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两会胜利召开的国际背景5月13日,全球有超过万新冠肺炎累计报告病例,据WHO首席科学家苏米亚斯瓦米纳坦称,从这时的疫情的情况来看,无法判断实际确诊病例,如果疫苗要覆盖全球所有人口,大概需要4-5年,也就是说,新冠病毒可能还要4到5年时间才能得到彻底控制。Worldometers世界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6月11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万例,达到1523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41.8万例,达到例。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全球最多,超过万例,达到6401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1.5万例,达到例。全球疫情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球新冠肺炎的人数增长了万,按照WHO首席科学家的说法,新冠疫情必然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而且已经开始显现。下面表格是年到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十分明显,对比和全年,中国从6.6%降到了6.1%,美国从2.9%降到了2.3%,日本从0.3%升到了0.7%,但年的第四季度却出现了负增长,然而当时日本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并且还在全力以赴准备奥运会。到了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其中,中国下降最为严重。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全球经济在年已经表现出疲态,再叠加上疫情因素,全球经济加速进入衰退。为了应对新冠肺炎,各国都采取了财政刺激措施(如下表所示)。从财政政策刺激绝对规模看,美国力度非常大,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万,而且还在快速增长,无疑是增加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据6月3日新华社消息,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日前公布的最新预测显示,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经济“停摆”,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按年率计算将下降52.8%。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预测显示,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可能下降35.5%。经济学家预计,美国5月失业率可能从4月的14.7%升至近20%,失业人数达到万,是8年金融危机期间失业人数的三倍多。自3月中旬美国新冠病毒流行以来,已有0多万人申领失业救济金。然而6月5日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社会给大家带来了“惊喜”:由于美国雇主在5月份净增加了万个工作岗位,美国5月失业降至13.2%,低于4月份的14.7%。就在白宫用“失业率大幅下降”表明“美国整体经济已出现转机”、特朗普以此炫耀自己执政的“功德”之际,“惊喜”变成了“惊吓”!从3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的失业率误差就一直存在。实际上,美国的就业率一直在“掺水”,比如仅把“近期有就业意愿但找不到工作者”列为失业者,而长期找不到工作者反倒可能被认定为“没有就业意愿”而被摒弃在失业率统计之外。因此,也让当政者有了“做数据”的空间。当地时间6月6日,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由于把在居家隔离期间“临时失业”的人归类为“由于其他原因”暂未工作的就业者,导致出现了“错误分类误差”,美国的真实失业率应该是16.4%,比之前公布的要高3.1%。与此同时,中国在强大的治理能力和中医药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下,很快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经济开始回暖。特别是两会的胜利召开,出席人数达人,能召开这么大的集会,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完全控制住了疫情,而作为西方资本中心的美国陷入了疫情的煎熬中,加上新冠疫情持续的时间很有可能长达4-5年,西方资本的情绪开始焦虑、抓狂。为了维稳经济,一方面只能继续推行群体免疫,同时作为黑老大的美国会联合西方各盟国,甚至已经实质进入群体免疫的国家,集体甩锅中国。另一方面美国开动印钞机释放天量流动性,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向全球转嫁危机。深陷疫情沼泽的美国到现在依然心心念念,妄图通过集体甩锅中国,构建天下围攻中国的态势,可见在一季度遭受重创的中国经济必须立足自身资源找到突围路径!二中国经济突围路径首先从中国内部经济情况来看,一季度经济情况很差,下降至-6.8%,进入4月份以来,从复工复产、生产需求、转型升级态势、就业物价四个方面,以及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等主要指标来看,4月份都有所改善,说明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渐常态化。特别是近期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而上月为下降2.8%,用电量是不能造假的。到了5月份,也有明显的改善,比如制造业的需求较上月有所回升,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订单不足的企业比重达到54.6%,表明市场需求恢复相对较慢,外部需求仍面临较大压力。另外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p/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