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xwdt/150727/4663997.html

本节内容为奥斯曼帝国与白羊王朝、摩尔达维亚、意大利奥特朗托以及罗德岛战役。

第一部分穆罕默德二世与乌宗·哈桑--奥斯曼帝国对白羊王朝战争

年,奥斯曼帝国吞并特拉布宗,然而此时在安纳托利亚东边的局势依然对奥斯曼帝国有一定的威胁。位于帝国东边乌宗哈桑的白羊王朝实力不容小觑。年末乌宗·哈桑派侄子作为特使前去苏丹宫廷,警告穆罕默德不要打特拉布宗的主意。年在附庸卡斯塔莫努的桑达尔王朝和卡拉曼王朝的协助下,穆罕默德挥军东进,乌宗·哈桑亦派兵阻挡奥斯曼军队,此役双方未分胜负。

(白羊王朝,年土库曼游牧部落首领卡拉·奥斯曼建立的伊斯兰逊尼派王朝,因旗帜以白羊为标志而得名。-年统治土耳其东部、波斯中西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伊拉克北部一带。年为波斯萨法维王朝所灭。)

图乌宗·哈桑

图白羊王朝的标志和疆域

年,乌宗·哈桑吞并了黑羊王朝的一大片领土,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将阿塞拜疆,伊拉克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一度占领了帖木儿帝国的部分领土。

(黑羊王朝:黑羊王朝是土库曼部族建立的王朝。年由卡拉·穆罕默德创始。年-年统治如今的阿塞拜疆、伊朗西北部与伊拉克地区。年为乌宗·哈桑的白羊王朝所灭)

图黑羊王朝的标志和疆域

年,乌宗·哈桑将帖木儿帝国的统治者阿卜·赛义德杀害,进一步扩大了王朝的版图,涵盖了今日伊朗和伊拉克的绝大部分以及安纳托利亚东部的大部分土地。乌宗·哈桑将自己视作与穆罕默德二世平起平坐的皇帝。乌宗·哈桑在一份声明中将自己称为伊斯兰世界中唯一合法的最高统治者。这无疑是对穆罕默德二世发起了挑战。年7月,乌宗·哈桑宣称要出面干涉,使卡拉曼的剩余土地免遭奥斯曼的侵略,要求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撤军并交出特拉布宗。同年底,乌宗·哈桑越过幼发拉底河入侵马穆鲁克的北方领土,继而进入马穆鲁克统治的叙利亚。

(马穆鲁克:也译作马木留克,原意指奴隶,最早的马穆鲁克是由当时的法蒂玛王朝时期的埃及苏丹,模仿当时中东所流行的“古拉姆”制度组建的军事力量。而“古拉姆”即为“宫廷奴隶”,马穆鲁克即为中世纪服务于阿拉伯哈里发的奴隶兵)

年,苏丹最终决定对白羊王朝用兵。8月1日,穆罕默德二世的2万先头部队与白羊王朝接触,双方沿幼发拉底河对峙,乌宗·哈桑军队渡河以攻击奥斯曼人,短暂的战斗后奥斯曼将其击退并过河追击。之后不久白羊王朝小股部队将渡河的桥拆毁并从背后袭击奥斯曼的前锋部队。撤退中的乌宗·哈桑部队也掉头反击。奥斯曼人损失了不少人马,开始后撤。乌宗·哈桑命军队追击以歼灭奥斯曼剩余部队,但失败了。10天之后,穆罕默德率大军抵达。双方在埃尔津詹展开部队。穆罕默德将骑兵布置在两翼,苏丹本人率禁卫军坐镇中央。白羊王朝则以轻骑兵为主。乌宗·哈桑将大军分为四部分在战线上一字排开,另有一小部分安排在奥斯曼侧翼以期从后方突袭。

图埃尔津詹

苏丹下令右翼军队先行攻击,乌宗·哈桑派军阻击并将右翼部队攻打奥斯曼人的左翼,双方短兵相接,势均力敌,不久乌宗·哈桑将中路的部分军队投入到奥斯曼的左翼战斗中,在看到奥斯曼的左翼部队开始后撤后,穆罕默德将中军的一部禁卫军派到左翼以加强抵抗。乌宗·哈桑决定利用现在奥斯曼中军力量削弱的机会,悉数派出自己的中军部队杀向穆罕默德所在的奥斯曼中军。然而等待乌宗·哈桑的却是奥斯曼火炮的轮番轰击和步枪的齐射。在击退了乌宗·哈桑的中路军之后,奥斯曼的中军转向了侧翼,乘胜追击,最终乌宗·哈桑大败,

