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能靠脸,却偏要靠才华的
写在正文前: 小雪姐姐在这个春风和煦的日子要先向大家道歉(抱拳)。 上篇《重拾BAUHAUS精神》的文章中有 两处史实错误:其一是马塞尔·布劳耶的妻子并非哥塔·史托兹,虽同样也是纺织工坊的毕业生,却另有其人;其二是“瓦西里椅”名称的由来,并非是布劳耶纪念与康定斯基的友谊,命名者和命名原由都是一桩轶闻; 一处图片错误:上篇艾姆霍恩住宅的建筑立面照片插图应是萨默菲尔德住宅项目。 小雪姐姐在追溯马塞尔·布劳耶的相关文献和核实史料记载的过程中发现了此三处纰漏,着实深感学术考现精钻和严谨的必要性。 所以,请原谅我更的慢……除了英文档案;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匈牙利文、法文看得我快瞎了… 承接上篇包豪斯先辈的艺术教育革命,这次的主题是BAUHAUS培养的优秀艺术家s,今天要说的就是: 明明能靠脸,却偏要靠才华的 HandsomebutmoreTalented 现代主义急先锋——马塞尔·布劳耶 话不多说,先上Master盛世美颜! 年马塞尔·布劳耶在德绍包豪斯开心的玩打字机 这位眉清目秀、玉树临风的英俊哥哥就是我们这次要说的,现代主义设计师与建筑师:马塞尔·拉尤斯·布劳耶(MarcelLajosBreuer,-)。 马塞尔·布劳耶出生在匈牙利多瑙河流域的西南部小城佩奇(Pécs),家住塞切尼(Szechenyi)广场附近的Irgalmasok(匈牙利语意为:仁慈)大道4号,从这里可以看到附近的卡西姆帕夏清真寺(PashaQasimmosque,始建于-)和佩奇主教堂(PécsCathedral,始建于11世纪)。这个古罗马时期就诞生的小城一直以多样化的民族和人口而名闻,长期以来是仅次于布达(早于年布达与佩斯合并之前)的区域性宗教、文化中心和大学城(创办于年的欧洲第五古老大学所在地,也是小雪姐姐现在就读的学校)。 年佩奇市塞切尼(Szechenyi)广场与年的佩奇市鸟瞰 布劳耶年5月21日(遵从旧历是金牛座)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母均是奥匈帝国南迁的犹太教信徒,父亲雅各布·布劳耶(JakabBreuer)是一名杰尔(Gyor,匈牙利西北部城市)出生的牙医,母亲弗朗西斯卡·卡恩(FranciskaKann)则来自布达佩斯(Budapest),布劳耶还有一个哥哥亚历山大(Alexander)和一个姐姐赫米娜·玛丽亚(HerminaMaria)。 布劳耶仅在官方文件中使用他的全名,他更喜欢朋友们叫他的小名(中间名,通常缩写成"Lajkó",发音为"Lye-ko")。他鲜少提及个人的成长经历,但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深刻的政治冲突、民族迫害、文化转折必定成为定义他成长的时代烙印。当奥匈帝国以同盟国身份加入一战时,小布只有12岁(此时正是格老师担任西线军士长并在年法国索姆河流域受重伤后在年11月18日获准复原的时期)。 长得帅的基本从小就对艺术兴趣浓厚,小布也不例外,18岁的布劳耶以优异的成绩在PécsiAllamiForealiskola中学毕业(擅长数学和美术)并获得了维也纳艺术学院的奖学金(由此可见,小布拿的是六年制中学毕业文凭,毕竟希特勒年被维艺拒收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只有四年制中学的毕业证书)。当时的匈牙利白人恐怖主义肆虐,塞尔维亚军队占领了佩奇,梦想成为画家和雕塑家的小布也几乎不可能在匈牙利继续完成学业。 科普贴1:世界上最不平等条约之一的《特里亚农条约》 年11月,奥匈帝国爆发秋玫瑰革命促使二元帝国解体,匈牙利独立,新生的主权国家并未继续参加一战;与此同时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但由于前身奥匈帝国是战败国,匈牙利悲催了。年的威克斯通牒,实际上就是协约国明目张胆侵占匈方领土的军事威胁;兵陈边境,匈牙利不得不妥协。年的6月4日,协约国同匈牙利摄政王霍尔蒂·米克洛什(HorthyMiklós,-)在法国凡尔赛大特里亚农宫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TreatyofTrianon)。 这个条约有多丧呢?条约签订后,匈牙利丧失72%国土面积,人口缩减至原本的三分之一,至少万匈牙利人民一夜之间便身处异乡。