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

众所周知,百年老店EMI百代唱片最后的一段路走得颇为坎坷。

EMI的历史录音几乎任何公司都无法与之比拟,他们网罗了几乎所有的名人佳作与顶尖作品,如费舍尔(AnnieFischer)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卡萨尔斯(PabloCasals)的巴赫大提琴组曲、兰多芙斯卡(WandaLandowska)用大键琴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富特文格勒(WilhelmFurtw?ngler)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施纳贝尔(ArturSchnabel)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魏因加特纳(PaulWeingartner)的勃拉姆斯交响全集、李帕第(DinuLipatti)的肖邦钢琴曲、吉泽金(WalterGieseking)的德彪西与莫扎特钢琴曲、克莱斯勒(FritzKreisler)演奏自己的作品、马斯卡尼(PietroMascagni)指挥自己的《乡村骑士》和富特文格勒指挥的瓦格纳全套《尼伯龙根指环》等等。

今天乐迷要欣赏古典历史录音,成立于年的EMI仍是最大宝库。EMI前身是英国留声机公司(GramophoneCompany)和英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olumbiaPhonograph),年,两家唱片公司合并成ElectricandMusicalIndustries,也就是EMI,这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之一。年,EMI收购了美国Capitol唱片,年在英国正式成立了EMI唱片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伦敦,全世界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这是最辉煌的时候。年英国Thorn-EMI集团以十亿美元将独立品牌维京唱片并入旗下,形成拥有Captiol、Apple、Virigin、Parlophone等多个唱片品牌的龙头公司。

哪怕你对唱片工业毫无概念,只要你对摇滚乐多少有那么一点兴趣,对AbbeyRoad这个名字就不会陌生。年,Beatles的第11张正式专辑发行,四个人在阿比路人行横道上漫步的照片随着唱片一同名声大噪,流传到了世界各地,而这里也成为英国著名的景点之一

在中国,EMI也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20年代,EMI所收购的法国Pathe-Marconi唱片在中国上海成立了分公司,EMI在中国之所以称作“百代”正是这家法国公司Pathe的音译,而今天位于上海衡山路上的中唱上海公司,其前身就是EMI的这个分支机构。当年如雷贯耳的周璇,胡蝶,聂耳,冼星海等昔日巨星和进步音乐家均云集EMI。而已故的一代歌神罗文从年到年一直是效力于EMI旗下,天王刘德华起步乐坛签的第一家唱片公司也是EMI。在华语歌坛,从90代开始,EMI就一直以音乐品质著称,有陈百强、张宇、巫启贤、彭羚等歌手。年EMI成功收购台湾本土著名的点将唱片,蔡琴、伍思凯、张清芳、优客李林的加入壮大了EMI唱片的实力。97年签约产后复出的王菲,并全力打造内地天后那英,加上Virigin维京音乐成为EMI其下最重要的子品牌,带来林忆莲、箫亚轩、陶喆、顺子、许茹芸、刘若英、齐豫等歌手,让EMI在华语乐坛地位日盛。

不管是古典还是流行,EMI一直以其专精的音乐路线直指艺术尖端,在音乐价值的含金量上,几乎一致公认的好,上至学院里的老教授,抑或街边前卫的摇滚迷,都会对EMI的唱片竖起大拇指。也许正是因为EMI的音乐内容太棒了,这家最早投身录音工业的公司,却对录音品质的要求不太在乎。在他们眼里,纯粹的以发烧录音好似一种投机取巧,哗众取宠的商业做法,对于伟大的音乐显得十分小儿科。50年代末期,EMI是最晚接受立体声录音的大唱片公司,相对于大胆创新的美国同行RCA和Mercury,以及英国的竞争对手DECCA,EMI对于新科技的迟钝反映尽现英国贵族式的严谨和保守。60年代,EMI的“黄金组合”制作人ChristopherBishop和录音师ChristopherParker,总算为发烧友带来了一点点喜悦,他们制作的唱片拥有一流音色和绝佳的平衡度,但仍缺少音场无限深阔,动态无限庞大的Hi-Fi效果。相较于RCA的“LivingStereo”,Mercury的“LivingPresence”或DECCA的“FFRR”与“FFSS”来,“双克里斯朵夫”所制作的唱片在数量上也不占优势,最终无法形成气候。

