寓意为共产主义的世界大同。董健吾特委托于右任书写园名,制成匾额悬挂幼稚园大门口。大同幼稚园受托的对象大都革命者子女为主,也兼收教友的子女。这些孩子都是由互济会负责人直接陪同孩子由亲戚或保护人送来的,连董健吾也未能全部知道这些孩子的真实身份。其中毛泽东的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是杨开慧牺牲后,由他们的舅母李崇德从湖南板仓先送到毛泽民处,由商人打扮的毛泽民与互济会负责人陪同,将三个孩子送到幼稚园。是年,毛岸英兄弟分别为8岁、6岁、4岁。

年,因园内场地狭小,缺少游戏场所,不利于健康,还有离租界巡捕房近,经过一番策划,董健吾将幼稚园迁移到陶尔菲斯路号(今南昌路48号)一幢座北朝南的楼房里,又邻近法国公园(现复兴公园),孩子们可以走不远的路,去公园玩耍。幼稚园的5位保育员中,其中一位是董健吾的第二任妻子郑兰芳。

大同幼稚园实行全托制,先后共收二十多个孩子,其中有彭湃的儿子彭小丕、恽代英的儿子恽希仲、蔡和森的女儿蔡转、李立三的女儿李力,以及杨殷的儿子、王弼的女儿等。几位保育员都兢兢业业,对孩子们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爱心。

初稿四稿

①晚年董健吾与儿子董鹏飞闲聊时说起。

②源自董健吾儿子董鹏飞,还有《董健吾自传》,存上海市统战部。

③源自《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8卷,中央文献出版社、青浦高级中学及青浦档案资料。

④源自《董健吾自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