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志赓续传统跟随陈旭麓学党史提升
整理者按: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一生致力于“以史经世”,历任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副教务长,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中心副主席等职。他与孙思白、蔡尚思等人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通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陈旭麓文集》4卷本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书被誉为“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他的不少论著被译成英、日、俄等外文,成为享誉国际的史学大家。 家父赵子明(—)在导师陈旭麓的崇高理想熏陶下,献身革命老区建设,成为史学教授,毕生从事文教事业。北京优秀教师赴沂蒙山教育考察团知悉家父带头支教、扎根老区,尽力改变当地落后面貌的事迹,誉其为“沂蒙教师之魂”(《北京西城教育》以《沂蒙山考查教育纪要》为题有专门报道),还邀请他每年赴京为师生现身说法进行示范教育。下文根据家父《回忆录》整理而成,以纪念前辈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求索,向建党百年献礼。 陈旭麓资料图片 年9月,我由山东师范学院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研究生,导师是陈旭麓先生。陈先生不仅教我们做学问,还特别重视提升大家的道德素养和思想觉悟。新中国成立前,他就关心时事,向往并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任大夏大学副教授、圣约翰大学教授期间,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投身民主运动。陈先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则是年7月1日入党的新党员。由于师生都是共产党员,在思想感情上就更有一种亲切感。因此,我和陈先生的接触机会就比其他同学要稍多一些。 在同我的一次单独谈话中,陈先生提到他是湖南湘乡人。我说:“湖南是英才辈出之地。”导师知晓我的老家,就说:“你们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的发祥地。”他说:“我们对儒家可以剔除糟粕,取其精华。不仅要汲取儒学中的合理成分,而且要把历代先贤的智慧与学习马列主义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屡次引用孔子‘志于学’、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庸》‘慎独’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古训,并主张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加强共产党员思想道德修养。”陈先生一席话,令我犹如听了一堂加强党性修养的党课,茅塞顿开,收获极大。 为了配合现代史的学习,陈先生会同几位老师领我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该馆位于黄浦区兴业路76号,原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李汉俊与其兄李书城(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的寓所。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根据董必武等人回忆,几经寻找终于确定了原址。这座古朴而庄严的石库门建筑,当时重新修缮后不久,纪念馆内辟有一间陈列室,展出建党时期的文物和事迹。通过陈先生和讲解员对建党历史背景和意义的介绍,使我认识到那时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建立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解放事业和建设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确是开天辟地的大事。陈先生讲话时流露出对建党伟业的无限敬仰,令我们深感动容。我暗自立志要像陈先生那样成为新中国又红又专的史学家,不仅在朴素的阶级感情上热爱和拥护共产党,还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自觉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 《陈旭麓文集》(五卷本,) 我们中国近代史研究生班中有一个党支部,包括我在内共有三名党员,支部书记是原为陕西师范大学助教的潘若鹏,成员还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善贵(后任延安大学副校长)。我们党支部自然将这次参观“一大”会址,当作一次党课来进行。不仅我们党员如此对待,而且所有来的师生也受到一次党史教育,对党的认知都有很大提高。 在第一学期快结束时,陈先生为我们实施了外地考察计划。时值隆冬,陈先生仍不辞劳苦地领学生到南京等地参观学习了一周。在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陈先生不顾严寒和连日来奔忙、讲解的疲劳,怀着极为沉痛的心情说:“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雨花台变为屠杀革命志士的刑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闲、何宝珍等数万名优秀中华儿女在此殉难。这是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建设热情,提高思想觉悟的好课堂。”在烈士纪念馆,我们聆听先烈英雄事迹,瞻仰馆内陈列的遗物、图片和文献资料,心灵受到了洗礼和升华。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先生做总结时说:“这些伟大的革命者在贡献年轻生命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的私益,他们一心为国家的前途出生入死,表现出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理想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我们成长在社会主义幸福生活之中,要继承先烈遗志,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力拼搏。”通过这次纪念活动使我体会到所享受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下定决心要克服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私心杂念,认真学好功课,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为建设新社会努力尽职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陈先生对我们的辛勤教导。 陈先生为提高我们的史学理论水平,还特邀各界名家来做讲座。例如,他的知交好友、本校政教系冯契(—)教授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常溪萍(后任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部长)也专门为我做过思想政治辅导。在恩师们言传身教的带动和崇高精神的感召下,我总是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毕业后,我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高校任教的机会,志愿到当时山东最贫困的革命老区沂蒙山,积极参与创建临沂大学等院校。 如今重温陈先生的教诲感到格外亲切。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理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子明/遗作赵建永/整理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zz/11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她是九品芝麻官烈火老鸨,荣登高登女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