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匈牙利在二战中同希特勒合作,为夺回丧失的国土加入轴心国(但事与愿违,虽然抢回来了但最后还是被苏维埃政权革了命)。 年特里亚农条约的分赃图 年的夏末,18岁的布劳耶抵达维也纳,这里当时是欧洲的艺术文化中心之一,见证了早期现代主义的孕育,小布渴望投身到这项新的运动中。期望越大,失望也大,壮志满怀的小布很快放弃了奖学金辍学了,因为他发现学校的师生们忙于沉闷的美学理论争辩而非艺术创作。他试图寻找艺术更贴近生活的事业,布劳耶来到汉斯·博莱克(HansBolek,-,设计师、建筑师、画家和工匠)的手工作坊(以珠宝、玻璃制品最为著名)做学徒。这也许是小布第一次接触建筑,他从未想过他所认为的“人生中最不快乐的时光”,在维也纳的8周短暂生活将影响他此后一生的事业。 小布在维也纳结识了同乡建筑师阿尔弗雷德·福尔巴特(AlfrédForbát,–),他是包豪斯的早期教员。一切都发生在福尔巴特送给小布一本封面是莱昂内尔·法宁格(LyonelFeininger,-)木版画的小册子时刻。是的,你没有猜错!这本就是包豪斯的招生宣传册,号召“ReturnoftheCraftsman”(回归手工艺)的《包豪斯宣言》。布劳耶想,这不就是我所渴望的那种学校吗?年少的布劳耶就被一本宣传册“诱骗”到了魏玛。 20出头的布劳耶长得一副“好骗”的单纯理想青年颜 Level1:包豪斯校草的成名之路 (魏玛篇)- 招生手册拿晚了,在开学的第六周,布劳耶才入学建校第二年的魏玛包豪斯。(顺便说一下,福尔巴特的招生工作是比较成功的,专攻同乡;第二年去魏玛求学的还有法卡斯·莫尔纳尔(FarkasMolnár,-)、约翰·雨果(HugóJohan,-)、安道尔·温宁格(AndorWeininger,-)) (站左起)桑德尔·波特奈依托克(SándorBortnyik,-)、安道尔·温宁格,(坐左起)阿尔弗雷德·福尔巴特和马塞尔·布劳耶,年在魏玛工作室 小布作为最年轻的学生之一与同届的名学生一起,接受了经由格罗前妻介绍到包豪斯的约翰·伊顿(JohannesItten,-)教授的预科课程。同年的晚些时候,他在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担任工作室导师、约瑟夫·察赫曼(JosefZachmann)担任工艺技师的在木工作坊学习。格罗无疑是布劳耶的伯乐,他很快便注意到了布劳耶的才华;小布人帅、话又不多,重要的是有艺术天赋还有创作热情,很快他和格罗一家(格罗的第二任妻子十分欣赏布劳耶)成为了亲密的朋友,这段深刻的师徒关系影响了布劳耶未来20年的职业生涯。 (上)德绍时期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与他第二任夫人伊势·格罗皮乌斯坐在布劳耶设计的B3椅上(下)布劳耶与格罗皮乌斯夫妇合影在年 尽管格罗对布劳耶一生的帮助和影响巨大,但其实在包豪斯的学业中,是保罗·克利(PaulKlee,-)影响了布劳耶的创作之路(后来布劳耶回忆说,克利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位老师之一,另一位是他高中的几何老师)。克利在包豪斯的课程将绘画解读为模块化、单元化的构成,这与建筑学的课程十分相似。 (左1)布劳耶自画像,(左2)魏玛包豪斯时的青年布劳耶(右2)解除十字架的的革命,木刻,布劳耶创作于(右1)根据蒙克的“哭声”再创作的自画像,木刻,布劳耶创作于 由于早期的包豪斯没有正式的建筑学课程,因此布劳耶是以学生身份积极的在格罗的许多项目中积累了实践经验。如萨默菲尔德住宅项目(SommerfeldHouse,,柏林)、包豪斯师生作品展中的艾姆霍恩住宅(MusterhausAmHorn,,魏玛)和Bauhaussiedlung住宅项目(计划建造,但未建成)的家具和室内设计。格罗鼓励这个年轻人所有的创新想法,年布劳耶做了一场题为“FormFunktion”(德语意为:追随功能)的演讲,次年由格罗帮助出版。按照格罗对布劳耶的期待,在年布劳耶毕业后应该留在魏玛帮助他领导包豪斯,但是小布却在这一年出走了。 布劳耶在魏玛包豪斯跟随格罗皮乌斯参与的部分家具与室内设计项目 年4月,小布与乔治·莫奇(GeorgMuche,-)一起成立了一个名为“建筑研究”的小组,在包豪斯闹革命,要求建立建筑系。虽然格罗也是一位建筑师,他也如此的溺爱小布,但当时所有的条件都不允许这个革新发生,闹脾气的小布遗憾的远走巴黎。 (巴黎篇)- 布劳耶太渴望实现他的建筑理想了,毕业后他来到了巴黎。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前卫艺术大师,比如法国立体主义绘画大师乔治·布拉克(GeorgesBraque,-)、早期立体主义运动领袖之一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Leger,-)、最早创作抽象派的画家之一罗伯特·德劳内(RobertDelaunay,-);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次与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会面。 (左1)乔治·布拉克(GeorgesBraque,-)(左2)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Leger,-)(中)罗伯特·德劳内(RobertDelaunay,-)(右2)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右1)皮埃尔·查里奥(PierreChareau,-) 但当时能接受布劳耶的建筑事务所寥寥无几,年9月,布劳耶在皮埃尔·查里奥(PierreChareau,-)的工作室找到了一份工作。小布的离开当然让格罗十分遗憾。随着年包豪斯迁往德绍,格罗看到了转机。他说服布劳耶在年重回包豪斯参与德绍新教学楼和大师住宅的家具、室内设计(年他还为初级教职员工设计了BAMBOS公寓,但未实现),并继承格罗的衣钵——木工作坊。 (德绍篇)- 布劳耶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追求轻量,甚至是无重量家具的开发,德绍教学楼礼堂的折叠椅设计就是充分的体现。此后他开始用弯曲的管状钢制家具进行创新实验,并因此成名。他标志性的“B3”俱乐部椅(又名瓦西里椅)的第一个版本是在年设计出来的,正是因为钢铁制造商曼内斯曼(Mannesmann)研发出来钢管无缝焊接的技术使之成为可能,随后他进行了许多悬臂钢结构的实验也很快得以实现。 (左)伊势·格罗皮乌斯身着赫伯特·拜耶(HerbertBayer,-)设计的连衣裙,头戴奥斯卡·施莱默(OskarSchlemmer,-)设计的面具,坐在布劳耶设计的B3椅上(中)德绍时期的布劳耶坐在自己设计的B3椅上(右)德绍时期的约瑟夫·亚伯斯(JosefAlber,-)坐在布劳耶设计的B3椅上 科普贴2:关于“瓦西里椅”之名的由来 年的布劳耶受“Adler”自行车车把的启发设计了一系列家具。其中一把以廉价的流线型钢框架座椅最为经典;构成座椅扶手和椅背的纤维带(后来被皮革所取代)是由纺织工坊的学生玛格丽特雷·里查特(MargarethaReichardt,-)开发的。起初,布劳耶并没有因为他设计的这些“奇怪”的家具而获得多少认可。然而,著名的抽象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十分欣赏小布的设计(虽然他并未教授过布劳耶课业),鼓励他继续研究并购买了他的家具,一时间这些家具成为了前卫知识分子的时髦家居单品(瓦西里可能是早期的“被代言”艺术家)。Thonet家具公司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布劳耶的这批家居,他们被广泛的分销。 (左)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坐在布劳耶设计的B33椅上(右)德绍包豪斯餐厅是布劳耶设计的B9椅 到20世纪60年代这把椅子重新发售时,因为了解到瓦西里是最早的家具原型受用者,它被意大利制造商迪诺·加维纳(DinoGavina,-)以“Wassily”命名,以此纪念(更多的是广告和噱头)。所以,并非是为了纪念与恩师的友谊(毕竟更大的恩师是格罗才对),也并非是瓦西里设计,一切都是商人的套路。 (左)年Thonet公司的布劳耶家具海报(中)年Thonet公司的布劳耶家具海报(右)20世纪60年代重新发售的B3椅以”瓦西里椅”命名的海报 他的家具最初是用钢做的,但布劳耶并未停止对新技术和新材料视觉感知的创新探索。熟悉上篇包豪斯简史的朋友可能知道,选择德绍继续包豪斯无疑是格罗最为明智的决定之一。容克(JunkersHugo,-)慷慨的借用飞机航拍德绍包豪斯教学楼,向世界介绍德绍现代工业与艺术的设计;同时邀请布劳耶一众教员参观容克飞机制造厂。