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家刘以鬯逝世作品曾启发王家卫电影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6月8日下午2点25分,香港著名作家、媒体人刘以鬯,于在香港东华东院逝世,享年一百岁。其妻罗佩云对外发布讣告公布这一消息。 刘以鬯被称为香港文坛一代宗师,内地读者或许陌生,一提电影《花样年华》和《》大多熟悉,这两部由王家卫执导的影片,其灵感均取自刘以鬯的名篇《对倒》和《酒徒》。王家卫曾说:“让世人重新认识,知道香港曾经有过刘以鬯这样的作家,是最让我开心的事。” 刘以鬯,原名刘同绎,年12月7日生于上海,后到香港从事编辑工作,并一直致力于严肃文学创作。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流亡的安娜·芙洛斯基》,著有《酒徒》《对倒》《寺内》《打错了》《岛与半岛》《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模型·邮票·陶瓷》等作品。其中《酒徒》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与《对倒》一起曾启发王家卫拍出电影《花样年华》《》,《花样年华》片尾也特别鸣谢刘以鬯。 6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在微博悼念刘先生,并拍了一本刘以鬯主编的《香港文学作家传略》,“香港作家刘以鬯先生以百岁高龄仙逝,我就想到了这部大书。刘先生以《酒徒》《寺内》《对倒》等小说,以及他所创办的《香港文学》月刊享誉全球华文文坛。但他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学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出版过文学回忆录《看树看林》等,这部工具书也是他在香港文学史料整理方面的一个重要成果。” 香港作家、诗人廖伟棠评价刘以鬯是香港新文学的一代宗师,筚路蓝缕,为人低调,不居功自傲,殊为难得。他的小说深富诗性,背后是那一代香港文人的冷暖自知,揽镜自照,亦是镜坚众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刚刚出版了刘以鬯的书《酒徒》《对倒》《寺内》。在《酒徒》这部小说中,刘以鬯讲述了一位从上海到香港的新文学作家,因坚持严肃文学创作而面临困境。该书中文简体版介绍小说“从里到外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类、对人生,甚至是对自己的绝望,他虽不满一切,但无力抗争,只能以醉酒逃避和麻醉自己对真相的了解。”而生前,刘以鬯本人也毕生致力于严肃文学创作,在他看来一种好的文学需兼具试验性和实践性。王家卫同样生于上海,后到香港从事艺术创作,他在《花样年华》片尾字幕中曾向这位“上海情结”先驱致敬。 除了作家身份,刘以鬯也是一位报刊杂志编辑。年,他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到重庆主编《国民公报》副刊,年回上海任《和平日报》总编辑,年离开上海南迁香港,先后任《香港时报》《星岛周报》《星岛日报》等报刊杂志编辑,期间也曾到新加坡和吉隆坡等地从事副刊编辑工作。年,他创办月刊《香港文学》并任总编辑至年。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之《刘以鬯:》以光影声像记录了刘以鬯的经历与创作。 年,当香港书展首次设立“年度作家”奖项时,他众望所归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年度作家。那一年他91岁,进行了现场演讲,还在由位左右的作家和宾客参加的酒会上被集体致敬。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陈谋 编辑敬玲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p/10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外贸人看进来给客人发送圣诞贺卡的重要提
- 下一篇文章: 想要报考法学的学生,看过来附2017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