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回顾先锋是一块认识自己的敲门砖
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161214/5116382.html 先锋教育在历经多年的实践和准备,联合各地先锋学习社区共同推出,与家长们共同终身学习。 通过线上分享和线下互助学习的方式: 解开家长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分享科学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案例; 帮助家长培养有效陪伴和引导孩子的能力与智慧; 支持家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No.17 线上分享回顾·先锋家长社区 Vol.17 先锋是一块认识自己的敲门砖 分享/黄冬翔 整理/鱼丸 编辑/鱼丸 年9月冬翔在美国圣约翰大学拉小提琴 先锋家长社区辅导员:冬翔在先锋读了三年,毕业以后在美国圣约翰大学主修心理学,如今已经大三。 来先锋以前他似乎特别喜欢物理和天文学,在先锋的前一年半你经常看到他拿着天文望远镜观测星辰;而在先锋的后一年半,他的兴趣却转向了心理学,在先锋毕业以前他甚至开始阅读荣格的原作。 我向他了解这种转变时,他说先锋对他而言是一块认识自己的敲门砖。在他看来,先锋之前的成长给他带来过束缚,在先锋的成长是他不断剥开束缚的过程。 他身上的束缚是什么?先锋如何给他提供剥开束缚的契机?他是如何看待“认识你自己”的?当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后,他又产生了怎样的蜕变? 下面让我们邀请今天的主持人先锋导师桔子,以及分享嘉宾黄冬翔入场。 主持人桔子:大家好,我是成都先锋学习社区的导师桔子。很高兴今天又在这里以主持人的身份和大家相处,有请今天的分享嘉宾,黄冬翔。 分享人黄冬翔:各位先锋家长,大家好,我是黄冬翔,一名毕业于年的先锋毕业生,现在在圣约翰大学心理学专业读大三。爱好有打羽毛球,拉小提琴,天文学。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01 我经历的三段教育 主持人桔子:你有三段教育经历,分别是先锋之前的主流教育、先锋教育和美国大学教育。如果让你在这三段教育经历中给“认识自己”这个项目打分的话,满分分,你会怎么打分呢? 分享人黄冬翔:在主流教育过程中马马虎虎,给自己一个10分吧。在那段时间自己好像一直在学习,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只感觉到有很多外部压力,家长会逼着我学习。 到先锋后总体自己还是挺有进步的,打20-30分。因为很少抱怨了,也有了更多感兴趣的事。特别是那时跟崔老师先聊天,聊到武志红,弗洛伊德等等著名的心理学者,在这些心理学理论的探索中,自己有了更好的认知。 美国大学教育阶段我对“自我的认识”达到了50分。因为我可以接触不同的学科,有不同方面的学习,自己更多感兴趣的方面得到了开发。打分没有更高是因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对自我的认识还是一直在变化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02 在公立学校的教育经历 主持人桔子:你提到公立学校的教育经历里每天都在进行学习,也不知道学习是什么。这个部分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吗?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态? 分享人黄冬翔:自己那时每天麻木地接受老师上课,认真笔试,老老实实写作业,属于很乖的一种状态,但其实不知道这些学习背后有什么意义,对自己以后有什么样的影响。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样的学习会让自己考一个更好的高中。但个人的目标是不确定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由于外部因素的强迫去做一些事情是让人没有动力的。在公立学校每天会有老师催促我,甚至用威胁的方式说,如果你不考一个好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的老婆,找不到好的工作。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当孩子得到一些外在的奖励时,比如玩具,更高的分数并不一定有更好的效果,这些外部因素只是诱导孩子每天做作业或者学课程,但其实孩子本身对学习的兴趣度不高。但当鼓励孩子自主去学习,没有任何外在的奖励时,反而孩子的探索欲和兴趣会更强烈。 没有任何外在奖励的情况下,孩子会更多地因为自己的喜欢和内在动力去主动学习,从而可以更加激发出更多潜能。 03 在先锋的经历有什么不同 主持人桔子:谢谢你分享的小故事。那我们聊聊先锋吧,从前你和我提到过,来先锋第一次和崔老师交流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呢?你在先锋经历的三年,你觉得和从前的教育体验有什么样的不同? 分享人黄冬翔:我第一次印象很深刻是因为当时整个人都很放松。一开始挺紧张的,想着是要去见学校的副校长,以为会有压迫感。但在见到后先是简单聊了两句,就放松了许多。后来在先锋学习的氛围也是不会给人压迫感的。 