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挂号多少钱 http://m.39.net/pf/a_9360017.html
                            

原创老周望野眼老周望野眼

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人对苏州河的感情是复杂的。上海人自我介绍时,经常说“我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但很少有人说“喝苏州河的水”。苏州河是上海连通江浙的航运要道,两岸遍布工厂住宅,但苏州河的水,却曾经是上海人记忆中挥不去的痛。颜色,是黑的。气味,是臭的。有老人回忆,六十年代苏州河还可以游泳,但后来就不行了。一条苏州河,隔开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街景。旧上海,苏州河是租界和华界的分界线,曾有热闹的“北市”和“南市”遥遥相对,却在抗日战争中毁于一旦。苏州河以南成为“孤岛”,市面得以保留。电影《苏州河》中有这样的台词:“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传说、故事、记忆,还有所有垃圾都堆积在这里,使它成为一条最脏的河。可是还是有许多人在这里,他们靠这条河流生活,许多人在这里度过他们的一生……”

苏州河旧貌

苏州河新颜

近年来,苏州河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黑臭的水质成为过去,今年10月份,上海赛艇公开赛在如画的风景中拉开帷幕,引来无数市民驻足观看。苏州河上百舸争流,上海赛艇公开赛有望成为继上海马拉松赛之后,又一项标志性的城市文化景观赛事。不少市民惊叹:今日之苏州河,已经焕发了新颜。不久前,应旅游时报邀请,和几位朋友一起到苏州河沪西段漫步。苏州河的沪西段同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华东政法大学的校址原来是圣约翰大学(书院),有上海造币厂、宜昌路救火会,当年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工人,办起自己的工人学校,发起一次又一次斗争。漫步的第一站,就从澳门路上的顾正红纪念馆开始。

第一站:

顾正红纪念馆

澳门路号

纪念中国工人运动先驱顾正红烈士

顾正红

-

年5月

顾正红带领工人

与日本资本家交涉

惨遭日籍职员枪杀

成为五卅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顾正红冲锋站姿铜像

顾正红纪念馆的展览

上海工人的血泪和抗争史

以顾正红为原型的艺术作品

顾正红烈士殉难处

第二站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西苏州路号

普陀有“赤色沪西”美誉

当年小沙渡地区纺织工人集中

接受教育参与工会活动

半日学校培养工人运动先驱

丰富的史料

锦绣里位于安远路(原名槟榔路)

工人半日学校年秋开办

李启汉

-

年的锦绣里

槟榔路东京路口

今安远路昌化路口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原貌

原来的工人半日学校旧址铭牌

复原的工人半日学校教室

工人农民

劳工神圣

第三站

上海造币博物馆

光复西路17号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原“上海造币厂”

始建于年

北洋政府“废两改元,统一国币”

铸币厂房年建造

仿美国费城造币厂样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爱奥尼克柱及三角形山花

担任顾问的美国专家

克利福德?赫威特

CliffordHewitt

-

造币博物馆还原的场景

首任厂长、留美幼童

钟文耀

-

钟文耀在美国留学期间

曾是耶鲁大学赛艇队队员

(图中右一)

还原的造币历史

金条

所谓的大黄鱼、小黄鱼……

“一块洋钿”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纪念币

北京奥运会奖牌

“金镶玉”

厚德广行敬业报国

为国造币

第四站

宜昌路救火会大楼旧址

现普陀消防支队宜昌中队

宜昌路号

宜昌路救火会大楼

年建造

曾经是沪西地区的制高点

至今仍是消防中队

守护一方平安

消防装备随时待命

警钟长鸣

消防历史展览

赴汤蹈火追求卓越

消防员的示范

民国时代的宜昌路救火会

一路走来

苏州河畔的瞭望塔

第四站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

万航渡路号

苏州河华政段“一带十点”景观

总长约米

被称为上海“城市项链中的明珠”

原来分隔校园与河滨步道的围栏

已全部拆除

慢行步道串联的滨水空间

饱览苏州河岸风光

欣赏百年校园风貌

自然生态与人文内涵的结合

恢复原貌修旧如旧

今日华政桥

专业讲解

毛项杰

第一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共话苏州河今昔

有首歌这样唱道

苏州河流啊流

我是水底快乐的鱼

苏州河流啊流

岸上繁华是前世的光

苏州河流啊流

一会儿春风一会儿冬

苏州河流啊流

无风无浪静静地流

曾经

这只是美好的愿望

如今

已成为现实

母亲河的明天更美好

期待

我们会在苏州河边

邂逅

或许有一天

有人会说

我是喝苏州河水长大的

那并不是一个梦

*本文部分图片由旅游时报提供

本人今年撰写的

《敢为人先:上海体育》

已经出版

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感谢读者朋友捧场

原标题:《漫步苏州河沪西段,感受百年沧桑巨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zz/1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