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条例

(一)年英国人来到北美大西洋沿岸后开始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经过不断拓殖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已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个殖民地,在此期间大批移民移居北美,其中大多数是英国人,也有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殖民地的统治模式是依照英国政体建立的,每个殖民地都有自己的总督和议会。总督代表英国对殖民地进行统治,拥有行政、经济和军事大权,可以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成为经济发展主流,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落后的经济成分。18世纪中期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造船业是主要的工业部门之一。中部盛产粮食,生产的小麦和玉米都远销欧洲市场。南部种植园经济盛行,黑人奴隶是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除生产稻米外主要种植烟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北美生产的很多产品甚至能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产品一争高低。

年的费城

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始,除了更进一步要使北美成为原料供给地和工业品的市场外还迫切要求毛皮贸易和西部工地,因此英国极力阻止殖民地向西部发展,把殖民地局限于阿巴拉契亚山以东地区。英国的西部土地政策加深殖民地和宗主国的矛盾,助长殖民地的反英情绪。同时北美又是英国国内工业制成品倾销的市场,是供应英国国内工业生产的原料基地,它保证英国贸易额的顺差,使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得巨额利润。英国宗主国还采取不同的殖民统治形式尽量割裂各个殖民地,企图长期保持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制度。但是由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各殖民地内部之间联系的加强,独立自主地发展统一经济以摆脱殖民地经济依附于宗主国的要求日益强烈。

(二)在-年的“七年战争”中为争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国与法国进行长期的战争。英国虽然打败法国,控制北美大部分地区,但因长期的战争而导致财政困难。于是英国政府不断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税收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英国希望北美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并从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财富。英国议会于年4月通过《殖民地通货条例》和《糖税法》,前者宣布殖民地发行货币为违法行为,后者修改海关条例,禁止产自外国的朗姆酒进口,提高葡萄酒的关税,对咖啡、蓝靛、纺织品等货物征收新税,并加大对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年2月又通过《印花税法》,它规定法律文件、契约文件等都要支付印花税。印花税条例是英国政府为将庞大的军、政费用转嫁殖民地人民于年颁布的征税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的一切商业文件和合法证书、执照、报刊、杂志、广告,均须贴上印花,凡是违者均受处罚,伪造印花者处死刑。这种印花税额很重,它的实施损害殖民地各阶层的经济利益,引起反抗印花税的广泛斗争。

(三)七年战争后英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控制殖民地和镇压印第安人派遣一万名军队常驻北美,由当地负责全部开支。年3月22日英国国会通过的印花税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的印刷品包括报纸、书刊、契据、执照、文凭、纸牌、入场券等均需加贴印花税票,税额自2便士到几英镑不等,违者罚款或监禁,该条例定于11月1日起生效。印花税条例遭到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对,殖民地人民坚持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议会才能作出征税决定。自由之子、自由之女等秘密会社组织起来,带领群众捣毁税局、焚烧印花税票,把税吏身上涂满柏油、粘上羽毛、游街示众。11月印花税法生效前全殖民地税吏都被迫辞职,年10月在纽约召开全殖民地反对印花税法大会,会上通过拒绝向英交纳印花税等14项决议。为抵制印花税条例的全殖民地展开抵制英货运动,从而导致英国对殖民地的出口额大幅度下降。英国30个城市的商人和制造商联合向议会上书请求废除印花税法,英国议会于年3月18日最后通过废除印花税条例的决议。

唐森德税法

(一)印花税条例废除后英国政府为继续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与压榨,年财政大臣查尔斯·唐森提出将英国的土地税由20%减至英国15%,由此产生的差额则依靠从殖民地取得收入来加以弥补,并建议对殖民地的进口商品征税,这一建议获得议会通过。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向北美殖民地征税的法案称《唐森德税法》,由财政大臣唐森德提出而故名。印花税条例废除后根据财政大臣唐森德的提议英国国会于年下半年通过四项向殖民地征税的法案,还规定英国关税税吏有权闯入殖民地民宅、货栈、店铺,搜查违禁物品和走私货物,是年6月29日通过的唐森德税法是其中的第2项规定自英国输往殖民地的纸张、玻璃、铅、颜料、茶叶等均一律征收进口税。