来自航空技术与数字科学领域的兴趣极大的激发了布劳耶,这也是布劳耶后来轻质铝家具出现的极大契机。当然还有胶合板家具的研发。 左)容克(JunkersHugo,-)与G38飞机工程师们在德绍飞机制造厂(右)德国德绍容克飞机F13研发团队 如此风流倜傥的小布自然也不会缺少恋爱的机会,年布劳耶与包豪斯纺织工坊的毕业生玛尔塔·厄普斯(MartaErps,-)结婚了。她同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曾参与艾姆霍恩住宅的内饰。布劳耶无疑是对爱情十分虔诚的,为了迎娶他的心上人,他在法兰克福的首席拉比(Rabbi,是犹太人中的一个特别阶层,是老师与智者的象征,主要职责是传授犹太教经典和主持犹太教仪式)面前,宣布正式放弃犹太信仰。但他们的婚姻是短暂的,厄普斯十分喜爱热带,在-年间离开德国前往巴西,后来在圣保罗大学(UniversidadedeS?oPaulo)从事生物学家和插画师的工作,事业有成。年,这对金童玉女正式离婚。 布劳耶与玛尔塔·厄普斯在年结婚 布劳耶与他的“后宫”们(左起)玛尔塔·厄普斯、凯特和露丝·霍洛斯·康塞姆勒, 年,时任德意志制造联盟副主席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在德国斯图加特组织筹办的魏森霍夫住宅展(Weissenhofsiedlung,又名白院聚落:以住屋为主题的21栋建筑物,63个住屋)被认为是奠定现代主义建筑的里程碑。参展的16位建筑师几乎囊括了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建筑开拓人物。格罗委任布劳耶担任室内设计任务与他合作参展,为布劳耶拓展更为广阔的社交圈。 年魏森霍夫住宅展的明信片,作为展览的一部分概述参展的设计师 Level2:关乎理想的辗转漂泊 (柏林篇)- 年随着恩师格罗与同籍益友纳吉的相继离开,包豪斯学院的政治动荡日趋严重,布劳耶也离开了母校前往柏林。布劳耶在柏林加入了德意志建筑师联合会(BundDeutscherArchitekten),并聘请他的学生古斯塔夫·哈森弗鲁格(GustavHassenpflug,-)作为助理,创办了一家规模很小的建筑事务所,主要做公寓、商业室内设计。他们参与了如施潘道Haselhorst住宅竞赛、埃尔伯费尔德住宅(医院)设计和许多展览,如年的巴黎博览会(Parisexposition)和年的柏林建筑展(BerlinBuildingexhibition)。 格罗皮乌斯与布劳耶合作参加的施潘道Haselhorst住宅竞赛图纸,年 划重点:布劳耶也曾想搞乡建—— 创业不易,也由于德国不断恶化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年小布关闭了他的柏林事务所,前往布达佩斯、苏黎世、摩洛哥、希腊和西班牙,广泛的游历南欧与北非。-年间,布劳耶在那里他专注于传统村庄建筑的研究,对乡土建筑(尤其是农舍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称赞地域建筑的天然亲和力,这也许是他建筑风格逐步完善的关键时期。 布劳耶与赫伯特·拜耶结伴同游希腊提洛斯岛, 在格罗的帮助下,年布劳耶获得了他的第一个独立建筑设计委托,为哈尼施马赫(Harnischmachers)夫妇在威斯巴登(德国中西部城市)建造一座现代住宅。年,恢复单身的小布为后来写出《空间·时间·建筑》的希格弗莱德·吉迪恩(SiegfriedGiedion,-)设计了苏黎世的杜德塔尔公寓(Dolderthalapartments),并扩展了他与苏黎世Wohnbedarf(家具品牌,中文为住房需求)的家具合作。 (左)布劳耶为威斯巴登哈尼施马赫夫妇(Harnischmachers)设计的住宅,(右)布劳耶为吉迪恩设计的苏黎世杜德塔尔公寓(Dolderthalapartments),- 他一直与在布达佩斯老同学法卡斯·莫尔纳尔(FarkasMolnár,-),以及约瑟夫·费舍尔(JózsefFischer,-)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他试图回到故乡匈牙利定居和工作。但他的包豪斯文凭没有被匈牙利建筑师协会接受,尽管他还是匈牙利最具进步思想建筑师团体——匈牙利现代建筑学会(CIAM-CongrèsInternationald’ArchitectureModerne)的成员。 (左)法卡斯·莫尔纳尔(FarkasMolnár,-),曾在布达佩斯技术大学学习,后来在包豪斯成为格罗皮乌斯的学生,年毕业后回到匈牙利并与格罗共同创办了国际现代建筑集团(CIAM)并负责匈牙利部门(右)约瑟夫·费舍尔(JózsefFischer,-) (伦敦篇)- 纳粹势力的扩张迫使他不得不远走他乡。年,在格罗的建议下,布劳耶在伦敦定居,他与英国建筑师弗朗西斯·雷·史蒂文斯·约克(FrancisReginaldStevensYorke,-)进行了短暂的合作;同时独立开发了一系列弯曲胶合板家具,并通过杰克·普里查德(JackPritchard,-)的Isokon家具公司销售 (左上)弗朗西斯·雷·史蒂文斯·约克(FrancisReginaldStevensYorke,-)(右上)杰克·普里查德(JackPritchard,-)坐在布劳耶设计的长椅(下)Isokon家具的布劳耶长椅海报, 年布里斯托尔农业博览会(BristolAgriculturalFair)的英国临时展馆中,布劳耶将他的乡土情结融入设计,对混合材料、建筑和纹理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年,布劳耶对英国有限的建筑前景感到失望,也一直担心被政治驱逐出境的可能性。格罗皮乌斯的努力再次发挥了作用,他帮助布劳耶获得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的教职 Level3:美国新世界 (剑桥篇)- 一切都很完美,布劳耶非常喜欢这个新环境,他写信给他的欧洲伙伴们,分享了对美国工业建筑的强烈赞赏。到年间,布劳耶与格罗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合作建立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马塞尔·布劳耶建筑执业事务所”,主要从事私人住宅的设计。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这种合作关系取得了相对丰硕的成果,建造了一系列现代的经典住宅,包括马萨诸塞州科恩塞特的哈格蒂住宅()、匹兹堡的弗兰克住宅(),以及林肯的格罗皮乌斯住宅()、福特住宅()、布劳耶自宅()和韦兰的张伯伦住宅()等。除此之外,他们还参加了年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宾夕法尼亚州展览。布劳耶早期的作品更倾向于国际风格的白盒和玻璃美学(基于他多年前在德国积累而无法实现的设计理念)。 (左)弗兰克住宅()(右)张伯伦住宅() (左1)马萨诸塞州林肯市的布劳耶自宅,康斯坦斯(站在栏杆上),多蒂·诺伊斯(书架上),克里斯托弗·唐纳德,(左2)马萨诸塞州林肯市的布劳耶自宅赫伯特·拜耳(后脑),玛丽安·威拉德(后脑),伊势·格罗皮乌斯(中),阿蒂·格罗皮乌斯(书架上)(右2)年布劳耶与康斯坦斯结婚的婚房(右1)布劳耶在自宅 年,布劳耶与第二任妻子康斯坦斯·克罗克·莱顿(ConstanceCrockerLeighton,-)结婚。她是土生土长的新英格兰移民,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长大,并就读于布里默学校。最初她是格罗和布劳耶的秘书,在布劳耶剑桥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的父亲曾短暂担任布劳耶的业务经理和会计师)。他们的儿子汤姆·布劳耶(TomBreuer)也于年出生,之后她还为布劳耶诞下一个女儿塞斯卡·布劳耶(CescaBreuer)。 (左)布劳耶在新迦南自宅1号前接受采访,后面是他的妻子和儿子(右)布劳耶与康妮在新迦南的住宅2号, 据说布劳耶和格罗因为一个非常小的问题而分道扬镳,但主要原因可能是他想摆脱包豪斯和格罗皮乌斯的光环主导个人的事业。年,布劳耶在几个前哈佛设计专业学生的协助下,在剑桥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尽管一开始工作进展缓慢(二战期间的建材供应短缺使新建筑成为一项困难的工作),但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事务所的运营逐步好转。布劳耶一度将他的设计注意力集中在轻质铝制材料上,但随着战争期间铝的昂贵和稀有,逐渐转移到混凝土和胶合板。 