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荣君摄影作品

山海之间,哦,确切的说,是山海相连,因为山与海没有一丝的缝隙。在山的半腰处有一条窄窄的马路。马路两边全是一些人家的房屋。虽不是错落有致,但也并非杂乱无章,只是依山傍海自然的坐落着,自有得天独厚的风格。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谓之幸运。一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漂泊着各式各样的渔船。一边是连绵不断的山脉,梯田层层叠叠的在山间漫延。她们既吃着山又吃着水,可谓左右逢源。

我和几位友人一起驱车,绕到后山,方才发现了这个人间天堂。

进入山区的当儿,山上那些岩石,就像各种动物一样,带着冷的表情凝视着我们,尤其是那块酷似关羽面孔的岩石,一直目送我们进入大山的怀抱。仿佛我们是外星人似的,使得它们的目光如此的惊异。

驱车进入腹地,下车随意地向一条胡同走去,这是一条向上的胡同,拐弯抹角的,不免有一些石级。我们欣赏着这些农舍,但很快就走出胡同,豁然开朗,看到了一片山野,仿佛胡同里兴趣正浓就结了尾,意犹未尽。

但,我们没有折回,一直沿山路上行,一些的樱桃树生长在路边,却像是抿着嘴,笑迎客人的到来,不像一进山时那些岩石那样冷漠。樱桃酸甜的味道也令人口中生津。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茶园,整整齐齐的绕山而去。偶有采茶女在采茶,她那红色的衣装点缀其间,颇有些意境。

忽一抬头,看到山顶上的太阳破云射来光芒,乌云翻滚,大山苍苍,气象万千。朋友便懊悔没有带上专业相机。只能用手机记录下那些有趣的景象。

乌云遮日

从山上下来,走进那些茶舍。你会发现窗台上,走廊里,书柜上,到处都摆放着石头、贝壳、鹅卵石、海产品,还有茶。

那些石头,带着大山的雄伟,带着大山的奇异,带着大山的气息,迎面向我们扑来。那些贝壳,带着大海的潮声,带着大海的神秘,带着大海的苍茫,送给我们一种博大。那些鹅卵石,带着大山的文脉,带着大海的波纹,静静的陈设在人文之上,那是山海之子,那是天地之魄,那是修行的正果。

这里我记得曾经来过几次,但这次来仍感觉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山是博大的,故每拐一个弯儿便是另一个世界,每一个山头都别有一番天地。正如这马路两边的山村,每一条小胡同,都别有一番风味。一步一趣,哪怕是一棵草,一盆景,一缸水,也感觉颇值得欣赏留恋,仿佛唤回了我童年的时光,找回来我丢失多年的好奇心。

海是宽阔的,抬眼望去,依旧是一览无余,一望无际。大海虽说是生生不息,咆哮着不断地向岸边送来美丽的浪花。可是在这半山腰处看到的大海,就是一面平静的镜面,不曾有半片的波浪飞花。正和了这别致的静谧而幽深的院落。一砖一瓦,一窗一几都那么沉静。

其实,这里的人们总是热闹着,忙碌着,但却有一种幽静常伴在她们的身边。

大山和大海养育了这里的人们。在我的眼里,她们的生活不仅是逍遥,更多的是游玩,是欢乐。她们从未出山,却与外面的世界不曾有片刻的隔绝。她们虽然足不出户,却把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分享给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她们生活神秘而浪漫的特点。

我们终于落座,开始品茶,也便在茶香的氛围中听她们讲茶的故事了。茶的采摘,茶的制作,茶的鉴赏,茶的文化,新茶、旧茶、老茶和陈茶无不涉猎。她们认为茶就是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便会有不同的韵味。这也便是紧扣了茶的主题和人生的哲学。

茶园

问起这里茶园的来历,她们说是最早是南方来的道士们带来的,在道观里种植。后人们从道观的道士那里要来移栽,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经许多年而成现在的规模。大家常说“行行出状元”,我则认为“行行皆有益”。我们许多的东西来自传教士。明清之时,传教士来到我国,是西学东渐的传播者。医疗传教,治疗白喉、麻疹、斑疹及伤寒,还有水痘。当时凡是得了水痘的人,就以为身患绝症,而水痘疫苗就是传教士带来的。你撸起袖子看看,胳膊上可能就留有种痘的小花印迹;科学的认知传教,科学在近代又叫格致学。近代洋务运动把传教士带来的东西叫奇技淫巧。包括今天我们的时间观念,也是传教士所启蒙。古代的我们只知道闻鸡起舞。直到传教士带来了钟表,我们才有了准确的时间概念;破除封建迷信,启发民智的传教,中国第一份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发行量最大的《申报》、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圣约翰大学,都是传教士们的功劳。

所以,包容每一个领域或行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繁荣昌盛的基础。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互相联系的,即可互相促进又可互相牵制。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是春。

在这人间天堂里,既有着浓郁的海腥的味道,有着淡淡的山花的甘甜,也有着茶香的迷人,更有着憨厚的包容文化。

威尼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1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