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使用药物 http://pf.39.net/bdfyy/bdfyw/

★★★

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承接地,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既是早期中央领导机构的所在地、早期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又是思想文化战线的主阵地、隐蔽战线斗争的聚焦地。滔滔黄浦江澎湃着共产党人扫除敌寇、建设祖国的满腔热血,百年奋斗史书写着中华民族反击侵略、走向复兴的万丈豪情,独具“六地”特点的上海,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伟大的“红色基因”,是国家的骄傲,人民的骄傲!

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年。党的百年华诞既是一座历史丰碑,镌刻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征程,也是一个新起点,通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明未来。

为了更真诚深刻地迎接建党百年这一伟大时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第五党支部结合上海红色资源和支部专业优势,组织“红色地图”系列活动。活动以凝聚着”红色基因”的空间节点为线索,追忆革命先辈们在上海这片红色沃土上最激扬慷慨的岁月华章,并通过多种载体,将先辈的伟大事迹展示给广大党员群众,激发大家学党爱党、报效祖国的热情,用我们的热血继续书写先辈们未完成的壮丽史诗。

本次推送为《红色地图之百个景观建筑》的第五篇——公园美景,红色精神——红色图标展之公园篇(下),涵盖11个公园或风景区共7个红色节点。

01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号(近定西路),年英国人兆丰在沪时建立,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公园。公园以英国式自然造园风格为主,融中国园林艺术之精华,中西合壁,风格独特,是上海原有景观风格保持最为完整的老公园,曾获得“上海市四星级公园”荣誉称号。

中山公园占地面积约20公顷,全园可分为大小不等的景点约余处。这些景点因景而异,各具特色,其中银门叠翠等十二处景点评选为“中山公园十二景观”,都是公园内特色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节点一|韬奋楼

地点:长宁区万航渡路号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内)

资料收集:林丹莹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位于中山公园西北侧,隔万航渡路与之相望。韬奋楼坐落于该校校内,由美籍校长卜舫济(FrancisL.H.Pott)在年经手筹建,年为纪念圣约翰大学学生邹韬奋将其更名为韬奋楼。韬奋楼以其独特的建筑特点成为华政的标志性建筑。

建设历史

韬奋楼(原名怀施堂)于年1月26日举行奠基典礼。系拆除年4月建筑的四合院,用原隅石奠基,以示新旧延绵不绝之意。该楼的建筑图纸,在美国绘就,保存着中国四合院式的建筑特点,当时屋顶四角皆为曲线形(于年大修时改为直线形)。南面中间,原图设计是塔楼,后改为钟楼。在当时,该楼是创始中国式学院的建筑,也是教会学校建筑中最佳校舍。

这幢大楼由该校美籍校长卜舫济(FrancisL.H.Pott)经手筹建,耗资2.6万美元(折合白银两),其中2万美元在美国募得,其余在中国募取。在该楼落成典礼上,为纪念约大创始人施勒楚斯基(S.I.J.Schereschewsky),正式命名该楼为怀施堂。该楼落成初期,楼下设课堂、膳堂和图书馆,楼上则为学生宿舍。图书馆于年思颜堂建成后才迁往。

新中国成立后,约大师生为纪念年毕业生邹韬奋,要求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于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同意更改楼名。年,华东政法学院创建后,该楼一层为教室,二层为学生宿舍。年复校后,该楼二层逐步改作教室之用。韬奋楼是华东政法学院代表性的教学楼。

韬奋楼

邹韬奋人物介绍

邹韬奋(.11.5~.7.24),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原名邹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汉族,江西省余江县人。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大学、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南洋公学中院,年由南洋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在上海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辱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年7月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

年9月14日,他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邹韬奋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林丹莹

02

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号,占地面积为28.63公顷,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园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鲁迅纪念馆,震撼近代史的尹奉吉义举纪念地梅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

鲁迅公园建造甚早。早在19世纪末,这里已为公共租界工部局所属四川路(今四川北路)界外靶子场,后来划出一部分建成公园,年建成并开放,初称“新靶子场公园”,年改称为虹口公园。因有广阔的体育运动场地,常被军队、警察作为操练和阅兵的场所,最早使用公园的是租界的准军事组织万国商团,上海周围政治、军事形势一有风吹草动,万国商团就入园操练。20年代各派军阀为争夺上海而发生混战时,万国商团每天清晨和傍晚入园操练达两年之久。

