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恩颐一夜输掉上海栋楼,称不差钱,
财富的积累可能需要三代,但败光往往在一夕之间。 晚清富豪盛宣怀之子盛恩颐,以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败家子”,家族在他的带领下一贫如洗,晚年穷困潦倒,蜗居在仅剩的四间祠堂里,活活饿死。 一、首富老来得子,进宫请慈禧赐名,寓意恩泽颐养盛宣怀,李鸿章的幕僚,晚清上海首富,名门望族,名下涉及钱庄、通讯、银行、冶金、生丝等生意,家大业大,钱多得几辈子都花不完。 他留给孩子的财产,光算银元,就有万两,折合成房屋,可以购买2万间四合院。 盛恩颐是盛宣怀唯一的儿子,极其宠溺,一出生就站在了终点线。 盛宣怀有三房太太,十几个孩子,可惜养不活。第一房太太董氏生育三子三女,大儿子三儿子早夭,二儿子过继给盛宣怀的弟弟,没几年也死了。 第二任继室刁氏只生育一个女儿后离世。 第三任太太生育二子一女,其中一个儿子早夭,剩下的那个,就是盛宣怀唯一的儿子了。 盛宣怀晚年得子,很重视,专程进宫请慈禧赐名,慈禧为他写下“恩颐”二字,寓意被恩泽颐养,富贵一生。 盛恩颐是个挥霍无度、奢侈成性、名副其实的花花公子。 盛宣怀并不觉得儿子的挥霍有什么问题,相反,他的教育理念是从金山银山堆里教养孩子,只有这样,才是见过世面。 二、海外留学,归国继承家业,迎娶总理千金,却坐实纨绔子弟名号民国初期,盛宣怀将盛恩颐送去海外镀金,留学英美,获得伦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位。 后来,家人安排他和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女儿孙用慧结婚,孙用慧人如其名,是个贤妻良母,可无法约束盛恩颐,也无法阻止盛家的败落。 接手家族企业汉冶萍公司、三新纱厂、中国通商银行,无心经营,专门聘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宋子文帮管理,自己就热衷于吃喝玩乐,沉迷赌博。 白天在家里睡觉,下午四五点就起床,让在客厅候着的宋子文进房间汇报工作,有时候懒,连床都不起,就躺着听宋子文汇报,没听几句,就把宋子文赶出去了,让他自行处理。 宋子文是个精通管理的人才,即便盛恩颐不管不顾,名下的公司也能运转正常,后来宋子文和盛恩颐的妹妹谈恋爱,盛恩颐坚决反对,就把宋子文赶走。 生活以“豪”为首,势必要占头一份。 上海的第一辆奔驰轿车就是盛恩颐买的,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把车牌换成银质,刻上自己的名字,当时上海的人,一看到这个与众不同的牌照,就知道是盛家老四来了。 婚后纳了11房姨太太,给每个姨太太都分配一栋别墅,一辆轿车,十几个仆人伺候。 沉迷赛马,建了养马场,最昂贵的上等马有75匹,开销巨大。 沉迷赌博,最高的记录是一夜之间输掉栋房子却毫不在乎。 经常昼夜伏出在赌场流连,但是赌博水平很差,和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玩对赌,一夜之间把北京路黄河路一带的多栋房子都输没了。 没有现钱,就拿家中的古董去典当,随便拿一件出来去当铺当钱,充当赌资,不够2年,他就把父亲盛宣怀留给他的遗产花得精光。 公司的产业被日商把持,很多都由盈利转为亏损,不过盛恩颐没心思去管理,没有收敛挥霍的个性,依旧我行我素。 三、瓜分中公钱财,霸占儿子财产,晚年落魄他母亲过世后,盛恩颐就将放在中公的钱拿出来瓜分,总共分得60万两白银,没多久,又花光,于是将手伸向过继出去的儿子的财产,夺过来占用。 盛家子嗣单薄,盛恩颐第一个儿子盛毓邮便过继给早夭的盛家三子盛同颐为儿子,作为直系,盛毓邮是可以从盛宣怀那里拿到应有的财产。 盛恩颐将本应属于儿子的那份财产拿过来挥霍,只要没钱了,就去找盛毓邮。盛毓邮最怕父亲请他吃饭,只要父亲请他吃饭,必定是开口找他要钱,数目还不小,但他无法拒绝父亲的请求。 盛毓邮从小随母亲孙用慧生活,为人本分,一心读书,考了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后来留学英国,获得商学位,随后回国经营名下的产业,娶了大家闺秀任芷芳。 孙用慧抑郁去世后,盛恩颐将家族产业败光了,盛毓邮只得将妻儿送回娘家,自己独身前往香港、新加披等地工作,还当过中学教师。 抗战胜利后,盛恩颐名下仅剩一点祖业,也被收归国有,因为他交不起地税,只保留有苏州盛家祠堂,这几间祠堂,就是盛恩颐晚年的栖身之所。 没有钱,没有能力,年,盛恩颐穷困潦倒,饿死在祖宅留园里。 四、儿子东山再起,成为亿万富翁年,盛毓邮带着妻儿去往日本,在那里从底层做起,卖油条为生,任芷芳是富家女,甘愿跟着丈夫吃苦,起早贪黑卖油条。 两人熬过最初的贫困,开了一家小吃店,再后来,慢慢做大,开办了新亚大饭店,夫妻俩身家过亿,再创辉煌。 盛恩颐的另一个儿子盛毓度经历了家中贫困,后来也远赴日本,白手起家在东京创办留园饭店,他和父亲盛恩颐不同,他为人朴素,直到80多岁,还在工作。 改革开放后,向家乡捐献了资金作为贫困学子的奖学金,还关闭了东京的留园饭店,将物品运送回国,开办上海留园饭店。 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是精气神,决定一个家族成败的,是风气。 盛恩颐从父辈继承了亿万家财,可是自己却懒散颓废,无心管理,每日想着挥霍钱财,肆意赌博,金山银山也会败空,富不过三代,在盛恩颐这里应验了。 盛恩颐的两个儿子,看到了父辈的败落,引以为戒,穷困潦倒依然保持本心,于困境中挣扎出一条路,从底层蜕变,重新打下一份基业。 即便拥有万贯家财,也不要溺爱孩子,有可能你的溺爱,不是上进的垫脚石,而是坍塌的催化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zz/9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消失的教会大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