虽然奥斯曼人在埃尔津詹击败了白羊王朝,但并没有占领其太多的领土,因为对奥斯曼人来说,他们不仅要面对敌人为反对他们在此处进行的扩张而进行的抵抗运动,还要面对东边边境的荒凉地区作战时严峻的后勤补给问题。同时也认识到在这个地区为维护统治而面临的巨大困难。苏丹将部队退回到较易防守的地区。尽管奥斯曼选择较为保守的策略,但此时白羊王朝已经无力挑战奥斯曼帝国的权威。穆罕默德二世依循往例,在胜仗后向伊斯兰世界的君主们送去了胜利的宣告。

年,奥斯曼军队统帅“堡垒建造者”艾哈迈德帕夏受命征服在托鲁斯山脉中的卡拉曼王朝中心地带。奥斯曼试图将部落首领降为地方骑兵,并鼓励他们定居于乡村和城镇。很多卡拉曼部落选择了抗拒,特别是图尔古德卢和萨尔瓦克,他们宁可躲进山中也不服从奥斯曼人的统治(这些人的部分后裔甚至一直躲到了16世纪初)。

图托鲁斯山脉与卡拉曼所在的科尼亚

对于乌宗·哈桑,战役的失败使得白羊王朝国内反对乌宗·哈桑的势力抬头。年,乌宗·哈桑去世。埃尔津詹的胜利巩固了奥斯曼帝国在安纳托利亚的统治。使穆罕默德二世可以将精力放在欧洲的事务上。

第二部分“征服者”最后的征服--奥斯曼帝国对摩尔达维亚的军事远征

关于摩尔达维亚:

历史上的摩尔达维亚:一个在东欧历史上的地区和公国,相当于如今喀尔巴阡山脉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领土,年,瓦拉几亚公国和摩尔达维亚公国合并成为罗马尼亚公国,年建立罗马尼亚王国,年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与罗马尼亚王国合并,正式统一为罗马尼亚。年6月,斯大林借口建立东方战线,占领摩尔多瓦,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年6月,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年5月23日再次更名为摩尔多瓦共和国,年8月27日宣布独立。

图摩尔达维亚位置参照图

年,摩尔达维亚大公博格丹二世被他的兄弟彼得杀害,彼得随后篡位。彼得通过向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四世称臣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在年,他同时也向奥斯曼帝国称臣。

(博格丹二世即后文提到的斯特凡的父亲,在其叔父彼得·阿隆杀害自己的父亲之后,斯特凡逃往摩尔达维亚)

(卡齐米日四世:波兰国王,年至年在位,)

图卡齐米日四世

在摩尔达维亚国内,博格丹二世的儿子斯特凡得到了匈牙利领导人匈雅提和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的支持,年,斯特凡从弗拉德得到军队的帮助,进军摩尔达维亚,并在奥比奇击败彼得。彼得流亡到特兰西瓦尼亚,向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即匈雅提·亚诺什次子)寻求庇护。斯特凡成为了摩尔达维亚大公。即斯特凡三世。斯特凡即位后却依然不得不向奥斯曼称臣纳贡,斯特凡也利用这样的喘息之机进行改革提升国力。贵族的权利受到限制,农奴获得了自由并且可以参加军队。同时斯特凡建立了炮兵部队和新的堡垒。之后斯特凡通过外交和军事行动,从波兰得到了霍京。年,斯特凡的盟友弗拉德三世被奥斯曼推翻,斯特凡利用机会在年夺得基利亚(今乌克兰西南部城市)。从而控制了多瑙河三角洲区域。

图基利亚

年,特兰西瓦尼亚爆发反匈牙利的暴乱,斯特凡则选择予以支持特兰西瓦尼亚一方。不过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很快在次年底就平息了叛乱,并移师摩尔达维亚。斯特凡击败了人数占优的匈牙利人。国王马加什一世受伤。匈牙利人则损失了一万多人。斯特凡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也几次进军特兰西瓦尼亚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年,彼得率军入侵摩尔达维亚,在特尔古穆列什(今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穆列什县城市,穆列什县首府)战败,随后被斯特凡处决。