鲁迅公园鸟瞰

抗日战争时期

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中国地界)沦陷,虹口公园全部被日军占领,并改名为“新公园”。由于此地是日本侨民居住集中的地方,中国人很少敢去公园。原公园靶子场东南部,则被日本人改建为“日本上海神社”,用来作纪念和追悼侵华日军战死官兵的灵堂。

抗战胜利后,公园即由中国政府接管,改名为“中正公园”(中正即蒋介石之名),但民间仍称它为虹口公园。

新中国成立

鲁迅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他曾多次来到虹口公园。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22日,鲁迅丧仪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后遗体葬于公墓东侧F区,面积50多平方米,规模亦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即筹建新的鲁迅墓。年春,华东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经过酝酿,选择临近鲁迅故居、鲁迅生前到过的虹口公园建新墓。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迁墓。同月中旬,上海成立由市长陈毅任主任委员的鲁迅先生坟墓迁建委员会。6月初,中央批准由设计专家陈植主持的设计。公园内建有一座江南民房风格的鲁迅纪念馆。年虹口公园正式改名为鲁迅公园。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王佳奇

节点二|上海鲁迅故居

地点: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

资料收集:陈明汇

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由大陆银行上海信托部投资,于民国20年(年)落成。鲁迅故居是大陆新村弄的最后第二幢,鲁迅在民国22年4月11日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迁入。

二十世纪上半叶

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红砖红瓦的三层楼房.在此期间,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杂文,并《译文》杂志,翻译《死魂灵》等作品。提倡木刻版画,还整理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年致电祝贺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年初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等等事情。

鲁迅故居入口

鲁迅故居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72平方米。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

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一只镜台,镜台上陈列着外国版画。一幅周海婴出生16日时的油画像挂在山墙的五斗橱的上端。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25年(年)10月19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5时25分,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二楼后间为储物室,有储物箱、橱柜、吊篮等;储物室后为卫生间。三楼前间有阳台,在海婴与保姆的卧室,除一张大床外,室内陈设简单。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三楼后有楼梯通向楼顶。

鲁迅故居内部陈列

故居变迁

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寓所里逝世,享年56岁。年春,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华东文化部筹建上海鲁迅纪念馆时,决定恢复鲁迅故居。同年9月征用了大陆新村9号,经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鲁迅夫人许广平(时为政务院副秘书长)来沪指导筹建。经多方调查核实,在许广平指导下恢复。年1月7日作为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对外开放,年5月改为内部开放,年3月起对外开放。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馆名为周恩来总理亲题。建筑外形具有鲁迅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传统风格。馆内的1.7万余件陈列品,概括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重点表现了他在上海10年中的社会和文化活动。

鲁迅故居外立面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陈明汇

节点三|内山书店

地点:四川北路号

(原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号)

资料收集:陈明汇

内山书店是鲁迅晚年在上海的重要活动场所,位于现在的四川北路号。鲁迅常来内山书店购书、会客,并一度在此避难。

二十世纪初期

内山书店由日侨内山美喜、内山完造创办,年开设于虹口北四川路魏盛里(现四川北路弄)。年迁至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今山阴路)11号。主要经售日文书籍,最初经销日本觉醒社出版的基督教的书籍,后来扩大到南山堂等出版的医学书籍,也经销同仁堂出版的译成汉文的医学书。鲁迅在购书中结识了内山夫妇,结为挚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进步书籍被查禁,该店是销售进步书籍的主要场所,又是中共和进步人士的重要联系地点。方志敏在南昌狱中的书信文稿,就是通过书店送到鲁迅手中转达中央的。

书店变迁

年之前,这里是理发店。年,银行承租下书店这块地方,本身就是一种荣誉。21世纪初前后进行了三次装修。年初内山完造诞辰周年之际,花费了30多万元进行第三次装修。年由上海市文管会挂牌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处旧址的保护工作由银行企业接手实施,堪称国内首创。

内山书店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陈明汇

03

徐家汇公园

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地处肇嘉浜路、天平路、衡山路及宛平路之间,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是一座开放式公园绿地,总占地面积约为8.47公顷。