格罗和布劳耶毫无疑问影响了美国现代建筑的一代人,他们的设计思想在二战期间被他们的学生们广为传播,包括保罗·鲁道夫(PaulRudolph,-)、艾略特·诺耶斯(EliotNoyes,-)、贝聿铭(IeohMingPei,-)、乌利齐·法兰森(UlrichJosephFranzen,-)、约翰·约翰森(JohnMacLaneJohansen,-)和菲利普·约翰逊(PhilipJohnson,-)等。 大神集结在GSD,大师们的作品就不用我多说了;可能是受布劳耶真传;这些哈佛出来的建筑师们也爱设计家具,大家猜猜看是谁、谁和谁设计的呢? (纽约篇)- 年春天,布劳耶搬到了纽约,在东88街的号联排别墅设立了事务所。大约在接下来的十年是布劳耶建筑创作的走向巅峰的时期。 年的盖勒之家一号(GellerHouseI)是布劳耶第一个采用“双核”概念的房屋;布劳耶在康涅狄格州的新迦南建造的两座自宅(-、-),通过为不同的活动创建功能区来满足现代家庭的生活需求,开发出双核住宅(或称“双中心”住宅)。布劳耶逐步完善他的设计语言,成为现代主义的标志性风格。 (左)盖勒之家一号(GellerHouseI)(中)布劳耶新迦南自宅(右)布劳耶与妻子康妮和儿子汤姆在新迦南的自宅中 年,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现代住宅展中的“花园之家”(HouseinTheGarden)将布劳耶推向了大众视野。20世纪50年代,布劳耶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成为现代设计的开创性人物(在年《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中,他被称为20世纪的经典形式赋予者之一)。 年MOMA现代住宅展“花园之家”(HouseinTheGarden)建筑与室内设计 他最为惊人的设计创造力是从-年间爆发的。年开始,布劳耶事务所的设计委托剧增,布劳耶将事务所迁至纽约第三大道57街。 这一阶段以他四个杰出的建筑作品是为最集中的体现: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厦(-,与皮埃尔·奈尔维(PierLuigiNervi,-)和伯纳德·泽尔弗斯(BernardZehrfuss,-)合作);美国明尼苏达州圣约翰修道院总体规划和教堂(-,与汉密尔顿·史密斯合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格罗向主教的推荐才促使布劳耶中标);法国戛得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研究中心(IBM)大厦(-,与罗伯特·盖杰合作)和纽约惠特尼艺术博物馆(-,与汉密尔顿·史密斯合作)。 (左上)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厦(右上)美国明尼苏达州圣约翰修道院(左下)法国戛得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研究中心(IBM)大厦(右下)纽约惠特尼艺术博物馆 布劳耶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被定义为,是从小尺度的木石材料住宅项目,过渡到混凝土与钢铁结合的巨构建筑转折时期。 (纽约篇)- 年11月,为了更好的协调在欧洲的项目推进,布劳耶委派罗伯特·盖杰(RobertF.Gatje,-)在巴黎展览中心(ParcdesExpositions)附近设立了欧洲办事处。随着年布劳耶的合伙人默里·埃姆斯利(MurrayEmslie)的离开。布劳耶思考如何扩充和实现他理想事业的版图。 这一年,布劳耶在麦迪逊大道号建立了他最大的办公室,并成立了“马塞尔·布劳耶的联合建筑事务所”(MarcelBreuerandAssociates)。他与雇佣的几位杰出青年建筑师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赫伯特·贝克哈德(HerbertBeckhard,-)、汉密尔顿·史密斯(HamiltonSmith)和罗伯特·盖杰(RobertF.Gatje,-)都在年以正式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公司运营。后来,经布劳耶的学生贝聿铭推荐,提坦·帕帕克里斯托(TicianPapachristou,-)也加入了布劳耶团队。