年在KingwayHall录音,左二是制作人ChristopherBishop,最右侧站立者是录音师ChristopherParker

普列文最后一次婚姻对象是德国小提琴家穆特,同样引起话题

年轻时的指挥家普列文受嬉皮文化影响,为保守的英国社会带来许多震撼

面临猖獗的盗版与网络音乐流行,EMI的保守迟钝很快就出现问题。其实21世纪唱片业重组的开端并非索尼BMG,而是EMI和华纳,这似乎是解决危机的捷径。年,EMI试图收购华纳音乐,华纳音乐以攻为守保住了自己的公司。这时EMI出现了2.6亿英镑巨额亏损,被TerraFirma资金买下,并宣布裁员1/3。随即旗下大量歌手跳槽,包括Radiohead和原Beatles的PaulMcCartney,滚石乐队也跳槽到了环球。当时全球五大唱片公司瓜分天下:华纳音乐、环球唱片、原属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旗下的BMG、索尼以及EMI,率先打破沉寂的是索尼与BMG的合并,使五大唱片变成四大。EMI和华纳一直被认为最终能走上合并之路,以对抗规模更大的环球与索尼,他们预估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控制全球约25%的唱片市场,超过环球唱片成为世界第二大唱片公司。

事与愿违,由于面临财务问题和40亿美元的债务,美国金融巨头花旗集团年收购了EMI,但花旗是音乐门外汉,急着抛出烫手山芋。年底花旗以19亿美元的价格将EMI音乐部门出售给Vivendi的环球音乐集团,又将其版权与发行业务以大约2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索尼/ATV财团。环球唱片继续使用EMI名称与保留的实体,并在英国成立了VirginEMIRecords公司,EMI已经名存实亡。世界唱片公司格局也变成索尼、环球、华纳三足鼎立局面,其中索尼的音乐版权数量占业界首位。EMI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分公司都被拆散以偿还债务,其他地区的主要总部仍在运作。为了遵守欧盟的反垄断法规,环球音乐放弃了V2、Parlophone、Sanctuary、Chrysalis、Mute、EMIClassics、VirginClassics等唱片的商标权(年被华纳音乐收购),只保留了披头四乐队(移至新成立的CalderstoneProductions)和罗比·威廉姆斯(RobbieWilliams)的唱片版权(移至IslandRecords商标),毕竟他们仍然是摇钱树啊。年6月,环球唱片将VirginEMI更名为EMIRecords,并任命DECCA唱片的前总裁RebeccaAllen担任EMI的新总裁。

EMI的衰亡,除了不重视最先进的录音技术,也与唱片质量有关。资深发烧友都知道,EMI发行的再版CD,正价版与低价版的音响效果差距颇大,一些60年代黄金时期的录音可能是母带被磁化,底噪颇大让人诟病。一些采用ART降噪技术处理过的CD虽然背景干净了,动态与细节却受到破坏,频响二端延伸也不太好,所以音响发烧友对EMI唱片总是不太买帐。日本东芝EMI的CD相对稳定一些,一批以为型号的CD唱片使用了20Bit/88.2kHz技术重整模拟录音,动态与细节均较普通CD高出一筹。原先EMI大部分录音中不太讨人喜欢的音色干,音场窄,堂音少的弱点在这批日本的系列中大有改观。年,东芝EMI推出的“20世纪伟大大提琴家历史录音重制”系列再一次让全世界对其刮目相看!