图特尔古穆列什

年,奥斯曼要求斯特凡将基利亚交还给瓦拉几亚,斯特凡予以拒绝,并在次年联合乌宗·哈桑联合以对抗奥斯曼。年,斯特凡利用奥斯曼与白羊王朝的战争停止向奥斯曼进贡,并出兵瓦拉几亚,在勒姆尼库瑟拉特(今罗马尼亚境内城市)击败拉杜(即弗拉德三世的弟弟,奥斯曼扶植的瓦拉几亚大公)。斯特凡将巴萨拉布三世推上瓦拉几亚大公之位。

(巴萨拉布三世,瓦拉几亚大公,在奥斯曼和摩尔达维亚的博弈中曾四年内四度出任大公之位)

图勒姆尼库瑟拉特

随着在安纳托利亚穆罕默德二世击败乌宗·哈桑,奥斯曼大军返回欧洲,拉杜得以在奥斯曼的支持下再次执掌瓦拉几亚。年,斯特凡再次将巴萨拉布三世扶植上瓦拉几亚大公。苏丹不能再做忍让。穆罕默德二世向斯特凡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恢复纳贡,将基利亚交换瓦拉几亚,并不再对基利亚进攻。斯特凡再次拒绝。穆罕默德二世则命鲁米利亚总督苏莱曼帕夏停止围攻阿尔巴尼亚的斯库台,移师摩尔达维亚。苏莱曼在9月抵达索菲亚,此时大约2万名保加利亚人加入到苏莱曼的奥斯曼军中。巴萨拉布转变了阵营,其一万五千名瓦拉几亚人也加入进来。斯特凡知道自己的拒绝会引发奥斯曼大军前来征讨,所以向波兰,匈牙利和教宗发出了求救。不久数千名摩尔达维亚人,两千名波兰人、两千名匈牙利人和五千名塞凯伊人(匈牙利人的一支)加入到斯特凡的阵营中。

年11月,苏莱曼帕夏率军渡过多瑙河,然而此时适合战争的季节已经结束,苏莱曼还是给与部队两周的休整时间。进而继续向摩尔达维亚挺进。12月,奥斯曼大军进入摩尔达维亚境内。而斯特凡在奥斯曼抵达之前已经采取了焦土战术,烧毁村庄,投毒水井,迁移人口。为奥斯曼人的补给制造麻烦。并以游击战的方式不断骚扰奥斯曼军队。年1月10日,奥斯曼侦察兵报告,在瓦斯卢伊(罗马尼亚东部城市。瓦斯卢伊县首府)在伯尔拉德河(锡雷特河支流)山谷中发现有一座村庄。

图瓦斯卢伊位置

图伯尔拉德河、锡雷特河与瓦斯卢伊位置

这时下着大雨,天气寒冷,并伴有大雾。苏莱曼决定让部队在瓦斯卢伊以南休息以等待摩尔达维亚军队出现。当奥斯曼军队穿过河流上的桥梁时,摩尔达维亚人的战鼓声从北方传来。相信摩尔达维亚军队已经出现,苏莱曼帕夏命令军队在浓雾中向前冲锋并在河的西侧列阵。奥斯曼人的前锋部队与摩尔达维亚军队相接触,斯特凡用轻骑兵袭击奥斯曼人并将其引入狭窄的山谷中,摩尔达维亚隐藏的的炮兵,弓箭手随后向奥斯曼人射击。处于军队后方的苏莱曼无法评估前线的战况,并试图让剩余军队渡过桥梁。桥梁中途坍塌,减缓了奥斯曼人增援的速度。而忠诚度较低的瓦拉几亚人没有过河帮助奥斯曼人。

在前线的摩尔达维亚人缓慢后撤,斯特凡派轻骑兵攻击增援的奥斯曼军队以使其向山谷方向移动。突然在奥斯曼人的左侧出现了摩尔达维亚军队的战鼓声,苏莱曼在左翼布置防线以防敌人的威胁。

此时在奥斯曼人右翼出现的摩尔达维亚重骑兵向现在奥斯曼阵营的背后和侧翼突袭,奥斯曼人陷入慌乱之中并开始后撤。斯特凡则持续对奥斯曼人进行骚扰。此役奥斯曼人损失惨重。许多奥斯曼将领被俘后遭处决。战役的失败也促使穆罕默德二世决定将御驾亲征摩尔达维亚。