在稳定的合伙人制度下,布劳耶用后面的十年建立了更为稳定的事业,达到了建筑设计的巅峰。 (左)圣约翰修道院的一次项目会议中(右)布劳耶事务所合伙人们,布劳耶坐在右侧,(左起)汉密尔顿·史密斯、马里奥·乔萨、赫伯特·贝克哈德、提坦·帕帕克里斯托和罗伯特·盖杰 年完工的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总部华盛顿特区总部大楼(与赫伯特·贝克哈德合作),起初得到了一些赞誉,但随后的几十年却受到广泛的批评。但这并未影响年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举行的美国建筑师学会第届年会上,布劳耶被授予金质奖章。 到了20世纪70年代,多年不间断的工作和旅行严重损耗了布劳耶的健康。年,碍于身体欠佳,布劳耶卖掉了他在新迦南的住宅,搬到曼哈顿。当然这个工作狂是为了能更方便的工作。在一次痛苦的阿富汗之旅中,布劳耶遭遇了近乎致命的心脏病发作,此后他在公司的日常工作明显减少。老布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同时,恰逢经济环境日渐艰难的时期。但尽管如此,布劳耶和他的同事们在整个70年代继续实践了许多重要的建筑项目:包括瑞士卢塞恩巴尔德格修道院(,与罗伯特·盖杰合作)、阿姆斯特朗橡胶公司总部(,与罗伯特·盖杰合作)、亚特兰大中央图书馆(-,与汉密尔顿·史密斯合作)、弗吉尼亚州雷斯顿的美国新闻学会(-,与汉密尔顿·史密斯合作)、斯蒂尔曼住宅3号(,与提坦·帕帕克里斯托合作)和华盛顿大古力水坝第三发电厂与游客中心(-,与汉密尔顿·史密斯合作)等。 (左上)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华盛顿特区总部大楼(右上)阿姆斯特朗橡胶公司总部(左下)亚特兰大中央图书馆(右下)瑞士卢塞恩巴尔德格修道院 年,布劳耶正式退休,他将巴黎办事处的管理权交给了马里奥·乔萨(MarioJossa)。在布劳耶生命最后的十年里他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包豪斯档案博物馆(,这是他结束包豪斯时代以来在德国举办的首展)举办了大型展览,并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重要作品回顾展(大都会博物馆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个人建筑展)。 马塞尔·布劳耶于年7月1日在曼哈顿的公寓去世。他的合伙人们在他的许可下将“MarcelBreuerandAssociates”改为“MarcelBreuerAssociates”,后来又改为MBA/建筑和规划事务所,在巴黎和纽约维持了数年的办公,但随着他们的年迈和退休,现在也已经关门了。 作为匈牙利籍的美国建筑师,布劳耶一生留下了超过座的现代建筑,但从未有一座在他的故土上实现。直到年他被法国建筑学会授予金质奖章后,获得了包括布达佩斯技术大学等多所学院的荣誉博士,才逐渐被匈牙利国内认可。虽然他们积极的想让布劳耶在故国留下一栋“纪念物”,但由于政府的苛责和资金的匮乏,耗时太久,以至于在布劳耶去世后才得以结束了不幸的项目协商。 布劳耶用他的一生在追寻艺术物质化与现代化的实践,他执着于适应时代的材料与技术的设计。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厦的设计师会议,半个建筑圈都来了,然后布劳耶赢了 布劳耶还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圈子的重要性! 拜对师门,前途无量! PS: 从20世纪60年末开始,布劳耶就将他的许多专业论文、项目图纸和记录、财务记录、剪报和照片、个人速写以及哈佛大学的授课记录资料捐给雪城大学图书馆的特别收藏研究中心;而他的遗孀在-年间将他其余部分论文和私人信件捐献给了华盛顿美国艺术博物馆,共计3万多幅图纸、照片、信件和其他材料均已数字化,均可在官方网站上查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zz/8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3万美金上美高纽约州优质学校查尔斯芬尼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