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艺术走进艺术家传记电影,赏析大师
北京扁平疣医院哪里好 http://m.39.net/pf/a_8812994.html想了解世界艺术,看纪录片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很多纪录片内容却过于专业,如BBC的艺术系列,部部精彩却学术得如艺术史教材,难免偶尔让观者望而生怯。而有一些艺术题材的电影,以艺术家身世之谜或奇幻经历作为背景进行改编,将艺术家生活的各个角度进行戏剧化还原,既普及知识又通俗有趣。以下十部电影,正是以这种大众的形式让我们了解这些伟大的艺术家。 #05.《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的剧情简介······影片是对性、原罪与艺术关系的重新审视,导演成功地将影像和绘画这两件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呈现出来,丰富地描绘出意大利传奇画家的一生。本片是一部传记体影片。英国的先锋派导演贾曼也是一名画家,他怀着对卡拉瓦乔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崇敬心理和对画家生活的浓厚兴趣,拍了这部关于艺术家生活片段的作品。本片的手法和题材不拘一格,从各角度都给人以新鲜感。本片获得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是英国年最卖座影片之一。本片从两个方向展开了对卡拉瓦乔生命的刻画:一方是卡拉瓦乔酒神式的狂欢,创作,恋爱,斗殴和宴会。另一方却是卡拉瓦乔躺在床上的垂死挣扎。狂欢和垂死正是卡拉瓦乔生命最本真的两个部分。对这两者的刻画也总是相互穿插,就像打扮成萨提洛斯的教皇在墓穴举行的爱欲的盛宴,死亡和狂欢总是并列在一起。“艺术是生活的反面”,卡拉瓦乔说着。他消磨了全部的灵魂却只是在用画笔无望地再现爱人的血肉。导演贾曼所处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动荡政局不稳,经历种种的整整一代年轻人视政治为“滑稽的把戏”于是便产生了这一时代文学艺术的特殊现象:在美国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在英国称为“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称为“新浪潮”。不难看出,本片即是一部由各种metaphor组成的实验电影,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意味。导演受到时代思想影响颇深。新浪潮思想根源即是唯意志论,拒绝科学,宣扬神秘主义。代表哲学家为叔本华、尼采(权力意志)。这也影响到后来的存在主义,一阵思潮甚至吹响日本。(村上春树)。精神分析也对影片起到不小的影响,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即利用梦境中的不同意象解读梦的含义。贾曼想要借《卡拉瓦乔》展示的关于他所在的时代的批判思想逐渐明了。贾曼在艺术上的多才多艺为他的电影注入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按他自己的话讲“我不认为事物间存在着鸿沟。它们是一个连续体,所以到处悬浮的意念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论是电影、绘画或文字。犯罪记录最多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艺术不是应该带给人们美感吗?但是在这位文艺复兴时期最后的大师——卡拉瓦乔的作品中,却充斥着暴力、残忍、阴暗、杀戮和令人肝胆俱裂的残酷。 “我们总认为天才是圣徒,但,这是卡拉瓦乔,这个天才是恶人。”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57年9月29日—60年7月8日),意大利画家 卡拉瓦乔画像.