另一个触动的点是,当时崔老师问了我更多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的话题。不像其他学校的招生官面试一样,你得很正经地告诉他,你的兴趣爱好,特长,拿过多少奖状。 很明显能感觉到崔老师不是很在意我的过往,我是否优秀,有什么地方不好之类的。他更注重于我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我一开始也觉得挺奇葩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老师都喜欢聊学习和分数上的事,崔老师却不同。 关于在先锋后对比以前的不同,我的自主性更高了,因为在这里没有谁天天催着你学习,催着你交作业,交论文什么的。似乎我在先锋也不需要做什么作业,刚开始还比较惊讶。 还有就是跟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在先锋不像中国体制内的学校一样会有明显的阶级差别,在传统学校似乎老师永远比你高一等,感觉办公室或教导主任是很威严的。但是在先锋是没有这种不平等的,学生有问题的话可以随时去找自己的老师聊,不论是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 有一次在大学里遇到一个关于天文的数据题不会做,就拿去跟我的心理学老师讨论,我回想起来觉得这事儿还挺“奇葩”的,在传统学校里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在先锋这种“奇葩”经历就更多了,先锋老师各方面才能都挺突出的,以前我有关于物理,数学,天文学,心理学的问题都可以找他们私聊,他们也会给出很多不同的见解。 年10月冬翔在先锋和同伴一起烧烤 04 先锋的平等理念带给我怎样的影响 主持人桔子:原来先锋的副校长见到学生的第一面是要问到你英雄联盟的段位的哈哈,顺着你刚刚说到的,你感觉在先锋老师和学生没有什么明显的阶级差别,你觉得这样的特点会对你自己有怎样的影响? 分享人黄冬翔:很直接的感受就是我会更敢去跟老师沟通,更主动地问一些问题。而且老师提的问题也是开放式的,不会对我做出的回答有任何批判,学习氛围很融洽,我觉得我和老师是朋友。 针对我个人的话,我以前是一个偏内向的人,平时不怎么爱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但在先锋我自己更开放了,在与别人互动的时候更真诚了,因为先锋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安全的环境,我更容易吐露一些自己真实的心声。 现在我天天没事儿也喜欢拉着人聊天,打个语音都能聊个三四个小时。我喜欢跟别人有更多的互动了,我觉得这个成长倒是挺重要的。 05 从天文物理学到心理学 主持人桔子:看来先锋不只是一块认识自己的敲门砖,也是一块交朋友的宝地。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认识自己,我知道你在先锋一开始很喜欢研究天文物理学,后来转向心理学,甚至最后一个学期自己看荣格的书。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经历吗? 分享人黄冬翔:自己在没来先锋前就对天文物理学挺感兴趣的。因为读了一些课外读物,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量子力学等等。那时觉得世界的构成挺神奇的,一直很喜欢。到先锋之后是因为各方面环境和自己导师的影响,包括同学之间的讨论让我慢慢开始了解心理学,重心就转移到了心理学方面。 也许大家觉得天文物理学是更偏科学的学科,而我现在转而喜欢心理学这样一个社科类的学科,会有点奇怪。但是我认为两个学科都是在从理性的角度,用科学方法论去证实、验证一些理论,这是我喜欢的方式。最后从中选择了心理学,是因为我觉得物理是研究物体方面的,是有些死板的。我自己觉得活生生的人研究起来更有兴趣。 我自己能接触到这样的学科,有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先锋这样一个融洽、放松的学习环境的。在来先锋前我对心理学其实几乎完全不了解,唯一知道的可能就是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之类的犯罪心理学,催眠等等。但在跟同学、老师交流后自己就喜欢上心理学了。 我觉得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 年3月冬翔和同学们在迈阿密度假 06 对自己和大家说的话 主持人桔子:回顾你自己的成长经历。从认识自己这个角度,你想对以前的自己说些什么?以及你想对希望支持孩子认识自己的家长说些什么? 分享人黄冬翔:我以前其实是一个性子比较急的人,一开始在先锋时很希望得到更多学术上的帮助,很想快速提高自己,听更多老师讲的干货。到后来我倒觉得学习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始做一些对这些方面的研读和探究。所以我会喜欢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变得不是很着急,不再去追求一些物质的东西。 对于大家如何认识自己,我建议可以阅读一些心理学相关读物,不过从某种层面来说,阅读依然是辅助的手段吧。我学过的佛教心理学也会谈到,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状态,要达到认识自己的比较高的境界,负面情绪、社会要求不应当成为我们的束缚。