其实EMI的录音并非全然不堪,至少美国Capital公司有一些佳作。Capital唱片公司成立于年,最初在流行和爵士领域名气响亮,年他们以“FullDimensionalSound”为口号投入古典LP的制作,发行过一些音效不错的单声道唱片。年Capital被EMI收购,他们对立体声录音的接受程度似乎比EMI要积极得多,年他们在加州为喜欢创新录音新技术的指挥大师史托科夫斯基录下了一些立体声录音,效果烧爆,名声大噪。此后,指挥家莱茵斯朵夫(E.Leinsdorf)与史坦博格(W·Steinberg)、小提琴家米尔斯坦(NathanMilstein)与拉宾(MichaelRabin)等名家将Capital的招牌烘托起来。到了年,Capital的总资产暴涨到万英镑,奠定了他们在美国唱片业中的地位。EMI当年以万英镑买下Capital时,总裁LockWood还被董事会批评买亏了,这时看来,多亏LockWood有远见,才没有使EMI在TAS发烧天碟榜上全军覆没。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Capital当年的录音器材,你会发现它们几乎就是RCA录音室的翻版:NeumannU-47丶M-49/50麦克风丶Ampex1/2英寸录音座,一件件都是黄金录音年代创造靓声录音的标准装备。然而在录音风格的塑造上,Capital似乎又和Mercury有点相似。他们的唱片都有音场向前的表现,木管色彩鲜明,铜管的动态冲击力惊人。只是弦乐部分倾向于温暖浓厚的音色,较深的音场表现则比Mercury略胜一筹。EMI曾将Capital当年的母带挖出来重新制成CD,里面对Capital录音时的麦克风架设详加说明。CD中包括有在TAS榜单上大放光彩的史托科夫斯基的珍贵名盘,这位“以音乐为手段丶音响为目的”的管弦乐大玩家,在Capital录音中尽现与众不同的音乐观。以肖斯塔科维奇第11交响曲为例,录音完成于年,使用一对NeumannU47电容麦克风做主拾音,位于乐队上方20英尺的高度拾取整体管弦乐队的声音,另外单独用一只U47补充木管,一只RCA44BX铝带麦克风加强弦乐。RCAOP6\OP7调音台加AMPEX的三轨开盘录音机,呈现出三麦克风录音的特点,前排声像分布清晰,纵深感好,有宏大的空间效果。

至于英国总部的EMI,虽然出现过伟大的音乐制作人华尔特·李格(WalterLegge),但他对录音行业却没太大贡献。李格在年为EMI觅得了卡拉扬和富特文格勒二位指挥,他们在李格的帮助下走出二战阴影,并在消灭纳粹化过程后转入唱片录制的黄金时代。受过他帮助的还有作曲兼指挥家保罗·辛德米特PaulHindemith)、奥托·克伦佩勒(Otto·Klemperer)和当时年轻的指挥家沃尔夫冈·萨瓦利希(WolfgangSawallisch),年他成立了爱乐乐团,影响深远。直到EMI出现了“双克里斯朵夫”,以及从RCA转而加盟EMI的指挥家普列文,三剑客的组合总算为EMI带来录音的巅峰。

普列文指挥的唱片非常多,RCA、索尼、Telarc都能找到踪迹。论音响效果,却是60-70年代在EMI与制作人ChristopherBishop、录音师ChristopherParker的合作最精采。

制作人ChristopherBishop在伦敦森林学校接受教育,在剑桥凯斯学院(CaiusCollegeCambridge)读音乐和英国文学,并加入JohnMilfordRutter创建的剑桥Madrigal合唱团,毕业后被任命为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College)音乐系主任,莫德林学院被认为是牛津大学最美的学院之一,也是参观者最多的学院之一。年,华尔特·李格离开EMI去创立爱乐乐团,Bishop以唱片制作人的身份加入了EMI国际古典音乐部。他的第一张主要唱片是年与指挥家CharlesMackerras合作的《弥赛亚》。他于年成为首席制作人,总共制作了多张唱片,特别是与鲍尔特爵士(Adrian·Boult)、普列文(AndrePrevin)、朱利尼(Carlo·Maria·Giulini)等几位指挥家,女中音珍妮特·贝克(JanetBaker),小提琴家梅纽因(YehudiMenuhin)和国王学院剑桥合唱团等关系尤为密切。Bishop的主要兴趣一直在于合唱音乐。他在EMI期间创立了LondonMadrigalSingers,并定期在BBC节目中广播。时任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穆蒂(RicardoMuti),邀请Bishop担任常务理事,他加入乐团管理工作直到年,又成为苏格兰皇家民族乐团的首席执行官。

至于录音师ChristopherParker,早年担任音乐老师,年加入EMI。Parker刚好经历LP的出现、立体声录音萌芽,以及多轨混音成熟的录音技术变化,因此累积了丰富的经验。Parker主要的录音地点包括伦敦AbbeyRoadStudio、KingswayHall与美国芝加哥音乐厅,成为许多超级EMI录音的缔造者。而ChristopherBishop与ChristopherParker的联手之作,在EMI古典唱片中就是绝妙的超级组合,他们在-年代为EMI创造出一张一张的录音奇迹!就算动态与音场规模无法与RCA和DECCA两大厂相比,但是音色的捕捉与平衡度却令人称道。

由于普列文的好莱坞背景,所以他指挥的曲目大多是所谓的“古典名曲”,特别是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音乐,俄罗斯乐派的各种音乐,都属于悦耳好听的范畴,鲜少有现在作曲家音乐。加上制作人ChristopherBishop、录音师ChristopherParker的助阵,音响效果爆得起来,建议收藏黑胶唱片,EMI的CD转制较难保证

