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体育界的金女大知名校友
金陵女子大学从年筹建到年全国院系调整,办学近40年,培育了近千名毕业生,成为当时各个行业的杰出女性代表,被人们称为“朵玫瑰”。她们拥有精湛的专业水准,娴熟的中西文化交流能力,济世苍生的厚生情怀,在社会各个领域叱咤风云,多有建树。 唐筼:我国女子体育教育工作的先驱 唐筼(—),广西灌阳县人。18岁毕业于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天津女师),年开始教授小学低年级。年秋赴上海体育师范就读,两年后毕业,在天津母校任体育主任。后进入金陵女子大学体育专业本科深造,因心脏病不得已告别金女大校园,后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体育教师。曾担任北京中等以上学校体育联合会裁判,参与北京体育学会的工作。年8月与陈寅恪在上海举行结婚典礼。生育长女后,离开教职岗位,全力支持陈寅恪专心治学。年送女儿到金陵女子大学附中高中部就读时,回到阔别了近20年的母校,主动做起了义工。杨嘉仁:著名指挥家、音乐理论教育家 杨嘉仁(—),出生于南京,原籍广东中山。年入读金陵大学教育系。由于金陵大学不设音乐专业,同时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选习音乐,是金女大唯一的男性毕业生。在读期间,每两周去一次上海,跟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的指挥——意大利人梅百器学习钢琴与声乐。年大学毕业后,在南京汇文女中、明德女中、中华女中任音乐教师。青年时代的杨嘉仁是一名优秀的男低音歌手。年12月,杨嘉仁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研究部所属的音乐教育系研究班深造,年转入理论系研究班,并于年毕业,获得音乐教育和音乐理论两个硕士学位。 年9月杨嘉仁学成回国。先后在上海之江文理学院、南京金陵神学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中西女中、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沪江大学任教。年10月,杨嘉仁创办上海市音乐中心站,亲任视察兼主任。年夏,杨嘉仁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音乐理论及指挥法教授。在20世纪40—50年代,杨教授的音乐活动受到公众的赞誉和尊重。 新中国成立后,杨嘉仁教授以前所未有的高昂热情从事音乐表演艺术活动和教学工作。杨嘉仁有较高的音乐秉赋和坚实的钢琴与音乐理论基础。他的指挥能抓住整个乐曲的情绪,对乐曲风格的处理细致入微,独具特色。年11月,他与夫人陈卓如(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原校长)合编的《曲式学大纲》由上海音乐公司出版,这是当时出版的为数不多的专业音乐教材之一。年由他领导和指挥的中央合唱团赴罗马尼亚参加第4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曾以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杨嘉仁改编)获得合唱银质奖章。这是我国指挥家在国际乐坛上首次为我国合唱艺术争得的荣誉。年1月10日晚,毛泽东主席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馆)接见并宴请上海文艺界著名人士,音乐界有三位出席,杨嘉仁便是其中之一。年9月,上海音乐学院成立指挥系,由杨嘉仁教授担任首届系主任。在他的领导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分设本科和进修班以及合唱、交响乐队和民族乐队三个指挥专业,在音乐教育的领域里作出很大贡献。年9月,杨嘉仁教授被邀请担任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艺术竞赛评委会评委。在多年的教学和演出实践中,杨嘉仁不仅为中国培养了新一代的音乐指挥,还担任过钢琴、键盘和声、曲式、作品分析、总谱读法等课程的教学。文革期间,杨嘉仁、陈卓如夫妇受到无法忍受的精神打击、折磨和侮辱,于年9月一起含冤离世。 杨嘉仁、陈卓如夫妇 喜勋:体育教学之美的探索者 喜勋(—),出生于江苏南通。年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体育系。—年曾在天津女师学院、河北师范学院等校任教。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任体育教研部教授、中国民盟盟员。年退休开始从事大学生两操协会工作。长期从事竞技体育、艺术体操、健美操、舞蹈等方面的体育教学、科研及教学改革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担当国内外大型比赛总裁判长,在教育界作出特殊贡献,获国家颁发的特殊津贴奖。在体操界、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 黄吟诗:坚韧的钢琴伴奏者 黄吟诗(—),湖北武汉人。于年进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市立二中任音乐教师。年前往北京,在文化部直属文艺单位任钢琴伴奏,后调至东方歌舞团工作直至退休。先后排练过舞剧《和平鸽》《宝莲灯》等多项舞蹈作品。除伴奏工作外还翻译和发表过关于非洲、菲律宾舞蹈的论文和著作。计瑞兰:才情并茂的金陵女儿 计瑞兰(—),安徽省怀远县人。年进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乐剧科。—年,就读于内迁成都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历史系。年与毕业于金陵大学的陈永淦喜结连理,育有三女一子。计瑞兰毕业后就职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任三自委员会主席吴耀宗秘书。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妇女文艺工作者联谊会常委、全国文联上海市分会会员、上海诗歌工作协会会员。程式如:儿童戏剧评论家、作家 程式如(—),笔名石汝、芥子,江苏吴县人。年肄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社会系,后进入中原解放区,参加中原大学文工团。历任中南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员、艺术室副主任,从事儿童戏剧理论研究,是一级戏剧评论家、作家。曾担任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第一届与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儿童剧评论集《儿童剧散论》、改编电视剧剧本《白雪公主》、动画片脚本《蓝皮鼠大脸猫》(30集)等。儿童剧剧本《奇怪的》(合作)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文化部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二等奖。《儿童化与戏剧性》获全国首届儿童文学理论评奖优秀论文奖。 萧嘉玲:体育舞蹈的钟情者 萧嘉玲(—),出生于上海。年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体育系,后留校任教。