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美莫司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0103/4321518.html

作者:扁圆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提起香港十大演艺名人,

我们会不约而同的说出周润发、张国荣、林青霞……

但是还有一个一直被我们忽视的人——李名炀,

或者说,

他是一个我们都认识却不知姓名的人。

你不知道他是谁,

但你一定看过他的电影,

《笑林小子Ⅱ之新乌龙院》。

这是一部承载着太多人,

童年回忆的经典喜剧,

里面有个一举一动都是笑点的老方丈。

以至于在之后的日子,

每次听到:“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总会不自觉的代入他。

虽然是师傅,

却会在弟子的胁迫下秒认怂。

为了逗追姑娘失败、哭的肝肠欲断的“臭屁文”开心,

男扮女装的场景曾笑哭多少人。

虽然只是个配角,每每想起都让人记忆犹新。

电影里童心不泯、嬉笑玩闹、别提有多欢乐,

但现实中,

李名炀以自己的腔调,

个性地过完了他传奇却“孤单”的一生。

不知不觉间,李名炀老先生已经逝世10周年了,

可有多少被他逗得笑到肚子痛的人,

还不知道他的姓名。

01

年3月7日,

李名炀在湖南呱呱坠地。

其祖父曾是曾国藩账下的军师,

但是到李名炀这一代,

家境已十分贫寒。

出生在一个战乱年代,

父母又早亡,

李名炀从小的生活条件就很差,

为了活命,

只能天天去吃教会派发的救济粮。

不过李名炀天资聪颖,

和教会的人接触几次后就会用简单的英语做交流,

于是就被接到教会的免费学堂读书。

毕业的时候,

他已经可以流利的用英语跟任何人沟通。

拿着教会学堂赠与的一笔奖学金,

李名炀孤身一人去了上海。

无畏的精神注定了他将拥有坎坷却波澜壮阔的一生。

02

刚去上海不久,

一个长着浓密眉毛和胡子的人住在了他隔壁,

这个人的笔名叫鲁迅。

鲁迅在那里办了一个青年木刻班,李名炀很感兴趣,

就这样他成了鲁迅的学生。

当时的他还不知道,

和迅哥儿短暂的师生情,

后来竟成了他发家致富的根本。

在上海没过多久,

凭借着一口流利的英语,

李名炀顺利的进入了圣约翰大学学习,并且留校任职。

他在圣约翰大学做了十几年的体育系主任,

所教的学生里不乏荣毅仁、鲁平这样的大人物。

(荣毅仁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鲁平曾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党组书记)

在这里,他认识了医学院教授乔奇,

两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一见如故,成为挚友。

(乔奇是中国肿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

乔奇送他一颗骷髅头,

他就直接放在床边。

每逢别人问起,他就会说:

“你看,人真是上帝的杰作,这只骷髅骨的造型,多美!”

年少轻狂应该就是这样,

在这人生中最意气风发的年纪,

他用所有积蓄买了一辆摩托车,

和乔奇飞鹰走马,骑着哈雷摩托疾驰扬长。

后来回忆起那段过往,李名炀不无遗憾的说:

“那时以为青春是挥霍不尽的,

谁知眼睛一眨,自己也快变骷髅头了!”

尽管如此,那也是他最潇洒不羁的年华。

03

在这里,

他也遇见了自己的短暂却不美好的爱情。

以前的老师有个女儿叫习芸,

想来上海见见世面,然后去考取金陵女子大学。

受老师所托,李名炀就接下了照顾这个懵懂姑娘的重任。

他专门租了一个小房子给女孩,

为她找最专业的英语补习班,

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教她跳探戈和华尔兹,

一有空就骑着哈雷带她去见识十里洋场的繁华。

不光有一见钟情的皮囊,还有日久生情的心,

李名炀坠入了爱河,他开始幻想以后。

只是,他没料到生活会在四平八稳的时候来了一个措手不及。

学会跳探戈和华尔兹的习芸,

也懂得了买最昂贵的犹太布料,

她不满意自己扎着小辫子清纯的模样。

在认识了一个穿金戴银、极尽奢华的头牌舞女后,

在无数次跟着对方进出豪宅后,

习芸迷失了回到李名炀为她租的小窝的路。

回忆起习芸,李名炀满是落寞。

“我本想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

给她更好的生活,可是她就这样消失在我的生活里。”

