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而生真爱,不是乞求来的
有一阵子,“总裁文”格外流行,其内容不外乎: 女人凭着乖巧,乃至逆来顺受,抓住了“优质男人”的心,获得了光鲜亮丽、“幸福美满”的爱情。 然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一个普通的女人,对这种没有骨气的做法,嗤之以鼻。 她生而平凡、柔弱,命运多舛,但独立自主、有尊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肯做男人的“依附品”,也不会违心地讨好谁。 最后,反而获得了堪称完美的爱情,和一个非常好的男人,平等相爱,相互成全。 她叫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同名小说的主人公。 01 高贵,无关出身 如果按照世俗标准,简·爱从一出生,就是社会的底层。 生于贫家,幼年父母双亡,被寄养在舅舅家。不久,舅舅也去世了。 此后,简·爱在舅妈眼里,是家庭的累赘和灾星,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孽种。舅妈的亲生儿女,也就是表哥、表姐,都经常欺负她。 在歧视的白眼中,简·爱度过了自己最初的十年。 逐渐懂事的简·爱,觉得舅妈对自己太不公平,她第一次和舅妈争辩。 结果,被舅妈一顿打骂,然后被逐出家门,送到一所破旧的孤儿院。 孤儿院具有浓厚的教会背景,一堆清规戒律,生活艰苦; 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热衷于宗教,却对真正的问题不闻不问。 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简·爱幼年最好的朋友海伦,患肺结核去世。 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和孤儿院院长的疏于照料,有很大关系。 然而,就在这种环境下,简·爱通过阅读,对生活有了很多深入思考,更树立了自尊自强的信念。 “越是孤独、无助,我越要爱自己、尊重自己。我没必要刻意取悦任何人,他们不爱我,我也不会假装爱他们,对其卑躬屈膝地乞求什么。” “我贫穷、卑微,也不漂亮,但大家都是平等的,无论所谓的高低贵贱,最终每个人都会衰老、死亡。” 同时,简·爱也对自己内心深处,偶有萌发的恨意,格外警惕。 “最能克服人际纠结的,不是憎恨和暴力;最能治愈创伤的,也绝不是报复。” 到了十几岁,孤儿院的状况有了一些改善,但恰在此时,简·爱主动要求离开,自食其力。因为其他同伴,已经不再需要自己的保护。 简·爱在求职路上几经挫折,经历了数年的艰辛和潦倒,一个偶然机会,被一个庄园主,聘为家庭教师。 因为,简·爱骨子里的高贵,打动了这个名叫罗切斯特的庄园主。 他觉得可以把自己心爱的养女,不满十岁的阿黛拉·瓦朗,托付给简·爱。 简·爱的生活,从此有了转机,但很快,她陷入了感情的漩涡。 02 爱与尊严的矛盾 罗切斯特比简爱大十几岁,但看上去依然年轻,风度翩翩。 在彼此相处中,双方一见如故。 罗切斯特过去看惯了上层社会的冷酷虚伪,一度变得喜怒无常; 简·爱的纯朴、善良和独立的个性,重新唤起他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罗切斯特渴望与简·爱相恋、结婚,简·爱内心深处,也对罗切斯特颇有好感。 然而,简爱内心深处,一直觉得他毕竟是雇主,虽然有钱,也和自己颇为投缘,但从此“依附于他”,总有些不甘。 在罗切斯特的强烈要求下,简·爱同意了和他结婚。 然而,就在婚礼的前夜,简·爱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 她得知,罗切斯特此前已经结婚。而他的妻子,是个疯女人,独自住在一间阁楼里。 原来,罗切斯特有着不堪回首的往日。 当初,他受了骗,娶了疯女人伯莎·梅森。 梅森任性、疯癫、毫无理智,成天吼叫,罗切斯特非常厌恶她,但又不得不处处迁就她。 为了追求新的生活,罗切斯特曾到欧洲各国旅游,但一直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反而一次次遭到背叛,令他几乎对生活绝望。 恰在此时,他遇到了简·爱,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灵魂被拯救…… 得知这一切的简·爱,不愿意成为拆散罗切斯特既有婚姻的“第三者”,更不愿意落下贪图其家财的名声。 于是,简·爱悄然离开了罗切斯特的家。 再找一份新工作,非常不容易,为此,简·爱四处奔波,劳累不堪,但她并不后悔。 她再次遇到了好心人,被一个名叫圣约翰的牧师收留,在附近的一所小学任教。 而且,简·爱的身世,也因为偶然的机缘,变得清晰: 她有个富裕的叔父,叔父已经去世,其遗产,简·爱有资格继承。 简·爱将这笔钱,和圣约翰平分。她一下子变得富有起来。 此时的她,得知罗切斯特的庄园发生了变故,罗切斯特从一方巨富,沦为赤贫的盲人。 简·爱突然发觉,自己对罗切斯特始终无法割舍,她再次返回庄园,那里已是一片废墟。 原来,就在简·爱离开后,罗切斯特变得失魂落魄,和“疯女”梅森,关系也变得紧张。 梅森在一次争吵之后,情绪陷入极端,决定于丈夫同归于尽,半夜悄然在庄园里放火。 她在火海中死去,罗切斯特虽然侥幸逃得一命,但从此一文不名,而且成了残障人,双目失明。 已经成了“富婆”的简·爱,将此时的罗切斯特抱在怀里。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和罗切斯特,不再是之前的“灰姑娘和白马王子”,而是关系对等的心灵相通。 在简·爱的关照下,罗切斯特奇迹般地复明。他们结了婚,携手重建新的生活…… 她的爱情,自始至终都没有半点“依附于男人”的味道,而是自主的抉择;最后,她的婚姻生活,虽然平凡,但也堪称极为美满。 03 她究竟算不算“女权先驱”? 在文学史上,简·爱是一个极其鲜明的年轻女人形象。尤其是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上半叶,她被很多具有自由平等意识的年轻人,视为一个独立、有尊严的榜样。 女权主义兴起后,从书中的简·爱,到其作者夏洛蒂·勃朗特,都被视为女权的先驱。 然而,近几十年来,也有人对其提出批评,其“女权先驱”的评价也被动摇。 简·爱的美满结局——继承了财产、得到了真爱等——受到一些批评家的诟病,认为这是对“好人有好报”的空洞幻想,没有写出真正的社会矛盾。 美国作家、诺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认为,简·爱是夏洛蒂的理想化自我,但她的言行,明显脱离了那个时代绝大多数普通女性的普遍状况。 如果把简·爱视为那个时代的女性楷模,这无异于把白手起家的富豪洛克菲勒,视为和马克思同时代的劳动者“普遍状况”,而这,显然是荒诞的。 或者说,在绝大多数女性都注定无法经济独立的大环境下,简·爱的故事,仅仅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海市蜃楼…… ——对简·爱的争论,尤其是融入女权视角、社会阶级视角的讨论,持续了一百多年,至今方兴未艾。 这本身,就是简·爱“不朽”的证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11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他首开书法专业,独创蜾扁体,成为公认
- 下一篇文章: 为Moosehead啤酒厂成立156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