指挥家普列文从好莱坞配乐金童、新锐爵士钢琴家到交响乐团指挥大师,三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却始终扮演得悠然自得,因为这些都是在为音乐而服务。无论是情绪激昂的《序曲》《柔情万种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序曲》,在他的指挥棒下都流露出更强烈的音乐起伏,让人赞叹他对于音乐的极佳控制能力。普列文早年在RCA唱片就率领伦敦交响乐团开始了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v)的复兴,加盟EMI后从年接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他一直是媒体的热门宠儿,这位长发,穿着喇叭裤和花衬衫的美国年轻人居然跑到英国撒泼大搞风流韵事,却又在音乐上大放异彩,甚至上电视主持《音乐之夜》节目,难怪话题不断。普列文在EMI的成功,也许得感谢年代初期RCA唱片较差的黑胶唱片质量,相比之下,EMI拥有最佳的艺术团队,而老牌公司还能容忍小毛头的任意发挥,所以在与“双克里斯朵夫”的配合下,创造出很多精彩唱片。

三剑客在伦敦的主要录音场地是KingswayHall。EMI从年底使用西电WE的设备开始在KingswayHall录音,由于西电有专利权,所以EMI每张唱片都要支付专利使用费。EMI在年在阿比路拥有了自己的录音棚,年换用工程师AlanBlumlein设计的录音设备,成功地规避了西电的专利,所以他们慢慢淡出KingswayHall,这里于是成为DECCA的天下。Kingsway主要用于古典音乐录音,偶尔会录制舞蹈乐队等。尽管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录音场所之一,DECCA和EMI的场地合约于年12月31日到期,二家公司却不想接手购买,因为翻新费用太高了。年DG在这里最后录制普契尼歌剧《ManonLescaut》后,传奇的KingswayHall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就侧重介绍一下AbbeyRoadStudio。这座录音棚前身是一幢19世纪建造的联排别墅,Gramophone公司在年将房产买下开始录音棚改建,整个工程于年11月完成。Gramophone与Columbia合并后改称EMI,因此录音棚最开始的名字叫EMIRecordingStudios。地址在英国伦敦西郊圣约翰伍德社区,年,披头四在这里录制最后一张专辑,矛盾重重的乐团决定封面在附近随便找个地方拍摄,就用那条街的作为唱片名。在录音棚外的阿比路上,摄影师IainMacmillan用十分钟留下六张精彩的摄影作品,结果这组耗时最短的照片成了披头四知名度最高,被模仿最多的专辑封面,EMIRecordingStudios随后也正式改名为AbbeyRoadStudios。

阿比路3号这栋绿树掩映下的两层建筑,从表面上看也很难让人想到里面竟然容纳了多个录音棚和许多个后期制作室。这里曾拥有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调音控制台,并且首先能进行立体声录音。这里录下的第一张唱片是英国古典作曲家艾尔加(EdwardElgar)的《Falstaff的交响乐试验品》,而第一位著名客户是美国男低音PaulRobeson,他年12月第一次在这里录音,这时期出品的音乐作品也以古典乐和爵士乐为主。二战时期,此地成了政治宣传阵地和BBC的广播电台,直到年9月16日,爵士乐流行天王GlennMiller回到英国,在这里录下了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的作品。不久后,他在返回法国的飞机上因为一场离奇空难中失踪。战后的一切百废待兴,而音乐产业也在缓慢的复苏中。有经过了一些时日,年,英国歌手EddieCalvert在这里录下了《OhMeinPapa》,成为这个录音室诞生的第一个冠军单曲。年,理查德爵士(CliffRichard)以及theDrifter在这里录制了《MoveIt》,阿比路开始成为摇滚乐的大本营。理查德爵士的全部专辑也都是在这里灌录。年,披头四在GeorgeMartin介绍下在这里录下了他们的第一首单曲《LoveMeDo》,从这一天,录音室开始了它与Beatles一同成长的历程。