年夏天,苏丹亲率十万大军进入摩尔达维亚。奥斯曼的盟友,克里米亚汗国则从东面袭击了比萨拉比亚。穆罕默德在黑海沿岸占领了要塞阿克曼。

(比萨拉比亚:德涅斯特河、普鲁特河-多瑙河和黑海形成的地带)

图比萨拉比亚位置

斯特凡意识到自己无法与奥斯曼的大军正面交锋,依旧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穆罕默德则缓慢行军,确保军队的补给。年7月26日,斯特凡不得不与穆罕默德二世在瓦莱亚阿尔巴遭遇(关于此战的资料并不多)。摩尔达维亚人希望放火和夏天的炎热可以阻碍奥斯曼人的脚步。

摩尔达维亚人首先对奥斯曼军队予以炮击,奥斯曼人很快就摧毁了摩尔达维亚人布置在阵前的木桩。斯特凡派出骑兵向奥斯曼人冲锋,但被奥斯曼骑兵发起的攻击挡了回来。随后斯特凡命令藏在林中的骑兵再次向奥斯曼军队进攻。穆罕默德则派出禁卫军冲击斯特凡的防线。禁卫军在林中追击逮捕撤退的摩尔达维亚士兵,侧翼部队则负责阻止摩尔达维亚人的全线撤离。最终奥斯曼人击败摩尔达维亚。斯特凡逃到了波兰边境,并开始招募新军。

对苏丹来说此战的胜利并不能保证奥斯曼可以征服摩尔达维亚。奥斯曼还要面对当地的抵抗力量,鉴于军队的补给、瘟疫、以及瓦拉几亚弗拉德三世军队有可能出现的威胁,穆罕默德在8月从摩尔达维亚撤军。

最终斯特凡同意两国和平并再次纳贡。

在和摩尔达维亚的冲突结束之后,穆罕默德得以有精力对付匈牙利王国。穆罕默德先对瓦拉几亚和特兰西瓦尼亚采取了行动。匈牙利国王马加什给了特兰西瓦尼亚总督斯特凡·巴托里(-年在位)名步兵和名骑兵,斯特凡·巴托里随后在年10月13日带领匈牙利、塞凯伊人和塞尔维亚联军直面对抗由阿里·科卡贝伊指挥奥斯曼人和瓦拉几亚巴萨拉布(巴萨拉布四世,不是前文提到的巴萨拉布三世)的附庸国军队。

双方都将军队布置为三组,战斗最初奥斯曼人的右翼和中军将斯特凡联军击退,斯特凡从马上摔下来,险些被俘。阿里·科卡贝伊则在奥斯曼左翼指挥作战。这使他无法很好的判断战线的情况。匈牙利将军保罗·金尼斯指挥着斯特凡的右翼,引诱奥斯曼左翼偏离了其中军,在将奥斯曼左翼击退以后保罗·金尼斯迅速回击奥斯曼中军。经过一番交战,奥斯曼军队撤退。此战的胜利使得匈牙利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在亲率奥斯曼大军远征摩尔达维亚之前,年,穆罕默德二世让大维齐尔“堡垒建造者”艾哈迈德帕夏率领一支奥斯曼舰队向克里米亚进军。吞并了卡法和一些规模不大的热那亚属地,以及威尼斯在塔纳(亚速)的港口。在克里米亚建立据点后,奥斯曼舰队驶向黑海东北部海域,夺下距离亚速出海口不远的库巴堡以及克里米亚东海岸的阿那帕。从此克里米亚半岛南部区域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个桑贾克。

图克里米亚塔纳、阿那帕

年,已故的克里米亚可汗哈吉·格莱诸子争位以猛利·格莱可汗继承汗位结束。猛利·格莱亦接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与奥斯曼帝国其他附庸国不同,克里米亚汗国不用向苏丹进贡,也不用将统治者的儿子送到奥斯曼宫廷当做人质。克里米亚人的骑兵以速度和机敏著称,在跟随奥斯曼人的攻城略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奥斯曼将黑海变为了帝国的内海,成为了黑海地区的强权。苏丹也明白,试图去攻占黑海以北更加广袤却贫瘠的土地是不值得的。在之后的几年里,奥斯曼人加强了对黑海沿岸区域的控制。