英国贵族的奢华生活

(二)《唐森德税法》公布后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愤怒抗议,立即遭到北美殖民地的反抗,他们要求废除《唐森德税法》,英国政府同殖民地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宾夕法尼亚的律师J.迪金森以农民名义发表的《来自宾夕法尼亚农民的12封信》影响最大,他否认国会有向殖民地征税的权利,并号召殖民地人民起来用当年抵制《印花税条例》的那种革命精神去反对唐森德税法。年2月马萨诸塞议会又向各殖民地议会发出巡回信件,重申“无代表即不纳税”的原则.殖民地人民再度掀起抵制英货运动,并用武力反抗英国税吏的搜查与压迫,英国对北美的贸易额大幅度下降。英国政府以解散纽约、马萨诸塞两州议会要挟,但遭到殖民地人民更大的反抗,英国遂于年3月被迫废除《唐森德税法》。但为了表明英国有对殖民地的征税权利仍保留茶叶税,这即成为年爆发波士顿茶党案的导火。

波士顿惨案

(一)年驻营条例颁布后英国政府派遣军队驻扎北美,当时驻扎在波士顿的第14团和第29团胡作非为,有的刁难行人,有的调戏妇女,从而造成士兵与居民的关系恶化。5年间军队和当地人民的冲突不断发生,当地人民与军队之间的积怨已深,一股反抗的暗流逐渐壮大。年3月这种反抗达到高潮,3月5日英国士兵与一名制绳工之间冲突再起,波士顿的绳索制造工人聚集在海关向守卫海关的英国兵投掷雪球。晚8时钟声大作,人们手持棍棒走上街头,高呼赶走可恶的“红虾兵”(蔑称身着红色军服的英国军队),聚集在英王街海关周围的人情绪更为激昂。英军前来镇压,面对情绪激愤的人们的奋起反抗导致士兵在慌乱中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3人、伤6人,其中2人因伤势过重而次日死去。第一个被打死的是种植园奴隶出身的黑人群众领袖克里斯普斯·阿塔克斯,这次流血事件史称“波士顿惨案”。波士顿惨案的消息很快传到其他城市,纷纷起来抗议英军驻扎。在波士顿这座当时仅有1.7万人的城市,给死难者送葬的行列中竟聚集了五万人,英国军队被迫撤出波士顿。

(二)波士顿惨案的消息很快传到其他城市,纷纷起来抗议英军驻扎。在波士顿这座当时仅有1.7万人的城市,给死难者送葬的行列中竟聚集了五万人,英国军队被迫撤出波士顿。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早上英军将制造此次惨案的托马斯·普雷斯顿上尉及其八名下属和在现场的四位平民拘留起来,3月27日这些人被指控为谋杀罪。一个星期后一个大陪审团宣誓组成,在检察总长的要求下普雷斯顿上尉及其八名下属被提起公诉,在为英国军人担任辩护的约翰·亚当斯的帮助下英军上尉普雷斯顿及其他六名下属都判无罪释放,两名开枪的英军被判误杀,四名被收押的平民也被判没有罪而被释放。约翰·亚当斯就是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以及《独立宣言》签署人,后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继任者。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一)英国在取得对法国的“七年战争”胜利后,为转嫁战争军费负担掠夺殖民地的各种资源,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与压榨。年3月22日英国议会通过《印花税法案》,美洲许多殖民地开始开展抵制英货的运动,直到年3月英国议会在进行一场辩论后最后同意撤销《印花税法案》。年1月英国议会在财政大臣查尔斯·唐森德的建议下通过一个新的税收法案《唐森德税法》,北美殖民地因为该法案再次开展大规模抵制英货,英国因此向美洲殖民地派遣大量的军队,但由于军纪不严而严重滋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英国士兵与城市居民的关系日益恶化。年3月5日驻扎在波士顿的英军以保护执行关税条例的英国官员为由,向进行抗议的一群当地民众开枪,结果打死三人、伤六人,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惨案”。

