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秋日的清晨凉意十足。鲍必骥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桓台殡仪馆举行,此刻,他将永远离开热爱和熟悉他的人们;离开他曾辛勤工作、为之挥洒汗水和鲜血的热土。悲伤在亲人和每一位送行者的心头萦绕,两行热泪诉不尽对鲍老的依恋——老师,一路走好!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树碑立传,留作纪念。人们都想在人生旅途中或百年之后留下好名声、好印象。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这个碑怎么树?这个传怎么立?这个名怎么留?鲍必骥老师用他“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一生做了最好的阐释。

半世纪泉涌无声满天下桃李芬芳

出身名门大户的鲍必骥毕业于有“北燕京、南约翰”之说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大学毕业后,鲍必骥调入了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工作。年,国家遭遇了空前的饥荒,为减轻财政负担,国家机关开始精减人员,鲍必骥积极请求献身教育,这才与桓台结下了55年的不解之缘。

圣约翰大学出过文学大师林语堂。同出此门的鲍必骥,凭借他渊博的学识,做个大学教授可谓游刃有余,胜任一所中学的教师显然算不上什么难事,但他从不恃才自傲。第一年,鲍必骥教语文,尽管课本知识比较浅显,但他一丝不苟。一年以后,学校开设英语课,能说一口纯正美式英语的鲍必骥让学校如获至宝,他自然成为桓台一中办学史上第一位英语教师。

年恢复高考后,英语最先是选修课,后来列入了考试科目。鲍必骥敏锐地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他最先想到的是抓紧培养国家稀缺的英语人才。为此,鲍必骥建起了桓台一中第一个英语学习小组,吸引了十几名学生参加。当时谁都无法预见它的前景,而事实是,十几年后,这个英语小组里的多名学生成长为现在桓台一中英语教研组的骨干教师。

桓台地处鲁中,许多本地学生都带有浓重的乡音,往往“R”、“I”不分。鲍必骥针对学生的方言习惯强化训练。上鲍必骥的课,谁都不敢大意。因为他提问时有个习惯:一排一排地挨个问,谁也别想侥幸钻空子。

英语小组活动室的条件十分简陋,在一间小屋子里,十几个人围着一块木头黑板,没有教材,一切都要靠鲍必骥板书,因为常年拿笔,他的右手拇指与食指常年裂着一道小口子。

为了改善教学条件,鲍必骥处处留心。有一年暑假,他回上海探亲,自己花钱买回了一台老式打字机。这在八十年代初的农村中学,绝对算得上“高大上”!

鲍必骥性情随和,唯独一次却较了真。一次,一名曾为鲍必骥学生的老师在制作教学资料时,选的试题比较马虎,质量比较差。一向温文尔雅的鲍必骥看完这份资料后大发雷霆,他告诉同事们,老师的责任重大,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只有高质量的资料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低劣的资料只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如此不负责任的行为,枉为人师,这种资料丢进厕所里也没人用。这番话说出来,让那名老师羞红了脸,日后在制作教学资料时,他总是格外认真、仔细。在所有人的记忆中,这是鲍必骥30年从教生涯中唯一一次“失态”。

有很多机会,鲍必骥可以选择离开。但每次面对外面更为精彩的世界,鲍必骥都留了下来。他对学生,对教育,对这片土地的爱压倒了一切。

第一次机会是在改革开放之初。

当时国家整顿法治,政法干部奇缺,要求所有当年下放的政法干部回京归队。那时调令都已下到当地的教育局。但他舍不得自己刚刚建起的外语小组。“我一走,人就散了,我得教好他们……”

年,鲍必骥又有了回上海的机会。

他有个外甥在上海,替他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因为他学的是国际法,同样急需他这样的专业人才。对方要求他8月13日报到,手续补办。那时他正辅导毕业班,又是走不开,“高考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我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耽误孩子们一生。”这次,他想到的又是学生,而不是自己的前途。