巴洛克艺术之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中,有两个米开朗基罗。一位是人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他的《哀悼基督》、《大卫》、《奴隶》、《摩西》等是不朽的雕塑作品,他的西斯庭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及《最后的审判》也是壁画的极致。巴洛克绘画之父,是比雕塑家晚一世纪出生的画家米开朗基罗,人称卡拉瓦乔的天才画家。卡拉瓦乔画像 57年秋,画家米开朗基罗出生于意大利的米兰,57年因瘟疫,一家人迁往卡拉瓦乔镇。和达芬奇来自芬奇,委罗奈斯来自委罗奈一样,成名之后,世人以他们的故乡来称呼他们。等到他卡拉瓦乔3岁时候,妈妈也离开了这个世界,于是他就成了孤儿。也就是在妈妈去世那一年,卡拉瓦乔开始跟着意大利画家西蒙·彼得扎诺学画画,一画就是四年,期间他也看了很多大师的作品,比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啥的,增加了对艺术的了解。在6世纪末到7世纪初的几十年间,罗马一直在建造巨大的教堂和宏伟的宫殿,需要大量画作。当时反宗教改革派教堂在搜寻正统的宗教艺术以还击新教的威胁,因为此前统治艺术界近一个世纪之久的风格主义不足以担此重任。卡拉瓦乔带来的是一种激进的自然主义,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在卡拉瓦乔手中,这种新风格是达到真实性和灵性的工具。有人说他是艺术天才,也有人说他是血性魔鬼,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部历险记。卡拉瓦乔的明暗戏剧性的艺术创新启发了巴洛克风格的绘画,除了艺术,他一生的关键词还有暴力、谋杀、逃亡。2.卡拉瓦乔的美少年 《boy_with_a_basket_of_fruit》,代表作 卡拉瓦乔画过很多男子,其中有一位名叫马里奥·米尼蒂出镜率最高,而且其中不乏经典画作。和卡拉瓦乔一贯的黑背景不同,这幅画的背景有一半是透光的,画中的抱着水果篮的男子便是青春洋溢的马里奥。一头卷曲蓬松的黑发,透露着一脸无所谓的表情,露出赤裸的肩膀,他抱着一个高高的水果篮子。 《捧果篮的男孩》令人惊讶的是卡拉瓦乔的静物描绘技巧,他曾画过艺术史上最早的一幅静物《水果篮》。水果篮线条清晰而结实;明暗鲜明的光影;写实逼真的苹果、葡萄、柠檬、无花果、竹篮、干枯的水果叶子和虫眼儿。卡拉瓦乔的画带给我们的是真实,美在他的静物中没有地位。水果该怎样就怎样,篮子也是,那是真实的水果,是我们每天见到的水果。这幅静物中,真实就是一切。据传说,蒙特主教看了这幅画后,转过身去,双眼充满泪水。主教没有留下画作。不久,画就被人们遗忘了,重新出现时,被认为是荷兰无名画家的作品。99年,被专家鉴定为是卡拉瓦乔的真迹。《the_adolescent_bacchus》,代表作 《the_musicians》 《boy_bitten_by_a_lizard》 卡拉瓦乔的画中经常出现这些花样小鲜肉,他们由明尼蒂及更多的男孩们充当模特,借以表现酒神等众多形象。画中的美少年要么微低着头、轻启朱唇、小露香肩,露出优雅而又年轻而带着羞怯的美感,要么完全裸露身体,有着孩童般的天真与纯洁。这些诗意、内向、神秘的同性恋作品与之前几年开始的心理现实主义很接近。3.卡拉瓦乔的神话和宗教作品 卡拉瓦乔生活在文艺复兴最鼎盛的时期,因此在他的画中,很自然会出现一些神话题材。这些题材经过卡拉瓦乔的艺术加工,具有很强的喜剧氛围。 圣马太蒙召 年 布面油画,×厘米 圣王路易堂祷告室,罗马 《圣马太蒙召》是卡拉瓦乔成名之作,画的主角原本是罪人,蒙召后成圣。卡拉瓦乔给罪人注入了神圣之气。他让耶稣在昏暗的斗室中现身,那是一个三流小酒吧,背景阴暗,密不通风。耶稣手指上发出的光辉,点化了罪人马太,使他成为耶稣的使徒。 卡拉瓦乔是采用明暗对比色彩方法来处理这幕“戏剧”的。由于光线明暗对比强烈,观众首先从昏暗的房间中看到了高处一只指向马太的手,让观众沿着手指的方向去搜索主要形象。使画面故事性更加鲜明了。卡拉瓦乔用写实的手法提示这一主题,并没有使之失去艺术的概括性,这是卡拉瓦乔的艺术成功之处。 