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激素使用原则
一、糖皮质激素的四大药理作用 ①抗炎:急性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吞噬反应;炎症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正因为如此,可能在一抑制炎症和减轻症状时降低了机体防御和修复功能,导致感染扩散和延迟愈合。 ②抑制免疫与抗过敏:过敏性充血、水肿、渗出、皮疹、平滑肌痉挛、细胞损害等。抑制器官组织排异反应。机制:抑制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抑制淋巴细胞合成,使淋巴细胞破坏、解体,可使淋巴细胞移行至血管外组织,减少循环淋巴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干扰淋巴细胞在抗原作用下的分裂、增殖;干扰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 ③抗休克:中毒性休克。机制: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释放,减少心肌抑制因子形成,减轻由多器官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内脏血管收缩,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等,阻断休克的恶性循环;降低血管对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扩张痉挛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提高机体对细菌耐受能力。 ④解热: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源的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等。但发热原因未明确时,不宜滥用激素退热,以免掩盖症状不利于确诊。 二、激素使用的适应症 系统 疾病 内分泌 ①原发性/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 ②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抢救; ③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眼病; ④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敏的治疗等。 风湿性和自身免疫病 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病/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血液系统 ①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②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溶解淋巴细胞),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肾脏系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炎、部分间质性肾炎等 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 ①严重细菌性疾病: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其他与感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抗感染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中毒症状和器质性损伤; ②严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的辅助治疗。 休克 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 器官移植 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等 神经系统 急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慢性运动系统损伤 肌腱末端病、腱鞘炎 炎性反应后遗症 预防炎性反应后遗症及手术后反应性炎症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判断肾上腺皮质分泌状况,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三、禁忌症 避免使用 慎重使用 过敏 严重精神病史、癫痫 有精神病倾向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病;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不良; 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近期手术 严重骨质疏松;骨折;创伤修复期; 骨质疏松 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青光眼 严重高血压;严重糖尿病 急性心衰;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蛋白血症;。 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活动性肺结核 感染性疾患必须与有效的抗生素合用,病毒性感染患者慎用 妊娠初期及产褥期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儿童 寻常型银屑病 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 库欣综合征 但是,若有必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患者生命时比如输血反应、突发哮喘、高热不退等,如果合并上述情况,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四、糖皮质激素的十大不良反应 十大不良反应:①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②高血压、心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脂血症;③诱发或加重感染;④吸入糖皮质激素导致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念珠菌定值、感染;⑤诱发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⑥肌无力、肌萎缩、伤口愈合迟缓;⑦精神症状,焦虑、抑郁、欣快、失眠、性格改变,甚至精神失常、癫痫;⑧医源性库欣综合征;⑨儿童影响生长发育;⑩长期外用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继发感染等,面部使用可见酒渣样皮损、口周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 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瘀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或股骨头坏死;类固醇性糖尿病;出血倾向;女性多毛月经紊乱不孕、男性阳萎。 停药反应: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 反跳现象: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慢慢减量。 五、糖皮质激素的五种用法 疗法 疗程 适应症 注意事项 冲击治疗 <5天 危重症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 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短程治疗 <1月 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包括应激性治疗。 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停。 中程治疗 1-3月 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 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长程治疗 >3月 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肾病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 维持治疗可QD或QOD口服,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终身替代 原发/继发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此外还有输血时出现输血反应的临时用药。 给药途径: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全身用药,以及吸入、局部注射、点滴和涂抹等局部用药。 六、临床常用药物比较 短效 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天然激素 抗炎作用较弱,主要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中效 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强龙) 主要用于风湿病治疗 长效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氯地米松 抗炎能力强、作用时间长,不适合长期用药,作为临时用药,主要用于抗过敏。 ①口服剂量换算: 可的松25=氢化可的松20= 泼尼松5=泼尼松龙5=甲泼尼龙4=曲安西龙4= 倍他米松0.8=地塞米松0.75=氯地米松0.5。 (1片氢化可的松=1泼尼松=1片甲强龙=1片地塞米松) ②静脉剂量换算:氢化可的琥珀酸钠mg=氢化可的松mg (1支氢化可的琥珀酸钠=1支氢化可的松) ③吸入剂量换算:二丙酸倍氯米松0ug=布地奈德ug=盐酸氟替卡松ug=环索奈德ug。 类别 药物 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 水盐 代谢 (比值) 糖代谢 (比值) 抗炎作用 (比值) 等效剂量(mg) 血浆半衰期(min) 作用持续时间(h) 短效 氢化可的松 1.00 1.0 1.0 1.0 20.00 90 8~12 可的松 0.01 0.8 0.8 0.8 25.00 30 8~12 中效 泼尼松 0.05 0.8 4.0 3.5 5.00 60 12~36 泼尼松龙 2.20 0.8 4.0 4.0 5.00 12~36 甲泼尼龙 11.90 0.5 5.0 5.0 4.00 12~36 曲安西龙 1.90 0 5.0 5.0 4.00 > 12~36 长效 地塞米松 7.10 0 20.0~30.0 30.0 0.75 ~ 36~54 倍他米松 5.40 0 20.0~30.0 25.0~35.0 0.60 ~ 36~54 注:表中水盐代谢、糖代谢、抗炎作用的比值均以氢化可的松为1计;等效剂量以氢化可的松为标准计 来源:医伯乐原创作者:文哥(版权归医伯乐所有) 30万医护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baojingtian.com/syhjp/4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发性硬化误诊剖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