从年到年,披头四在这里,使用由PeterK.Nurkowitz设计的四轨REDD混音台录下了几乎他们所有的重要作品,作为回报,他们将AbbeyRoad的名字放在了自己的专辑封面上。披头四推出《AbbeyRoad》后,阿比路迎来了最为风光的时刻,无数从天南海北赶来的披头四粉丝们在录音室大门口的斑马线上走来走去,拍照留念,并在录音室的前面的护墙上涂鸦留言(这堵墙三个月就得重新粉刷一次)。这些写满外墙的话语,是狂热的乐迷对偶像留下的印记,也是这个传奇录音室留驻无数辉煌瞬间的历史见证。这种致敬经久不息直到今天,年英国政府把这条斑马线列入了GradeIIListedStatus(有点类似于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多年后建筑物开始老朽化,濒临倒塌需要重修。年阿比路录音室进行翻修重建,最终决定由日本丰岛政实(SamToyoshima)率领的丰岛建筑声学设计室负责,陆续花了几年时间才完成。丰岛政实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年起在Victor音响设计事务所工作,目前是日本四日市大学环境信息学部教授。丰岛建筑声学设计是当今专业录音棚声学设计首屈一指的公司,除了阿比路录音室外、伦敦SarmWestStudio、伦敦OlympicStudio、伦敦TownHouseStudio、美国LucasfilmCoringStudio(以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闻名的乔治卢卡斯录音棚)、德国EMI录音棚等众多著名录音棚,以及著名歌手PhilCollins、Sting、恩雅Enya、GeorgeMichael、织田哲郎(灌篮高手主题曲作者)、天野正道录音室……等音乐巨星及艺术家的私人录音棚全都出自丰岛建筑声学设计室之手。他们在中国也有不少生意,分公司在广州火车站附近,包括江苏大剧院录音棚(南京艺术剧场录音棚)、北京女子十二乐坊录音室、北京绿洲(Oasis)录音棚、北京Y3D录音棚、宁波中青影录音棚、上海广播电台录音棚、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室及录音棚等录音棚的建筑声学设计也由丰岛建筑声学设计室担任。

●AbbeyRoadStudios一号录音棚

一号录音棚实用面积平方米(长约28米、宽约16米、高度达12米以上),能容纳人编制的大型交响乐团在此录音。这里诞生过难以计数的伟大录音,神奇的空间效果具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声学环境之优异为世界上其他录音室竭力效仿,但这里所产生的迷人效果还是无法替代的。配置了顶级的72轨、64声道的NEVEVRP调音台;VSX多声道电影音效系统和FlyingFader的电脑多声道拾音控制系统。左、中、右及后置的监听音箱全部是B&W为满足量身订造的NautilusD3,每只扬声器的分音器都外置设计,各用一部和弦Chord专业后级功放驱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号录音棚主要作为电影配乐工作场所使用,诸如《夺宝奇兵》、《指环王》、《霍比特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星球大战》、《异形:契约》等影片的配乐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指挥可以透过录音棚悬挂的大屏幕,边看着投影出的电影情节,边指挥乐团演奏。如此先进、好声而又规模庞大的录音棚,世界上绝无仅有。

EMI殒落了,AbbeyRoadStudio却浴火重生了,一号录音棚是无数音乐人梦想中的圣地

●AbbeyRoadStudios二号录音棚

二号录音棚约平方米,最多能容纳55位乐手在此录音,是一个多功能的录音场地,可以满足小编制的古典室内乐、流行音乐和规模较小的电影音乐制作。披头士乐队的所有专辑就是在这留下的。此地声学环境理想,因此年重新装修时,基本没有改动这里的结构,只是将它的控制室移到了2楼,使录音师可以从上俯视整个录音室。

AbbeyRoadStudio二号录音棚,披头四90%的歌曲都在这里录制

●AbbeyRoadStudios三号录音棚

三号录音棚,主要是针对流行音乐的录音,使用面积约75平方米,最多能容纳15位音乐家在此录音。由丰岛建筑声学设计室设计,使用特制的SSL72轨0G调音台,除可以满足多声道制作的需要,同时可以利用ISDN线路,在网上传输录音数据,和世界其他录音室的服务器连接。该录音棚有单独的歌手录音室,声学空间被巧妙设计成可变的结构,录音时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活动的墙面选择不同的反射效果。另外,它还附有一个完全以镜子作墙面的“实况录音室”,它被设计成不规则的多面体,可以营造爵士、摇滚乐所需要非常活生的现场效果。

日本丰岛建筑声学设计负责的三号录音棚

PinkFloyd名垂史册的专辑《月之阴暗面》,就是在三号录音棚收录的。

此外每一个录音编辑和后期制作部门都已经升级成多声道的制作规格,可以充分对应日益流行的BD和SACD的环绕声制式。在负责母带处理的部门,阿比路录音室更是拥有一整套最先进的降噪、均衡、和加入音效的解决方案,可以透过最高达32bit电脑音频工作站,完美地重整和修复各种早期的历史录音。几年前据说腾讯音乐娱乐将与环球音乐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和建造具有最顶尖录音和制作设施的“中国AbbeyRoadStudios”,不知道今天情况如何了?