(二)年英国政府为倾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该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条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不久英国议会通过《茶叶法》以挽救英属东印度公司的破产,《茶叶法》允许东印度公司将茶叶直接向北美出口,每磅茶叶只征收3便士的茶叶税。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不通过英国或北美批发商,而是通过其指定的代理商出售。这样做就使得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茶叶销售价格较低,殖民地的守法商人和走私商人都无法与英货的代理人竞争,从而垄断殖民地的茶叶市场,这种垄断只利于效忠英国的商人。东印度公司输入的茶叶价格较"私茶"便宜百分之五十,当时人们饮用的走私茶占消费量的十分之九。便宜的价格打压殖民地本土的茶叶销售,导致很多的走私和殖民地本地种植的茶叶商人无法生存,殖民地茶叶价格被操纵,北美生产出来的茶叶销售受影响。殖民地人认为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扶植的,假如他们饮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就等于他们还继续受英国的压迫、剥削,被迫接受英国对殖民地征税和制定法律。《茶叶法》引起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和坚决反对,殖民地人民阻止卸货或者封存茶叶,纽约、费城、查尔斯顿人民拒绝卸运茶叶。

(三)年11月有7艘大型商船前往殖民地,四艘开往波士顿,其他三艘分别前往纽约、查尔斯顿和费城。然而纽约和费城两地的茶商拒绝接货,这两艘商船不得不开回英国。年11月28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第一艘茶叶商船“达特茅斯号”先停靠在波士顿附近由英军驻守的威廉要塞,后来在格里芬码头卸下除茶叶以外的其他货物。年12月16日波士顿的多人集会抗议,当天晚上在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的领导下,60名“自由之子”化装成印第安人上了茶船将英国东印度公司三条船上的箱茶叶全部倾倒入海,其价值总计英镑、总量总计9万磅。年12月23日的《马萨诸塞时报》描述道“涨潮时水面上飘满破碎的箱子和茶叶,自城市的南部一直延绵到多彻斯特湾,还有一部分被冲上岸”。后来美国在已经废弃的茶叶码头上专门立一块碑,用来纪念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后英国政府认为这是对殖民当局正常统治的恶意挑衅,为压制殖民地民众的反抗于年3月的英国议会通过惩罚性的法令,即《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条例》。这四项法令通称为"强制法令",规定英军可强行进驻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马萨诸塞湾省的自治地位,封闭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顿港。

(四)年春天《不可容忍条例》颁布,主要内容为:波士顿港湾被迫关闭,直到波士顿赔偿“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损失;取消马赛诸塞州的自治权;指控罪犯,并交由英国法院处理;增加英国驻军数量,即驻营条例;片土地交由加拿大魁北克省管辖,即魁北克条约;任命托马斯·盖奇为马赛诸塞州新的行政长官。接着英国议会又通过《魁北克法》,规定魁北克省的治理程序,这个法案恢复使用法国民法对个人事物,同时保持英国普通法的使用公共管理(包括刑事诉讼),取代宣誓效忠于它不再提到了新教信仰,并保证天主教信仰的自由练习。这一法案的目的是确保法裔加拿大人的忠诚,不满情绪在美洲殖民地日益增长。这些法令规定关闭波士顿港并禁止其沿海贸易,改变马塞诸萨殖民地的特许状,以任命的参事会取代选举产生的参事会。加强总督的权力,被控在镇压骚乱或执法过程中犯有杀人罪的人可在英国审讯,英军可自由驻扎在旅馆或无人居住的建筑物中,把密西西比河以西和俄亥俄以北的土地并入加拿大。这些强制法令严重侵犯殖民地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被称为“不可容忍的法令”,它们剥夺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利。《魁北克法》加剧北美殖民地人民在宗教上与英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英国同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激起他们的联合反抗。这些法令明显地剥夺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利,直接导致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拟就呈交英皇的请愿书和抵制英货的法案。

