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的选择
以前总把《简爱》当成一本平平无奇的言情小说来读,一个单纯不做作的女孩子,遇上了一个风流多金的男人,最终得到幸福婚姻的大俗套故事。 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简爱的选择有点不同寻常。书里,简爱有两个潜在的结婚对象,一个是罗切斯特先生,一个是堂哥圣约翰。如果在知乎上单单把这两个人的条件拿出来作对比,发帖求问该选择谁,那么罗切斯特先生不仅毫无胜算,大概率还会被网暴社死。 各个版本的圣约翰都不够帅,于是贴了一个我心目中的圣约翰 牧师堂哥圣约翰英俊、虔诚,有一个从未开始的单恋对象,道德上近乎完美。罗切斯特除了有钱之外似乎毫无优点,不仅相貌平平,且感情经历过于复杂。他结过婚,有一段极为浪荡的过去,现在抚养着情妇的女儿;一边撩拨着简爱的感情,一边又打算跟其他门当户对的女性缔结婚约;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在罗切斯特招蜂引蝶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妻子还活着,只是因为精神不稳定被他关了起来,简一直到婚礼时才知道这件事……感情不专一、囚禁妻子、骗婚,哪一条拎出来都说明他确实是个毫无争议的渣男。后来罗切斯特在救火的时候受了伤,腿瘸了,眼睛也瞎了,本来就乏善可陈的相貌,变得更加让人难以亲近。 除了外在条件和人品外,简爱的选择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很不同寻常。堂哥圣约翰邀请她去印度传道,这在有宗教信仰的人看来,毫无疑问是一个伟光正的选择。哪怕对信仰没那么热忱,不想过燃烧自我的传道生活,而是期待平淡温馨的家庭日常,那也比选择和一个人品低劣、身体残疾的有钱人结婚,更容易让人理解和认同。 Emmm,简爱这么经典的小说,让我用知乎喜闻乐见的狗血爱情模板改写之后,大概会激起不少急公好义的评论者写千字长评骂醒女主的冲动。毕竟连现在的古代言情网文,哪怕男主的身份是帝王将相,都在读者的强烈要求下立下纯情人设,在三妻四妾司空见惯的时代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了。两相对比,更觉得简爱的选择简直匪夷所思,而从小接受圣公会婚姻观教育的她,婚恋观和我们也是类似的,并不会觉得罗切斯特是可以执手偕老的伴侣。 那简为什么要做出这样让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呢?这本书又不是针砭时弊类的作品,它的主题依然是浪漫的爱情故事。是为了钱吗?在简决定嫁给罗切斯特的时候,意外地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而且大方地和堂哥圣约翰一家分享了这笔遗产,所以她不特别爱钱,而且做出选择时也不缺钱。而罗切斯特除了富有之外,就没有其他可以在婚恋市场上夸耀的优点了。排除了错误答案之后,剩下的答案再怎么不可能,也是唯一正确的选项——简的选择是出于爱情。因为爱情,她可以接受爱人的不完美。 也许和时下强调感情的纯洁性比起来,简爱那个时代的读者更期待两个人心灵的契合?罗切斯特先生纵有千般不好,但他能理解并欣赏简爱的脑洞和想法——即使是不值得被历史记录的、没有什么耀眼的智慧之光的,但在茫茫人海中,两个普通人能够互相欣赏,在那一瞬间看到彼此眼中亮起的火花,这种感情纵然不值得被传颂,也足够动人吧? 追求的差异,造成了《简爱》和其他小说对美好爱情描述上的差异。什么是爱情呢?对于简爱和罗切斯特而言,惺惺相惜就是爱情;对情愿在宝马里哭的人来说,买包、买车、买房就是爱情;对网文读者来说,emmm,读者的要求太高了——非得是能满足自己一切幻想的才是爱情吧。理解千差万别,奋力追求时侧重点自然也各不相同,但我想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大多是类似的,在平常日子之外,总还有一些疯狂的“奢望”吧。有个段子说,拿不定主意抛硬币的时候,如果看到结果忍不住想再抛一次,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彼时因种种不得已放下的渴望,都会成为此时反复折磨人心的“求不得”。 小说里的简爱,自然是得到了幸福的婚姻生活。那现实中嫁给“渣男”的简爱,会幸福吗?我想对于她来说,这个结果并不重要。她向往,她追求,她得到了,哪怕最终不尽如人意,也是求仁得仁。 之前刷微博的时候,看到有个大V提起《神雕侠侣》,说没有任何一个男人会等小龙女十六年,即使对方是小龙女,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杨过。看的时候忍不住想抬杠,所以杨过和小龙女是旷世奇恋,大V自述自己的婚姻生活寡淡得跟白开水一样,让人觉得连将其称之为“感情”都属于过誉。 是不是世间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如此?追求了,还有一点得偿所愿的可能性;一开始就放弃了,那是连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 所以,简爱最不同寻常的地方,是她的勇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c/9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栗梅参加爱心大使活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