徐家汇公园始建于年,设计布局呈现上海市版图形状,有近米长的天桥贯通迷你黄浦江水域;徐家汇公园通过保护和利用历史性建筑物,运用现代空间构成手法进行园林营造,继承并表现了上海市城市特色文脉。公园内的纪念烟囱历史悠久,原为大中华橡胶厂的排烟设备,建于民国十六年(年)。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唱片诞生地——百代小红楼即位于徐家汇公园内。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节点四|百代小红楼

地点:徐汇区衡山路号

资料收集:刘增斌

百代小红楼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号,是百代公司旧址所在地,是上海第一座录音棚,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唱片的诞生地。

十九世纪末期

19世纪末,法国百代唱片公司登陆沪上,带来了新鲜时尚的留声机,这种“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的机器让当时的上海人异常兴奋,很快成为沪上时髦。加之购进留声机后,还可省去请堂会的费用,就这样,“时髦+经济”的海派模式使留声机在上海时尚家庭中迅速普及开来。其后,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东方百代唱片公司”。

百代小红楼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过程

年底田汉写成电影《风云儿女》的故事梗概,其主题歌词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之后不久田汉就因为宣传抗日思想被捕入狱,未完成的作品就由夏衍接手,夏衍将故事梗概改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听说田汉等左翼文艺工作者被捕,义愤填膺,不顾自身的安危,他找到夏衍主动请缨要求担当《义勇军进行曲》的谱曲工作,短短几天内聂耳倾注了全部的热情,谱写出曲谱初稿。歌谱创作完成后,就要灌制唱片。

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任光,于年5月9日,在其录音棚内为《义勇军进行曲》灌制了首版唱片。由电通影业公司盛家伦、司徒慧敏、郑君里、金山、袁牧之、顾梦鹤和施超7人组成的合唱队演唱,7人合唱团在上海首次唱响了《义勇军进行曲》,预示着《义勇军进行曲》响彻神州大地。后来,唱片上的录音被转录到影片《风云儿女》胶片上。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时长89分钟,于年由上海东方百代公司出版。

《义勇军进行曲》唱响世界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刘增斌

04

练塘老街

(小蒸农民暴动指挥所旧址)

小蒸地区农民武装暴动指挥所旧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小蒸社区三官桥路86弄。这是一座传统民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旧址原是小蒸地区著名中医陆少泉的住宅和行医所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年成为陈云等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江苏省委派陈云回家乡青浦,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领导农民运动。陈云首先到小蒸地区,就吃住在陆铨生家,和夏采曦、吴志喜、陆铨生一起研究工作,恢复农民协会,培养农会骨干,建立青浦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中共青浦县委,组织抗租减息的秋收暴动。

年1月3日发动农民暴动,但遭到敌人围捕,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吴志喜和副总指挥陆龙飞等因弹尽援绝,英勇就义。最终暴动在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下失败。

武装暴动资料

旧址变迁

年,旧址建成小蒸农民暴动陈列馆对外开放。年,由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开设《陈云与小蒸枫泾地区农民武装暴动》专题展览,对外开放。

小蒸地区农民武装暴动指挥所旧址于年被青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1年被青浦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年被青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青浦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旧址现状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刘涵琪

节点五|陈云纪念馆

地点:青浦区练塘镇老朱枫公路号

资料收集:王雪帆

陈云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老朱枫公路号,是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党和国家领导人、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生平业绩的传记性纪念馆,突出展示了陈云同志在我党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筹馆始末

陈云,年6月13日出生于上海。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同志在长达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参与了党中央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事件,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在陈云故居原址基础上扩建成立“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年6月6日,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1年6月,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年4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年6月8日,陈云铜像在纪念馆落成。年5月26日,由“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更名为“陈云纪念馆”,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年3月11日,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陈云肖像

展馆规模

陈云纪念馆由主馆、铜像广场、陈云文物馆、陈云故居、陈云手迹碑廊和文化创意街组成。馆区北依市河,南临西塘港,占地面积3.5公顷,为一块较为规则的梯形地块,总建筑面积1.3公顷。主馆占地2.6公顷,由主体部分及辅助设施两部分构成。主体建筑高14米,共三层,为地上两层与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0.55公顷。一层、二层的四个展厅按时间顺序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文献史料和文物的陈列,全面真实地展现了陈云同志的光辉一生;地下一层则展示了青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主馆前为铜像广场,广场正中设陈云同志铜像,广场两侧设长廊和水池。