等一切忙完了,期限已过。鲍必骥又一次错过了进城之机。

还有一次机会是刚下放时。

鲍必骥的一位老师在曲阜师范学院任教,听到鲍必骥在一所中学教书,怕荒废了他的才学,便力邀他到大学就职。鲍必骥谢绝了恩师的好意,说:“中学也很好!”就还是没有离开桓台。

三走三留,坦露了一颗不为名利,甘于淡泊,钟情教育,胸怀国家的赤子之心。

时光流转,华发渐生。按规定,教师60岁就退休。可学生需要他,桓台一中需要他,外语是学校的顶梁柱,鲍必骥是外语的顶梁柱,他自己也走不开,他就一直教了下去。一去又是10个年头,这10年,除了退休工资,鲍必骥没有多拿一分钱。年,他终于放下了那根熟悉的教鞭,年届七十高龄!

在堪称辉煌的教学生涯中,鲍必骥与升迁和荣誉一次次擦肩而过,因为出身的原因,也一直没能入党。但即使时代冷遇了他,他也不以为意,泰然处之。大度包容,超脱旷达,成就了桓台一中的一代名师。

孑然一身勤耕耘爱生如子显大爱

课讲得好,鲍必骥为人更好,对学生的关爱更让他的学生终生难忘。

据他的学生回忆说,有一个同学家庭非常困难,哥哥有病,父亲瘫痪在床,只有靠母亲一个人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这个同学连学费都拿不起,实在不想念了,好几天没来上学,鲍必骥是个心细的人。有一天他骑上学校的自行车,带上钱和吃的东西,找到了这位同学家,硬是把这位同学带回了学校。他还经常拿出积蓄来救济贫穷的学生,而且都是悄悄的。他甚至还经常用普通的菜在家里做成“西餐”,让学生去改善生活。

苗淑芝是鲍必骥引以为豪的弟子之一。她对那段学生生活的最美好记忆,是吃鲍老师做的红烧肉。

苗淑芝是桓台一中七八级学生,鲍必骥对她和英语小组的同学非常关怀。鲍必骥辅导完了,看着学生们面黄肌瘦,就经常把他们带到家里吃饭,给他们做红烧肉。在那个吃窝头的年代,在这群农村孩子的眼里,红烧肉成了天下最奢侈的美味。

因为乐善好施,鲍必骥的人品和才华赢得了师生的尊敬,更赢得了当地村民的爱戴。文革期间,鲍必骥遭到打击,许多村民保护了他,使他能够安然度过那段不寻常的岁月。有一次,红卫兵去鲍必骥租住的村民的家中抓他,村民故意给红卫兵们指错路,帮着鲍必骥躲过了一劫。

“我有个学生,叫徐佐,他的母亲非常好,那时我是臭老九,人见人躲,她还送菜饼给我吃。”对于帮助过他的人,鲍必骥一生不忘,一块菜饼的恩情让他记了一辈子!

布衣草履俭养德予人慷慨善立身

鲍必骥是个极其俭朴的人。在他不足50平方米的陋室里,除了满屋子的书,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家里的摆设极其简单,可谓身无长物。他特别“怀旧”,以至于一些用品成了“文物”。最“年长”的应是煮粥的两只钢精锅,锅底已换了两次。那是他年刚毕业分配到北京时,外甥特意从上海给他买的,算来已用了60余年。家里的桌椅都是六七十年代置办的,一台老式的红灯牌收音机还摆在桌子上。他的穿着也是如此。干干净净,却都有些年头。一件衬衫可以穿20年,内衣打满了补丁,一双布鞋底子磨不透就一直穿。学生劝他换点新的,他却说:“对我来说,一饭一床一衣,足矣。钱于我无益,于人有益,我留着干什么?”

