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的岩石,正教的圣地希腊的天空之
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2/6205102.html 迈泰奥拉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就是“悬浮的岩石”,这个地方在年被UNESCO列为复合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希腊的东正教中,迈泰奥拉是仅次于阿索斯圣山的存在。矗立在巨型岩石上的修道院让迈泰奥拉成为了希腊的“天空之城”,虽然距离雅典有着几百公里的距离,但是仍然吸引了很多人来到这里。 在我开始展开漫无边际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之前,先说写迈泰奥拉的实用tips吧。这里的六座修道院开放的时间都不太一样,所以不太可能在一天内走遍,冬季的时候这里的修道院普遍在下午3点就闭门谢客,所以如果要仔细逛逛迈泰奥拉,还是建议在附近的卡兰巴卡镇上住上一晚。我这次虽然住了,但还是行色匆匆,只能远看了修道院的外观,而没有时间进去仔细看看各个修道院的壁画了,是个不小的遗憾!先上张大疆的航拍照,这个地方风挺大,千万注意无人机的安全。 ▲迈泰奥拉圣斯蒂法努修道院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可能会觉得把修道院建在如此像孤岛一般的石头上,不单单人进出需要靠绳索,供给补充都只能用滑轮和篮子运输,何必要如此地大费周章?但如果把时间倒退到中世纪,这样遗世孤立的修道院就为基督徒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避难场所,让他们远离可能时不时来一下的宗教迫害、政治动荡和外来侵略。 ▲迈泰奥拉瓦尔拉姆修道院 14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虎视眈眈地逼近拜占庭,那些隐修士们不得不逃离被土耳其军队占领的土地,他们随后就发现了迈泰奥拉这片神奇的地方,高耸的岩石,无疑是一道阻挡侵略的天然屏障。然后,他们就在这里修建了大大小小24座修道院,虽然如今只留存了6座,而且如今去修道院的办法比过去安全了许多,但从这陡峭的岩石,那细细的绳索仍然可以想象当初隐修士们进出修道院那名副其实“命悬一线”的感觉。 ▲迈泰奥拉修道院 前面写希腊神话的时候,我还是很起劲的,因为那些希腊众神们的生活实在是丰富多彩。有变化多端的高端撩妹,有明目张胆的公然偷情,有光天化日的强抢仙女,有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精彩到可以说得唾沫横飞,停不下来。然而,一进入宗教领域,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了深不可测的水塘,一丝涟漪过后就了无痕迹。正如精彩的古希腊文明,一旦进入了中世纪,就被沉闷所笼罩,需要后来的那场文艺复兴重现辉煌。宗教很难写,因为总是那么高高在上的,各种神迹,各种福音,不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往往就会感觉很枯燥……所以,我就随便写,大家随便看吧。 ▲迈泰奥拉瓦尔拉姆修道院 再来重申一下“中世纪”的定义,在欧洲旅行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某某小镇贴的标签是“中世纪小镇”,那什么是中世纪小镇?简单来说,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公元15世纪文艺复兴大发现时代之间这一千年的时间,都可以叫做“中世纪”。所以只要那个小镇是在这千年之间创建的,并且很大程度上保持了15世纪时候的风貌,那么就可以叫做“中世纪小镇”了。在欧洲,那些没有被一战二战战火破坏到的地方,还是很容易找到中世纪小镇的,著名的比如像德国的陶伯河上的罗腾堡,捷克的CK,比利时的布鲁日等等等等。要知道,在欧洲蔓延了一千年的“中世纪”并不是稀缺资源,其实很容易可以找到的。 迈泰奥拉的这些修道院当然也是产生于这漫长的中世纪之中,只是在欧洲东面的这个部分,这个中世纪叫做拜占庭。现存的6座修道院中,最大的一座就是下图这座迈泰奥拉修道院 ▲迈泰奥拉修道院 曾经和欧洲的同事聊天,聊到了“神迹”,说是在奥地利一个小地方的一个小教堂里,神龛上供奉的是一副很有故事的圣母玛利亚的画像。这幅画像在几百年之前,是当地一个农户家里一件很不起眼的物品,被随意地丢来丢去,最后农夫顺手拿来堵住鸡笼子的门。但这幅画像几次三番地没有起到堵鸡笼子的作用,莫名其妙地就倒在地上,让笼子里的鸡出来随意乱走。在丢了几只鸡之后,农夫对这幅画恼羞成怒,顺手抄起镰刀,想砍了这幅画。镰刀正砍在画像上圣母玛利亚的脖子上,然后就看到鲜血从画像上渗了出来……农夫惊得目瞪口呆,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显灵”,于是这幅画像就被供在了教堂之中。 说上面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说明,这种宗教传说故事在每个地方都会存在,再小的地方,当地人都会跟你说一通某某教堂里某某显灵的故事,显灵的主题往往是耶稣本尊、圣母玛利亚,当然还包括各位神的使徒们。