年在华东体育学院(现上海体育学院)任教至退休。年,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授予其“功绩证书”。曾被聘请担任上海市体操教练员、高校艺术体操教练员和全国艺术体操进修班的授课教师。 黄美之黄珏:烽火丽人 黄美之(学名黄正,左),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历史系肄业。姐姐黄珏(右)年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社会系。湖南沅江人。黄珏在校期间曾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自治会的副会长,她的老师社会学专家龙冠海教授对她寄以厚望,她不但学科成绩佳,而且很勤于跑个案工作。她们的父亲黄维国为国民党元老,其母吴家瑛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是一位“以雄辩、文采、美貌而出众”的革命女性。曾致力于妇女教育并为中国政治史中第一位女性省议员(湖南省)。 年姐妹俩去了台湾,黄美之为孙立人将军英文秘书,并和姐姐一起进入女青大队成了教师,任儿童福利组少校组长。黄氏姐妹花一夕间成了南台湾军营的知名人物。年姊妹俩因孙立人案受牵连,最后以“过失泄露军机罪”,蒙冤受了十年牢狱之灾,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年4月,这对姊妹才得以出狱。重获自由后,黄美之在台北国立复兴电台任编辑,后又转到内政部国际劳工科从事翻译。黄珏出狱后在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教书,年晋升为副教授。台湾“解严”后,姐妹俩获得平反。获得自由的黄美之随美国外交官夫婿在各国居住游走,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代表作有《八千里路云和月》《流转》《伤痕》《不与红尘结怨》《欢喜》《深情》《世纪在漂泊》《沉沙》《烽火丽人》《马丁尼酒与野火》等。年黄珏因病在台北逝世。年7月26日黄美之因病在美国洛杉矶逝世。 骆明仁:学生心中的“女神” 骆明仁(—),出生于上海医生家庭,年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此后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系工作,年后,从事英语教学十七年,退休后一直从事钢琴教学。著有《儿童节奏乐曲》,另有多部音乐作品收编于少儿音乐教育类书籍中。 张清:杰出电影人 张清(—),原籍河北获鹿,生于天津。—年在就读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医预系。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年抽调至解放军总政治部电影训练班学习,后任八一电影制片厂《解放军新闻》影片的编辑和军事纪录影片的编导。年调至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辑、导演,作品有《星火燎原》《在长征的道路上》《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地震》《访日见闻记》等40余部科教、新闻片。其中《八一运动会》《伞兵生活》《天有可测风云》《生物进化》曾先后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年任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副总编、主管创作的副厂长。年当选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成员,兼任书记处书记,主管金鸡、百花奖的评奖工作。曾当选为中国科教影视协会首届理事长,被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一级导演职称。年调任中国电影出版社任社长。年率中国科教电影代表团赴法国巴黎参加第36届国际科教电影协会年会,年率中国影协代表团访问日本。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三、六、八、九届“金鸡奖”评委。著有专论,收入《科教电影简论》及《电影艺术讲座》。年离休后编导的电影系列片《世纪之战——海湾战争备忘录》和《时代之子郭沫若》仍在向世人宣告她的存在,她的价值。陶津:丝竹陶写津津乐道 陶津(—),出生于北京。—年就读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到上海中西女中(上海第三女中的前身)教音乐,一年后调入上海合唱团,担任合唱与女高音领唱、独唱等。年被中央乐团借调,远赴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所在参赛队伍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赛后奔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巡回表演。先后师从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黄友葵教授,苏联歌唱家苏石林教授及德国专家等。曾录制出版过《波兰圆舞曲》《农村姑娘》《云雀》以及电影配音《牡丹仙子》等个人唱片。年退休以来,主要从事上海市文化系统老年合唱团的业余表演活动,并多次在国内市内重要合唱比赛中获得金奖。 孙家馨: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孙家馨(—),出生于安徽芜湖,湖北宜昌人。—年就读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声乐专业,师从黄友葵教授。年毕业后历任上海乐团独唱演员兼教员、中央乐团独唱演员兼教员、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副院长。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及进行声乐考察,在北京、香港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是我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年赴意大利罗马圣桑塔切契里亚研究院深造。 郑小瑛: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 郑小瑛(—),福建永定人。年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生物系攻读医预科,又在音乐系主修钢琴。年底到解放区,年先后在开封和武汉的中原大学文工团工作,年被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年师从苏联专家杜马舍夫学习合唱指挥一年半,以优异成绩结业后,即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并继续向瓦.巴拉晓夫学习指挥。年被国家选派到苏联国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师从知名教授尼·安诺索夫和格·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进修歌剧、交响乐指挥专业,曾与全苏广播交响乐团和莫斯科市等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回国后先后指挥过中外大型歌剧20余部及许多音乐会管弦乐作品。