纪念馆内部

建筑特色

纪念馆整体设计上体现江南独具特色的韵味,并与周边民间建筑保持和谐一致的风格。主体建筑采用中轴严格对称布局的手法来表现崇高的纪念主题,屋顶吸取民居建筑的曲线坡层面高低错落加以组合,形象庄重而朴实,且富于变化、层次分明、与环境协调。立面以色调朴实沉稳的国产石料为主,装饰屋面、屋檐采用琉璃瓦装饰。整体建筑造型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并非简单地复古;既具有现代感,又有融入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充分体现了陈云一生平易近人、朴实高洁的精神风貌。

纪念馆外陈云雕像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王雪帆

05

人民广场

上海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上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上海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形于上海开埠以后,原来称上海跑马厅,是当时上层社会举行赛马等活动的场所。

广义上的人民广场主要是由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人民公园以及周边一些文化、旅游、商业建筑等组成。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总面积达14公顷,过去作为全市人民游行集会的场所,可容纳多万人。它也是国道的起点。

被誉为“城市绿肺”的人民广场位于市中心,是一个金融行政、文化、交通、商业为一体的园林式广场。广场北侧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侧为上海大剧院,东北侧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南侧为上海博物馆,人民大道穿越其中。广场两侧各设17米宽的绿化带,绿化总面积达8公顷。

年,当时跑马总会的董事,英国人霍格勾结英国驻沪领事向上海道台提出,要求划出一圈土地作为跑马的跑道。在当时清朝地方官吏的默许下,他策马扬鞭,从第一百货商店门口起,向西转南兜了个大圈子,然后按马蹄的痕迹圈起来,用低价强征马道圈内农田31.2公顷,迫使三万多户农民离开家园,建成了号称“远东第一”的“上海跑马厅”。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被当作日本侵略军的兵营。解放战争时期又成为美国军队的俱乐部。

跑马场旧照

解放后,人民政府收回跑马厅,逐步改建成人民公园、人民广场、人民大道等。跑马厅大楼改成了图书馆,看台改建为体育馆,昔日的赌窟变成了上海人民文化和娱乐的场所。

今天的人民广场建有上海市政大厦、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城市规划馆等公共建筑,彰显新时代上海的繁荣。

人民广场现状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节点六|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地点:黄浦区南京西路号

资料收集:李林勃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上海地志类博物馆筹建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年建成“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年7月改现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新建项目作为“十二五时期重大文化项目”已被列入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新的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充分反映上海历史发展轨迹的地方志博物馆,定位是一座全面展示上海古代史与近代史文物,为公共开放服务的崭新博物馆。

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红色记忆

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发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炬;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百年之后,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共同主办,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协办的“不忘初心伟大征程——从建党到建国红色文物史料展”揭开大幕,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娓娓道来。博物馆希望此展及配套活动,与观众一起回顾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风雨足迹,传承红色血脉,增强当代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不忘初心伟大征程——从建党到建国红色文物史料展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李林勃

节点七|吴淞炮台抗日旧址

地点:宝山区塘后路号

(吴淞炮台湾公园内)

资料收集:刘辰

吴淞炮台遗址位于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原名杨家嘴,清顺治十七年曾建炮台于杨家嘴入口处,公元年重建,俗称老炮台、西炮台。清道光二十年(公元年),陈化成任江南水师提督,守卫吴淞,将防线筑成半圆形。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年),陈化成任江南水师提督,守卫吴淞,将防线筑成半圆形。至鸦片战争前夕,共设置大炮门,属主阵地,炮台前沿长江浅水处打下一排排木桩,以防英军突袭登陆。在年鸦片战争的中英吴淞之战中,当时的两江总督牛鉴临阵脱逃,致使陈化成孤军奋战壮烈殉国,时年66岁。

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第十九路军将士驻守吴淞炮台奋勇抗击日军。炮台虽遭日本舰炮和飞机轮番轰炸全部被毁,但日军登陆企图仍未得逞。