第一届大陆会议

(一)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加强殖民统治的英国政府不但颁布一系列税法,还颁布《驻军条例》、《唐森德条例》,《唐森德条例》规定之一是殖民地必须缴纳特别税以供养殖民地英军的开支。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压榨和政治统治,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北美人民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逐步建立自己的组织,年在马萨诸塞出现通讯委员会,随后很快发展为遍布于各州的革命组织,这个组织是推动召开大陆会议、执行大陆会议的中坚机构。为了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的英国当局于年3月起先后颁布5项高压法令,妄图以高压手段使殖民地屈服。但这些措施更激起北美人民的义愤,他们纷纷举行抗议集会、罢工、罢市,并针锋相对地训练民兵、筹备军火,准备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武装斗争。年在通讯委员会鼓动下北美各殖民地人民展开反对《强制法令》的斗争,9月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

(二)-年英国陆续在北美大西洋沿岸至阿帕拉契亚山脉之间建立十三个殖民地,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的居民是来自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的移民,这些移民的大多数是下层劳动群众且多为新教徒。由于早期的移民多数来自英国,他们不仅带来英国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具有民主意识,这些为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中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北部4个殖民地合称新英格兰(马萨诸塞、罗德岛、新罕布什尔和康涅狄格),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中部4个殖民地(宾夕法尼亚、纽约、新泽西和特拉华)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有“面包殖民地”之称,半封建的租佃制在这里大量存在。南部5个殖民地(弗吉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盛行种植园奴隶制,从非洲输入大量的黑人奴隶,种植园奴隶制实质上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是资本主义的孪生物。英属北美三类殖民地的经济各有特点,其共同之处是它们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都有较高程度的发展,这就为正在形成的美利坚民族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的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英国设立贸易局并派驻北美总督及官员统治和管理北美殖民地,按照英国控制的程度北美殖民地可分成三类,第一类由英王派的总督直接统治,是王家殖民地;第二类由殖民地业主任命总督再经英王批准,为业主殖民地。第三类由殖民地有产者选出总督再由英王批准,称自治殖民地。与欧洲和西属拉美殖民地相比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社会政治结构中逐渐成长起较多的民主因素,拥有一个比较民主化的议会,经济生活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民主,不存在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盛行地方自治。这些民主因素削弱英国在北美统治的基础,为北美独立战争铺平道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英属北美殖民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许多居民都有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他们一般都不固守其原来民族的习俗,彼此之间自由通婚和融洽聚居,逐渐融为一体。各殖民地之间商品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驿站通邮、报纸传递已成常事。人们共同使用英语,在13个没有隶属关系的殖民地之间逐渐形成统一的市场,滋生出许多共同的心态与常识。这种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和遭受英国殖民压迫、剥削的处境,使得北美殖民地内部的民族凝聚力日益加强,一个新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这是后来殖民地人民追求独立的根基。

(四)英国一直把北美殖民地作为其商品市场、原料供应地和税收的来源之一。为此它颁布多项条例对殖民地的工业实行严格限制,不允许殖民地形成与宗主国竞争的能力。经过七年战争后英国排除在北美的主要对手法国后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剥削和压迫。年英国政府明令禁止13个殖民地的人向阿帕拉契亚山以西移民和开垦土地。年颁布《印花税法案》和年颁布《唐森条例》后还增派军队。年英军制造“波士顿惨案”。《唐森德条例》规定之一是殖民地必须缴纳特别税以供养殖民地英军开支。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压榨与政治统治,激起当地人民强烈反抗。弗吉尼亚议会在杰斐逊领导下呼吁各殖民地联合起来共同斗争,建议召开由各殖民地代表参加的会议,共同“商讨各殖民地的不幸的现状”。英军的倒行逆施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在以反印花税为中心的群众运动中涌现出“自由之子”和“自由之女”等一些革命团体。“波士顿惨案”发生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进一步高涨,年“通讯委员会”成立,它在各殖民地间互通情况来协调抗英斗争,表现出一种联合的趋势。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后英国于年3月颁布五项强制性法令。殖民地人民将这些法令称为“不可容忍法案”,不少地方开始组建民兵。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英斗争进入高潮。