“我不是为她一辈子不结婚,

父母早亡、童年艰难,我本就对婚姻充满恐惧,

但是那段岁月的确让我很消沉,有点怨恨。”

习芸走了,也带走了李名炀的爱情,

他再也没有爱上别的女人。

04

年,在李名炀执教19年之后,

圣约翰大学教导主任劝他南下到香港闯闯。

就这样,

李名炀搭上最后一班上海驶往香港的“戈登号”轮船,

离开了记录下他年少轻狂的上海。

初到香港,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45岁的李名炀靠教人英语赚取微薄的薪水度日。

一次朋友女儿过生日,

穷困的他不知道送什么。

想想女孩都喜欢“洋娃娃”,但自己又买不起,

于是他决定利用跟着鲁迅学到的手工活儿,

亲自动手做一个“中国娃娃”。

没想到这个娃娃不光俘获了小女孩儿的欢心,

连大人都爱不释手。

在朋友的支持下,

李名炀创建了曾经驰名一时的“李氏公仔”品牌,

专门生产中国风的椰菜娃娃。

当李嘉诚还在塑料作坊里起步的时候,

他已经是万元户了。

李名炀说自己不擅长投资,

的确,

那时候,4万元可以买一层楼,

可是月收入几万的李名炀愣是一层都没买。

此时买楼的李嘉诚,

塑料生意早已不是他主要的经济来源了。

一夕一旦,

年过花甲的的李名炀重回清贫。

05

可能是愧疚于剥夺了他的爱情,

命运之神对李名炀的事业格外关照。

还是“公仔大王”时,

一个记者在街头随意一拍,

留下了李名炀的纯真笑脸,

这个笑脸后来成了“香港微笑”的明信片。

当时香港红星萧芳芳在拍摄一部戏剧,

剧里需要一个类似上海的“老克勒”这样的形象。

出身老上海之家的萧芳芳一眼就看中照片上的李名炀,

邀请他来客串这部片子。

通过萧芳芳的电影《八彩林亚珍》,李名炀入电影这一行。

之后与黄家驹搭戏,

拍摄《笼民》,拿了金马奖最佳配角。

与当红港星陈冲搭戏,

拍《诱僧》又拿了一次金马奖。

但他从未前去领奖,

因为拍电影并不是他的追求。

再后来,

在八十多岁的高龄他拍了《乌龙院》,

然后就有了带给我们无尽欢笑的老方丈。

《旋风小子》

《无敌反斗星》

《少林龙小子》

《破碎中国》

翻拍的《新乌龙院》即将上映,

唤醒了多少人一边舔冰棍一边看着黑白电视笑哈哈的童年回忆。

可是逗得我们捧腹大笑的老方丈已经不在人世了,

毕竟在释小龙、郝劭文还有我们那么小的时候,

他就已经那么老了。

06

在大多数影片里,李名炀饰演的都是孤寡老人,

生活里也真的如此。

他终生未娶、所以无儿无女,把爱放在越南难民营上。

信奉基督教的他从未去教会做过礼拜,

他把所有节省下来的钱拿去买糖果和奶粉,

送给难民营的孩子。

教他们英语,教他们手工,

期待他们能有个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我虽享过生活的福,但也吃过不少的苦,

我想把关爱也传递给难民营的孩子们。

经营李名炀吧的粉丝曾这样说:

岁月它太顽皮了,

老是趁我们上车时的不留神,

就偷偷地把太多太多的故事留在车站。

等我们惊觉有什么遗落的时候,

只能从后视镜看着那些故事在原地,

越来越小,越来越远。

所以我愿意把我所知道的李名炀老人的故事,

这个差点就泯然于匆匆而过的岁月的传奇,

告诉所有同龄人。

当年他在《乌龙院》里对郑少秋说:

“可能师兄等不到十五年了。”

结果真的应了这句台词,

在电影结束后的第14年老人家去世了。

如果不是翻拍的电影要上映,

我们怕是真的要遗忘这个老人了吧。

喜欢这篇文章,那你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p/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