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逐渐实现了在东西方的战略目标。奥斯曼人不断扩张的领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区块。仅有几个坚守的堡垒还在异教徒手中。

年和年,克鲁亚和斯库台相继向奥斯曼人投降。这一年,持续16年的威尼斯-奥斯曼战争以双方签订和约结束。威尼斯归还了占领的奥斯曼土地。奥斯曼也将摩里亚、阿尔巴尼亚和达尔马提亚占领的一些领土交给了威尼斯。但威尼斯仍需要交纳一笔贡金以换取在奥斯曼境内的通商自由。

第三部分穆罕默德二世的最后雄心与壮志未酬—奥斯曼帝国对奥特朗托、罗德岛战役

年夏天,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几乎同时发起了两场大胆的海陆军事行动。即攻打那不勒斯王国在意大利本土的奥特朗托和地医院骑士团。

罗德岛战役:

罗德岛此时是奥斯曼帝国版图内不合时宜的一个拉丁人据点。他们在奥斯曼与威尼斯的战争中屡屡对威尼斯施以援手,权且不论他们从事海盗活动的恼人行为,光是他们盘踞在伊斯坦布尔到埃及海路要道的战略位置上,就给了苏丹穆罕默德征服它的理由。

图罗德岛位置

从罗德岛在图上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必须拿下它的必要性

只有拿下罗德岛,奥斯曼才能彻底控制东地中海,保证安纳托利亚的安全。骑士团大团长皮埃尔·德·欧比松率领下的骑士团预料到苏丹会迟早发动攻势。他们加固了要塞,储备了足以支持三年的给养。

在年冬,奥斯曼将领梅西赫帕夏对罗德岛进行了一次骑兵侦查,随后回到了与罗德岛隔海相望的马尔马里斯港。等待来年春天大军的到来。

图马尔马里斯港与罗德岛

年5月,从伊斯坦布尔而来的6万奥斯曼大军乘船跨海登陆,扎营于城外。奥斯曼大炮开始炮轰城墙,工兵也开始土工作业。奥斯曼人发动数次攻击,都被守军击退。在得到守军拒绝议和投降之后,7月28日,梅西赫帕夏决定再次发动总攻。奥斯曼人在大炮击毁城墙处发起冲锋,而骑士们在圣母圣约翰的旗帜下也冲上前去,挡住前往塔楼的道路,双方在塔楼下狭窄的壁垒中展开厮杀。城墙上和沟壕中填满了尸体,奥斯曼人的进攻势头慢慢减弱,退下阵来。

8月中旬,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一世派遣的两艘舰船抵达罗德岛,并带来了教宗保证派兵支持的消息。梅西赫眼看夺城无望,解除了围城。奥斯曼人集结登船,返回了在马尔马里斯港的基地。

苏丹解除了梅西赫的职位,并将之贬黜到加里波利。

而就在奥斯曼人对罗德岛发起攻势的7月,在西边的意大利本土,奥斯曼人发起的另一场战争也正在进行。

奥特朗托战役:

位于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地区,曾是希腊-罗马时期的富庶口岸。这里在中世纪先后为拜占庭、神圣罗马和法兰西所占据。整个区域都被错综复杂的大小封建领主所分割。对于奥斯曼人来说,这里或许就是他们从海上侵入西欧的最佳路径。

从地理位置上,奥特朗托所在的地方,正是距巴尔干最近的意大利区域。奥斯曼人所征服的阿尔巴尼亚则是发起进攻的最佳跳板。同时在前一年与威尼斯刚刚签订的和约使奥斯曼不用再顾忌威尼斯海军的威胁。

图奥特朗托位置

年7月,艾哈迈德帕夏率领2万奥斯曼大军启程前往那不勒斯王国,并在奥特朗托附近登陆。守军最初认为这是奥斯曼人的小规模骚扰,随着越来越多的奥斯曼军队登陆,迫使守军退回到了城市。艾哈迈德帕夏按照惯例派使者前去要求城市投降。守军拒绝,同时设法派人求援。奥斯曼人将火炮从船上卸下,布置在前线对准陆墙。7月29日,奥斯曼人包围了城市。大炮开始炮击城墙。守军困于人数太少,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于是撤到了内城。奥斯曼人很快攻占了城市的其他区域,烧杀抢掠。