(五)北美的独立运动有两个原因,一是新英格兰商人要求对外贸易的自由,二是以弗吉尼亚为首的南方种植园主对西部的土地要求。最初的反抗源于新英格兰商人们反对英国国会的无端加税,英国殖民当局对此处理不当,最后不得不驻军波士顿。到了年驻军达十一个团,这时幕后指挥波士顿人民反抗英国殖民当局的塞缪尔·亚当斯觉得单靠波士顿和马萨诸塞的力量已无法应付,有必要召开北美所有殖民地参加的会议来讨论当前的局势。弗吉尼亚自治领的英国总督反对民选议会而解散弗吉尼亚议会,被解散的弗吉尼亚议会在威廉斯堡开会。第一个通讯委员会于年3月4日在弗吉尼亚成立,戴布尼·卡尔、帕特里克·亨利、理查德·亨利·李、弗朗西斯·莱特富特·李和托马斯·杰斐逊在罗利酒馆会面,讨论弗吉尼亚和其他殖民地涌入的其他新闻的影响,5月27日通过召开有十三个殖民地参加的会议的决议。在塞缪尔·亚当斯的倡议下马萨诸塞议会通过决议决定召开北美各殖民地的代表大会,并由议会的通讯委员会出面通知各殖民地议会,决议在6月17日通过后马萨诸塞的英国总督盖奇解散议会。

(六)年9月5日到10月26日在费城召开殖民地联合会议,史称“第一届大陆会议”。除佐治亚缺席外其他12个殖民地的55名代表都参加会议,与会代表有乔治·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帕特里克·亨利等。会议选举佩顿·伦道夫为第一任大陆会议主席,年10月22日佩顿·伦道夫被召回弗吉尼亚自治领担任殖民地议会议长,亨利·米德尔顿接替其成为第二任大陆会议主席,直到4天后10月26日会议闭幕。大陆会议围绕民族独立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民主派主张殖民地完全与宗主国决裂并立即开始军事行动,保守派则主张与英国永久联合。在大陆会议期间北美各地人民到处举行集会,通过决议表明对时局的态度。年10月20日大陆会议通过《联盟条例》(又称《权利宣言》),条约的提出由此创立“大陆会议联盟”。该决议旨在捍卫北美的权利、团结殖民地,直接回应英国的胁迫和不可容忍的行为。《联盟条例》由14条法律组成,要求英国政府取消对殖民地的各种经济限制和5项高压法令,重申不经殖民地人民同意不得向殖民地征税,要求殖民地实行自治,撤走英国驻军。如果英国不接受这些要求的话北美殖民地将于12月1日起抵制英货,同时禁止将任何商品输往英国。