现在看来,阿比路上的录音室更象是一个久经风雨沧桑而沉默的智者,它见证了无数的过客和辉煌,而披头四只是过客中格外充满了感情而耀眼的一部分。PinkFloyd在后期到年代也是这里的座上宾,他们在EMI时期专辑基本上都在这里录制,其中包括著名的《TheDarkSideoftheMoon》以及《WishYouwereHere》。Queen也在这里录下了他们无数重要的作品。名声大噪让录音室得以拥有更加优秀的设备和专业的制作人,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乐队;而这些优秀的乐队,也让录音室进一步的得以成长。这种两者之间相互扶持,互惠互利的局面,让AbbeyRoadStudio得以迅速生长,焕发出了更多的生机。

此后,更多的著名乐队以及音乐人以此地为依归。如今的阿比路变得越来越热闹,录音室也扩大了数倍,包括6个顶级设备的录音室和一个混音舞台。80年代的DuranDuran,KateBush;90年代的Radiohead,Oasis,Coldplay,现在歌坛上举足轻重的Maroon5,LadyGAGA,Adele等等。甚至许多著名的电影插曲也在此录音,《魔戒》《钢铁侠》《复仇者联盟》的电影配乐工程都在此完成。

AbbeyRoadStudio后来增设的Gatehouse,因应新潮流的需求

年EMI将录音室卖给了环球音乐,险些给它带来了灭顶之灾。不过面对大众的呼声,它终于还是保留了下来。环球音乐投资了大量钱财让AbbeyRoad符合现代快速发展的音乐和电影业务,在保留了经典的1、2、3号棚之外,又加建了各种类型的录音棚,进一步开始尝试深入到科技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录音技术的边界,并且致力于为音乐领域的新兴创业公司提供辅导。例如用于混音、剪辑、录音的小型棚Gatehouse,现代音乐人有的只录人声有的只录乐器,还有电子音乐家等等,不必租用昂贵的大型棚,也可以享受AbbeyRoad的服务与硬件。另外还有非常高端的可为电影音乐制作的PenthouseStudio,配备有44支话筒的杜比Atmos系统,可在Studio1中完成录音,然后拿到这里做配音,模拟电影院和iMax系统的临场感。

专为电影配乐混音设计的PenthouseStudio

AbbeyRoad也围绕着音乐录制开拓了周边业务,如AbbeyRoad学院,为想要学习录音技术的年轻人提供师资;在阿比路录音棚附近还建了旅馆,供长期录音的音乐人们留宿。甚至他们与Google联手推出数字虚拟导览,让大家能一窥这个神圣录音室幕后实景,导览内容包含看Oasis及PaulMcCartney的录音实况、也有伦敦交响乐团录音的度环绕影片、许多录音师与制作人的各式导览影片,并有许多录音混音器材的数字版本供大家练习。

录音师ChristopherParker在阿比路录音室也留下许多发烧佳作

纯粹以音响效果来说,美国Capitol制作的一系列录音,才是EMI音乐库中真正的瑰宝,其中指挥家史托科夫斯基的唱片可以见到就收。

上世纪40-50年代,美国东海岸唱片公司林立,一片繁荣景象,与此同时的西海岸大型唱片公司寥寥。CapitolRecords成立迅速成长为能与东海岸的大唱片公司相抗衡的第一家西海岸唱片公司,年CapitolRecords被EMI收购,为了对标旗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AbbeyRoadStudios,EMI在大西洋彼岸建造了CapitolStudios。年CapitolStudios竣工,迎来的第一位音乐人是传奇歌手FrankSinatra。之后陆续接待了NatKingCole、DeanMartin、BarbraStreisand、PaulMcCartney、TheBeachBoys等乐手,从此星光熠熠的CapitolStudios成为了好莱坞的地标建筑,也被认为是世界最先进的录音棚之一。

长按文章标题下方日期边上的蓝字“新音响”,即可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c/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