圣母之死DeathoftheVirgin-布面油画xcm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在为阶梯圣母教堂创作的圣母升天的题材时,他的做法比之前更为大胆。在这个常见的宗教题材上,之前或同期的大多画师都是按照圣经的描述,将圣母描画成似死如生,由众天使护送回天家的。但在卡拉瓦乔的笔下,整个场景从神话传说中拉回到现实生活,变回了一场真真正正的丧礼,圣母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已死之人。他当时还使用了一个被水淹死的妓女作为圣母的模特,皮肤灰绿身体浮肿。而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圣徒们也都十分悲伤,使这场丧礼更加真实。所以在交货时真的吓得修女们大叫“我的上帝啊!”之后就再也不敢看多一眼。《圣母之死》被拒收拿出教堂后立刻被曼图亚公爵买走了。虽然卡拉瓦乔表现了很多耶稣和圣母的宗教题材,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同时代的画家敢像他一样,把高高在上的上帝拉下神坛——他是戏谑和叛逆的。圣彼得被钉上十字架圣保罗皈依《圣彼得被钉上十字架》和《圣保罗皈依》中,静态庄严的时刻与呼喊哀伤的人群与身躯扭转的动态效果,给观者带来了不安。《基督在以马忤斯的晚餐》60--年 39×95cm布面油画 伦敦国家美术馆 在《以马忤斯的晚餐》画里,耶稣复活后现身于人群的神秘气息中,餐桌上细腻逼真的食物,告诉我们卡拉瓦乔的静物画超越了时代。卡拉瓦乔实际画过二幅同一题材料的《基督在以马忤斯的晚餐》,一幅创作于60--年间,一幅创作于年,内容取材于一个基督教故事: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遇害后不久又复活,傍晚时分,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一个叫以马忤斯的小村庄的一个小餐馆里,二个门徒歇脚吃饭,这时遇到一位陌生人(中间座的那位),一位门徒在祷告时觉察到,这位陌生人在进餐前向牧羊神祷告(举起右手对着面包祝谢),因为基督在被钉上十字架前的最后晚餐时,正是向牧羊神祷告,两位门徒恍然大悟,原来与他们共餐的陌生男子正是复活的基督,他已经复活了,并亲自向门徒们显示,正在与他们共进晚餐。画面上表现的正是二位门徒发现这个人就是复活的耶稣时,那充满戏剧性的顷刻。 剧场性的灯光照明、戏剧性的动作、无懈可击的写实功力---这件作品是卡拉瓦乔最杰出的画作,充分展示了卡拉瓦乔多方面出众的才华。 《以马忤斯的晚餐》 年 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馆藏 而在年创作的第二幅《以马忤斯的晚餐》(此画曾于年在香港展出)中,桌上的食物则变得十分简陋,不再有水果和肉;耶稣退去了红袍,藏进了深邃的墨绿色之中,脸庞更是消瘦了一半;左侧的光线似乎从更低的地方照射过来;陋室的主人年迈了很多,他从左侧走到了右侧,瘦骨嶙峋的妇人也侧头也进入了画面中;信徒的反应不如之前夸张,他们被一种复杂的激情震动着。整幅画被强烈笼罩在一种憔悴而复杂的自我状态的映射中。这两幅作品展现了卡拉瓦乔所提炼出的有关现实生活的两种刹那。 《基督下葬》 在《基督下葬》中,原本是神圣而庄重的仪式被画家创作成了平凡而简单的贫民葬礼场面,抱着耶稣遗体的彼得被描绘成一位憨厚朴实的农民,尤其那双粗大有力的脚特别引人注目。悲痛欲绝的圣母、垂首流泪的少女……整个画面就像是一幅家庭悲剧的缩影。卡拉瓦乔对宗教题材绘画的改造是具有革命性的,也是更为个人化的,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他眼中最真实的人生图景:激情、变动、失落,以及难以抵挡的稍纵即逝。 4.卡拉瓦乔的流离过往卡拉瓦乔过着狂乱的生活。即使在一个纠纷是家常便饭的时代和地方,他还是因为屡屡争斗而声名狼藉,他的治安记录和审讯记录足足抄录好几页。 年5月29日,可能并非故意,他杀了一个名叫拉努乔·托马索尼的年轻人。此前,来自上层社会的赞助人摆平了他的一系列出轨行为,但这次他们无能无力了。卡拉瓦乔逃往那不勒斯,因为那不勒斯在罗马当局的司法管辖权之外。在科隆纳家族的保护下,这个罗马最有名的画家也变成了那不勒斯最富盛名的画家。