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支招写作启蒙别弄丢孩子的创意
买书当然是当当 前几年,朋友夫妻俩因为工作的原因要去英国待一年,当时他们的孩子正准备上二年级,在家里人看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工作vs孩子”的选择,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不该为了工作而缺席孩子上学的关键期。而朋友夫妻俩做出的决定是,带着孩子去英国,让孩子去英国上二年级。 一年后,当他们带着孩子回国,给孩子办理三年级入学手续时,却被校方告知,必须先有一次数学科目的测试,如果通不过,孩子得继续读二年级。比起家人“不懂事”“耽误孩子学习”的指责,朋友夫妻俩倒是挺镇定,他们问了孩子的意见。 国内某小学的周末作业,包括默写、抄写、作文和试题 孩子想上三年级,这反而让夫妻俩有点慌: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补足国内二年级的数学内容,肯定会很吃力。所以当孩子在爸爸的辅导下,最终以67分的成绩通过测试后,夫妻俩都高兴极了,周边人觉得他们“心眼也太大了点”“孩子的学习要被耽误了”。 但后来入学后,孩子不仅渐渐把数学成绩追上去了,而且还在综合学习能力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英国二年级的课表里,“创意课程”占很大一部分内容,朋友的孩子回国后,她在这些课上养成的学习习惯都保持了下来。当老师推荐她翻译一本科普小读物时,她带领班上的同学先做了一遍书中的小实验,通过动手实践,翻译的过程成了大家都能参与的,一次丰富的科学之旅。 她每次读完一本书,都会留下一份独特的“阅读笔记”,她会用这些笔记跟家里人和小伙伴分享自己喜欢的书。回国后至今,她依然保持了每周至少精读一本书的习惯,并且积累了创意满满的一大本阅读手册。 朋友孩子在英国时阅读绘本“LionsatLunchtime”后做的阅读报告 小学入学后,英美国家的孩子就要完成大量的阅读训练。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阅读量是中国小学生的6倍。相比于我们国家闻名世界的数学课,英美国家的小学阅读课面向%的孩子,为了帮他们养成一生的阅读习惯,所以往往设计得极有意思,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比如,孩子们有时被要求交一份阅读报告,但是这份报告可以做成好吃的“披萨饼”的样子。老师建议孩子们废物利用,在一个空的披萨盒里画出一个披萨,再分成好几块。 图为国外孩子做的《安妮日记》的“阅读披萨” 最上面那块“披萨”里贴着《安妮日记》的作者画像 图片来源:EducationWorld 孩子们学着把自己的阅读体会概括成几点,用几句话表述,分别填写在一块“披萨”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体会的不同,做6块、8块甚至12块披萨! 阅读与写作、动手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孩子喜欢阅读,还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学会思考和表达——国外小学普遍推崇的创意写作,实际上就体现在一个小小的读书报告中,他们把自己思考后的想法,用让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展示出来,并学着把想法融合到独特的实践中,完成的是一份读书报告,体验的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一所小学,将一驾废弃的小型飞机改造成教室,专门用来让孩子们开展创意阅读和写作 从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接触创意写作,一开始是为了提升阅读的能力,随着他们的语言应用水平逐步提升,学校就会鼓励他们通过写作,尝试有条理、有感染力地进行表达,除了让他们从中学会更好地与外界沟通,学校更加注重让孩子们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 比如,孩子们被要求写一个关于“土豆”的故事: 1.请去超市,找出所有用土豆做的食物; 2.买一个最大的土豆,把它装饰成任何你觉得有趣的东西; 3.给你的土豆编一个故事,起码要写三页纸。 一位家长在网上展示了孩子发现与打造的土豆形象 孩子们完成这个作业,先得去超市做实地调查,还得认真地观察买到的土豆,发挥想象力,为它设计一种形象,然后还得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让这个“大土豆”拥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创造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了解到生活小常识——土豆能做成哪些食物,超市货架是怎么分类摆放的,也会发现土豆的形态特征,他们还会把自己的想象加进土豆的故事里——每一个故事里可能都藏着孩子们的小秘密、小创意,他们的小小自我在故事中得到保护、展示,并真正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图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剧照 创造了“哈利·波特”的英国作家J.K.罗琳,在六岁时写了人生第一个故事,故事很简单:一只小兔子得了麻疹,小伙伴们纷纷来看望它。 J.K.罗琳小时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女孩,满脸小雀斑,害羞又不爱说话,父母常常对她显露出失望,而在学校里她更是不受欢迎的“小透明”。六岁时,内向的她用一个“兔子”故事告诉身边的人,她也需要得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dt/8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特辑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