(七)大陆会议同时还向英王呈递《和平请愿书》(《橄榄枝请愿书》),表示殖民地仍对英王“效忠”。尽管这次大陆会议没有提出独立问题,但它是殖民地形成自己的政权的重要步骤,它表明北美人民已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橄榄枝请愿书》是对国王乔治三世直接的请求,这份请愿书由新汉普郡、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康涅狄格州、纽约、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特立华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代表签字。他们写道自己是国王和英国忠实的臣民,自己想要在祖国和殖民地之间保持团结。然而英国颁布新的法令和制度正迫使他们感到恐慌,他们想要国王利用他的影响力摆脱北美殖民者不喜欢的法令,这是他们为避免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作的最后的努力。与此同时美国人正在为同英国人作战作准备。请愿书惹怒国王,国王采取行动阻止这些骚乱者,不久以后战争爆发。年3月英国人在波士顿被赶了出来,几个月以后没有一个英国士兵留在13个反抗州的土地上,这样美国人能够宣告自己独立了。年7月4日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被批准了,它是以个人解放的哲学观点为基础的一份文件,这份文件罗列了对国王的不满以及为什么殖民地人民要与英国决裂的原因。《橄榄枝请愿书》赞扬了国王,但是现在的《独立宣言》称他为昏君。《橄榄枝请愿书》上签名的许多人对又在《独立宣言》上签字感到很高兴,如汉考克、托马斯·杰斐逊、罗杰·谢尔曼、约翰·亚当斯和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们把文件的复制件送达英国海军司令部,苦战还在继续着。直到年一个条约的签订,英国才放弃对北美13个州的所有权。

(八)美国的请愿制度由来已久,北美大陆上关于请愿权系统的讨论最早出现在年,当时马萨诸塞州出版被视为美国最早法典之一的《自由体系》,其中第12章规定每个人在公开场所都享有言论自由以及请愿的自由。此外北美大陆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其请愿权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英国普通法。在布莱克斯通编著的《英国法释义》也将请愿权作为个人的重要权利之一,即任何人都有权向英国国王或议会请愿伸冤的权利。在北美谋求独立的初期北美居民也希望通过请愿权避免同英国的正面冲突,例如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内约翰·迪金森起草的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橄榄枝请愿书》,表达北美人民继续效忠国王,结束敌对状态的愿望。但当时的英国乔治三世拒绝接见前来递交请愿书的宾夕法尼亚州总督,并宣布北美殖民地已经处于叛乱状态,其他类似的请愿也均被拒绝。乔治三世拒绝请愿的行为也被写进美国的独立宣言,成为美国谋求独立的理由之一。

(九)年9-10月12个殖民地(佐治亚未派人)的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实现大联合。会议通过决议与英国断绝一切输入、输出与消费的关系(称“三断”决议案),支持抵制英货活动。第一届大陆会议成员虽有不成熟性和妥协性的一面,但它作为各殖民地55名正式代表的第一次联合会议表现出首创精神,为后来在统一旗帜下进行的独立战争奠定基础。尽管这次大陆会议没有提出独立问题,但它是殖民地形成自己的政权的重要步骤,它表明北美人民已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大陆会议精神推动下有10个州在年底建立起新议会,年初马萨诸塞成立安全委员会并组织训练民兵,为独立战争作了军事上的准备。大陆会议是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朝着全国性地方政权方向发展的开始,会议宣称强制法令是违宪的后拒绝服从,号召殖民地组织军队中断同英国的一切贸易。会议还起草《权利宣言和怨由陈情书》,向国王递交请愿书,但没有公开提出独立的要求,承认英国议会有权管理北美的商业。大陆会议还成立大陆协会,对英国进行贸易抵制。面对北美殖民地的反抗运动,英王和英国政府决定采取武装镇压的方式,乔治三世失去与殖民地和解的机会。

莱克星顿的枪声

(一)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的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初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殖民地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得到传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族和民主意识日趋增强。随着法国、西班牙在北美势力的衰退和印第安人对殖民地居民威胁的减少,英国决定在北美部署常备军,而且把驻军规模由人扩大到人。年英国颁布《驻军条例》,要求殖民地为英军提供住房以及所需物资。殖民地的居民认为驻军增加自己的负担,是把原本应该由英国负担的军费开支转嫁到了自己头上。另外外部威胁已大大减少,殖民地的居民认为驻军就更无必要,他们就怀疑驻军是针对自己的。年3月5日在波士顿市的英国驻军士兵对抗议群众开枪,打死数人,制造“波士顿惨案”。激起当地反英情绪的高涨,总督被迫从波士顿撤出军队。年4月19日驻波士顿英军托马斯·盖奇及其英军前往列克星敦,企图逮捕波士顿的反英领导人亚当斯等人并摧毁民兵基地康科德的军械库。

