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圣山的德国晚摘葡萄酒鼻祖

雷司令朝圣级产区莱茵高的醉佳入口

传说中,法兰克帝国的皇帝,史称「欧洲之父」的「Charles1erLeGrand·查理曼」有一年初春在他莱因河流域重镇「Mainz·美因茨」的行宫里眺望到有一座山丘上的积雪最早开始融化,想必是个适合种葡萄的好地方,于是下令把那边的葡萄园好好发展一下。

「Charles1erLeGrand·查理曼」

在莱茵河主干流经美因茨的河谷地带,虽然海拔并不高,但是北岸的河畔会出现一些突然升高几十米的陡峭地势,其坡度超过五十度,这些山丘的斜坡上孕育着世界上最古老而名贵的葡萄——「Riesling·雷司令」,而纵横起伏的河谷北岸,正是以雷司令故乡而闻名于世的朝圣级葡萄酒产区「Rheingau·莱茵高」的西部主体。

而相传当年被「查理曼」相中的那座山上,果然从公元八世纪开始,有教廷和皇族源源不断地出资修建起多座修道院,开垦葡萄园。

公元年,「查理曼」之子——刚刚继任的法兰克王国的皇帝「LouislePieux·虔诚路易」,从当地的教会手中交换得到原属于「KlosterFulda·福尔达修道院」的葡萄园和酿酒设施。

考虑到当时德语中可能还不存在正式的「Weingut」或「Weinbaudomne」这样的词来指代「酒庄」,而这些田地和设施正好在山坡上,所以当时的教会直接将酒园称为「Bischofsberg·主教山」这件事,也合情合理。

「一千三百多年前主教山时期遗留的,酒园最初的酿酒设施,也是旧时圣约翰山宫殿唯一的痕迹」

公元年,掌权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OttoII·奥图二世」将莱茵河流域西部的政教权力授予美因茨大主教,自此「主教山」成为了莱茵河流域的宗教、政治、学术中心。

时光流转,一百多年后的十二世纪初,美因茨大主教将曾属于法兰克皇帝的「主教山」酒园和周边土地捐赠给当地直属梵蒂冈中央的、拥有地方自治权的「本笃会」教团,供他们在此建立自己的修道院——「SanktJohannisberg·圣约翰修道院」。

这里的「Johann」指的正是圣经中在约旦河岸为耶稣洗礼的圣人「JohntheBaptist·施洗约翰」,而「Johannisberg」一词意为「施洗约翰之山」。

由于「本笃会」对葡萄园和葡萄酒在宗教上的特殊重视,因此酒园的土地和设施不仅完好保留,更被发展和改进,因此修道院、这座山、酒园,三者就成了合为一体的概念,「圣约翰山」之名也是在这时登上了历史舞台。

「KlosterFulda·福尔达修道院」

无论是作为酒园还是修道院,「圣约翰山」都具有特殊的政治和宗教意义,这也使它在后来纷乱的历史中被欧洲各国的贵族、教团、军阀不停地转手买卖或明抢豪夺,多次毁于激烈的战火,又多次被大手笔地重建。

年,执掌福尔达修道院的亲王主教KonstantinvonButtlar花费重金将一千年前本来是该修道院所有的「圣约翰山」买下,并且将后来建造的修道院,改成一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华美的城堡,当年高耸的城墙内还有宽敞的广场。

「SchlossJohannisberg·圣约翰山宫殿」就此而来。

但这位亲王主教并不缺权力、黄金或是宫殿,对葡萄酒极度痴迷的他只是看上了这片当时只有不到15公顷,但出产着莱茵高数一数二的美酒的酒园,所以为了酿酒,顺便修了座宫殿而已。

他下令扩建了巨大的酒窖,扩种山坡上的田地,添置更多更先进的酿造设施,除此之外,可能是对雷司令有着特别的喜爱,从他的时代开始,「圣约翰山宫殿」的葡萄园里只种植雷司令这一个品种。不仅自己喜欢对葡萄酒的事情指手画脚,他还给后人定下了非常刻板的规矩,每年的采收、酿造、储存等事务,都要有在位的亲王主教大人的许可才能执行,虽然这听起来是有些不讨人喜欢的封建官僚做派——但也因此鬼使神差地创造了德国最早的晚摘白葡萄酒。

「圣约翰山宫殿是世界上第一个雷司令单一品种酒园」

年,圣约翰山宫殿的葡萄酒总管像往年一样,在园中葡萄已经成熟时,将采摘的申请拟好,准备上报给正在外出的亲王主教HeinrichvonBibra,然而几天后主教没有如期归来,出去寻找主教的信使也没有带回任何消息,所有人在惊慌失措中度日如年——因为拖了太久,园里的葡萄已经过度成熟,并且感染了霉菌,加上秋天的暴晒,变得脱水、干瘪,但没有主教的命令,谁也不敢采摘。最终,主教归来时,已经过去了三周.....

