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夏至习俗是什么戴绿帽烧大船唱歌
夏至在年轻一代中国人心中,要么唤起童年“冬至饺子夏至面”的美好回忆,要么唤起高中地理“求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恐惧。其实,对季节变化敏感,不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现象。 作为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夏至不仅在中国被列入二十四节气,在其他文化中也会被庆祝。 法国仲夏节要“戴绿帽”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六月下旬的仲夏节,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如今的仲夏节,常被人认为与纪念施洗者圣约翰的“圣约翰节”是同一个节日。实际上,欧洲庆祝夏至的习俗,比基督教历史还要久远,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早期。 所以,仲夏节与圣约翰节的庆祝活动,相比宗教庆典,更类似于集体狂欢。 在法国北部村庄Jumieges,人们用模仿祭祀的方式庆祝夏至。从中世纪起,到十九世纪中叶,每年6月23日晚上,当地的“绿狼兄弟会”都会选举出一位新头领。这位头领得戴着绿色的帽子,带领兄弟会成员集体到教堂唱诗、做弥撒,为第二天的圣约翰节祷告。 离开教堂后,“绿狼兄弟会”的成员开始第二轮庆祝,围着篝火跳舞,唱赞美诗,等快到午夜的时候,兄弟会成员要假装把头领扔进篝火里面去烧,以表达对太阳和火的崇拜。这些歌舞庆祝活动,将作为圣约翰节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24日。 爱沙尼亚仲夏节烧大船 在整个欧洲,仲夏节都与狂欢、净化相联系,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AMidsummerNight’sDream)中也提到“Why,thisisverymidsummermadness”,似乎夏至这天,再疯狂的举动都合情合理。 在紧邻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仲夏庆典同样是披着圣约翰节外衣的一场狂欢。与中世纪的法国人类似,爱沙尼亚人也会围着篝火通宵跳舞,而这种风气,在一个叫Kihnu的岛上最为盛行。 Kihnu岛,看上去就很适合狂欢丨tripadvisor Kihnu岛位置偏僻,只有名居民,平时就靠打鱼维持生计,但在夏至晚上可就没那么安静。 除了跳舞、酗酒、烤肉、跳火堆这些常见的狂欢项目,Kihnu的居民们还会焚烧使用过的木质渔船。按照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里的说法,通过用篝火焚烧木船,可以驱除渔业的风险,保护渔民安全。 烧船狂欢丨dreamofbird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c/10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苏州市姑苏区关于解除全域疫情防范区的通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