(二)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大量的种植园,建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年英国人又想出个印花税,规定一切公文、契约合同、执照、报纸、杂志、广告、单据、遗嘱等都必须贴上印花税票才能生效流通,这激起殖民地人民极大的愤怒,于是“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等秘密反英组织相继出现,各地都发生反英事件,抵制英货、赶走税吏、焚烧税票、武装反抗等事件不断发生。这一切引起英国政府的恐慌,他们立即派军队镇压。年3月5日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当场打死5名市民并打伤6人,制造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烧,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即将在北美大陆上燃烧起来。年4月18日晚天空漆黑一片,两匹快马从波士顿向康科德方向急驰而去。马背上的两个人,一个叫保尔·瑞维尔,一个叫威廉·戴维斯,他俩都是北美争取独立解放的秘密组织“自由之子社”的民兵战士。他们在波士顿打探到总督兼英国驻军总司令盖奇即将派军队到康科德搜查反英秘密组织的军火仓库,并要逮捕爱国者领导人,他们连夜骑马向各地的民兵报警。他们很快来到近郊的莱克星顿村把英国军队就要来搜查的消息告诉当地的民兵们,然后又飞身上马直奔康科德。民兵们得到消息后很快集合起来,埋伏在树林里、公路旁等候英军的到来。

英军行动路线

(三)19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名穿着赭红色军装的英国轻步兵在少校指挥官史密斯的带领下,乘着薄雾偷偷地来到来克星顿村边。他们正要摸进村子,忽然发现村前的草坪上列队站着几十个村民,这些人个个手握着枪怒视着英国人,双方僵持一段时间。不知道是谁开了第一枪,英军少校指挥官史密斯挥动军刀命令英军士兵开火,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被拉开,在激战中有8位民兵战士献出自己的生命。由于敌众我寡让英军很快冲进村庄,并向康科德镇猛扑过去。可是他们赶到时民兵们早已把弹药库转移,爱国者领导人也隐蔽起来,英军除了糟蹋粮食外什么也没有找到。史密斯命令士兵赶紧撤退,可是这已经晚了,四面八方响起一阵阵枪声,一排排子弹从房顶、树林、草丛中射来,穿着红色军装的英国士兵成了活靶子,一批接一批倒下。史密斯被打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地逃回波士顿。这一仗北美民兵共打死打伤英国士兵人,取得辉煌的战绩。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这枪声像信号一样很快传遍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从此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火燃遍北美大地。

史密斯少校

“来克星顿的枪声”也不仅仅是枪声的意思,而是转变成一个事件的代名词,即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此次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独立战争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推动作用。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把来克星顿当作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赞誉它是“美国自由的摇篮”。美国人民还在来克星顿镇中心区,树立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第二届大陆会议

(一)第一届大陆会议后英王变本加厉地对殖民地采取镇压措施,引起年4月19日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武装冲突。在人民反英武装斗争和高涨的革命情绪推动下年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大多数代表返回第二次会议,与会代表66人中新增加的成员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汉考克和托马斯·杰斐逊。弗吉尼亚代表佩顿·伦道夫再次被选为主席,但两周后他不得不回到家乡的议会。亨利·米德尔顿随后当选但遭到其拒绝,取而代之的约翰·汉考克成为第三任大陆会议主席直到,年10月29日因身体问题辞去职务。起初佐治亚再次没有参加大会,但截至7月该殖民地的省议会别无选择而只能加入。在反英革命战争业已开始的情况下大陆会议在性质上来说已发展为国家政权组织,开始起着常设的中央政府的作用,会议于年6月15日通过组织大陆军和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的决议。第二届大陆会议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是建立大陆军,战争的组织主要是由州民兵组织管理的,结果导致一场似乎注定要失败的叛乱。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并立即被派往波士顿围攻,在整个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是唯一的总司令。独立战争结束后根据《巴黎和约》大陆军大部分军队解散,仍然保留的一部分军队成为后来的美国陆军。