同时奥斯曼人将大炮移动到内城处,准备对内城墙发起攻击。8月11日,持续两周的炮火轰击炸开了内墙的东北角。成千上万的军民遭到了屠杀,或被逮为奴。

奥斯曼军队随后劫掠了莱切,塔兰托,布林迪西和维斯特。进入10月,冬季的临近既不利于作战也让奥斯曼军队遭遇后勤吃紧,艾哈迈德帕夏率领大军返回阿尔巴尼亚修整,只剩人留守奥特朗托。

年4月,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已开始向欧洲各国征召十字军援助。

图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

但永远以商业利益至上的威尼斯人,根本不理会教廷的大声呼吁。正忙于整合内部封建势力的法国,也对跨越阿尔卑斯山持谨慎态度。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则因对抗匈牙利人的扩张而疲于应付。至于遥远的英国,因玫瑰战争的长期摧残而财政困难,根本不可能出兵。真正出兵的只有葡萄牙阿拉贡那不勒斯和匈牙利

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一世,只得从阿拉贡和地方领主那借来少量军队。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也抽调部分匈牙利黑军(匈牙利黑军,因其军团穿着一整套的黑色铠甲而得名)南下帮助收复失地。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则派20艘卡拉维尔帆船(一种盛行在15世纪的三桅帆船)到地中海作战

费迪南一世的阿拉贡军队率先抵达奥特朗托,却因人手和武器的匮乏而不能迅速攻破城池。只能等到匈牙利援军抵达,才得以对城市进行初步围困。留守的奥斯曼占领军则同样撤入堡垒,加之葡萄牙舰队的迟迟未到,使得基督教阵营的反击颇为缓慢。直到该年8月,奥斯曼士兵意识到自己无法再获得增援,才决定在谈判后同意撤出城市。

年的两次军事远征结果远不尽如人意。奥斯曼人将精力转移到了安纳托利亚东部和中东,对罗德岛的征服则要等到年苏莱曼大帝去完成。

年春,奥斯曼帝国的图格再次从宫廷中取出,矗立在与帝都君士坦丁堡隔海相望的安纳托利亚的亚洲领土上。预示着不久帝国将士们将会在苏丹的带领下再次踏上征服与荣耀的远征。4月的最后一天,苏丹穆罕默德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于斯屈达尔的军队集结地,准备率军穿过安纳托利亚。5月3日,奥斯曼帝国苏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离世。

穆罕默德二世一直将自己视做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少年时代便渴望建立如亚历山大大帝般的丰功伟业。从十九岁即位苏丹起(不计年第一次继承苏丹),在执掌帝国的三十年中,穆罕默德二世励精图治,为帝国殚精竭虑,扩张帝国版图。他重振帝国威严,数十多次御驾亲征,亲率帝国军队东进西掠,征南逐北,从安纳托利亚以东的白羊王朝,西至中欧匈牙利,亚得里亚海,北抵摩尔达维亚,克里米亚,南至希腊地中海。帝国军队成为一支让敌手胆寒的军事力量。

穆罕默德二世同样渴望缔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性的伊斯兰帝国。他已经成为两洲两海的主人,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伊斯兰帝国的奠基。并在这个帝国内创造了崭新而持久的国家机构,他创立的体制、传统和政策一直影响着这个帝国的未来。

“雄鹰已逝”,威尼斯信使将帝国苏丹离世的消息带到西方。西方世界也获得了一次喘息之机,不用再惧怕来自东方的威胁—在苏莱曼大帝对欧洲卷土重来之前。帝国的继任苏丹巴耶济德二世和塞里姆一世在之后的40年中将帝国投入到东方和中东的角逐之中,拓展大片疆土。为穆罕默德二世留给帝国臣民这个强大而蒸蒸日上的国家以新的荣耀与活力。

(关于穆罕默德二世的死因:穆罕默德二世在30岁的时候健康就出现了问题,由于长期暴饮暴食,苏丹开始变得肥胖。年,穆罕默德二世的腿上长了一个肿块,而宫廷的医师们对此束手无策,第二年贝利尼为他做肖像画时苏丹的健康已经恶化不容乐观。苏丹的波斯医生所开的药方并不见效。据说巴耶济德让医师在穆罕默德二世的药剂中下毒。年5月3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去世,终年49岁)

Cheng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dt/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