她的指挥风格热情奔放,气魄雄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是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爱乐女》乐团艺术总监、“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及首席指挥。年在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的支持下创建了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任艺术总监。年获评“中华文化人物”。至今仍活跃在国际乐坛。 邓敬苏:德艺双馨 邓敬苏(—),四川江津人(现为重庆市)。年考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年迎接解放军入城,考上二野军政大学文艺兵,参加二野军大文艺新闻大队,同年9月分配到二野政治部文工团,年5月奉调军委总政文工团。年受到“文革”冲击,下放成都军区第53医院工作,年归口归队到成都军区战旗话剧团。曾在《井冈山》《万水千山》《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多部话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年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时,因在《大军西进》中扮演藏族老妈妈获得表演奖。入伍后曾荣立三等功三次,受到总政治部嘉奖。年离休后进入军区三洞桥干休所。至今继续在荧屏、舞台、讲台奉献余热。多次主持《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大型文艺晚会。年应聘到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担任教授,十余年间培养演员、主持人、播音员近千人。因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被学校授予“学院卓越成就奖”。吴令华:著名作家 吴令华(—),浙江海宁人。年就读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常务副主任、北京市文联第五届理事、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年离休。曾写过多篇评论文章、回忆录、散文,如:《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读沈从文传》《吴世昌教授的学术贡献》《吴其昌、吴世昌兄弟南京哭陵》(中国著名汉学家吴其昌和国学家吴世昌教授是吴令华两位舅舅)等近百余篇佳作。主编的图书总计约万字。包括《吴世昌全集》(12卷)、《词林新话》《红楼探源》《诗词论丛》《文史杂谈》(北京出版社出版,吴世昌著)等等。 李锦华:锦绣人生 李锦华(—),出生于苏州书香门第。年考取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主修钢琴,先后辅修声乐、教育等课程。年大学三年级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抗美援朝。年退休后又担任五年的英语教师、合唱团的负责人兼指挥,其间一直在家开钢琴课。多年担任金女大北京校友会会长。 方仁慧:仁爱处事慧心育人 方仁慧(—),籍贯上海。年入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业,年毕业。曾任江苏省政协第六、七届政协委员,20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在美国多所大学及英国讨论中国音乐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讲,并获英BBS广播公司向全球广播。在美推广钢琴业余教育,连续6年学生获得MTNA地区赛第一名。年获得美国MTNA的EmeritusCertificate(终身成就证书)。年回国后指导多名学生获国内各类钢琴比赛金奖或特等奖。在美曾任4年美金女大海外校友会大纽约地区会长,并于年代表女大海外校友会出席于中国北京召开的北京高校海外校友联谊会。 叶惠芳: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 叶惠芳(—),出生于上海,原籍福州。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钢琴演奏家,—年活跃在我国钢琴艺坛上为数不多的演奏家之一。年报考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用了3年时间修满本科4年学分,年获准提前毕业。毕业后被分配至青岛一中教学生上唱歌课,年调上海音乐学院担任钢琴系助教。年加盟上海交响乐团演奏《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年,被选拔到苏联来华音乐专家大师班学习。年奉调去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年调南京艺术学院工作。文革中弹奏协奏曲《黄河》在南京人民大会堂等剧场连续公演37场。文革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年应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之邀赴日讲学和演出。年应上海音乐学院邀请,叶惠芳以专家身份赴上音讲学。期间文化部聘请其出任了多项国际钢琴比赛的国内选拔赛评委。年又应美国哈特福特大学邀请赴美讲学。年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为叶惠芳教授从教50周年举办了3场音乐会。 王逑:著名钢琴家 王逑,江苏常熟人,后迁居上海,著名钢琴家。年考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年受聘为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及音乐指导。年,王逑与中国男低音歌唱家温可铮共结连理。自年开始,在温可铮教授的演出生涯中,王逑经常担任其钢琴伴奏。夫妇二人曾受邀在全国许多城市举办独唱音乐会,也曾多次受邀去国外演出。年俩位在纽约共同主持《乐声飘逸》声乐大会,颇受音乐界瞩目。在美国夫妇俩还共同创办了华人爱乐合唱团。年双双被授予由加利福尼亚州五位郡市长亲笔签名的“高水平演出荣誉奖”,年荣获美国纽约教育局国际语言文化协会“杰出钢琴教师奖”。 陈敏庄:桃李满天下 陈敏庄(—),年考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年因院系合并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主修声乐。毕业后留校任教,教学出色,培养了诸多享誉海内外的歌唱家。 特别感谢:钱焕琦、丁浩老师 文稿 杨素萍 编辑 卫陈蝶梁译丹邵奕青 审核 薛传会杨素萍李凡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zz/6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理信仰丨球员上分搭配第十九期ldq
- 下一篇文章: 那些学历低得吓人的大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