但他对别人又是个极其慷慨的人。

一个偶然的细节,可以让我们认识这颗高尚的心灵。

年夏天,鲍必骥不小心弄伤了眼睛,住院治疗。时任桓台一中校长徐书岩闻讯后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安排专人护理,并准备了充足的医疗费用。然而,鲍必骥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工资折交给学校安排的护理人员。护理的老师惊讶地发现,这张工资折上只有多元!鲍必骥虽然自己一生坎坷,却见不得别人苦难。他每天都看电视,每当看到有地方受灾了,有困难学生上不起学了,他就激动地坐不住,第一时间做的事就是跑到邮局汇钱。他先后多次通过北京青少年基金会向江西等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捐助,每次一千元。有学生知道年南方大洪水,他到邮局汇了款。还有人知道,他从80年代起就资助一位贫困学生,直到这位学生成家……这样的事,鲍必骥从不对人说。他这一生中捐了多少,没有人能算得清,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当他自己眼睛动手术需要钱时,他的工资卡上已所剩无几。

还有一件事可以佐证鲍必骥对于金钱的态度。

按照原来的政策规定,凡城镇居民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补助30元钱。鲍必骥“坚辞不受”。他对街道办的人员说:“我已退休,又不工作,白拿工资已经有愧。请你们替我找个贫困的学生,捐了吧。”无奈之下,学校只好按他的意思办了。

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鲍必骥一生致力于事业,名与利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有自己充裕的精神境界。

鲍必骥九十高龄,但事事亲为,不愿麻烦别人。上楼、下楼,切菜,洗碗,不以为苦,乐在其中。他说:“我是在运动,在养生。”

倾其所有为助学付出一生铸师魂

在鲍必骥身体还比较健朗时,他已开始安排自已的身后事。他说,他已准备了一笔钱,准备办个基金,每年奖励桓台一中那些学习突出的学生。百年后的事,想到的仍是教育。拳拳之心,感人至深。

年11月,鲍必骥与其几个学生协商后,决定将自己的所有工资积蓄共11万元作为本金,成立助学基金。为人低调的鲍必骥不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便以两位母亲的姓氏“黄高”进行了命名。资金的管理委托者是鲍必骥的三位学生,也是现在桓台一中担任老师的苗淑芝、张晴、侯武周。截至目前,助学金已经发放5次共计元,78人次受到资助。令人欣慰的是,其中有15名受助学生被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

今年7月,病重的鲍必骥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再次感动了学校的师生们。

鲍必骥说:“我现在还没死,要是死了就把房子卖了,钱交给我的学生,那个钱就放到黄高助学金。”在公证处工作人员的公证下,鲍必骥在遗嘱和委托合同上颤颤巍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实现了自己最后的愿望,那就是尽可能地多帮助一些贫困学生。

“钱很少,才几万块钱,放到助学金里,帮助几个学生,帮助几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很少啊很少。”鲍必骥用尽全身气力重复着这句话。

看到此幕,在场人员再也按捺不住凝结了几十年的眼泪。

在参加鲍必骥遗体告别仪式的人群中,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是受鲍老资助的贫困学生。现就读于桓台一中的张贺是这群学子之一,他说:“鲍爷爷身体不好,说话都费力,但每次我们去看他,他都会用力打起精神,告诉我们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鲍爷爷对我们有恩,他走过的路,我们将继续走下去。”

逢年过节,鲍必骥都提前给贫困学生准备好红包。10月17日是鲍必骥逝世的第二天,学生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鲍必骥已经把明年春节的红包都包好了。可遗憾的是,老人家已经魂归黄河,再也无法将这些红包亲手送到他最爱的孩子手中……

回忆老师生前的种种,学生们泣不成声,难掩心痛。

一朝杏坛失高贤,十里锦秋咽悲声。愿鲍老在天堂安好,我们永远铭记您的恩情。(田欣)

觉得不错,请在底部点赞↓↓↓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庤兘閬椾紶鍚?
鐧界櫆椋庢湁閬椾紶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yy/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