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辗转11所大学,最终选择南开
编者按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写出你的南开故事,让它成为南开的历史。南开大学校庆百年的日子就快到来了。百年来,南开似一棵树木,从破土而出的幼苗久经酷暑严寒和雨雪冰霜的洗礼,今天已长成一棵累累硕果的参天大树。 我父母在南开任职了一辈子,我是年生在南开长在南开的,对南开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南开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此喜庆时刻,我不禁想起任教南开化学系60余年的父亲王积涛(-)的一生。鉴于他的著述和论文等工作,大家可从网上和有关部门查阅到,我想在此讲述一个不久前了解到的父亲青年时期、上世纪40年代求学的故事,也有助于今天的人们对南开办学历史的回顾。 几经辗转来到西南联大父亲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因为正遇抗日战争,他在战乱中不得已曾辗转求学于9所大学本科才完成学业,这对于今天生活安定、教学顺序按部就班升级考学的青年学子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碰到的。连我这个女儿原也只记得父亲生前曾模糊地说借读过几所大学(而不知详细),没有多想其中借读的困难。若非他去世12年后(笔者受邀参加了年他的母校西南联大建校80年大型纪念活动)撩起的探究之心,前往清华档案馆亲眼看到他亲笔填写姓名、家庭情况的学籍卡上,有着联大盖章承认的9所大学章印(费力细数)的学习成绩登录(看着都纷杂眼花),当时就被震惊了!要不是我也做教师工作,绝不会想到父亲当年求学的不易和寻师的艰辛,不禁为之唏嘘不已。 父亲少年时从老家江苏吴县迁沪后,在中国最早开放的大城市上海的中、小学较早接触到西方科学文明,打下了较扎实的学习基础,开启了他的学习科学的热情和信心。年他从名校上海格致中学高中毕业时,以全校语文第一的成绩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系,一心想在毕业后对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有所贡献,没想到入学一年后的年,就赶上了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他暑假回上海探亲后就再也无法返回南京复课。在时局动荡中,酷爱念书的父亲只好找到临时迁入上海租界内的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借读一年,清华档案馆保存的他的西南联大转学学籍卡正是父亲这一时期他全部一二年级所修课程、学分值的详细情况。暂且不提他中央大学一年级时规定的文理、农艺课程科目及修得的学分,卡上仅二年级借读的东吴大学及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等5校所开的课程就有16门。想象一下,仅打听各校的课程设置和穿插安排自己的听课时间也需花费不少精力,可谓“复杂的系统工程”,还要加上后面重头戏:听课、完成各科作业及复习考试以达合格成绩…… 也在这二年级期间,父亲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9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和西药能同时吃吗
- 下一篇文章: 女人一生最好的活法不解释不勉强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