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华南江湖,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

最近有机构及媒体根据今年的理科投档分数线,对广东所高校进行排名,历来雄踞华南、睥睨全省的中山大学,已经“沦落”至第三,紧随其后的,是老兄弟、号称全国“四大工学院”的华南理工大学。

那么谁坐上了广东头把交椅,谁又拿下了华南的新亚军?答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工大(深圳)。

深圳高校品牌势不可挡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四所大学之外,还有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采取综合评价方式提前批招生,因此没有投档分。换言之,这二所大学,已经提前进行过“掐尖”或“自主”招生了,都没正儿八经地和其他大学“玩一把”。

▲南方科技大学

南科大,是近年来的明星学校,以理学、工学学科为主,属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其老校长朱清时,一度被看作中国高校改革的先锋人物,享尽了媒体头条尊位,当然也挨够了质疑与口水。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一听名字就是典型的“杂种”,作为中外合作大学,由深圳市、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其办学特色,自然是理工科。

名义上的冠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今年的理科投档线,比第三名中大整整高了23分,比华工则远高出32分。通过横向比较,这个分数段,除了清北之外,仅仅低于所谓的“华东五人”(复旦、交大、中科大、浙大、南大和人民大学)。紧随其后的第二名哈工大(深圳),其投档线也俯瞰国内很多一流高校,而且比哈工大本部投档分还高了10分。

中国高校四次洗牌简史

中国的高校品牌,历来充满了酸甜苦辣咸。不像欧美的高校,“血统”纯正,当初是怎么创立的,一般都是一脉相承,如牛津剑桥,如哈佛耶鲁。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还是清末民初建立的,满打满算,都不超过年。这所大学就是诞生于年的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

中国官办最早的大学,则是北洋大学堂(年),之后是南洋公学(年)和京师大学堂(年)。武汉大学前身()和浙江大学的前身()均属于中国传统的书院,并不能列入大学之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年之前,圣约翰大学才是中国唯一一所现代大学,当然也是彼时最好的大学。

▲年圣约翰大学纪念坊正面

现在我们若上溯历史,去追根溯源以上提及的几所中国“古老”大学,那她们都在哪里呢?我们真的无法可想。

我们中国的大学品牌,从历史元素构成来看,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清末民初的老底子,经过风云变幻、几番沉浮后,延续下来的,如清北、南开、复旦等;

第二类,是民国建立的公立大学,如中大、武大等,经过近百年的风雨苍茫,分分合合,延续至今;

第三类,是共和国创立的大学,从年前后直到如今,数量最多,规模尤大。

但此三类大学,却不是孤立的,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独师生资源,就连校名和院系,都曾经大规模洗牌。

中国大学的品牌之复杂,洗牌之犀利,可能是世界之最。盖因其多年来极具风云变幻的社会发展使然。政治风云使其仓惶沉浮,连绵战乱令其颠沛流离,经济凋敝让其踽踽独行。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洗一次牌。民国建立之后,一直到抗战胜利结束,再洗一次牌。

新中国成立之后,再洗牌两次。一次是年院系大调整,以苏联模式为参照,搞精、专、小。年创办的华南工学院,民国后期合并到中山大学,这一年则分离出去,成为全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同年从中山大学分离出去的,还有医学院的中山医科大学、农学院的今天的华南农业大学、师范学院的今天的华南师范大学等。

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在世界教育史上享有“东方哈佛”之誉的圣约翰大学,在年院系大调整时被肢解瓜分,院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财政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等院校。这所大学在73年的办学生涯中,都培育出了哪些品牌学生呢?他们之中有:顾维钧、宋子文、严家淦、刘洪生、林语堂、潘序伦、邹韬奋、荣毅仁、经叔平、贝聿铭、周有光、张爱玲……请问,哪一个不是鼎鼎大名的品牌?

最近一次大洗牌,是年的高校合并潮。这一年,很多传统民国创立时的大学,都纷纷将以前自己的“骨血”并了回来。中山大学就将中山医并回来,即现在的中大医学院,四川大学就将成都科技大学并回去,成了现在的川大工学院主体。但同时,多所大学也将本不属于自己的其他院校,也并到自身名下,比如川大就将赫赫有名的华西医科大学,合并成为自己的医学院。而华西医科大学,前身是英美教会及顶尖高校牛津剑桥和哈佛耶鲁教授创办的教会大学。

而中国最早、最牛的圣约翰大学,从年起,就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重重迷雾之中,再也寻她不着……

深圳模式洗牌今非昔比

时光来到21世纪前后。当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当经济奇迹举世瞩目之际,珠三角的一些超级发达城市,将目光放在了大学这个文化庞然大物之上。

在珠三角,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珠海和深圳,前者干脆就将高校资源当做自己的发展支柱。因此小小珠海,经济虽然“麻麻地”,但高校资源却堪称雄厚,在全国同级别城市中,无人能出其右。

相邻的经济庞然大物深圳,自然不甘居于其后,深圳的手笔,自然更大更狠,不独瞄准国内一流高校,还将毗邻的香港高校资源勾引而来。以深圳高富帅的利好,主动抛洒橄榄枝,多所品牌名校都纷纷以身相许、纷至沓来。

深圳,就这样以其38岁的黄金年龄、一线城市的丰厚身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靓丽豪宅,坐上了品牌大学最新聚集地的新贵城市尊位。

因此,年最新的广东所大学理科投档分数线,冠军和亚军高校,都在深圳,都是人家拿银子和豪气“娶”来的大学。按照如此趋势发展下去,一个愿嫁一个愿娶的大学和城市结盟,将会让深圳趟出一条文化和教育建设高地的崭新之路。不管广东传统的品牌大学愿不愿意,甚至也不管国内的一流大学愿不愿意,那愣头青一般往前闯的深圳模式,都将带来国内高校的一次品牌的重新洗牌。

只是这次洗牌,是由单个城市为主发起,既有市场的背景,也有文化的诉求,这种主动而积极的品牌洗牌,与以往的洗牌都很不相同。它的前景和未来,我们不敢断言将如何光明敞亮,但它朝气蓬勃的、属于21世纪的崭新趋势,却是所有高校和教育界乃至政商两界,都不能忽视的。

附:《广东各高校年理科投档线排行表》

-THEEND-

让名师成为信仰丨新刊推介

联系我们

读者服务:王老师-

杂志投稿:盛老师-

广告合作:刘老师-

教育品牌策划:邓老师-

校园文化设计:吴老师

教育培训/考察:李老师-

学校采访/区域论坛:杜老师-

家庭教育培训/讲座:孙老师-

全国教师进修校联盟:李老师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订购最新杂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yy/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