年8月23日,日寇第三师团一部分乘汽艇在吴淞铁路码头强行登陆,并向吴淞镇以南推进。当时中国上海守军第11师一个团,教导总队第二团和上海总警察总队进行了顽强阻击。日寇在海军舰艇火炮的掩护下,连续不断的向吴淞镇发起猛攻,我军英勇反击,战斗异常激烈。据日方档案显示,其第68联队第4中队在我军的猛烈火力进入下,根本无法靠近我军阵地,负责协助第68联队作战的第43联队虽然经过一番激战后攻下了狮子林炮台,但在随后的战斗中同样遭到抗日军队的重创,两个大队长一死一伤,携带的炮弹也消耗殆尽。虽然吴淞战役最终以日寇占领吴淞而告终,但是日寇在与抗日军队的战斗中也被重创,其猖狂气焰逐减。到了31日,日寇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不得不请求日军参谋本部增派五个师团以上兵力增援。

炮台旧照

炮台现状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06

曲苑

虹口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开放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重要区域之一。年5月27日,随着上海解放,处于中西文化交汇之地的虹口经历战火洗礼、迎来新生,在历史长河中开启了新的征程。

年8月31日,曲阳新村破土动工。年底,新村基本建成,共建有高层住宅34幢,多层住宅幢,建筑面积91.19公顷。曲阳新村位于大连西路号,是上海市拥有完善三级公建配套服务的住宅区,也是上海以社区理念建设的第一个大型居住区。

年,三幅国内最大的住宅外墙壁画在曲阳新村的三幢楼房外墙上亮相。三幅画分别以“幸福、和平、未来”为主题,由数十种色彩的玻璃马赛克镶贴而成,高度约两三层楼。

住宅外墙壁画

年2月21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汪道涵、胡立教等市、区领导陪同下视察曲阳新村西南小区。他首先走进曲阳菜场,并不时询问上海市民副食品供应情况。从菜场出来后,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新建的百货商场,仔细观看了橱窗里和货架上陈列的商品。之后,他走进大连西路居民姚凤兰家中,关心询问她的生活情况。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也先后视察过曲阳社区建设。

年邓小平参观上海曲阳新村知青餐厅

8年2月21日,为感恩邓小平同志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当地居民自发在曲阳新村曲苑内树立了邓小平半身铜像。从此,曲苑成为了社区开展党团活动、居民讲述春天的故事、缅怀纪念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重要纪念地。

位于曲阳新村曲苑内的邓小平半身铜像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方海辰

07

创智农园

创智农园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天地园区西侧伟康路号对面,农园占地面积约0.22公顷,改造前是狭长街旁绿地。创智农园是社区花园系列城市存量更新的典型实践案例。城市存量更新不同于以往城市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其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错综复杂,需求层次也更丰富。

改造之前

这里原先是一块废弃十三年的消极公共空间,毗邻几个被围墙隔开的几个小区之间。居民对这块地荒废的状态比较有意见,改造的意愿很强烈。

改造前旧照

改造之后

区政府、地区管委会、创智天地的地产商瑞安公司等共同发起改造和再利用项目,联合“四叶草堂”设计师团队进行环境改造。同时,他们通过参与性的景观营造方式构建了充满互动性的都市农园空间,并结合驻地营造的理念提出社区营造工作站、创智农园社区共建群等居民互动合作的组织运营方式。

年改造之后的创智农园成为了城市中的活力区,开展过许多丰富的种植、采摘、讲座、沙龙以及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创智农园鸟瞰

创智农园内的种植活动

创智农园内的教育活动

红色图标,献礼百年

绘制人:张欣

08

国歌纪念广场

国歌纪念广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之一的杨浦区内环内,占地面积约2.7公顷,是一个大型开放式圆形广场,寓意《义勇军进行曲》从上海唱响后,传遍大江南北。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特的主题雕塑,其造型为一面经过战争和历史风云洗礼的国旗。

国歌展示馆坐落在广场西南侧,由序厅、国歌诞生厅、国歌纪念厅、国歌震撼厅、辅厅(世界国歌厅)、我和国歌厅组成。展厅内采用世界先进的48声道环形影院,通过余件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有效载体。

国歌纪念广场

国歌的诞生

年5月24日,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主题歌的《风云儿女》首映。在上海滩《申报》、《中华日报》和《时事新报》有关《风云儿女》首映的广告上,都清楚标明拍摄这部影片的影片公司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yuehana.com/syhdt/9376.html