他与科隆纳家族的关系带来了接二连三的教会重要委托,包括《圣母玫瑰经》和《仁慈七行》。 《玫瑰经圣母themadonnaoftherosary》年《七件慈悲行为TheSevenWorksofMercy》 年 那不勒斯市PioMontedellaMisericordia教堂 尽管在那不勒斯获得成功,卡拉瓦乔还是仅仅在几个月后就离开前往马耳他——马耳他骑士团的总部所在地,估计他希望得到骑士团首领阿罗夫·德·维格纳科特的庇护,使他杀死托马索尼的罪行得到赦免。德·维格纳科特非常喜欢这个著名的艺术家,让他当骑士团的官方画家,还吸纳他当骑士。早期的传记作家贝洛里记载说卡拉瓦乔对自己获得的成功很高兴。在马耳他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巨幅的《正被砍头的施洗圣约翰》(他唯一签名的作品)和《阿罗夫·德·维格纳科特及侍从的画像》以及其它骑士团首领的画像。 《正被砍头的施洗圣约翰StJohnsCo-Cathedral》 《阿罗夫·德·维格纳科特及侍从的画像》 这就是当时卡拉瓦乔敬献的画,名为《阿罗夫·德·维格纳科特及侍从的画像》,画中的主角就是“马耳他骑士团”的大佬。尽管如此,年8月末他还是被捕入狱。很久以来,这次突然变故有多种猜测,但最近的研究显示,这是另一番争斗的结果,在这次争斗中,一所房子的门被毁掉,一个骑士受了重伤。到2月的时候,他被作为「一个可憎的堕落的团员」驱逐出了骑士团。 《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DavidwithHeadofGoliath 年 油画25.5cmx0cm 意大利罗马傅尔盖塞类术馆 逃亡中的卡拉瓦乔,又一次想用自己的绘画讨好大人物以求特赦。于是,他给当初赏识自己的骑士团老大和罗马教皇寄出了不少作品,其中就有这幅《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图中的人头,其实是卡拉瓦乔的自画像。 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卡拉瓦乔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背后的意思是:各位老爷,我已向您献上了自己的头,我悔过了,请宽恕我吧。 于是,奇迹发生了!卡拉瓦乔还真的又被赦免了!《the_cardsharps》,代表作 然而,似乎命运之神已经厌倦了卡老爷的这种反反复复,没有再眷顾他,在返回罗马的途中,卡拉瓦乔不幸染上热病,在60年7月的某一天,凄惨离世,那一年,他才39岁。 卡拉瓦乔几乎身名俱灭。他的创新影响了巴洛克艺术,但巴洛克艺术只吸收了他的明暗对照画法的戏剧性,而放弃了心理现实主义。卡拉瓦乔艺术的历史意义概括来说,就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他的作品像一面镜子一样真实反映了6世纪末7世纪初意大利这一动荡的年代。正是时代孕育了他的艺术,他的艺术反过来又表现了这个时代。虽然卡拉瓦乔在世时声名显赫,死后的几个世纪里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只是在20世纪的最近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尽管他影响了风格主义衰亡后几乎所有的艺术风格,但对新兴的巴洛克艺术才是真正影响深远的。 安德烈·贝恩-若夫鲁瓦(保罗·瓦乐希的秘书)评论道:“坦率地说,卡拉瓦乔的工作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始。”还有哪些艺术家的传记电影?想了解他们的故事吗? 敬请期待下一篇邂逅艺术赏析······ 了解最新艺术资讯,分享优秀艺术作品,请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7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马萨乔的威严与高贵
- 下一篇文章: 活着就是爱特蕾莎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