事已至此,错过了最佳的采收时机,也只能挑选还勉强能压榨出汁水的葡萄摘下来酿酒了,而这也造就了德国最早的「Sptlesereiter·Sptlese·晚摘」白葡萄酒。

至于主教大人为什么晚归,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出门打猎游玩时忘记了宫里还有葡萄园;另一个是信使在半路上遇到了山贼,被绑架了——第二个版本恐怕是编出来为第一个版本开脱的借口罢了。

无论如何,Heinrich在次年品尝到那些「烂葡萄」酿造出来的白葡萄酒时,做出了一个任性但所有人在尝过之后都会理解的决定——以后每年都晚摘,越晚越好,而且要想办法尽量让葡萄再长那种霉菌......

十年后,年,更加浓缩、甜美的葡萄酒被酿造出来,被命名为「Auslese·精选」白葡萄酒。

「圣约翰山宫殿用不同颜色的酒冒

来区分不同酒款的品系和等级」

鉴于匈牙利的「Tokaji·托卡伊」产区在年前后对相同的白葡萄酒采摘和酿造已经有明确的记载,因此Heinrich主教大人引发的「乌龙传奇」还称不上是世界第一,但确实是德国第一。

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圣约翰山宫殿」出产的雷司令已经成为欧洲各国皇家和贵族青睐有加的名产,但同时,这种名望也让「圣约翰山宫殿」在十八到十九世纪欧陆战争的惊涛骇浪中,再次沦为各方豪强都垂涎欲滴想要纳入股掌的珍宝——对「圣约翰山宫殿」的争夺几乎可以贯穿整个欧陆战争史。

虽然在这期间,传世美名曾给「圣约翰山宫殿」带来灾祸,世界上第一瓶「Eiswein·冰酒」依然在年,像是某种必然的命运一般在这里诞生。

今天「圣约翰山宫殿」的庭院里伫立着一座信使的雕像,他骑在马上,手中拿着一串葡萄和等待主教签署的采收批文。

不幸的是,年「圣约翰山宫殿」被英国空军炸毁,虽然葡萄园并未受到影响,但战后重建的「圣约翰山宫殿」是一座风格非常朴素的建筑,几百年前富丽堂皇的宫殿再也无法重现,只能永远停留在历史中。

「酒窖入口处摆放着经历过二战时期轰炸的

金属制徽记挂饰」

年,曾经因为参与反纳粹运动而遭到流放的奥地利王子PaulAlfonsvonMetternich,在战后被苏军送回德国境内,回到了在二战中被炸毁又重建的「圣约翰山宫殿」,并继续在此居住。这位王子终生没有子嗣,因此在去世后,他的遗孀将包括酒庄在内的所有财产出让给了德国的综合商业巨头「OetkerGroup·欧特克尔集团」,自此「圣约翰山宫殿」结束了长达接近一千五百年的封建历史。

「圣约翰山宫殿中摆放的奥地利王子

PaulAlfonsvonMetternich家族的雕刻徽纹」

从年开始,圣约翰山宫殿的礼拜堂成为「RheingauMusikFestival·莱茵高音乐节」的指定场馆之一。音乐节除了偶尔举办通俗音乐活动之外,节目内容以正统音乐为主,因此当代音乐演奏家们的身影也会在这里出现。

「年,华裔钢琴演奏家黄慈在圣约翰山宫殿演奏巴赫、勃拉姆斯和舒曼这几位德国作曲家的作品」

在现代葡萄酒领域中,「圣约翰山宫殿」是莱茵高产区,乃至德国葡萄酒的代表性酒庄之一。出于其历史特殊性,「圣约翰山宫殿」在现行德国葡萄酒法律中,被特别允许在酒标上只出现其酒园名称,不需要再标注生产地区,这种行政待遇在德国葡萄酒中并不多见。同时「圣约翰山宫殿」拥有的35公顷酒园,也是世界已知最古老的雷司令单一品种酒园,其名贵酒款的公开拍卖成交价可以高达六位数,无论以历史底蕴还是品质和价值来衡量,都可以毫无疑问地跻身于莱茵河北岸名庄,乃至世界名庄之列。

「年3月22日,一瓶毫升的年圣约翰山TBA,以折合约13万人民币的价格在埃伯巴赫修道院(KlosterEberbach)拍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j/1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