这样的故事乍听起来和我们当年被批判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很是相似,当然,我不想去评论太多,毕竟信仰这东西是一种自由。 回来说说迈泰奥拉的第二大修道院,瓦拉姆修道院,这座从外表上看过来很漂亮,灰白色的外立面配上红色的屋顶,还有漂亮的弧形窗。这里传说安放着圣约翰的手指和圣安德鲁的肩胛骨。 ▲迈泰奥拉瓦尔拉姆修道院 来说下前面说到的“圣约翰”,说到圣约翰,我第一反应是在约旦河里为耶稣洗礼的“施洗约翰”,但这位不是哈……我的黑人问号脸已经浮现了出来,What?约翰有很多个已经够了,难道“圣约翰”还不是一个人???所以写帖子也真的可以涨知识,我现在才知道施洗约翰和使徒约翰是两个人。 JohntheBapist,施洗约翰,是耶稣的表哥,为耶稣洗礼,施洗约翰在画作里出现的时候,经常是和河流、耶稣在一起,手里拿着一根很长的铁质十字架。另外,被莎乐美要了头颅的也是这位施洗约翰。 ▲年,维罗齐奥《基督受洗》,最左的小天使出自达芬奇之手 JohntheApostle,使徒约翰,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上,出现在耶稣右手边,自从《达芬奇密码》之后,这个形象就和抹大拉的玛利亚联系了起来,有点神秘莫测。别怀疑,很多地方会看到的圣若望就是使徒约翰,翻译问题让圣经更加难以理解……使徒约翰是耶稣所爱的门徒,并且耶稣在知道自己将被钉上十字架时,把圣母托付给使徒约翰照顾。所以很多表现耶稣上十字架、耶稣升天的画作之中,都能看到使徒约翰的身影。 ▲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使徒约翰局部 记得当时有一座修道院的大门还没有关,于是走进去一小段路,虽然没有进到修道院里面,但还是可以抬头看到悬在岩石壁上的建筑,以及运输人与物资所用的滑轮和绳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地维系着,彼此都会征服一些也退让几步,索取一些也付出一点,平衡是永远的主题。 ▲迈泰奥拉瓦尔拉姆修道院的绳索 在迈泰奥拉的路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震撼的风景,但还是有这么个景点叫做“迈泰奥拉观景台”,因为在这个地方,可以一眼看到6座修道院之中的4座,是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照片里从左至右的四座分别是:圣瓦尔瓦拉斯?鲁萨努修道院、圣尼科劳?阿那帕夫萨修道院、大修道院以及瓦勒姆修道院。名字的确有些拗口,总之记得最高处的那座是大修道院就好。 ▲迈泰奥拉观景台 这是个岩石之间的小小的空地,距离拍过的圣三一修道院不远,看到许多车停在那里,却不是修道院入口的地方,就是这个观景台所处的位置,一般来说不太会错过。恐高的同学请谨慎前往,这个地方风还是不小的,而且没有什么防护措施,往下看容易头晕。 ▲迈泰奥拉观景台?? 圣三一修道院在迈泰奥拉修道院群里特别有名,只因为这座修道院在年的那部Foryoureyes(国内翻译作《最高机密》)里出了镜。也许是年代太久远,所以这座修道院也没有大红特红起来,还是那么安安静静地存在着,而且是如今留存的6座修道院之中,最穷的一座……不过从连接修道院和道路的索道上,还是可以看的出,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要抵达这座修道院的难度其实还蛮大的。 ▲迈泰奥拉通往圣三一修道院的滑轨?? 来说说圣三一吧,Trinity这个单词是基督教中的“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三者其实是归一的。众所周知,基督教是一神教,这三者的关系:世间万物都源自于唯一的上帝,由圣子借由圣灵的形式在人世间表现出来。如果用六面体来比喻的话,上帝是组成六面体的物质,是六面体的核心,但不为人所见;而圣父、圣子和圣灵就是六面体的六个面,是世间人类看得到的部分。 其实基督教这么多神神道道的东西,有点“洗脑”的感觉,我也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文艺复兴以来,很多大师都是教会资助,留下了许多宗教题材的作品,所以要看懂这些作品,还是不得不了解一些圣经故事。比如以下这幅来自丟勒的作品,白鸽代表圣灵,年轻男子代表圣子耶稣,老年男子自然就是圣父了,由上到下在一条直线之上,丟勒的那些细节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啊!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丢勒《圣三位一体的崇拜》 迈泰奥拉,虽然距离雅典有几百公里的路程,但还是很值得专程前往。这里的风景有其独一无二的特性,和其他地方没有雷同。而且,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对宗教的虔诚,那些修士和修女日复一日地维护着这些修道院,成就了几百年的传承。 ▲迈泰奥拉圣三一修道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jc/9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回不到从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