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明珠华政园长宁法治文化苑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而在中山公园旁,河水突然急转,形成了一座楔形半岛,这里便坐落着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作为上海城市史上最早的大学校园,华政长宁校区在圣约翰大学原址上建起,至今已有余年历史,镌刻着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70多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印记,呈现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最上海”文脉。

“华政半岛”

长宁区与华政共同协力,依托“一江一河”规划,打造“城市项链”,设计并建设苏州河华政段“一带十点,将华政改建成了上海第一个全面开放的历史风貌校园。包括“思孟园”“格致园”,“倚竹院”“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文化廊”“法剧场”“银杏院”和“海棠园”,以滨河慢行步道为线“串珠、成线、连片”,打造多元共享的苏河活力空间。

思孟园

位于校园与周边居民区交界处的“思孟园”,是苏州河华政段滨河空间的起点。一旁的格致楼是华政校园中的“明星楼”,此前已经完成了建筑的保护性修缮。

格致园

格致楼拥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七十余年法学教育史

獬豸园

法兽獬豸形象喻于假山堆石之中,寓意司法公正

法剧场

市民与师生交流,政法科普宣传的公共舞台

华政校园与“一带十点”,已然成为了长宁最亮眼的法治文化阵地之一,其不仅仅是苏州河畔令人瞩目的建筑风景线,更是华东政法大学70余年法律历史和法治文化的缩影

有序地开放这段难得的滨河空间,展现上海独特的历史风貌,是华政校方和长宁区共同的目标,更是老百姓的殷切期盼。今年4月底,在完成了华政段“一带十点”的设计后,长宁区与华东政法大学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工作专班,聚焦苏州河华政段的滨水景观提升,还在苏州河畔的施工现场设立了指挥部。

建设者在展示布景中的华政徽标

华政段“一带十点”建成后,长宁区将综合评估市政、河道、绿化、景观、环卫等各部门流程,打破传统养护模式和部门分工管理形式,将慢行步道、市容绿化环境、河道堤防设施统一整合,对苏州河长宁段全线11.2公里堤防及附属设施开展“一体化”巡查、保洁与养护,真正实现长效管理。

美丽的步道离不开环卫工作者的辛勤维护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年10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中西合璧的校园建筑群而时常被人们提起,校园内的怀施堂、思颜堂、思孟堂、科学馆、西门堂等建筑,均有着各自深厚的历史积淀。在苏州河贯通工程正式启动前,华政方面曾于年对校园内地标性的格致楼进行历时10个月的修缮,这也是“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中,首例完全按照文物保护法“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进行修缮的建筑。

格致楼

交谊楼

在未来,随着修缮改建工作的进一步完工,美丽的华政校园会进一步向市民开放,让大家都能切身感受到法治文化和法治历史的积淀,成为法治文化阵地中的“苏河明珠”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长宁,伴公汀,话匣子等

综合整理:长宁法宣

原标题:《苏河明珠华政园长宁法治文化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1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