(二)年7月6日大陆会议通过《原因声明》,概述武装冲突的原因,在最后的和平努力中它向英国发出《橄榄枝请愿书》,希望在冲突升级前解决冲突。会议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巩固自己的权力,承担13个殖民地的立法和行政权力。它任命一名驻法国大使从欧洲国家获得贷款,然后发行纸币并继续筹集军队。代表团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乏提高税收的法律权威,因此有人要求各国提供资金,但有时没有效果。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作为国民政府开始运作,为了表明自己的权力它发表一份将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年6月11日大陆会议任命一个“五人委员会”起草一份宣言,该委员会由康涅狄格殖民州的罗杰·谢尔曼、宾夕法尼亚殖民州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弗吉尼亚殖民州的托马斯·杰斐逊、马萨诸塞殖民州的约翰·亚当斯和纽约殖民州的罗伯特·R·利文斯顿组成,聚集起草合宜之文告以宣示独立之决心。五人委员会决议宣言由托马斯·杰斐逊独立起草后对富兰克林与亚当斯展示,富兰克林一人即至少修订了其中48处,杰斐逊后据此誊录一份修订版。宣言委员会从年6月11日开始工作,于年6月28日首次向大陆会议提交该文件。年7月4日批准《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成立美利坚合众国。7月4日独立宣言获得通过,并分送十三州的议会签署及批准。这十三个州分别是: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州,康涅狄格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

(三)美国的独立宣言受年荷兰共和国宣告独立之影响吁求誓绝,苏格兰王国于年的阿布罗斯宣誓作为史上第一次的独立宣言,毫无疑问也具有影响力,杰斐逊个人曾制作弗吉尼亚人权宣言于年见采。独立宣言受美国共和主义精神所影响,即以之为自由权之基本架构。另外宣言中也反映启蒙时期的哲学,包含自然律、自决、与自然神论等观点。宣言中的理想甚至其中一些片断,直接引用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之著作,尤其是其以“文明政府之真实起源、范畴与终结之各项专论”为题之政府二论。于其论文中洛克拥护由受统治者成立政府之信念,洛克写道人类拥有天赋人权。其他独立宣言所受到的影响包括阿尔杰农·西德尼之演讲与著作天助自助者以及托马斯·潘恩,据杰斐逊之理念独立之目的为非为寻找前此未有之新原则或新论述,而是置事物之常理于世人眼前,以简洁之语句搏取赞同,并使之以我等受迫之立场自我判断。若干史家相信独立宣言曾用以作为宣传工具,即美国人尝试为其叛英行为立说,以说服不愿起事之殖民地加入,并对可能施以援手之外国建立正当性。独立宣言亦曾用以结合大陆议会之成员,大多数的签署人都明白自己签的是与革命事业成功与否息息相关的生死状,而本宣言缩短革命与成功之距离。或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挖苦的:“我等而今务须生死与共,否则定遭个别处决。”独立宣言包含多名美国开国元勋之基本理念,其中若干日后获编入美国宪法中。年赛尼卡福尔斯会议的《感伤宣言》以此为本,日后越南与罗得西亚等国之独立宣言亦本诸于此。在美国独立宣言经常为日后之政治性演说所引用,如亚伯拉罕·林肯之堡葛底士堡演说与马丁·路德·金博士之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独立宣言也激励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即法国大革命中的根本宣言之一。

(四)宣布独立后大陆会议的性质由联合殖民地大陆会议转变为合众国大陆会议,随着《李决议》和《独立宣言》的通过,大陆会议面临的挑战是将众多的联合殖民地的立法转化为一部能够团结和管理13个独立州的美国宪法,甚至在接受这两份重要文件之前起草宪法的问题在年6月12日就得到了大陆会议的认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dt/1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