我也建议大家不要在意外界因素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认识,如果抛开这些,我们自己会有更好的提升。 对于家长,我认为管理好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边界是很重要的一点。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都要尊重对方。在一个安全、开放的环境下,人的成长是更快乐的。家长试着去了解自己孩子的生活的同时要注意有底线,找到一个自己跟孩子相处的平衡。 找到跟孩子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距离时,自己是最省事儿的,孩子也是最舒服的。 —现场问答精选— 01冬翔同学,你好。你觉得为什么你可以做到连续四个学期入选校长嘉许榜,成为荣誉学生? 黄冬翔:关于学习方面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觉性和投入程度,而这两点都取决于自己的兴趣。我选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不论是对待论文还是考试都还是挺认真的,会研究了一些科学的备考方法,最后成绩都挺满意的。 第二个在态度方面,是希望给自己的教授表达尊重。确实自己在美国时教授对自己都挺照顾,我就会想认真对待他们布置的东西,也喜欢和他们一起深入讨论。 02我想问一下你在先锋时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确定要去美国读书?英语学习是怎么完成的? 黄冬翔:是在不被强迫的情况下发生的,我慢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然而然地有了动力,想要去探索更多,完成学业,想要去攻读一些深奥的书籍和领域。 具体说到英语学习的话,这确实是一个比较佛系的过程。我个人觉得英语只是去美国学习的工具,我自己对于英语不感兴趣。我学习英语的时候是凭自己的意志力,每天坚持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去克服的。那时学习英语定了一个很明确的考试目标,我身边的朋友和我都把完成目标当成了英语学习的动力,进步挺大的。 03加入先锋社区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像你一样找到自信,不停努力,与最好的自己相遇吗? 黄冬翔:我对“最好的自己”的定义是,自己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当你给自己定了一个很僵硬的目标,或者因为其他的压力给自己捏造一个理想时,反倒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不自信的。接纳自己本身后,孩子才会变得更自信,最好的自己其实就藏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一个别人眼中或自己想象的理想的自己。 即便在先锋这样的自由放松的环境要找到自己的自信和目标,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找寻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外界的支持,家长、同学、老师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家长能做的事情就全心全力地做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帮助和支持吧。 04请问:一个孩子从解除束缚到不再麻木、还原孩子的本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期间会经历什么? 黄冬翔:从一个非专业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会觉得孩子回归自我的时间肯定是与个人性格和个人经历相关的。期间的过程肯定是会起起伏伏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会很浮躁,或者有一些其他情绪状况。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提供情绪上的支持,老师、同学、家长都可以成为支持者。另外我认为这样的转变需要在一个比较开放和安全的环境里面才会有可能发生。 下期预告 本周六年4月25日 家长社区线上分享第十八期 听先锋毕业生何谷分享 他是如何在支配与被支配的矛盾中解放自己的 更多关于先锋教育:超越学校:终身学习者社区先锋教育介绍社区生活 成都先锋学习社区的学习者生活先锋对话|采访先锋刘晓伟校长那个号称中国“夏山学校”的先锋到底长什么样?20年,这个有教无类的学习公社如何度量自由、探求自我?中国这所学校,孩子不考试、玩网游,为何近一半人考入美国大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p/9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苏省宗教事务条例第三章
- 下一篇文章: 这种尊严,来自社会最底层,特别漂亮,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